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现状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az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及其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1. 促生长作用
  中草药添加剂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活性成分。中草药中的蛋白质、糖、脂肪、色素、必需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既可以补充饲料营养,又可以平衡营养成分的配比,增进猪的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则能兴奋猪胃肠道,促进消化腺分泌,稳定消化道内微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的合成,具有抗贫血和改善蛋白质代谢、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生长速度的作用。何国耀等(1987)报道,党参茎叶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十多种是动物发挥生理功能的必需氨基酸;含有的12种矿物质中钾、钠、钙、镁4种常量元素也是机体的必需物质。
  在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适当添加单一或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均可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增加体重的作用。例如在仔猪的日粮中加入2.5%~5%的松针粉,日增重可提高30%左右;加入2%~3%的艾叶粉,日增重可提高5%~8%,可节省饲料10%左右;加入4%的薄荷叶粉,日增重可以提高16%左右;加入4%的芫荽,日增重可提高11%~23%;加入1%的黄芪粉,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2.36%,饲养周期缩短17天,饲料转化率提高13.3%。采用麦芽、何首乌、大蒜、陈皮、松针、秦皮等数味中草药组成的添加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使仔猪增重速度提高21.36%,每千克增重成本降低14.28%。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0.16%的干辣椒粉,可使猪增重14.5%,饲料消耗降低12.65%。
  2. 改善肌肉营养成分的作用
  肌肉的营养成分包括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等。研究表明,中草药能降低猪肉中胆固醇的含量,提高肌间、肌内脂肪含量,提高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中草药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鞣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油脂、无机成分和色素等,能参与体内糖、脂肪和电解质代谢调节,具有促进肌内脂肪沉积,降低背膘厚度,提高瘦肉率,增强肉的风味、多汁性与嫩度等作用,甚至某些有益营养成分在肉品中衍生与残留,还能增加猪肉品质的药用附加值,提高肉品质量。有研究表明,中草药超微粉剂可以显著增加背部脂肪饱和度,改善其品质,并能显著提高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必需脂肪酸含量。田允波等(2004)选择20千克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用黄芪、白芍、茯苓、贯众、柏子、合欢、使君子、枳实、牵牛子、大黄、柴胡作为基础中药配方添加,进行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提取物的试验组,比对照胴体瘦肉率提高5.79%,脂肪率降低31.41%,板油重(腹脂)减少22.16%,眼肌面积增加10.92%,平均背膘厚下降28.21%,失水率降低5.03%,储存损失下降20.35%,熟肉率提高4.74%,肌肉间脂肪含量提高52.77%。
  3. 改善猪肉品质和风味的作用
  猪肉品质和风味是决定猪肉价值和被市场接受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广泛应用使猪的抗应激、抗病能力和肉品质及风味不断下降,药物、铜、锌等的残留不断升高,白肌肉(PSE肉)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因此,使用新型促生长,改善肉质、风味的中草药添加剂,对养猪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猪肉理化特性主要指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嫩度、失水率、储存损失、熟肉率等。据报道,中草药添加剂能明显改善猪的胴体性状,增加眼肌面积,提高胴体瘦肉率和肌内脂肪含量,降低平均背膘厚、脂肪率。陈清华等(2007)报道,黄芪、枸杞等中草药所含的甜菜碱能显著改善猪肉品质,黄酮类、维生素E和硒等物质能保护生物膜脂质免受氧化,从而抑制猪肉酸败变味,延长货架期,起到提高猪肉品质的作用;对运输、屠宰前的猪饲喂具有抗应激作用的中草药添加剂,有助于减轻应激综合征,从而降低PSE肉的发生率。聂磊等(2006)在45日龄仔猪饲粮中添加0.1%中草药制剂(山楂、陈皮、五味子、枸杞子、红枣、干姜等),猪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得到提高,肉的嫩度、香味和大理石纹也均显著提高。
  猪肉风味包括香味和鲜味,猪肉中所含的肌苷酸以及与香鲜相关的天门冬氨酸、蛋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和脂肪中亚麻油酸含量等,是猪种间特异性肉味的重要来源。中草药如杜仲、桑叶、大蒜、紫苏、茴香、花椒、亚麻、山苍子等均能够改变猪肉的鲜香味。石亚忠等(2011)报道育肥猪日粮中添加1%的中草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多糖、黄酮等),能提高肌肉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同时有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趋势。
