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波尔多期酒鸣金开锣以来,中国投资者的表现让波尔多的酒庄主们非常失望。与2009年、2010年在期酒上的一掷千金相比,今年投资者就显得相当的理智和谨慎。过去十年间,来自中国超级富豪掠夺式的需求让葡萄酒价格一路狂飙,然而在2012年,一切戛然而止。一位从事红酒生意的商人透露:温州游资在2011年大举介入拉菲酒市场,造成了价格的泡沫,随着这一波拉菲酒价的下跌,如果这些拉菲最终没能出货的话,这些温州资本浮亏至少也有10%―20%。同样,去年,中国人首次涉足波尔多期酒市场,但是在2011年下半年价格暴跌时亏了本。投资受挫,中国人对葡萄酒没有了往年的狂热。
据《Decanter》最新消息,葡萄酒投资者在过去4年内,因为运营葡萄酒投资业务公司的倒闭,遭受惨重损失,投资者损失超过1亿英镑(约10亿人民币)。最近为刚倒闭的葡萄酒投资公司Beaumont Vintners和Bordeaux UK做清算的专业公司总裁Nedim Ailyan提到,过去4年内已有50家左右的这类葡萄酒投资公司倒闭。不难看出,以拉菲为首的2011年期酒价格下跌,在更多人看来是葡萄酒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是非理性暴涨后的价值回归。
泡沫破裂,遭遇亏损
与以往葡萄酒投资争先恐后的情形相比,国内葡萄酒市场经历了“大热” 到“大冷”的过程。“温州葡萄酒门店两成关门转让”、“ 济南多家葡萄酒庄停业”、“ 郑州进口葡萄酒九成亏损”等标题的重磅新闻,不时见于报端。记者了解到,如今葡萄酒的价格全面下降,很少有人愿意进行葡萄酒投资了。
根据上海红酒交易中心行情系统显示,截至5月中旬,2005年份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2011年8月的10280元高位跌至6804元,价格几乎被腰斩。而同时进行交易的2001年、2008年等年份的拉菲以及玛歌等名庄的酒,皆避免不了价格暴跌的命运,跌幅都在近50%左右。这也正印证了在2010年底,著名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发文预言,“中国为抵制通胀而紧缩货币之时,就是拉菲价格停止上涨之时。当美国国债市场崩盘的时候,美联储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届时拉菲就会崩盘。或许,上述情形会发生在2012年。”
反思多过于鲁莽,投资开始理性
现在随着红酒热的退潮,国人也开始理性看待葡萄酒投资了。鼎红基金顾问Philippe Larche确信,我们的中国投资者不打算将2011年份作为开始购买期酒的试点。全球经济形势令他们感到担忧,他们也听说这并非一个伟大的年份。记者也从北京万欧兰葡萄酒俱乐部创始人陆江那里得到证实,国内的葡萄酒投资顾问纷纷劝回了试图将今年作为期酒试水年的中国投资客,理由是经济形势依然不乐观,年份不好的酒升值空间有限。
2009年和2010年这两个好年份的价格被炒到史无前例的高,法国和欧洲传统市场的期酒买家都理智的退居二线。从2011年冬季开始,名庄酒的大买家中国市场似乎也渐渐地走向了成熟阶段。反思多过于鲁莽,花费1500万一次性购买2010年的期酒行为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另外,中国人在期酒投资维系了楼市里“买涨不买跌” 的消费心理。在浙江,某投资者募集了千万资金到波尔多炒期酒,在酒庄定价陆续出来后,眼见形势不妙,在交了首批30%左右的资金后就单方中止了合约。
市场机制不完善,面临众多难题
近几年,全球资本充足,资金开始涌入红酒市场,红酒基金开始不断组建,这些资本以获利为目的,买入卖出,使红酒从收藏品变为投资品,具备明显的投资属性,受宏观因素影响显著,出现了暴涨与暴跌的行情。中国经济受到通胀困扰,货币政策从紧,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出售手中的佳酿来获取资金流。目前,中国葡萄酒投资者及商人都经历了信贷限额干枯。所以,投资2011年的波尔多期酒,不得不多了几分慎重。
事实上,影响国人投资热情的还有假酒横行、消费低迷、投资名庄酒在国内难以变现等因素。尽管部分产地的红酒具备稳定的升值空间,但内地市场投资途径并不多元,比如通过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等第三方渠道交易,支付2.5%的手续费;或是购买红酒基金等金融理财产品,但年化收益率可能不如理财经理承诺的那么高;至于通过经销商购买或回购变现,目前内地市场并不存在完善的机制。
