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源 :科技信息·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的概念,抓住建设生态县的有利机遇,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增强生态支撑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生态环境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县情为据、发展为要,对德钦县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利用、提升自然资源,进行了解分析,提出思考,提供决策服务。
  关键词: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
  (一)区域自然环境。德钦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全县总面积7290平方公里。县境内雪山纵列,峡谷深切;西部怒山山脉和东部云岭山脉呈南北向纵贯全县,山岭间的澜沧江和金沙江从北到南贯穿全县;县域水系为金沙江、澜沧江两大水系,主要支流包括丹达河、珠巴落河、阿东河、永芝河等70多条,长期流水溪沟150条。天然林大小湖泊42个,湖面总面积为460㎞,温泉多达10处,大小河流333条,水能蕴藏量为878.33万kw。县境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森林面积大,自然环境好,有众多的珍禽异兽,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三江褶皱带,山高谷深,切割强烈,金沙江、澜沧江沿岸岩石裸露,土质松散,环境极为脆弱,地质灾害多发地带。
  (二)区域经济社会。德钦县辖6乡2镇,46个村(社区)委会。2016年全县人口68000余人,共有13种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98%。全县地区生产总之276341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4204万元;全县粮食产量27089吨,葡萄产量达5280吨,核桃产量5903吨,松茸产量940吨,肉类总产量3352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6175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476万元,接待国内外旅客231.1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5.71亿元;财政总收入26547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48856万元;全县初中在校生1348人,小学4所,在校生3569人,教职工666人;有54个卫生机构,在职卫生工作人员294人;全县林业用地860.6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310.8亩,省级公益林70.12亩;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0元,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115元。
  (三)环境建设和管理成效。一是强化执法监管。结合生态立县工作和环保专项行动,环保局积极组织开展全县电矿开发、砂石场开采、公路建设、建筑行业等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规范建设工程管理。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建设项目管理,坚决执行生态第一,环保优先原则,在确保县域生态环境安全前提下,办理建设相关事项。强化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业务素质,提高监督能力。三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对县域重点区域内的重金属污染地治理、修复和防治应急工程建设。为防范谁污染因子,从源头上控制流入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农村生活垃圾,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问题。1、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地质灾害、水灾、旱灾、霜冻、低温冷害、虫灾、风灾、雪灾。2、水土流失严重。地处三江褶皱带,山高谷深,切割强烈,“两江”沿岸土质松散,环境极为脆弱,因而德钦段成为“两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长江、澜沧江输沙量最大的县,而澜沧江沿线是泥石流最为严重的区域,同时,建设工程等各种开发力度的加大,水土流失也随之加剧。3、旅游业对环境产生影响。林树采伐,旅游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垃圾污染加重,景点季节性超出承载能力,加大管理难度,对自然资源造成影响或威胁。4、水电和矿业开发对环境产生影响。资源开发中不同程度造成局部污染严重,植被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滑坡、泥石流频发。
  (二)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对区域中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受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能性问题。土壤侵蚀敏感、降雨侵蚀、地形因子、土壤质地、植被覆盖等因子敏感性,全县总面积80%为敏感或中度以上敏感区。
  (三)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一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重要服务功能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保护。二是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贡献及径流调节作用的重要性认识,水源保护任务繁重。三是对下游河流和水资源的危害性,从全局性利益出发,加重水土保持工作负担。四是发展旅游、观光、科探等事业的同时,更加重视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任务重于开发利用。
  (四)人类社会活动对生态的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活动离不开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和索取,故然对环境造成破坏或干扰污染,人类与自然和谐,提高环境保意识非常重要,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宣传教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仍然刻不容缓。
  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建立生态功能区。
  一是生态支持区,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源涵养区2个子区,二是产品供给区,包含生态农业、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区、中心城镇经济发展3个子区。三是生态调节区,含生态旅游开发、水土保持2个子区。进行分区保护和开发利用,分类施策。
  (二)生态功能区控制对策。
  1、重点保护区。饮用水源地极其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核心区,森林公园,斜坡林地、山坡地、重要生态廊道、湿地和绿地等重点保护。2、限制开发区。自然保护和风景名胜等区域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土壤侵蚀中度敏感地区及农產品生产基地等,生态屏障作用突出。禁止建设污染性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禁止毁林开垦和采矿开发水电,维护森林、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3、优化开发区。上述两种以外的其他区域,以建成区、为利用地和其他生态价值不高的区域为主。主要涉及农业生态功能和工业生态功能区,是农业和城镇发展的主要区域,是生态经济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人居环境体系的组成部分。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吸取重大环境问题的深刻教训,持续深入开展抓好环保突出问题的整改,科学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加大两江流域和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促进生态系统实践良性循环。
  (五)推进河长制。加强河湖治理保护,以最坚决的态度清理整治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乱占乱建、乱填乱倒、乱挖乱采、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维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大对景点景区、森林资源、水源涵养地的维持和保护,强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推广绿色产业工作,保护好这一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绿水青山、造福一方。注重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各类资源要素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四、结语
  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底线,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为自身发展计、为子孙后代谋、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贡献,使德钦天之蓝、水更清、山更美、人更富、地更绿、社会和谐、生活安康。
  参考文献:
  [1]苏阳.城镇规划中对地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更新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18-18021.
