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湖北巡展,将于11月中下旬亮相湖北省图书馆。《永乐大典》这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内容囊括了我国明朝以前的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经历明清两朝藏书阁的熊熊大火、数百年中国的风云激荡,正本神秘消失,不见片纸只字。
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它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
史上最大百科全书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靖难”之名,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改元“永乐”。也许是因为皇位来得不那么名正言顺,永乐皇帝就想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
从永乐元年到次年十一月,编书任务完成,皇帝赐名《文献大成》。然而,翻了翻书,皇帝很不满意,觉得远远没有达到辑“百家之书”的要求,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又命令重修。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第二稿完成了,这一次,皇帝很满意,正式将其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序言。据姚广孝《进永乐大典表》,全书缮写成22877卷,装成11095册。
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搜集了当时能看到的所有图书资料,将相关内容的一句、一段或者整篇、整部书摘引抄录。类书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学科的资料,并依据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它把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文献汇编在一起,很像西方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就将《永乐大典》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正本神秘失踪
“《永乐大典》体量太大,历代皇帝都看得不多,书被束之高阁。直到嘉靖皇帝,他经常在案头放几本,时时翻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说,也正是嘉靖皇帝的珍视,为《永乐大典》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失火,奉天门和三大殿都被烧毁,嘉靖皇帝怕殃及附近的文楼,赶紧命人把《永乐大典》正本抢运了出来。他对这部书是真爱,害怕下次就没这么幸运了,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任命高拱、瞿景淳两位大臣负责校理缮写《永乐大典》副本,“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可惜,嘉靖皇帝没有看到抄完的那一天。重录工作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他驾崩时也尚未完成,直到次年隆庆元年(1567)四月才大功告成,共耗时5年。
然而,自从副本完成后,正本便不知所踪,至今仍是一桩悬案,引发诸多猜測。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随嘉靖皇帝陪葬;二是毁于明万历年间的火灾;三是毁于明末清初的南京;四是毁于明末的北京宫中;五是毁于清乾隆年间的大火;六是仍秘藏于皇史宬(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位于今北京天安门东的南池子大街)的夹墙内。
副本屡遭浩劫
《永乐大典》副本最初藏于皇史宬,清雍正年间放置于翰林院。
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编纂完《四库全书》,曾对《永乐大典》副本做过清查统计,还剩9881册,已经有千余册不知所终。当时的官员认为,康熙时期的3位大臣徐乾学、高士奇和王鸿绪在书局最久,嫌疑最大。但搜寻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只能不了了之。
战乱中,副本的流失愈加严重。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被抢,丢失的《永乐大典》书册更是不计其数。1875年,光绪重修翰林院时,《永乐大典》已不足5000册。1900年义和团围攻英国驻华使馆,一把大火殃及使馆北面的翰林院。藏书楼敬一亭被焚毁,嘉靖副本遭遇了灭顶之灾——一部分被人趁乱盗走,一部分化为灰烬,另一部分被弃之不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朝廷已无力保护这部旷世之作。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鲁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的工作。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将翰林院所藏的《永乐大典》残本交由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保管,仅存64册。
寻回
1949年之后,《永乐大典》的收集工作进入新的局面。1950年,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馆员顾子刚率先捐献3册;195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归还中国11册;同月,商务印书馆捐献21册;195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两位副馆长梁思庄和耿济安,将4册送交北京图书馆;1964年,国家还在经济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还特批北京图书馆,从香港藏书家陈清华手中购回一批古籍善本,其中有4册《永乐大典》……
流失海外的《永乐大典》,也逐渐回归祖国。最近一次在2020年7月4日,在法国一场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副本以640万欧元(约合5247万元人民币)拍出,买家来自中国浙江,据说是位一心期盼国宝回归的企业家。
回顾《永乐大典》的收集与保存,陈红彦如此感慨:“政府的支持、爱国人士的奔走寻访、国外收藏的送还、几代图书人的呕心沥血,无一不让人感动。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正是中国古籍善本收集与回归的曲折历史。”
