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怎样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体实施要求。鉴于此,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基本原则,挖掘广西壮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壮族非遗传承与保护创新路径,并针对具体的路径实施办法展开论述。通过论证,得出壮族非遗传承需要建立非遗专门档案、建立非遗传习馆、构建“互联网+非遗”数字化保护模式、非遗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与当地高校建立非遗研创中心,多方面协同发展是实现传承文明与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壮族非遗;艺术特征;存在问题;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并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使“三农”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无疑是促进和实现农业与乡村产业的兴旺与繁荣。农村是中国社会组成的重要细胞,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广西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而壮族又是爱国爱家的少数民族,用传承和保护非遗的理念来构想乡村非遗产业,实现农村产业创新,让广大壮乡儿女在家乡工作和生活,实现小康,是基层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应尽之责和应有之意。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概述
广西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壮族是其主要民族,经过过年的发展与演变,壮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因不同地域的壮族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所以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无形资源。国家实施非遗申报举措以来,前四批广西共有4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项目获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人,广西自治区五次共批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93项。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具体指导,各级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各级保护部门除对非遗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外,各族人民群众也有很大的传承与保护热情。
二、壮族非遗的艺术特征
匈牙利文艺家阿诺德·豪泽尔曾指出:“社会和文化因素不仅作为表达意识和意志的基础,而且本身作为能动的原则,参与历史过程的。”[3]文化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任何非遗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存在的地域和生产生活方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文化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壮族非遗的萌芽、形成、传播、消亡这一生命过程同样有自己的地域背景、文化背景。壮族的稻谷生产文化、宋代文化、巫术文化等文化因素,以及周边民族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壮族非遗所产生的文化沃土。壮族非遗在壮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自然演进,壮族文化的历史进程是壮族非遗演变的文化背景,具有同样的艺术特征。
(一)壮族非遗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广西壮族有一千多万人口,主要分布于桂西南地区,该地区以丘陵为主,地理、水文、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塑造了壮族人民勇敢、勤劳、坚定、顽强的民族性格和拼搏的精神。同時,又迫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壮族非遗体现了壮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反映了壮族的民族性格、意志、心理和观念,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和个性。以田阳壮族狮舞为例,套路多,节目丰富,技术精湛,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不同于一般舞蹈,它注重个体舞蹈的发展,但保持群体性,保持自然状态,以自娱自乐为主。壮族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活动经常发生在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中,集宗教、政治、娱乐、教育、庆典、生产、传播等多种活动于一体,展示壮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壮族非遗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内容和民族形式,而且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都集中在非遗的深层结构中,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4]
(二)壮族非遗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在社会和人文环境方面,壮族作为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也曾长期遭受欺凌和压迫。在过去,统治者称壮族人为“南蛮”,以示侮辱和蔑视。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曾遍布岭南乃至广西全境,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壮族逐渐迁往桂西南,甚至藏匿在深山老林中,相对聚集起来,以应对险恶的社会文化环境。长达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广西壮族与云南文山州、贵州黔东南州的同胞们共生、共存,在限定地域下长期往来,塑造了壮族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培育了壮族人的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壮族也是南方其他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也善于与苗族、瑶族、侗族、松罗族、布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相结合。在这种背景下,以歌舞为主的非遗就成为人们思想感情联系、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工具,成为各族人民相互沟通的桥梁。同时,壮族舞蹈融入了大量的民俗社会文化内容,使舞蹈民俗化,从而增强了自身的个性和独立性。壮族非遗具有多样化、综合性的价值功能特征,具有实用性、群体性、民间性、自娱自利性等特点,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整合性。
(三)壮族非遗与汉文化强烈的交融性与互补性