  4.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中草药免疫有效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甙类、生物碱、植物凝集素、挥发性成分和有机酸,可通过提高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4)和白介素(IL-2)水平,刺激机体造血机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作用于核酸和环核苷酸系统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张玉换等(2004)通过试验证明,复方中草药高效免疫增强剂对猪瘟抗体的产生、抗病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马玉芳等(2008)在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主要由鱼腥草、茯苓、黄芩、金银花等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地防止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腹泻,改善生长性能,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和白介素(IL-2)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据报道,不同中草药通过不同机制对免疫系统产生作用。如柴胡、黄连、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生地、五味子、首乌、黄芪、人参等均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板蓝根、黄芪、贯众、金银花等则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提高动物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形成,并能预防病毒、真菌、原虫和螺旋体感染。党参、黄芪等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免疫活性;香菇多糖能促进胸腺发育。黄芪多糖对自然杀伤细胞(NKC)活力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淫羊藿-蜂胶合剂对NKC自然杀伤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药方剂小柴胡汤和人参汤对受抑制的NKC活性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中草药多糖(柴胡多糖、艾叶多糖、当归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车前子多糖、红枣多糖等)则对机体补体系统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5. 抗菌抗病毒作用
  生猪生产过程当中,除少数疫病通过注射疫苗可进行有效预防外,大部分特别是新出现的疫病,必须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肠道菌群失调、动物过敏反应增多和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和威胁人类健康。而很多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滋补、抗菌等作用,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目前,已发现四百多种中草药具有抗菌性,少则抑制一种细菌,多的可抑制十多种,有二十余种中草药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如蒲公英、花椒、肉桂、甘草、藿香等常见中草药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色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细菌、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中草药抑菌的有效成分广泛,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甙类、酸类、酮类、醛类、酚类和挥发油等。病菌通常对某一种或某些中草药较敏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连、黄芩、五味子、石榴皮、蒲公英、麦冬敏感;大肠杆菌对黄连、五味子、乌梅敏感;枯草芽孢杆菌对五味子、石榴皮、乌梅敏感;沙门氏菌对黄连、黄芩、五味子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五味子和乌梅表现高度敏感。李淑红等(2012)报道,猪大肠杆菌对乌梅、五倍子、五味子高度敏感,对秦皮、连翘、夏枯草中度敏感,对大黄、苍术抑菌作用不明显。王自然(2006)报道,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中草药添加剂,能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仇微红等(2009)进行了黄芪、黄芩、千里光、蟾酥、冰片、贯众6种中草药体外抗猪伪狂犬病作用的研究,发现蟾酥的作用效果最好。
  6. 抗热应激作用
  应激是指饥饿、饲料突然终止、生活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猪机体所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会导致猪的生产性能下降、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和繁殖困难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偏高,持续时间长,容易引发猪只热应激反应。某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对增强猪的高温适应性、调整机体免疫机能、缓解热应激反应具有较好效果,并且无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夏季高温时,使用具有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如山檀、苍术、陈皮、槟榔、黄芩、香蕾、霍香、黄连、泽泻等配制饲料,可以缓解热应激对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甘草等具有寒性和凉性的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慢猪的心率,减少猪尿液中肾上腺素的排出量,进而降低交感肾上腺神经的兴奋性;采用黄芪等具有安神功能的药物,可以有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穆然等(2011)在杜长大三元杂种育肥猪基础饲粮中添加2%抗热应激中草药清凉饮(由薄荷、羌活、鱼腥草、贯众、牛蒡子、陈皮、榧子、甘草和蒲公英等组成),具有较好的抗热应激功效,对缓解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对猪的生产性能的影响和提高生产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二、问题与对策
