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永乐大典》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ba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湖北巡展,将于11月中下旬亮相湖北省图书馆。《永乐大典》这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内容囊括了我国明朝以前的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经历明清两朝藏书阁的熊熊大火、数百年中国的风云激荡,正本神秘消失,不见片纸只字。
  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它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
  史上最大百科全书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靖难”之名,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改元“永乐”。也许是因为皇位来得不那么名正言顺,永乐皇帝就想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
  从永乐元年到次年十一月,编书任务完成,皇帝赐名《文献大成》。然而,翻了翻书,皇帝很不满意,觉得远远没有达到辑“百家之书”的要求,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又命令重修。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第二稿完成了,这一次,皇帝很满意,正式将其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序言。据姚广孝《进永乐大典表》,全书缮写成22877卷,装成11095册。
  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搜集了当时能看到的所有图书资料,将相关内容的一句、一段或者整篇、整部书摘引抄录。类书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学科的资料,并依据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它把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文献汇编在一起,很像西方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就将《永乐大典》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正本神秘失踪
  “《永乐大典》体量太大,历代皇帝都看得不多,书被束之高阁。直到嘉靖皇帝,他经常在案头放几本,时时翻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说,也正是嘉靖皇帝的珍视,为《永乐大典》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失火,奉天门和三大殿都被烧毁,嘉靖皇帝怕殃及附近的文楼,赶紧命人把《永乐大典》正本抢运了出来。他对这部书是真爱,害怕下次就没这么幸运了,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任命高拱、瞿景淳两位大臣负责校理缮写《永乐大典》副本,“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可惜,嘉靖皇帝没有看到抄完的那一天。重录工作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他驾崩时也尚未完成,直到次年隆庆元年(1567)四月才大功告成,共耗时5年。
  然而,自从副本完成后,正本便不知所踪,至今仍是一桩悬案,引发诸多猜測。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随嘉靖皇帝陪葬;二是毁于明万历年间的火灾;三是毁于明末清初的南京;四是毁于明末的北京宫中;五是毁于清乾隆年间的大火;六是仍秘藏于皇史宬(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位于今北京天安门东的南池子大街)的夹墙内。
  副本屡遭浩劫
  《永乐大典》副本最初藏于皇史宬,清雍正年间放置于翰林院。
  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编纂完《四库全书》,曾对《永乐大典》副本做过清查统计,还剩9881册,已经有千余册不知所终。当时的官员认为,康熙时期的3位大臣徐乾学、高士奇和王鸿绪在书局最久,嫌疑最大。但搜寻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只能不了了之。
  战乱中,副本的流失愈加严重。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被抢,丢失的《永乐大典》书册更是不计其数。1875年,光绪重修翰林院时,《永乐大典》已不足5000册。1900年义和团围攻英国驻华使馆,一把大火殃及使馆北面的翰林院。藏书楼敬一亭被焚毁,嘉靖副本遭遇了灭顶之灾——一部分被人趁乱盗走,一部分化为灰烬,另一部分被弃之不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朝廷已无力保护这部旷世之作。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鲁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的工作。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将翰林院所藏的《永乐大典》残本交由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保管,仅存64册。
  寻回
  1949年之后,《永乐大典》的收集工作进入新的局面。1950年,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馆员顾子刚率先捐献3册;195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归还中国11册;同月,商务印书馆捐献21册;195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两位副馆长梁思庄和耿济安,将4册送交北京图书馆;1964年,国家还在经济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还特批北京图书馆,从香港藏书家陈清华手中购回一批古籍善本,其中有4册《永乐大典》……
  流失海外的《永乐大典》,也逐渐回归祖国。最近一次在2020年7月4日,在法国一场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副本以640万欧元(约合5247万元人民币)拍出,买家来自中国浙江,据说是位一心期盼国宝回归的企业家。
  回顾《永乐大典》的收集与保存,陈红彦如此感慨:“政府的支持、爱国人士的奔走寻访、国外收藏的送还、几代图书人的呕心沥血,无一不让人感动。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正是中国古籍善本收集与回归的曲折历史。”
  如今,全球存《永乐大典》副本400余册,其中有200余册尚流落海外,散布在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越南等公私藏家手里。而在所有图书人的心中,还另外存有一簇希望之火,虽然微弱,却不曾磨灭——那就是《永乐大典》正本,有一天会重现踪迹。
其他文献
不久前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作出开启第二轮扩员进程的决定,与会成员国元首宣布启动吸纳伊朗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的法律进程。这意味着,伊朗在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后将成为上合组织第九个成员国。  13年路漫漫  伊朗谋求加入上合组织由来已久。伊朗2005年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2008年开始申请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  伊朗加入上合历程经过13年才取得突破,与联合国制裁有直接关系。
期刊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热土上,正闪耀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的身影。他们,心怀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带着濠江之畔的创业理想勇敢出发,成为这片世界最具活力创新区域里的亮眼星光。  创新创业,“湾区梦”落地生根  据统计,2019年2月至今年4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相继出台231部涉大湾区相关政策文件,“港澳青年”成为它们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共2810次。  直连国际212个大型供应商,完成跨境交易8124单
期刊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迈进了新的发展时代。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带动东方巨龙腾飞,使中国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赞叹的东方奇迹。  家电革新  四大件(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又名“三转一响”,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出现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推出一系列改革开
期刊
粤港澳共建美丽环境,三地居民享受美好生活,湾区青年憧憬美好未来,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从广东珠海横琴到广东深圳前海,处处洋溢着湾区之美。  绘绿色发展底色  行进大湾区,满目苍翠。城市的绿色看在眼里,绿色的城市写在大湾区的规划里。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一座小岛上,一棵大榕树历经400余年的繁衍,独木成林,覆盖全岛。小岛及周围湿地成为3万多只鹭鸟的栖息地,这正是巴金笔下“小鸟天堂”的原型。  晨昏之
期刊
老谌名叫谌兵。2016年换届,年近五旬的谌兵,从大悟县北部东新乡党委书记平调到南部重镇夏店镇任党委书记。一年多时间过去,夏店镇被评为县党建工作、精准扶贫、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到夏店镇调研的县领导都有个印象,镇党政领导班子非常团结有活力,是全县最好的班子之一。作为“班长”的谌兵,先后任过县交通局副局长、宣化店镇镇长、东新乡党委书记,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对乡镇治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心換心解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贯彻实施这一基本方略,是我们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其正确性和必要性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兴农之魂。农村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基点,也是我们党长期关注的重点,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亮点。正是由于我们党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一系列兴农惠农举措,才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期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各条战线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在这个重要时刻,党的十二大召开,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改革开放由此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出光明前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日期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为期5天。会前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的日期是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为期36天,中央
期刊
如果说王羲之《兰亭序》是天下知名度最高的书法,那么目前流通的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这六个字则无疑是天下流传最广的书法。而关于这几个字的来历,曾引起很大争议,答案一度扑朔迷离。直到1984年,人民银行发布公函,认定人民币票面汉字的真正书写者为马文蔚。  遭人诬陷  1904年,马文蔚先生出生在山西省阳曲县一戶小商人家。1925年他从山西国民师范毕业后,又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学习。1935年,
期刊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党的十八大以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感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党全国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永志不忘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创建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1966年,高考废止。1977年,高考恢复并延续至今。  恢复高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时隔多年,世人仍然铭记着那历史性的一幕——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考场再次打开大门,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等奔向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的高考,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