据了解,为了应对目前的低迷期,波尔多不少酒庄纷纷减少了期酒市场的供应量,因此今年供应中国市场的顶级葡萄酒也在下降。之前,每年供应中国的顶级葡萄酒数量约为总量的30%-40%,而今年消费与投资收藏的高端红酒数量已经下降到25%-30%。
据《Decanter》最新消息,葡萄酒投资者在过去4年内,因为运营葡萄酒投资业务公司的倒闭,遭受惨重损失,投资者损失超过1亿英镑(约10亿人民币)。最近为刚倒闭的葡萄酒投资公司Beaumont Vintners和Bordeaux UK做清算的专业公司总裁Nedim Ailyan提到,过去4年内已有50家左右的这类葡萄酒投资公司倒闭。不难看出,以拉菲为首的2011年期酒价格下跌,在更多人看来是葡萄酒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是非理性暴涨后的价值回归。
泡沫破裂,遭遇亏损
与以往葡萄酒投资争先恐后的情形相比,国内葡萄酒市场经历了“大热” 到“大冷”的过程。“温州葡萄酒门店两成关门转让”、“ 济南多家葡萄酒庄停业”、“ 郑州进口葡萄酒九成亏损”等标题的重磅新闻,不时见于报端。记者了解到,如今葡萄酒的价格全面下降,很少有人愿意进行葡萄酒投资了。
根据上海红酒交易中心行情系统显示,截至5月中旬,2005年份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2011年8月的10280元高位跌至6804元,价格几乎被腰斩。而同时进行交易的2001年、2008年等年份的拉菲以及玛歌等名庄的酒,皆避免不了价格暴跌的命运,跌幅都在近50%左右。这也正印证了在2010年底,著名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发文预言,“中国为抵制通胀而紧缩货币之时,就是拉菲价格停止上涨之时。当美国国债市场崩盘的时候,美联储就会收紧货币政策,届时拉菲就会崩盘。或许,上述情形会发生在2012年。”
反思多过于鲁莽,投资开始理性
现在随着红酒热的退潮,国人也开始理性看待葡萄酒投资了。鼎红基金顾问Philippe Larche确信,我们的中国投资者不打算将2011年份作为开始购买期酒的试点。全球经济形势令他们感到担忧,他们也听说这并非一个伟大的年份。记者也从北京万欧兰葡萄酒俱乐部创始人陆江那里得到证实,国内的葡萄酒投资顾问纷纷劝回了试图将今年作为期酒试水年的中国投资客,理由是经济形势依然不乐观,年份不好的酒升值空间有限。
2009年和2010年这两个好年份的价格被炒到史无前例的高,法国和欧洲传统市场的期酒买家都理智的退居二线。从2011年冬季开始,名庄酒的大买家中国市场似乎也渐渐地走向了成熟阶段。反思多过于鲁莽,花费1500万一次性购买2010年的期酒行为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另外,中国人在期酒投资维系了楼市里“买涨不买跌” 的消费心理。在浙江,某投资者募集了千万资金到波尔多炒期酒,在酒庄定价陆续出来后,眼见形势不妙,在交了首批30%左右的资金后就单方中止了合约。
市场机制不完善,面临众多难题
近几年,全球资本充足,资金开始涌入红酒市场,红酒基金开始不断组建,这些资本以获利为目的,买入卖出,使红酒从收藏品变为投资品,具备明显的投资属性,受宏观因素影响显著,出现了暴涨与暴跌的行情。中国经济受到通胀困扰,货币政策从紧,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出售手中的佳酿来获取资金流。目前,中国葡萄酒投资者及商人都经历了信贷限额干枯。所以,投资2011年的波尔多期酒,不得不多了几分慎重。
事实上,影响国人投资热情的还有假酒横行、消费低迷、投资名庄酒在国内难以变现等因素。尽管部分产地的红酒具备稳定的升值空间,但内地市场投资途径并不多元,比如通过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等第三方渠道交易,支付2.5%的手续费;或是购买红酒基金等金融理财产品,但年化收益率可能不如理财经理承诺的那么高;至于通过经销商购买或回购变现,目前内地市场并不存在完善的机制。
据了解,为了应对目前的低迷期,波尔多不少酒庄纷纷减少了期酒市场的供应量,因此今年供应中国市场的顶级葡萄酒也在下降。之前,每年供应中国的顶级葡萄酒数量约为总量的30%-40%,而今年消费与投资收藏的高端红酒数量已经下降到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