  [2]任艳胜.生态补偿与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J].商业时代,2007(01):8-9.
  [3]徐志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造福人类的一项战略任务[J].生态经济,1991(02):30-32.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电设备脱颖而出,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用电需求,火力发电厂必须采取有效对重要的热动系统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的对热动系统进行节能改造,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减排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火力发电厂进行热动系统节能优化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的有效措施,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地面碘化银烟炉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本文以甘孜高原为例,首先分析了地面碘化银烟炉的设置需求,然后介绍了在人工增雨上的工作原理,最后阐述了具体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甘孜高原;人工影响天气;碘化银烟炉;应用  前言  在传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是飞机和火箭,但实践证实会受到空域限制,容易错过最佳作业时机。在此背景下,地面碘化银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繁衍,工业的生产过程也迎来了重要的技术改革。工业仪表早期在化工、石油以及冶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生产的需要,工业仪表的自动化控制不断应运而来,极大提升与改善了工业仪表的工作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工业仪表自动化控制的技术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业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1工
期刊
摘要:商品条码是物品流通的身份证,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尤其是在社会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的今天,商品条码的标准化已经对商品的贸易流通造成直接影响,并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权益,对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工作经验,对商品条码工作标准化管理提出以下意见,旨在促进我国商品条码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条码;标准化;工作分析  前言:  在商品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商品条码作为一种最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技术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通过技术发展研究来展望未来技术趋势,不断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推动气象业务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基于地面气象观测原理和处理,针对国内地面气象监测仪器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展望了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技术发展,以期促进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仪器的普及,自动气象站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其中地温要素从浅层到深层共9个,是气象要素采集种类最多的一种,出现故障的概率也可能是最大的,因此及时排除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地温异常;故障排除  1 引言  随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将逐步取消常规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任务,转变为以自动气象站为主的自动观测业务系统
期刊
摘要: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存在着许多的有害物质,并且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因此,对锅炉的烟气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监测的过程又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其质量的控制不好掌握。本篇文章探讨了锅炉烟气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制定出可行的方案,保证锅炉烟气监测的质量。  关键词:锅炉烟气;监测过程;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锅炉在生产企业中被广泛使用。在锅炉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
期刊
摘要:工矿企业工艺管道泄漏,停产检修损失较大,通过引用射吸原理,制作工装焊接作业,来实现工艺管道不停产检修作业。  关键词:带压管道;焊接;射吸原理  1、概述  现代工矿企业各种工艺管道,由于检修施工造成意外的损坏,或者长时间腐蚀造成的管道断裂,经常出现管道焊接修复作业。特别是地下管网,经常遇到施工过程意外损坏的情况。对于可以停产焊接的管道可以直接焊接作业,但多处管道不能停产焊接作业,或者停产检
期刊
摘要:目前石油产品运输方式有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方式,使用铁路油槽车进行油品交接计量应用较为广泛,是石油产品的贸易交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铁路油槽车油品计量准确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因此提高铁路油槽车计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石油产品铁路油槽车计量误差的分析,努力消除和减少误差,以确保贸易交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误差铁路罐车计量石油产品  在铁
期刊
摘要:电子衡器之中应用计量测试技术手段体现出了明显的高精密性特征,同时在较多领域中均可发挥有效的功能价值。并产生无法估量的良好应用效果。因而,谈文就电子衡器中计量测试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质量问题分析,实践应用探讨,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劳。对推动电子衡器计量测试技术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效益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电子衡器;计量测试;应用  近年来,电子衡器生产制造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