当前,广西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稳定、“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的典范。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广西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广西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能够成为全国民族团结典范,得益于文化认同、交融、互补、共生的作用。广西各民族文化的大量积淀和文化的不断融合,为广西各民族的大团结奠定了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文化融合是广西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广西非物质文化中,它既保留了壮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又展示了其兼容并蓄的多样性和色彩。例如家喻户晓 “刘三姐”,在其传说、故事和民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壮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汉文化对当时壮族的影响。汉壮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发展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极大地体现了壮族非遗的交融性和互补性。 三、壮族非遗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地域上虽属华南地区,但与东南地区兄弟省份相比,经济落后很多。新时期以来,广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同样如此。但是与国际和国内优秀地区相比,壮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程度有待加强
匠心传承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优秀文化被认为是老套、落后,没有“钱图”而被时代所抛弃。当下的广大乡村的青壮年都去城市务工,学手艺首先考虑来钱快的,轻松的,自由的行业。调研发现,有的农村年青人原意去城里做美团外卖或嘀嘀打车也不愿意回老家学祖传手艺。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就是技艺的传承,而不是相关产品的传承,必须经历多年的历练和沉淀,才能够有机会一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广西壮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与全国有很多近似的地方。从近年来的非遗展演和旅游文创产品来看,仍然注重在相关文化范围内传承看得见的文化,对一些形态与符号的运用较多,显性文化背后的隐性基因挖掘较少。虽然广西是旅游大省,但并不是旅游强省,与四川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四川旅游重点打造茶文化、熊猫文化、蜀绣文化、竹编文化、川剧文化、餐饮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仅在旅游景点可以看到,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如袁记串串香火锅店,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连锁加盟,收银接待区都有带“袁记”LOGO形象的小熊猫玩偶,作为场所空间的软装陈设,营造浓烈的天府火锅文化氛围。
(二)创新内涵有待深挖
壮族是我国的特有少数民族,壮族非遗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质和美学价值,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壮族非遗具有富于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符号,是壮族同胞在几百年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集体智慧。新时期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但是因机构人员配备不齐或部分管理者对非遗的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非遗就是毫发无损地保护起来或批量化生产,进行销售。虽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或招商引资,很难吸引有雄厚资金的企业进行投入与研发。笔者调研发现,投入非遗文创产业的公司以小微企业为主,很多属于创业型公司,投入资金做研发的更少,更喜欢直接套用其他地方的设计样式与生产模式直接加工,追求经济价值和政府补贴。这种简单、低级地使用非遗元素,让设计符号游离于日常生活用品等实际载体,难以体现出壮族人民多年辛勤劳作和智慧结晶。
(三)创新路径有待拓宽
壮族非遗是八桂大地历代壮族儿女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艺术符号和文化现象。它包含了壮族人民的价值观、民族心理和民族信仰。非遗形态特征是壮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内涵化的外显。壮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重视保护与创新的平衡,需要拓宽创新路径。通过对非遗的解读,可以还原广西壮族的生命形态及其背后的文化形态,丰富现代设计的非物质性。尽管广西非遗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是许多传统非遗仍处于待开发、保护和利用的状态。目前广西非遗开发工作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我们将壮族非遗概念性地保护,可能会因为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丧失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因此,在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民族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结合,原生态与工业现实的结合,精神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统一。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是解决非遗保护和传承难题的一把利剑。除借助旅游文创产业发展旅游产品外,还可以从非遗美育、非遗研创、数字化保护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四、壮族非遗传承与创新路径
少数民族非遗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它是通过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存在的。壮族非遗的存在,既丰富了我国非遗,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对维护文化主体和主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坚持“从民间来到民间去,青出于蓝而青胜于蓝,见人见物见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前提下,重视非遗文化、深度挖掘内涵、借鉴优秀经验、创新传承路径是新时期壮族文化艺术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壮族非遗专门档案
非遗要得到传承和保护,离不开非遗档案的建立和开发利用。在2011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曾三次提到非遗的建档工作,要求国家对非遗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學、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要求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遗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遗有关情况,建立非遗档案及相关数据库等。[5]档案部门是社会文化事业单位之一,是最重要的数据保存和服务组织,具有积累、管理、服务、传播的功能,具有以维护历史真实面目、进行宣传教育等社会职能。壮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当地档案部门的专业性技术支持,包括:通过收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非遗项目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6]应该说,非遗的确认、整理、研究、保存、保护、宣传、推广和振兴,在大多数方面都需要档案部门的协助与配合。档案部门拥有先进、完善的仓储条件和保存设备,拥有一大批专业知识渊博、业务水平优秀的工作人员,在非遗保护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档案部门也要积极与非遗的保护工作,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专长,为非遗的传承做出贡献。
