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克星——粉红椋鸟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红椋鸟善于团队合作,聚群生活是它们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特征。无论是在长途跋涉中,还是在繁育后代的筑巢地,它们都是成群结队,外出觅食时更要结伴同行。研究人员曾观察到一个群体数量超过万只的粉红椋鸟迁徙群,鸟群掠过天空时可谓遮天蔽日。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迁徙群的数量为30~150只。
  迁徙到繁殖区后,粉红椋鸟聚集成大群,开始在乱石堆中筑巢。邻里间距离很近,每平方米有 2~5个鸟巢,一个巢域内可容纳几百个“家庭”。虽然显得十分拥挤,但彼此都能和睦相处。每天清晨,生活在同一巢域的鸟儿一同出发觅食,多为由30~120只组成的群体,有时不同巢域的群体相遇后组成更大的群体。
  粉红椋鸟采取成群捕食的方式,那会不会出现“鸟多虫少”的局面呢?它们会不会因争夺食物而相互打斗呢?不会的,因为聚集成群是它们重要的生存策略。
  生活在干旱区的蝗虫,拥有与生俱来的“迷彩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护色,它们的体色与环境一致,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不仅如此,蝗虫的体色还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蝗虫静止不动时,它们很难被天敌发现,这就增加了粉红椋鸟捕食的难度。
  不过,蝗虫虽然在静止时很难被发现,一旦运动起来就极易被发现。为了生存,粉红椋鸟进化出了一套对付蝗虫的绝招。它们组成大的群体,紧贴地面飞行,而且是波浪式地向前推进。飞在前面的鸟利用飞翔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和它们的叫声来惊扰蝗虫使其暴露,紧跟其后的鸟则迅速捕食被惊起的蝗虫,前后鸟间不停地交换空间位置,以保证每一只鸟都有捕食的机会。在动物世界,如果一个动物集体依靠从隐蔽处惊吓出猎物,然后再捕而食之,那么,随着猎物有效密度的增加,每个个体等待猎物出现的时间就会缩短,捕食的效率也就相应增加。粉红椋鸟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前后呼应,蜂拥有序,大显捕蝗之能技。这是大自然赋予粉红椋鸟的智慧。
  
  怎样才能达到人工招引粉红椋鸟的目的呢?研究人员发现,聚群觅食的粉红椋鸟往往来自同一个巢域或临近的几个巢域,而面积过小的石堆不会被椋鸟选择作为筑巢地。因此,在人工招引时要充分考虑人工巢域的面积和各巢域间的距离,以利于组成大的觅食群。研究人员还发现,粉红椋鸟除了需要一定量的饮用水外,还需要有一些浅水区进行洗浴,每日傍晚归巢前,粉红椋鸟都会集中在水源周围进行洗浴。因此,在人工招引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水源地。粉红椋鸟为什么要在傍晚进行洗浴呢?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它们的一种清洁行为——洗去体表的寄生虫,以免带回巢域,传染给幼体或者在巢域内传播。
  粉红椋鸟是保护草原生态的功臣,然而,却有人向它们伸出了罪恶的手,他们围网捕捉成群的粉红椋鸟作为野味出售。因此,为了有效地保护这种益鸟,我们应该学习邻国巴基斯坦,将粉红椋鸟列为严格保护的益鸟。
  让我们呵护好“蝗虫克星”——粉红椋鸟,让它们守护好我们的草原。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简单地说,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目的,就是帮助家回家粒子物理学中一些十分关键、却又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