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及AKT/Sox9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3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基质组和0.48%、0.96%、1.92%石榴皮多酚软膏组及维A酸乳膏组,每组6只,分别于双侧皮脂腺斑处涂抹1 g相应的软膏或乳膏连续4周,每日2次,于干预后第0、7、14、21、28天测量双侧皮脂腺斑,以最大纵径×最大横径来计算皮脂腺斑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脂腺斑AKT/sox9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各组间不同时间点皮脂腺斑面积大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

0.96%石榴皮多酚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为(50.48±2.41)mm2,1.92%石榴皮多酚组为(48.24±2.56)mm2,维A酸组为(48.31±2.76)mm2,均明显小于基质组(57.99±3.29)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9、3.98、3.65,P值分别为0.012、0.001、0.001)。1.92%石榴皮多酚组(0.39±0.04)和维A酸组(0.38±0.03)Sox9表达水平低于基质组(0.44±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各组间AKT表达水平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F=1.645,P=0.199)。

结论

石榴皮多酚可以减小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抑制皮脂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ox9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9年中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2014—2019年,梅毒报告发病率由30.93/10万增长至38.37/10万,年均增长4.41%;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10.95%和26.16%,三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年均增长1.61%和10.75%。高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阳性胃癌(AFPG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初诊为胃癌的2 671例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AFPGC组,得到相同病例数的AFP阴性胃癌组。结果共有98例AFPGC,占同期胃癌的4.5%,以老年男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为2.16∶1,平均年龄为(65±12)岁。与术前相比,多数患者术后血清AFP水平显著下降(中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