(二)建立壮族非遗传习馆
非遗教育的传承既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主流文化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和文化存在活态认知的过程,更是让人成为人,并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认知过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就像知识的继承一样,既是传统又是责任。
1、文化自觉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著名论断。它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历史圈中,人类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认识。[7]壮族非遗传习馆的建立,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从根源上进行保护,也是将非遗教育融入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壮族非遗知识传习强调情感知识的建构过程,有效还原我们的“元认知”。[8]对非遗从哪里来,做什么用,有什么特点,有何当代价值,未来走向如何等,都是需要从元认知里探索发现。 2、壮族非遗传承需要一种建构性理论框架,而不是浮浅地简单宣传。非遗传习馆强调非遗传习本身的过程,注重人们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受。非遗传习馆的传承教育,是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让参与者能够有多种学习与感受方式,而不是古板的看一些展演或陈列品,让其实地参与、实践、体验,还可以将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寄卖,极大地补充和丰富了非遗传习的内容和形式。整个过程本身就是非遗复兴和传承的最佳支撑,壮族非遗传习馆是非遗传承与复兴的有效生命载体。
3、非遗传习馆教育模式,在传习与创造过程中,尽可能接近我们民族文化之源,不能任意地解构,而是要创造性转变。高校以非遗美育为主的教育形式,培育了未来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新型人才,真正实现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目的。这种形式新颖的传习馆既保存了非遗文化,又为壮族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机制,符合文化传承的规律。
(三)建构“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综合模式
1、牢固树立正确的“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综合保护理念。壮族非遗是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非常重要。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相关知识普及指导,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增强非遗传承影响力。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只有在提高全民族文化意识、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有效保护,实现八桂大地壮族儿女的文化自信。
2、积极引导各族同胞了解、认识和多维度传承非遗。在对壮族非遗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对非遗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还缺乏一定的了解。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等综合手段,在下一步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有必要积极宣传和发挥各族群众的力量。树立全民族参与意识,增强本民族与各族群众的交流和认同,实现广西各族同胞保护非遗的文化自觉,自发运用数字化手段关注壮族非遗产活动,积极参与并保存民族的记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高新技术手段,开发影视、网络游戏、动画等创造性文化艺术产品,繁荣发展非遗文化艺术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审美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多方参与、整体联动是壮族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举措。2017年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大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力度。非遗产数字保护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参与非遗产数字保护的产学研工作。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的激励机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和文化企业参与广西非遗数字保护。整合多种媒介与平台,将优质非遗传承项目进行直播、短视频、公众号、图文等形式进行推广。在推广非遗文创产品的同时,还可以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定制和销售线下产品。因此,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机构对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扩大非遗文化知识在各地区的宣传与推广,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是数字化传承与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
(四)非遗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入选联合国非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增多,我国对非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非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旅游业与非遗传承与保护事业的整合发展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非遗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国内对于非遗旅游事业的保护性开发的研究还停留于理论研究层面,而实践项目也是以旅游为主导,非遗文化陪衬的境地,相关部门必须认真研究非遗与文化旅游产业如何深度融合发展。
1、新时期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活化石”?完好保留“本真”还是大胆进行“创新”?非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振兴”是非遗类项目保护的特殊手段,旅游是活化非遗项目的有效途径。“旅游活化”更适合于壮乡非遗项目,因为非遗本身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活”的特质。教科文组织也曾说过:为了非遗,我们必须保护,但不能冻结,不能用古板的眼光看待它。[9]从这个角度看,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一种自然的耦合。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践是非遗在新时期活态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现路径,是非遗与旅游相互作用而得到升华的结果。
