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双减”政策实施的现实意义
  1. 国家有清晰明确的政策要求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列入了2021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且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双减”工作文件。教育部专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体现了中央推进“双减”工作的决心和意志。因此,推进“双减”是当前各地落实中央重要政治任务的具体行动。
  2. 现实有规范治理的迫切需要
  当前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现象较为普遍,学生睡眠少、体质差、视力下降等问题令人担忧;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高收费培训等现象,让家庭经济负担和教育焦虑加剧,“剧场效应”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破坏了教育生态。这些问题,对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形成严重阻碍,消减了教育改革的成效。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落实“双减”工作,引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校外培训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切实遵循教育规律,聚焦育人质量提升,使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3. 群众有减轻负担的急切期待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校外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重金营销、虚假宣传、高价培训等问题反映强烈。“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导致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增加,教育焦虑持续放大,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降低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指数。很多家长和社会各方强烈要求加强治理。因此,“双减”工作实际上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破解制约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有力举措。
  二、“双减”背景下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1. 接受学习过度,课堂效益低
  从学校看,尽管新课程改革进入了深化实施阶段,教师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是教师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启发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形成常态化,小组学习泛化,接受式学习依然占据课堂学习的主要时间,学生被动听、教师辛苦讲、课堂效益低的现象依然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2. 作业负担过重,反馈效能差
  由于课程门类多,作业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统筹,尽管一门学科作业量不大,但是一个学生一天面对多门作业的时长总量并不低。学业质量监测的相关数据表明:每天小学生作业总量超过2小时,初中生作业总量超过3小时的学生占比依然很高。作业过量、超标现象严重,导致作业反馈巩固学科知识[1]、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增进思维品质培养的教育功能不断弱化,作业反馈失去了原有教育价值。
  3. 队伍建设脱节,育人能力弱
  从区域看,教师队伍数量总体结构性缺编,一些地方存在有编不补的现象。由于教师待遇偏低等因素影响,很多地方出现教师招录计划完不成预定人数,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新教师入职后,因生活成本高再度离职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地方招录教师预设标准和实际招录教师的素质存在相对差距,新教师的基本素养与当前学科育人的迫切要求相去甚远,导致区域教师培训和专业能力建设遇到挑战。新教师在适应新岗位的同时,还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在精力上存在客观困难。
  4. 质量评价片面,应试导向强
  从评价方式看,尽管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要求建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方式。但是,由于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评价标准不够客观,教师在把握上存在现实性困难。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艺术素养、劳动实践等过程性考查标准难以把握,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在中考、高考的招生录取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客观上看,以分数评价学生的现象在现实中相对普遍。同时,一些地区中考命题难度控制不足,偏题、怪题、超纲题常有发生,小学阶段日常考试中“奥数”题目在试卷中也经常出现,指向升学应试导向的机械训练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客观存在,亟待尽快加以改进。
  5. 校外培训过滥,冲击教师教学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违规办学现象屡屡发生,通过饥饿营销、虚假宣传、虚构原价[2]、资本化运作、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造成家庭教育成本增加,甚至成为经济负担。尤其是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安排超进度、超难度、超范围,对学校常态教学秩序和教师课程教学安排产生干扰:部分教师受到超前抢跑学生虚假学习结果表象的蒙蔽,加快教学进程,客观上影响了对没有参加社会辅导、正常接受能力学生的教学关注,无暇顾及基础薄弱、正常接受能力的学生,从而挫伤了正常接受能力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无形之中推动了没有参加校外培训学生群体被动补课的行为。
  三、“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1. 变革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是课程育人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持续强化教师课程意识,突出全面育人、五育并举,切实发挥教师所任教学科的育人功能,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积极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聚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主动建构适应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提炼本土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主张,概括提炼适应学生个性成长的多样化课堂教学范式,能够让区域各所学校的课堂样态各美其美、各具优势、各有特点,形成区域课堂图谱群像,从而让高效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2. 加强作业管理
  有研究表明,家庭作业时间越长,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越消极,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差[3]。因此,须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加强教务处、班主任、年级组与学科组对学科作业量的统筹,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建立教研员作业质量抽检和责任督学作业负担常态督导机制;强化作业内容和题型设计,提高作业内容的设计质量,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倡导个性化、情境化、项目化作业;避免作业超量、超标、超时和超进度,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和作业负担监测制度;创新作业形式,采取分层、分类和弹性作业,激发学生作业兴趣;规范作业批改,做到“四有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加强作业批改的情况记录,了解每个学生作业效果,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作业的面批讲解,做好作业答疑面辅,为作业有差错学生提供跟進式指导,确保学生作业高质量完成。   3. 强化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课程实施效果、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切实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聚焦教师能力诊断,统筹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开展分层、分类的多元化教师培训,为每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搭建成长快速通道。教师队伍建设还要坚持以学科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四个标准”为专业依据,着力强化教师课程理解力、课程设计力、课程实施力、课程评价力的持续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从而为学科教学要求的高质量达成提供专业能力保证。
  4. 优化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在“双减”背景下,要结合中央“双减”、教育部“五项管理”的具体要求,兼顾区域和学校实际,聚焦学科建设的新发展要求,完善和优化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推动学科育人要求的落地落细。要切实加强校本研修范式的建构,形成校本化的学科研修模式,保证学科研修的实效,从而确保各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高质量设计,实现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共享、学科资源的共建、学科教研共进、学科质量的共赢。
  5. 強化评价导向
  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充分发挥日常考试评价的全面育人功能,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完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4]。重视校内考试的评价改革,突出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加强中考、高考命题改革,倡导情境化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学科情境下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校积极融入质量监测评估,重视学科教学评补一致性实践,把评价嵌入学习全过程。积极探索增值性、发展性评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评价方式的融合创新,借助数字画像和智能图谱,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做精准化诊断,为学生学习进行智能体检,及时发现学习上缺漏,进行精准化学习补偿和动态化学习过程跟踪,为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精准、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和过程性、写实性评价实证,为升学录取提供客观写实依据,从而推动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此外,要重视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学科单元作业设计案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1-09-07].http://www.gov.cn/zhengce/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ivk_sa=1024320u.
