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这种“牛气”和张扬使顾雏军显得过于自信和刚愎自用,而张海即使在法庭上还放出“牛话”:“只要再给我机会,我保证24小时内筹集资金,解决健力宝的困难”
一个“科学家”,一个“巫师”,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科龙电器前董事长顾雏军和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总裁张海这两位曾经名满天下的“资本玩家”,今年11月前赴后继坐上了广东佛山中院的被告席,就连佛山中院的办案人员都如此形容:“这才真正叫做多事之秋!”
历史没有“如果”
顾雏军是个狂人,狂得有点传奇。从“怀揣500美元”出走海外的落魄“青年科学狂人”,到构建格林柯尔系、控制四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狂人”,顾雏军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营技巧上演了一出“曲别针换别墅”的活剧。
如果不涉足商海,顾雏军可能会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优秀科学家,他不到30岁就发明了“顾氏循环理论”,研制出颇有争议的“顾氏制冷剂”,如果他不把手伸向资本市场,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至少他在科龙的下属们到现在还这么认为。
任何一个“如果”成立,顾雏军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正面人物,可情历史不能假设。
现在已是顺德鸿洋贸易公司老总的科龙原高管熊政纲对顾氏时代科龙的辉煌和活力还记忆犹新。“老顾来了之后,破除裙带关系,大刀阔斧地改革,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活力大大增强。”熊政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科龙的高管,薪水可能只有老顾时代的一半左右,科龙空调今年的销量相比老顾当政的前年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
熊政纲对顾雏军的认可和佩服发自内心。“我当时还买了大量科龙的股票,谁又会料到他挪用科龙资金呢?”
就在顾雏军案庭审期间,一位处于失业状态的格林柯尔高管还明确表示,只要顾雏军出来,他还愿意跟着干。在他看来,只要顾雏军出来,格林柯尔就能起死回生。
顾雏军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这种“爱好”即使到了法庭上也不例外,“风采”甚至不减当年:11月7日,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庭上,尽管审判长不止一次打断他“于法无据”的要求,但老顾仍然不依不饶地坚持“必须趁这个机会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讲清楚!”
也许不依不饶的老顾深知,他的发言机会不多,2006的中国不再是“资本玩家”的天堂,“顾氏帝国”的辉煌或许将只是过眼云烟。
法庭上的“牛话”
14岁就“大器早成”,拥有了“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张海,用巫师念咒语般的手段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魔水”健力宝的掌门人,从“巫师”迅速“转型”成为一个资本运营大师。
这种带有“巫师神棍”色彩的经历,在中国很难博得人们的同情。但这对于心理素质非同寻常的张海来说,无关紧要,别人不同情他,他可以自己“同情”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张海在庭审与关押期间的表现相比顾雏军要显得“魅力四射”。
涉嫌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罪、虚假出资罪、挪用资产罪、职务侵占多项罪名而成为被告的顾雏军走上法庭时,驼着背,趿着鞋,头发花白,一副落魄老汉的样子。而涉嫌职务侵占与挪用1.2亿元资金成为被告的张海,在法庭上却是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对检察官提交绝大多数的证据,基本上都字正腔圆地给予了否定。
“如果说为了朋友义气,我可以做替死鬼。但是,我不想做替罪羊。”张海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受人摆布的“棋子”,越发令人感到“张海案”的扑朔迷离。
“他个人表述的时间甚至超过检察官或律师的发言时间,以至于检察官多次抗议要求张海遵守法庭规则。”一位在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这小子的意志力真强,在看守所还坚持天天练功。”佛山看守所的一位干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但是顾雏军和张海却又有着惊人相似的个性:牛、张扬。不久前刚刚离开科龙,号称“五朝元老”(潘宁、王国端、许铁峰、顾雏军、海信)的“老臣子”杨绍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正是这种“牛气”和张扬的个性使老顾显得过于自信和刚愎自用,最后导致翻船。而张海,即使在法庭上还放出“牛话”:“只要再给我机会,我保证24小时内筹集资金,解决健力宝的困难。”
“土法”上马
同顾雏军、张海两位传奇式的“资本玩家”相比,32岁的年轻亿万富豪周益明显得比较逊色。
比“张海案”开庭早两天,10月31日在西削、城四川遂宁市,这位昔日“福布斯最年轻富豪”、四川明星电力股份公司原董事长被押上法庭。
这个中等个头,略显清瘦的“资本玩家”虽然在法庭上表现得相当镇定,但对于审判还是相当配合,对具体涉案的金额没有提出异议,而且还坚持“在出现问题后,他协助调查追回损失4000余万元”争取自首情节,唯一狡辩的是“并非骗取明星电力巨额资金,而只是经营上的挪用”。
说是逊色,因为同顾雏军、张海两个“资本玩家”的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相比,周益明的手法显得比较“土”,是“经典”的“民营企业家”掏空国有上市公司的犯罪流程图:第一步,中介机构疯狂造假,一夜之间虚构出周益明27亿元的身家;第二步,银行高管出谋划策,让周益明用贷款收购股权,第三步,国有股权转让决策草率,引狼入室,第四步,国企高管内外勾结,放任周益明大肆侵吞国有资产。
这种“土”手法可能在曾经沧海的沿海地区已经没有市场,但在内地仍有杀伤力:几乎所有监管环节都形同虚设,周益明顺利地实现了“空手套白狼”,涉案金额高达7.6亿元。
一个“科学家”,一个“巫师”,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科龙电器前董事长顾雏军和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总裁张海这两位曾经名满天下的“资本玩家”,今年11月前赴后继坐上了广东佛山中院的被告席,就连佛山中院的办案人员都如此形容:“这才真正叫做多事之秋!”