2、旅游激活非遗力求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更合理、更有效地激活非遗项目。因此,发展非遗产保护性旅游势在必行,發展更具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产品,以及具有场所精神的旅游景观。目前,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观看静态旅游产品,而更愿意参与互动体验旅游产品。壮族地区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参与互动式旅游产品的资源优势,可以立足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劳动文化。例如,崇左市将建立一个文化旅游平台,以多元壮族非遗文旅项目为基础,重点打造和推广壮族霜降节,让游客可以在任何时候参观、观看和体验。大力实施乡村非遗文旅产业振兴,地方居民在政府引导与监督下经营特色旅游产品,如发展壮族农家乐、民宿产业等,扩大参与范围和深度体验式旅游项目。让游客住在农家,体验当地生活,与当地居民一起吃农家饭,无公害蔬菜,可以延长游客在风景名胜区的停留时间,使游客更好地了解、理解、感受壮族非遗文化。
3、原生性打造非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增强当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政府要乐意为他们站台,相关部门为其出谋划策,提供便利,加快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让游客从单一的走马观花式欣赏转入体验非遗文化与精神层面。外来旅游者与本地人之间和谐发展,是非遗旅游活化的精髓。作为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非遗通过与旅游的“活态”对接,为大众创造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10]天等县壮族霜降节和其它传统的壮族节庆一样,其产生与人们的一年的生产节律相关。[11]霜降节正值晚稻收获,是丰收后的庆祝活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民俗文化表演的综和性民俗活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壮族民俗文化,承载壮族土司文化、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记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再次焕发独特而悠久的原真魅力,是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开始,打造非遗与旅游双赢途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发现、解决。 (五)与本地高校合作建立壮族非遗研创中心
1、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建立非遗研创中心。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应具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非遗研创中心传承非遗,我们既要让非遗传承者知道自己的历史,明确自己的文化位置和状况,同时也要让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未来发展得到理性的继承和合理的创新,在这个非遗美育传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让他们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切身体悟,积极树立起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借鉴已有模式,创新合作思路。近年来,各级各类院校积极响应国家非遗传承与保护号召,大力建立产学合作中心或建立非遗研创基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哈密、中央美术学院在大理、东阳、成都等地均有非遗传承研创基地。但因距离遥远,研创团队也仅仅是短期的进驻和调研,难以深度地体验非遗的内涵和永久的魅力。当前,广西各大高校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具体的工作。从项目申报和支持力度方面,崇左市和天等县的非遗事业与产业还是需要依靠本地高校支持,与其协同创新,建设非遗研创中心,是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传承文明、服务地方的有效举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崇左市唯一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报民族学硕士授权点。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在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成果。
3、鼓励申报非遗课题,做到产学研创协同发展。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申报非遗传承项目课题,非遗保护与传承既是当前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项目在项目申报指南里的重要选题,也是审批项目时重点支持的方向。大力支持教师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并尽可能使教师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引导和带领学生参与到非遗课题研究工作中。
2019年6月3日,学校领导与相关部门人员在成都出差时,还专门前往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参观了非遗美育研创中心和优秀作品成果展。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项目都有教师的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做支撑,主要作品都是在项目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团队独立完成。不难看出,如今的大学教育不仅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需要参与科学研究、应用实践和服务社会。非遗研创学习,不仅是一种探索式研究学习,还是以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设计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田野调查、哲学思考和设计创新。
结论
虽然当前在壮族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非遗传承与保护是中华民族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传统美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非遗文化存在濒临灭绝的危险,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非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产生变化。但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和倡议各级企事业单位积极行动与参与,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创新、传承方式的提升,非遗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作为基层文化艺术工作者,不能把文化艺术做成既简单又概念化的文本化,也不能让文化艺术脱离非遗活态传承研究,应当使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内涵与润泽作用,让非遗美育成为传承非遗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保持壮族非遗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華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6-23.
