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PM2.5浓度的居民健康效益评估研究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评估PM2.5污染治理可实现的人体健康效益,并使之货币化。基于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中PM2.5浓度与人群健康的暴露-反应关系,本文综合运用支付意愿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对A地区实施并达到《A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PM2.5浓度标準可实现的居民健康改善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A地区因PM2.5浓度降低可实现避免过早死亡、避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避免内科门诊求诊和避免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的健康改善,产生的经济效益总和可达2865亿元,相当于该地区2017年地方生产总值的15.4%。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的费用效益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为大气污染环境管理提供政策决策参考。
  关键词:PM2.5;人体健康;效益评估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污染物的超量排放导致大气生态环境成为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突出短板。其中细颗粒物(PM2.5)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大气污染物。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对A地区大气PM2.5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以《A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标准为改善目标,计算降低PM2.5浓度可实现的健康效益,并进行货币化估值。
  一、A市空气PM2.5质量概况与控制目标
  (一)规划执行前的PM2.5浓度
  以《A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尚未执行时2015年为评估基准年。
  2015年A市PM2.5年均浓度70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年平均浓度标准(35微克/立方米)1.00倍。自2013年国家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来,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与2013年相比,2015 年PM2.5下降22.7%。尽管“十二五”期间A地区的PM2.5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挑战仍非常艰巨。
  (二)规划设定的PM2.5浓度目标
  据《A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2020年时A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5%。
  二、居民健康改善的效益评估
  本研究选择过早死亡(VSL)、慢性支气管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以及内科门诊四项终端评价PM2.5污染造成的健康风险,计算由于PM2.5浓度降低可产生的经济效益。
  (一)健康效益评价模型
  PM2.5浓度与人体健康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一般采用泊松回归模型来描述[1]。当污染物的浓度为C时,暴露人群中死亡或发病的人次为式(2.1):
  I=exp(β(C-C0))I0(2.1)
  其中,β是暴露-反应关系系数。C和C0分别为规划实施后和实施前的污染物浓度;I和I0分别为相应浓度水平下的健康效应。I-I0即规划实施前后相比的净健康效应。那么在已知暴露反应关系系数(β)、人群暴露水平(C和C0)和基础情景下的健康效应(I0)的情况下,就可以计算出净健康效应。
  因此归因于PM2.5浓度变化的健康风险变化量为△I,即式(2.2):
  △I=I-I0=I*(1-1/exp(β(C-C0)))(2.2)
  结合研究区域内暴露人群P,可计算出该健康终端归因于PM2.5浓度变化的健康效应变化量见式(2.3):
  E=P*I*(1-1/exp(β(C-C0)))(2.3)
  (二)健康效益评价方法
  本文选用的价值评估方法有意愿评价法、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各类健康效应数据如医疗费用、基础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率以及内科门诊率等均来自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具体评估过程如下:
  步骤一:暴露-反应关系系数的确定
  暴露-反应关系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PM2.5浓度每升高一定浓度(如10μg/m3),健康因子(如死亡率、发病率)所增加的百分比。国外大量的PM2.5长期暴露与过早死亡关系的研究结果指出,当PM2.5浓度升高10μg/m3,人群过早死亡的风险升高4%~10%[2]。由于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根据张衍燊等(2007)的研究结果指出,暴露-反应系数随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升高,相对风险曲线可能会逐渐变得平缓[3],故本研究的暴露-反应系数选取参考已有暴露-反应关系系数的低值,同时计算其95%可信限,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步骤二:健康终端经济单位经济损失的确定
  1.过早死亡“VSL”:指人们为降低死亡风险而愿意付出的代价并用货币进行衡量。本文借鉴2013年北京市VSL研究结果,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的VSL值为168万元人民币[3]。根据北京、A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估算A地区的VSL值的计算公式为式(2.4):
  VSLtj=VSLbj*(Itj/Ibj)(2.4)
  2.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患病时间难以界定而且会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病损失难以用疾病成本法进行估算。据Krupnick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避免慢性支气管炎的支付意愿相当于VSL的32%[2]。
  3.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内科门诊:使用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将住院和门诊产生的人均医疗费用和误工损失作为经济损失。人力资本法和疾病成本法的计算公式为式(2.5):
  Ci=(Cpi+GDPp*Tli)*△Ii(2.5)
  式中:Ci为PM2.5对健康终端i造成的疾病总成本;Cpi为健康终端i的单位病例的疾病成本,GDPp为A地区人均GDP的日均值(元/人·天),Tli为因健康终端i的疾病导致的误工时间,△Ii为健康终端i因PM2.5污染导致的健康效应变化量。
  步骤三:数据处理
  本文以2016年A市常住人口数量作为暴露人群。据《A市统计年鉴》获取A市常住人口15621200人,地方生产总值18595.38亿元,年人均生产总值11.5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33元;据《北京市统计年鉴》获取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29.83元;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获取呼吸科住院人均费用8604.7元,呼吸科平均住院天数6.6天,内科门诊人均费用245.5元。各健康终端的暴露-反应系数和基准发生率见表2-1.   基于上述计算原理,将各项基础数据代入公式(2.4)和公式(2.5),计算得四项健康终端的单位经济损失值见表2-2:
  表2-2中计算数据的实际意义是:每有一个人过早死亡将会造成154.25万元损失,每有一个人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将造成10685.96元损失,每有一个人因内科疾病进行门诊治疗将会造成245.5元损失,每有一个人患上慢性支气管炎将造成34.78万元。
  将A地区PM2.5浓度的现值和目标值代入暴露-反应关系式(2.3),计算得降低PM2.5浓度能够产生的健康效应见下表2-3:
  表2-3中计算数据的实际意义是:当PM2.5浓度达到规划目标浓度时,将会有61563人免于过早死亡,会有34537人免于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会有590572免于因内科疾病前往门诊治疗,会有549148人免于患上慢性支气管炎。
  结合表2-2和表2-3的计算结果,计算得归因于PM2.5浓度降低可实现的健康效益如表2-4:
  三、结论