  目前,中草药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在生猪业健康发展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亦不能忽视。首先,中草药饲料添剂的理论研究较少,多数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确定、结构与功效的关系、有效成分间相互作用不清,药理作用机理不完全清楚,更多的研究侧重于应用效果的试验;其次,中草药添加剂剂型单一,制作工艺滞后,多数成品仍沿用传统的直接粉碎、混合、添加的方法,新工艺研究采用少,科技含量不高,提高了产品用量和成本;第三,由于产品成分不清,生产、检测和质量标准无法统一,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能量化和规范化,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中草药的基础研究,引入先进的设备和现代试验分析测定技术,确定产品的有效成分种类及其含量,做到产品质量的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精细控制中草药添加剂的生产和质量检测,将是进一步发挥中草药添加剂优势、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4112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精河县棉农施肥习惯及近几年我县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趋势,对棉花进行的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的对比试验,以期为本县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关键词】棉花;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对比试验  1试验目的  根据精河县棉农施肥习惯及近几年我县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趋势,通过土壤肥料专家根据土壤供肥情况提出的肥料配方,经过田间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
【摘 要】本文概述了2010~2013年忠县柑桔大实蝇监测操作流程、主要技术措施及监测结果,旨在调查柑橘大实蝇在我县的危害特点,已探索最佳防治时期和方法。通过开展虫情定点调查、夏季挂罐诱杀大实蝇成虫、树冠喷药(点喷果瑞特)诱杀成虫、及时摘除蛆果和捡拾落地果、冬季果园土壤翻耕等绿色防控措施,本地柑橘大实蝇虫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实蝇;柑桔大实蝇;监测;绿色防控技术  1 忠县实蝇监测
一、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和最佳施药量,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特设置本试验。   二、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安排在陕西省洋县洋州镇周家坎村,面积1.2亩。地处低洼地,为水稻稻瘟病常发区。土壤为重壤土,有机质含量2.2%,pH值6.5,肥水条件一般。试验水稻品种为金优725,生育期153天左右,于4月9日进行两段育秧,4月
【摘 要】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尿素CRU 20kg/667㎡施用量时籽棉产量较高,具有简化了施肥次数,提高了一次性施肥的效果和施肥的效率,是最佳的施肥方式。根据本试验结果认为,在该试验条件下,每667㎡施缓控释尿素N20kg一次性基施,完全可以替代常规尿素N20kg分3次施用的效果和施肥效力,减化了施肥次数达3次之多。  【关键词】棉花;缓控释尿素;施肥;肥效比较  棉花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湖北
太空橘柚是最新从国外引进的高科技新品种,是利用脐橙、柚子、蜜橘3种水果的细胞,通过太空人造卫星在高空引起细胞核裂变而产生的变异品种,集三种水果的优势于一体。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果实成熟,果皮橙黄色,果肉红黄色,外观光亮,果皮易剥离,果实馒头状,整齐、端庄,果肉柔软多汁,少核或无核。太空橘柚浓甜不酸,香气宜人,品质极佳。2015年12月新果上市在北京新发地果品市场引发了抢购高潮,每千克零售价2
【摘 要】通过计算凉山州2012年六种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量,提出分析每种农作物的虚拟水价值,并对农作物的虚拟水价值对比分析,并基于虚拟水战略,提出最大化虚拟水价值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意见。  【关键词】虚拟水;虚拟水价值;虚拟水战略;种植结构;凉山州  自1993年Tony Allan提出虚拟水的概念以来,虚拟水已经逐步在国际贸易间发挥作用。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
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近日发布消息称,由其子公司中建中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基地1號项目顺利建成完工。项目装机容量69.03兆瓦,建成后与基地内一期光伏电站连成一体,占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20亿千瓦·时,产值6.2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电站。  据介绍,该项目并网发电后在节能减排效果方面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6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5万吨、
【摘 要】为了摸清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与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开县实施旱地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2011年我们在中和镇白水村和温泉镇县坝村设立玉米秸秆还田监测点。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与提高作物产量,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玉米秸秆;秸秆还田;土壤;作物产量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3000hm2以上,农民在玉米收获后对玉米秸秆有的随意丢
【摘 要】朱砂叶螨是桃树上的主要害螨,春季气温回升到5~7℃开始活动,7~8月份为虫量高峰,10月下旬开始越冬,高温干燥对发生有利,提出清洁果园,加强桃园管理,前期涂树干,中期土壤埋施颗粒剂,发生高峰期喷施化学农药等综合防治技术,药剂防治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倍液、1.8%啊维菌素乳油1200倍液等,药后7d防效仍保持95%左右。药剂轮换使用,7~10d用药
【摘要】天祝县为充分利用天祝高原冷凉的气候资源,从2005年引进莴笋试种并获得成功。后为提高其产量和效益,从2007年~2010年在全县进行了全膜覆盖栽培莴笋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寒山区;莴笋;标准化栽培  莴笋,又叫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香莴笋等,属菊科莴苣属直根系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七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