[2]刘斌志,郑先令.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实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89-98
[3]李辉.当代城市广场舞蹈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
[4]符燕.浅谈广西天等地区壮族宗教舞蹈的文化特性[J].才智,2012(17):183-184
[5]吴瑞丽.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非遗资源整合及保护机制[J].图书馆学刊,2019(01):50-54
[6]王倩.档案管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途径[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04):46-47
[7][8]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01):23-28
[9][10]李江敏;李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之道[J].旅游学刊,2018(09):11-12
[11]许晓明.壮族霜降节:迎霜粽香庆丰稔 趁圩歌扬念英雄[J].当代广西,2011(21):57-58
作者简介:黄胜安(1966-),男,壮族,广西天等人,天等县文化馆馆员,馆长,研究方向为油画、非遗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乡村振兴;壮族非遗;艺术特征;存在问题;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并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使“三农”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无疑是促进和实现农业与乡村产业的兴旺与繁荣。农村是中国社会组成的重要细胞,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广西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而壮族又是爱国爱家的少数民族,用传承和保护非遗的理念来构想乡村非遗产业,实现农村产业创新,让广大壮乡儿女在家乡工作和生活,实现小康,是基层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应尽之责和应有之意。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概述
广西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壮族是其主要民族,经过过年的发展与演变,壮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因不同地域的壮族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所以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无形资源。国家实施非遗申报举措以来,前四批广西共有4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项目获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人,广西自治区五次共批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93项。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具体指导,各级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各级保护部门除对非遗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外,各族人民群众也有很大的传承与保护热情。
二、壮族非遗的艺术特征
匈牙利文艺家阿诺德·豪泽尔曾指出:“社会和文化因素不仅作为表达意识和意志的基础,而且本身作为能动的原则,参与历史过程的。”[3]文化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任何非遗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存在的地域和生产生活方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文化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壮族非遗的萌芽、形成、传播、消亡这一生命过程同样有自己的地域背景、文化背景。壮族的稻谷生产文化、宋代文化、巫术文化等文化因素,以及周边民族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壮族非遗所产生的文化沃土。壮族非遗在壮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自然演进,壮族文化的历史进程是壮族非遗演变的文化背景,具有同样的艺术特征。
(一)壮族非遗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广西壮族有一千多万人口,主要分布于桂西南地区,该地区以丘陵为主,地理、水文、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塑造了壮族人民勇敢、勤劳、坚定、顽强的民族性格和拼搏的精神。同時,又迫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壮族非遗体现了壮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反映了壮族的民族性格、意志、心理和观念,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和个性。以田阳壮族狮舞为例,套路多,节目丰富,技术精湛,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不同于一般舞蹈,它注重个体舞蹈的发展,但保持群体性,保持自然状态,以自娱自乐为主。壮族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活动经常发生在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中,集宗教、政治、娱乐、教育、庆典、生产、传播等多种活动于一体,展示壮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壮族非遗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内容和民族形式,而且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都集中在非遗的深层结构中,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4]
(二)壮族非遗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在社会和人文环境方面,壮族作为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也曾长期遭受欺凌和压迫。在过去,统治者称壮族人为“南蛮”,以示侮辱和蔑视。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曾遍布岭南乃至广西全境,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壮族逐渐迁往桂西南,甚至藏匿在深山老林中,相对聚集起来,以应对险恶的社会文化环境。长达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广西壮族与云南文山州、贵州黔东南州的同胞们共生、共存,在限定地域下长期往来,塑造了壮族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培育了壮族人的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壮族也是南方其他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也善于与苗族、瑶族、侗族、松罗族、布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相结合。在这种背景下,以歌舞为主的非遗就成为人们思想感情联系、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工具,成为各族人民相互沟通的桥梁。同时,壮族舞蹈融入了大量的民俗社会文化内容,使舞蹈民俗化,从而增强了自身的个性和独立性。壮族非遗具有多样化、综合性的价值功能特征,具有实用性、群体性、民间性、自娱自利性等特点,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整合性。
(三)壮族非遗与汉文化强烈的交融性与互补性