  (一)根据规划要求控制空气污染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低,将会极大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可减少过早死亡61563例,减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34537例,减少内科门诊590572例,减少慢性支气管炎549148例;可实现的健康效益总和将达到2865亿元,相当于A地区2017年地方生产总值的15.4%。其中避免居民过早死亡和避免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所产生的健康效益占到总效益的99%。
  (二)A地区实施“十三五”大气环保规划并达到细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标准将极大提高A地区的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环境质量状况,促进城市居住环境明显好转,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參考文献:
  [1]钟梦婷,石辉,王会霞,等.暴露-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与健康效应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40 (5):171-178.
  [2]Krupnick A,Hoffmann S,Qin P.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Mortality Risk Reductions in China[C]//Fourth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sts,Canada,2010.
  [3]张衍燊,杨敏娟,潘小川.空气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暴露-反应关系的特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 (10):830-834.
其他文献
摘要:乌东德水电站为超大型水电站,进水口拦污栅埋件单孔埋件安装高度75m,设计为一期埋件,先安装后浇筑坝墩,增加了制作、安装难度。本文针对大型拦污栅埋件一期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通过制作及安装工艺优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场,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拦污栅;一期埋件;施工工艺  一、工程概况  乌东德水电站为超大型水电站,进水口采用岸塔式,依次布置拦污栅段、喇叭口段及闸门段。
摘要: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花卉的需求量持续增大,城市绿化中对草花作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但草花作物的生产工程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工程,需要大量的浇水施肥,以此来保证草花作物的存活率,提高草花作物的生产量。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草花农作者在草花生产的过程中引进一些可以减少用工量并能达到节水的目的的方式,而微喷技术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本文就针对这一现象对微喷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分析
摘要:乌东德水电站压力钢管及蜗壳本体采用780MPa高强钢,压力钢管出水口与蜗壳进水口采用焊接连接,最后焊接的合拢缝相当于拘束固定下進行焊接,本文通过分析减少焊接应力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合拢缝过程监控、质量控制、减少应力等措施,经实践证明该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学习。  关键词:780MPa高强钢;合拢缝;安装工艺  一、工程概述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电站引水压力钢
摘要:樟子松是塞罕坝林场种植的主要树种之一,由于其自身拥有良好的耐寒、抗旱能力,加上适应性强,所以将其做为塞罕坝种植的树种,对于塞罕坝的生态建设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相较于其他的环境,塞罕坝的生长环境并不理想,为了提升樟子松的成活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樟子松苗木的存活和成长,保证樟子松苗木质量,并做好樟子松苗木的管理,才能实现樟子松造林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樟子松的整地造林技术。  关键词:塞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而在许多建筑群不断建设的同时,也消耗大量的能源,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积极研发及推广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深入探究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为类似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应用  节能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指通过先进的科学生产工艺制作出来的、具备环保、节能、降耗等优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就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庞大市场对于各国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发展机遇,于是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愈来愈迅速,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这一切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越来越多,这些都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繁荣。受此影响,我国成立了很多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是我国经济繁荣的体现。但是任何的企业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融资问题,企业
摘要:暖通空調不仅具有采暖与通风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调节空气,从而为我们带来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在建筑物周围实施合理绿化,创造室外环境优势,不仅能够增强建筑美,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能够使暖通空调达到节能效果。建筑暖通空调只有做好节能措施,才能够给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节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与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
摘要:通过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综合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林下经济;经营模式;现状;对策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按照词语的意思,林下经济就是在林木下面开展的经济类型,比如说药物种植、畜禽养殖、蘑菇采集等。林下经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
消费者后悔权的引入,是我国消费者保护领域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消费者主权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悔权作为一项法定的权利,赋予了消费者单方面无理由摆脱合同约束的权利,体现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与木制品消费国,但国内森林资源匮乏,木材自给能力严重不足,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不断地实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仍需进口大量木材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  关键词:黄金水道;前港后园;木材贸易  为解决我国木材庞大的需求量,考虑到国内森林资源的再造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通过重庆黄金水道进口木材资源,采取港口+产业集群的口岸经济模式,开展木材及木材制品贸易,形成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