  [3] 李佳,徐建平.家庭作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实证研究——以浙江宁波市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2(12):4-6.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EB/OL].(2021-08-30)[2021-09-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8/t20210830_555640.html.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中学教育处处长)
  责任编辑:孙昕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变革是建设创新高地的必要环节.为探究创新高地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变革的规律,从类型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高校组织架构和师资结构五个方面揭示了美国旧金山湾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如何实现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外部功能,并借助制度学派与交易成本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湾区高校组织结构的变革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创新高地建设中高等教育创新功能实现和组织结构完善的相关建议.
依附式自主为重新认识第三方教育评估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组织在对政府部门资源获取、合法性获得以及权威性认可的基础和前提下,可以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干扰,依靠组织自身的意志来开展评估工作,以其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不断拓展空间.资源依赖和专业自主是当前我国第三方评估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形成“依附式自主”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方组织在获得资源和合法性的同时,要在这种依附和组织自主发展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以下简称“盐小”)是一所百年老校,秉持“厚德如盐,适融入道”的办学理念,围绕“立道厚德,有盐有味”的育人目标,始终深入课程探索,铸就了优质教育品牌.2019年以来,盐小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努力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了家长负担.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师德师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做“好老师”、成为“大先生”的师德师风建设标准、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党和国家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政策为依据,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高校良好师德师风的意涵,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动性.要遵循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建设方法.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标准看齐,向“人民教育家”等榜样学习,做“大学问”,怀“大爱心”,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好老师,争
基于多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形成了教学科研全球影响、师生全球影响、国际交流与传播全球影响、社会服务全球影响4个一级指标,教学、科研、教师、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传播能力、社会服务全球影响7个二级指标,使用全外语授课课程数量、海外专著数量、海外教育文化机构数量等35个三级指标的“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评价体系,并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赋值.在此基础上,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分析对象,对国内124所高校的全球影响指数进行研发,就其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高校的全球影响指数在地域分布、学校层次
多年来,学生的学业及精神负担过重,一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改革发展,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块心病。  2005年以前,学校里高考补习班多,家教大都是“散兵游勇”,也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的不断提高,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家长为了孩子倾其所有,买学区房、想方设法进入名校、从学龄前就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学校里,教
期刊
【摘 要】在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教育,对于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海洋教育体系建设、国家战略的落实以及人类危机的解决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当前面临着缺乏顶层设计、开展范围小、开展不够深入等困境。为破解当前危机,推动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全面与深入发展,需要在规划编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  【关键词】海洋教育 制度设计 顶层设计  广义上,海洋教育是指以人海之间的
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引领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涉及诸多方面因素,面临一系列具体矛盾,只有在诸多矛盾中聚焦重点任务,破解痛点难点,才能有效提升建设水平.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在于: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强化理论思维支撑;以维护学校声誉和教师形象为核心防范化解师德师风重大风险;以强化教师职业责任为重心解决日常师德问题.痛点难点在于: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和监督,让师德规范有效转化;构建合理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管理机制;与学校其他
教育体系以结构为基础、以关系作联结,高质量教育体系包含结构匹配社会、关系纵横协调、体系流动通畅、调节自动适时等要素.阐释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方向及二者间的“表里”关系,提出了构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原则,讨论了当前的重要关系变量和未来工作重点.“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建设要面向新发展格局,关注城乡、产业的人口变化和结构需求,巩固以本质特征为基础的内涵发展,重视教育国际化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影响,着力提升国家创新发展新动能,并具体以“理论型、实践型、应用型、职业型”高校分类发展框
大学治理是制度与人互动的结果,既要注重制度设计与供给,也要重视人作为行动者的治理主体的价值.大学治理的建构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是逐步演进而非主观设计的结果.现代大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利益和价值的多元性、决策者理性的有限性,都决定了大学制度的重要性.突出制度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性,并不是认为制度是主观设计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强调制度是外在环境与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实践中通过制度认知、制度实践及制度认同不断建构、发展与完善大学治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