当前,广西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稳定、“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的典范。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广西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广西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能够成为全国民族团结典范,得益于文化认同、交融、互补、共生的作用。广西各民族文化的大量积淀和文化的不断融合,为广西各民族的大团结奠定了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文化融合是广西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广西非物质文化中,它既保留了壮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又展示了其兼容并蓄的多样性和色彩。例如家喻户晓 “刘三姐”,在其传说、故事和民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壮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汉文化对当时壮族的影响。汉壮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发展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极大地体现了壮族非遗的交融性和互补性。 三、壮族非遗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地域上虽属华南地区,但与东南地区兄弟省份相比,经济落后很多。新时期以来,广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同样如此。但是与国际和国内优秀地区相比,壮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程度有待加强
匠心传承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优秀文化被认为是老套、落后,没有“钱图”而被时代所抛弃。当下的广大乡村的青壮年都去城市务工,学手艺首先考虑来钱快的,轻松的,自由的行业。调研发现,有的农村年青人原意去城里做美团外卖或嘀嘀打车也不愿意回老家学祖传手艺。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就是技艺的传承,而不是相关产品的传承,必须经历多年的历练和沉淀,才能够有机会一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广西壮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与全国有很多近似的地方。从近年来的非遗展演和旅游文创产品来看,仍然注重在相关文化范围内传承看得见的文化,对一些形态与符号的运用较多,显性文化背后的隐性基因挖掘较少。虽然广西是旅游大省,但并不是旅游强省,与四川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四川旅游重点打造茶文化、熊猫文化、蜀绣文化、竹编文化、川剧文化、餐饮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仅在旅游景点可以看到,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如袁记串串香火锅店,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连锁加盟,收银接待区都有带“袁记”LOGO形象的小熊猫玩偶,作为场所空间的软装陈设,营造浓烈的天府火锅文化氛围。
(二)创新内涵有待深挖
壮族是我国的特有少数民族,壮族非遗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质和美学价值,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壮族非遗具有富于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符号,是壮族同胞在几百年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集体智慧。新时期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但是因机构人员配备不齐或部分管理者对非遗的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非遗就是毫发无损地保护起来或批量化生产,进行销售。虽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或招商引资,很难吸引有雄厚资金的企业进行投入与研发。笔者调研发现,投入非遗文创产业的公司以小微企业为主,很多属于创业型公司,投入资金做研发的更少,更喜欢直接套用其他地方的设计样式与生产模式直接加工,追求经济价值和政府补贴。这种简单、低级地使用非遗元素,让设计符号游离于日常生活用品等实际载体,难以体现出壮族人民多年辛勤劳作和智慧结晶。
(三)创新路径有待拓宽
壮族非遗是八桂大地历代壮族儿女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艺术符号和文化现象。它包含了壮族人民的价值观、民族心理和民族信仰。非遗形态特征是壮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内涵化的外显。壮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重视保护与创新的平衡,需要拓宽创新路径。通过对非遗的解读,可以还原广西壮族的生命形态及其背后的文化形态,丰富现代设计的非物质性。尽管广西非遗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是许多传统非遗仍处于待开发、保护和利用的状态。目前广西非遗开发工作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我们将壮族非遗概念性地保护,可能会因为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丧失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因此,在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民族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结合,原生态与工业现实的结合,精神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统一。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是解决非遗保护和传承难题的一把利剑。除借助旅游文创产业发展旅游产品外,还可以从非遗美育、非遗研创、数字化保护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四、壮族非遗传承与创新路径
少数民族非遗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它是通过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存在的。壮族非遗的存在,既丰富了我国非遗,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对维护文化主体和主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坚持“从民间来到民间去,青出于蓝而青胜于蓝,见人见物见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前提下,重视非遗文化、深度挖掘内涵、借鉴优秀经验、创新传承路径是新时期壮族文化艺术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壮族非遗专门档案
非遗要得到传承和保护,离不开非遗档案的建立和开发利用。在2011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曾三次提到非遗的建档工作,要求国家对非遗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學、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要求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遗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要求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遗有关情况,建立非遗档案及相关数据库等。[5]档案部门是社会文化事业单位之一,是最重要的数据保存和服务组织,具有积累、管理、服务、传播的功能,具有以维护历史真实面目、进行宣传教育等社会职能。壮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当地档案部门的专业性技术支持,包括:通过收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非遗项目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6]应该说,非遗的确认、整理、研究、保存、保护、宣传、推广和振兴,在大多数方面都需要档案部门的协助与配合。档案部门拥有先进、完善的仓储条件和保存设备,拥有一大批专业知识渊博、业务水平优秀的工作人员,在非遗保护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档案部门也要积极与非遗的保护工作,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专长,为非遗的传承做出贡献。