历史没有“如果”
顾雏军是个狂人,狂得有点传奇。从“怀揣500美元”出走海外的落魄“青年科学狂人”,到构建格林柯尔系、控制四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狂人”,顾雏军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营技巧上演了一出“曲别针换别墅”的活剧。
如果不涉足商海,顾雏军可能会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优秀科学家,他不到30岁就发明了“顾氏循环理论”,研制出颇有争议的“顾氏制冷剂”,如果他不把手伸向资本市场,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至少他在科龙的下属们到现在还这么认为。
任何一个“如果”成立,顾雏军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正面人物,可情历史不能假设。
现在已是顺德鸿洋贸易公司老总的科龙原高管熊政纲对顾氏时代科龙的辉煌和活力还记忆犹新。“老顾来了之后,破除裙带关系,大刀阔斧地改革,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活力大大增强。”熊政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科龙的高管,薪水可能只有老顾时代的一半左右,科龙空调今年的销量相比老顾当政的前年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
熊政纲对顾雏军的认可和佩服发自内心。“我当时还买了大量科龙的股票,谁又会料到他挪用科龙资金呢?”
就在顾雏军案庭审期间,一位处于失业状态的格林柯尔高管还明确表示,只要顾雏军出来,他还愿意跟着干。在他看来,只要顾雏军出来,格林柯尔就能起死回生。
顾雏军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这种“爱好”即使到了法庭上也不例外,“风采”甚至不减当年:11月7日,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庭上,尽管审判长不止一次打断他“于法无据”的要求,但老顾仍然不依不饶地坚持“必须趁这个机会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讲清楚!”
也许不依不饶的老顾深知,他的发言机会不多,2006的中国不再是“资本玩家”的天堂,“顾氏帝国”的辉煌或许将只是过眼云烟。
法庭上的“牛话”
14岁就“大器早成”,拥有了“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张海,用巫师念咒语般的手段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魔水”健力宝的掌门人,从“巫师”迅速“转型”成为一个资本运营大师。
这种带有“巫师神棍”色彩的经历,在中国很难博得人们的同情。但这对于心理素质非同寻常的张海来说,无关紧要,别人不同情他,他可以自己“同情”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张海在庭审与关押期间的表现相比顾雏军要显得“魅力四射”。
涉嫌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罪、虚假出资罪、挪用资产罪、职务侵占多项罪名而成为被告的顾雏军走上法庭时,驼着背,趿着鞋,头发花白,一副落魄老汉的样子。而涉嫌职务侵占与挪用1.2亿元资金成为被告的张海,在法庭上却是面色红润,中气十足,对检察官提交绝大多数的证据,基本上都字正腔圆地给予了否定。
“如果说为了朋友义气,我可以做替死鬼。但是,我不想做替罪羊。”张海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受人摆布的“棋子”,越发令人感到“张海案”的扑朔迷离。
“他个人表述的时间甚至超过检察官或律师的发言时间,以至于检察官多次抗议要求张海遵守法庭规则。”一位在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这小子的意志力真强,在看守所还坚持天天练功。”佛山看守所的一位干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但是顾雏军和张海却又有着惊人相似的个性:牛、张扬。不久前刚刚离开科龙,号称“五朝元老”(潘宁、王国端、许铁峰、顾雏军、海信)的“老臣子”杨绍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正是这种“牛气”和张扬的个性使老顾显得过于自信和刚愎自用,最后导致翻船。而张海,即使在法庭上还放出“牛话”:“只要再给我机会,我保证24小时内筹集资金,解决健力宝的困难。”
“土法”上马
同顾雏军、张海两位传奇式的“资本玩家”相比,32岁的年轻亿万富豪周益明显得比较逊色。
比“张海案”开庭早两天,10月31日在西削、城四川遂宁市,这位昔日“福布斯最年轻富豪”、四川明星电力股份公司原董事长被押上法庭。
这个中等个头,略显清瘦的“资本玩家”虽然在法庭上表现得相当镇定,但对于审判还是相当配合,对具体涉案的金额没有提出异议,而且还坚持“在出现问题后,他协助调查追回损失4000余万元”争取自首情节,唯一狡辩的是“并非骗取明星电力巨额资金,而只是经营上的挪用”。
说是逊色,因为同顾雏军、张海两个“资本玩家”的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相比,周益明的手法显得比较“土”,是“经典”的“民营企业家”掏空国有上市公司的犯罪流程图:第一步,中介机构疯狂造假,一夜之间虚构出周益明27亿元的身家;第二步,银行高管出谋划策,让周益明用贷款收购股权,第三步,国有股权转让决策草率,引狼入室,第四步,国企高管内外勾结,放任周益明大肆侵吞国有资产。
这种“土”手法可能在曾经沧海的沿海地区已经没有市场,但在内地仍有杀伤力:几乎所有监管环节都形同虚设,周益明顺利地实现了“空手套白狼”,涉案金额高达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