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卷Ⅰ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文近五年一直都是人物传记,这自有它的道理。我们的讲解就依据这样的选文和这样的题目来分析。本文专讲(2)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里的“简要分析”与(3)题不一样,属于信息筛选的范畴。
先看全国卷Ⅰ近五年“实用类文本阅读”(2)题的题干: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2012年)
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2013年)
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2014年)
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5年)
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2016年)
这几个题干有两个高度重合的关键词——“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几个题目的答案都是分点呈现的,而这些“点”都散布在文中,把这一个一个的“点”找出来就叫“筛选信息”,最后形成答案就叫“整合信息”。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题目的考法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依据题干指定的某个问题或结论,把散布在文中的能证明或说明这个问题或结论的信息点筛选出来,再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答案。
有了考法,就有相应的答题技巧。本题的答题技巧为三点:
①根据题干指定的问题或结论,确定信息源的区域,全文或是某一段或是某几段。
②在信息源区域划分出信息层次来。一般来说,答案的“点”都是从具体的信息层次中确定的,划分出层次,可以确定答案的“点”有几个。
③一个“点”一句话,形成答案。答案有可能是文中的原话,也有可能是原话的修改版,还可能是自己根据一个层次的意思概括的话,关键看原文有没有现成的可利用的话。
下面就用2016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2)题来印证、说明。
该文本的题目叫《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文章基本上是按照年代来展开叙述的。第一自然段出现的年份是“1942年”和“1962年”,第二自然段出现的年份是“1965年”“1979年”和“1982年”,都不属于题干所指定的“1985年”,所以应该排除在信息源之外。
下面引用与“1985年”有关的信息源区域文字,并把我的分析用括号添加在字里行间,以便大家有针对性地理解: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此句话是结论性语言,引用在题干里,我们需要分析证明的就是这句话)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以上两段可以看作一个层面的意思:借自己写的小说《蓝袍先生》表示自己想要从旧有的文学和思想中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而最后这两句表明心志的话可以看作是这一个层次的总结)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句段首的话很明显又是一个层次的中心句。上一个层次用的是“痛感”,这个层次用的是“认识到”;上一个层次表示的是要“剥离”,这个层次说明的是如何“剥离”)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說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对前面画线的两句话的一个总括,而前面画线的两句话又是对这个句子的具体说明)
找到了属于答题范围的句子,下一步就是形成答案。我们从文中筛选出了可以作为答案的句子,但这几个句子句型还不太一致,字数略显多了一些,所以还要整合一下。整合后的答案为: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用这个标准答案对照一下划线的几个句子,我们就明白该怎么整合了。
先看全国卷Ⅰ近五年“实用类文本阅读”(2)题的题干: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2012年)
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2013年)
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2014年)
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5年)
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2016年)
这几个题干有两个高度重合的关键词——“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几个题目的答案都是分点呈现的,而这些“点”都散布在文中,把这一个一个的“点”找出来就叫“筛选信息”,最后形成答案就叫“整合信息”。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题目的考法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依据题干指定的某个问题或结论,把散布在文中的能证明或说明这个问题或结论的信息点筛选出来,再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答案。
有了考法,就有相应的答题技巧。本题的答题技巧为三点:
①根据题干指定的问题或结论,确定信息源的区域,全文或是某一段或是某几段。
②在信息源区域划分出信息层次来。一般来说,答案的“点”都是从具体的信息层次中确定的,划分出层次,可以确定答案的“点”有几个。
③一个“点”一句话,形成答案。答案有可能是文中的原话,也有可能是原话的修改版,还可能是自己根据一个层次的意思概括的话,关键看原文有没有现成的可利用的话。
下面就用2016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2)题来印证、说明。
该文本的题目叫《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文章基本上是按照年代来展开叙述的。第一自然段出现的年份是“1942年”和“1962年”,第二自然段出现的年份是“1965年”“1979年”和“1982年”,都不属于题干所指定的“1985年”,所以应该排除在信息源之外。
下面引用与“1985年”有关的信息源区域文字,并把我的分析用括号添加在字里行间,以便大家有针对性地理解: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此句话是结论性语言,引用在题干里,我们需要分析证明的就是这句话)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以上两段可以看作一个层面的意思:借自己写的小说《蓝袍先生》表示自己想要从旧有的文学和思想中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而最后这两句表明心志的话可以看作是这一个层次的总结)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句段首的话很明显又是一个层次的中心句。上一个层次用的是“痛感”,这个层次用的是“认识到”;上一个层次表示的是要“剥离”,这个层次说明的是如何“剥离”)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說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对前面画线的两句话的一个总括,而前面画线的两句话又是对这个句子的具体说明)
找到了属于答题范围的句子,下一步就是形成答案。我们从文中筛选出了可以作为答案的句子,但这几个句子句型还不太一致,字数略显多了一些,所以还要整合一下。整合后的答案为: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用这个标准答案对照一下划线的几个句子,我们就明白该怎么整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