(二)建立壮族非遗传习馆
非遗教育的传承既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主流文化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和文化存在活态认知的过程,更是让人成为人,并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认知过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就像知识的继承一样,既是传统又是责任。
1、文化自觉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著名论断。它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历史圈中,人类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认识。[7]壮族非遗传习馆的建立,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从根源上进行保护,也是将非遗教育融入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壮族非遗知识传习强调情感知识的建构过程,有效还原我们的“元认知”。[8]对非遗从哪里来,做什么用,有什么特点,有何当代价值,未来走向如何等,都是需要从元认知里探索发现。 2、壮族非遗传承需要一种建构性理论框架,而不是浮浅地简单宣传。非遗传习馆强调非遗传习本身的过程,注重人们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受。非遗传习馆的传承教育,是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让参与者能够有多种学习与感受方式,而不是古板的看一些展演或陈列品,让其实地参与、实践、体验,还可以将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寄卖,极大地补充和丰富了非遗传习的内容和形式。整个过程本身就是非遗复兴和传承的最佳支撑,壮族非遗传习馆是非遗传承与复兴的有效生命载体。
3、非遗传习馆教育模式,在传习与创造过程中,尽可能接近我们民族文化之源,不能任意地解构,而是要创造性转变。高校以非遗美育为主的教育形式,培育了未来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新型人才,真正实现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目的。这种形式新颖的传习馆既保存了非遗文化,又为壮族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机制,符合文化传承的规律。
(三)建构“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综合模式
1、牢固树立正确的“互联网+非遗”数字化综合保护理念。壮族非遗是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非常重要。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相关知识普及指导,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增强非遗传承影响力。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只有在提高全民族文化意识、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有效保护,实现八桂大地壮族儿女的文化自信。
2、积极引导各族同胞了解、认识和多维度传承非遗。在对壮族非遗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对非遗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还缺乏一定的了解。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等综合手段,在下一步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有必要积极宣传和发挥各族群众的力量。树立全民族参与意识,增强本民族与各族群众的交流和认同,实现广西各族同胞保护非遗的文化自觉,自发运用数字化手段关注壮族非遗产活动,积极参与并保存民族的记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高新技术手段,开发影视、网络游戏、动画等创造性文化艺术产品,繁荣发展非遗文化艺术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审美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多方参与、整体联动是壮族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举措。2017年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大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力度。非遗产数字保护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参与非遗产数字保护的产学研工作。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的激励机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和文化企业参与广西非遗数字保护。整合多种媒介与平台,将优质非遗传承项目进行直播、短视频、公众号、图文等形式进行推广。在推广非遗文创产品的同时,还可以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定制和销售线下产品。因此,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机构对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扩大非遗文化知识在各地区的宣传与推广,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是数字化传承与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
(四)非遗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入选联合国非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增多,我国对非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非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旅游业与非遗传承与保护事业的整合发展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非遗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国内对于非遗旅游事业的保护性开发的研究还停留于理论研究层面,而实践项目也是以旅游为主导,非遗文化陪衬的境地,相关部门必须认真研究非遗与文化旅游产业如何深度融合发展。
1、新时期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活化石”?完好保留“本真”还是大胆进行“创新”?非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振兴”是非遗类项目保护的特殊手段,旅游是活化非遗项目的有效途径。“旅游活化”更适合于壮乡非遗项目,因为非遗本身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活”的特质。教科文组织也曾说过:为了非遗,我们必须保护,但不能冻结,不能用古板的眼光看待它。[9]从这个角度看,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一种自然的耦合。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践是非遗在新时期活态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现路径,是非遗与旅游相互作用而得到升华的结果。
2、旅游激活非遗力求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更合理、更有效地激活非遗项目。因此,发展非遗产保护性旅游势在必行,發展更具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产品,以及具有场所精神的旅游景观。目前,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观看静态旅游产品,而更愿意参与互动体验旅游产品。壮族地区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参与互动式旅游产品的资源优势,可以立足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劳动文化。例如,崇左市将建立一个文化旅游平台,以多元壮族非遗文旅项目为基础,重点打造和推广壮族霜降节,让游客可以在任何时候参观、观看和体验。大力实施乡村非遗文旅产业振兴,地方居民在政府引导与监督下经营特色旅游产品,如发展壮族农家乐、民宿产业等,扩大参与范围和深度体验式旅游项目。让游客住在农家,体验当地生活,与当地居民一起吃农家饭,无公害蔬菜,可以延长游客在风景名胜区的停留时间,使游客更好地了解、理解、感受壮族非遗文化。