如今,全球存《永乐大典》副本400余册,其中有200余册尚流落海外,散布在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越南等公私藏家手里。而在所有图书人的心中,还另外存有一簇希望之火,虽然微弱,却不曾磨灭——那就是《永乐大典》正本,有一天会重现踪迹。
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它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
史上最大百科全书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靖难”之名,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改元“永乐”。也许是因为皇位来得不那么名正言顺,永乐皇帝就想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
从永乐元年到次年十一月,编书任务完成,皇帝赐名《文献大成》。然而,翻了翻书,皇帝很不满意,觉得远远没有达到辑“百家之书”的要求,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又命令重修。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第二稿完成了,这一次,皇帝很满意,正式将其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序言。据姚广孝《进永乐大典表》,全书缮写成22877卷,装成11095册。
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搜集了当时能看到的所有图书资料,将相关内容的一句、一段或者整篇、整部书摘引抄录。类书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学科的资料,并依据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它把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文献汇编在一起,很像西方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就将《永乐大典》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正本神秘失踪
“《永乐大典》体量太大,历代皇帝都看得不多,书被束之高阁。直到嘉靖皇帝,他经常在案头放几本,时时翻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说,也正是嘉靖皇帝的珍视,为《永乐大典》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失火,奉天门和三大殿都被烧毁,嘉靖皇帝怕殃及附近的文楼,赶紧命人把《永乐大典》正本抢运了出来。他对这部书是真爱,害怕下次就没这么幸运了,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任命高拱、瞿景淳两位大臣负责校理缮写《永乐大典》副本,“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可惜,嘉靖皇帝没有看到抄完的那一天。重录工作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他驾崩时也尚未完成,直到次年隆庆元年(1567)四月才大功告成,共耗时5年。
然而,自从副本完成后,正本便不知所踪,至今仍是一桩悬案,引发诸多猜測。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随嘉靖皇帝陪葬;二是毁于明万历年间的火灾;三是毁于明末清初的南京;四是毁于明末的北京宫中;五是毁于清乾隆年间的大火;六是仍秘藏于皇史宬(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位于今北京天安门东的南池子大街)的夹墙内。
副本屡遭浩劫
《永乐大典》副本最初藏于皇史宬,清雍正年间放置于翰林院。
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编纂完《四库全书》,曾对《永乐大典》副本做过清查统计,还剩9881册,已经有千余册不知所终。当时的官员认为,康熙时期的3位大臣徐乾学、高士奇和王鸿绪在书局最久,嫌疑最大。但搜寻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只能不了了之。
战乱中,副本的流失愈加严重。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被抢,丢失的《永乐大典》书册更是不计其数。1875年,光绪重修翰林院时,《永乐大典》已不足5000册。1900年义和团围攻英国驻华使馆,一把大火殃及使馆北面的翰林院。藏书楼敬一亭被焚毁,嘉靖副本遭遇了灭顶之灾——一部分被人趁乱盗走,一部分化为灰烬,另一部分被弃之不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朝廷已无力保护这部旷世之作。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鲁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的工作。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将翰林院所藏的《永乐大典》残本交由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保管,仅存64册。
寻回
1949年之后,《永乐大典》的收集工作进入新的局面。1950年,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馆员顾子刚率先捐献3册;195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归还中国11册;同月,商务印书馆捐献21册;195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两位副馆长梁思庄和耿济安,将4册送交北京图书馆;1964年,国家还在经济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还特批北京图书馆,从香港藏书家陈清华手中购回一批古籍善本,其中有4册《永乐大典》……
流失海外的《永乐大典》,也逐渐回归祖国。最近一次在2020年7月4日,在法国一场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副本以640万欧元(约合5247万元人民币)拍出,买家来自中国浙江,据说是位一心期盼国宝回归的企业家。
回顾《永乐大典》的收集与保存,陈红彦如此感慨:“政府的支持、爱国人士的奔走寻访、国外收藏的送还、几代图书人的呕心沥血,无一不让人感动。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正是中国古籍善本收集与回归的曲折历史。”
如今,全球存《永乐大典》副本400余册,其中有200余册尚流落海外,散布在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越南等公私藏家手里。而在所有图书人的心中,还另外存有一簇希望之火,虽然微弱,却不曾磨灭——那就是《永乐大典》正本,有一天会重现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