3、原生性打造非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增强当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政府要乐意为他们站台,相关部门为其出谋划策,提供便利,加快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让游客从单一的走马观花式欣赏转入体验非遗文化与精神层面。外来旅游者与本地人之间和谐发展,是非遗旅游活化的精髓。作为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非遗通过与旅游的“活态”对接,为大众创造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10]天等县壮族霜降节和其它传统的壮族节庆一样,其产生与人们的一年的生产节律相关。[11]霜降节正值晚稻收获,是丰收后的庆祝活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祭祀民族英雄、进行商贸活动、民俗文化表演的综和性民俗活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壮族民俗文化,承载壮族土司文化、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记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再次焕发独特而悠久的原真魅力,是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开始,打造非遗与旅游双赢途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发现、解决。 (五)与本地高校合作建立壮族非遗研创中心
1、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建立非遗研创中心。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应具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非遗研创中心传承非遗,我们既要让非遗传承者知道自己的历史,明确自己的文化位置和状况,同时也要让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未来发展得到理性的继承和合理的创新,在这个非遗美育传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让他们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切身体悟,积极树立起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借鉴已有模式,创新合作思路。近年来,各级各类院校积极响应国家非遗传承与保护号召,大力建立产学合作中心或建立非遗研创基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哈密、中央美术学院在大理、东阳、成都等地均有非遗传承研创基地。但因距离遥远,研创团队也仅仅是短期的进驻和调研,难以深度地体验非遗的内涵和永久的魅力。当前,广西各大高校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具体的工作。从项目申报和支持力度方面,崇左市和天等县的非遗事业与产业还是需要依靠本地高校支持,与其协同创新,建设非遗研创中心,是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传承文明、服务地方的有效举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崇左市唯一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报民族学硕士授权点。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在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成果。
3、鼓励申报非遗课题,做到产学研创协同发展。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申报非遗传承项目课题,非遗保护与传承既是当前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项目在项目申报指南里的重要选题,也是审批项目时重点支持的方向。大力支持教师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并尽可能使教师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引导和带领学生参与到非遗课题研究工作中。
2019年6月3日,学校领导与相关部门人员在成都出差时,还专门前往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参观了非遗美育研创中心和优秀作品成果展。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项目都有教师的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做支撑,主要作品都是在项目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团队独立完成。不难看出,如今的大学教育不仅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需要参与科学研究、应用实践和服务社会。非遗研创学习,不仅是一种探索式研究学习,还是以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设计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田野调查、哲学思考和设计创新。
结论
虽然当前在壮族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非遗传承与保护是中华民族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与传统美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非遗文化存在濒临灭绝的危险,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非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产生变化。但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和倡议各级企事业单位积极行动与参与,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创新、传承方式的提升,非遗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作为基层文化艺术工作者,不能把文化艺术做成既简单又概念化的文本化,也不能让文化艺术脱离非遗活态传承研究,应当使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内涵与润泽作用,让非遗美育成为传承非遗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保持壮族非遗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華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6-23.
[2]刘斌志,郑先令.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实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89-98
[3]李辉.当代城市广场舞蹈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
[4]符燕.浅谈广西天等地区壮族宗教舞蹈的文化特性[J].才智,2012(17):183-184
[5]吴瑞丽.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非遗资源整合及保护机制[J].图书馆学刊,2019(01):50-54
[6]王倩.档案管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途径[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04):46-47
[7][8]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01):23-28
[9][10]李江敏;李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之道[J].旅游学刊,2018(09):11-12
[11]许晓明.壮族霜降节:迎霜粽香庆丰稔 趁圩歌扬念英雄[J].当代广西,2011(21):57-58
作者简介:黄胜安(1966-),男,壮族,广西天等人,天等县文化馆馆员,馆长,研究方向为油画、非遗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