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阶段,新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对教学改革的深化,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注意知识点的结合,建立知识体系,要加强教学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路径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个体在现在及其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等,它并不是单纯地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者特定人群,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与人群的普遍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的集合体。在数学学科方面,核心素养是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的把握和运用、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第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学为主,再辅以教师的教,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缓和气氛,创建良好的、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那么,教师该如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但预习的过程不能给学生提出太高的要求,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对于陌生的知识与内容,接受起来需要时间,一来就给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式,还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学生的预习结果,不能只为布置任务而布置任务,若是只布置任务却不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任务完成结果,容易给学生一种错觉:原来我不认真完成任务也没有关系,教师根本不重视!那么布置预习任务的方式也就不能奏效了。因此,教师需重视学生的预习结果,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初步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一遍课本教材内容即可,没必要要求学生预习一遍就掌握全部的知识,学生此时处于对新知识较为模糊的状态,又如何能够掌握全部的知识呢?在课堂中,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时,对于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馈自己问题的学生应当给予嘉獎,称赞他们能够在课前认真地阅读教材内容,并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做笔记,这样学生的预习结果和学习状态都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将十分有益于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
第二,注意知识点的结合,建立知识体系。数学知识与内容有着明显的特征,即前后知识相继、联系紧密,有着明显的规律与体系。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网络体系,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益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首先是注重建立外显的知识体系,这包括了数学课本知识与教师的教案知识;其次是内显知识,这是隐藏在外显知识之内的文化知识内部的联系和逻辑发展过程等。将外显知识与内显知识相结合,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体系。
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之前的知识点,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产生熟悉感觉,将学生引到本节课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新课的学习提供知识的铺垫,引申思考:以往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和菱形等规则的多边形的内角和都为360度,那么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是否也是360度?如何验证?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测量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但这种测量的方法误差较大,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验证这样的结论?此时学生的思维就相对地被打开,学会应用之前学过的多边形知识来探索相关问题,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形成前后想联系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点,还能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举一反三,更牢固把握知识与技能。
第三,加强教学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领域普遍要求培养的意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需要从教师做起,创新教学形式。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不敢主动发言,这不仅与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一旦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多样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与技能,那么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如采取情境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问题情景,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从生活实际中获取相关例子为学生创设创新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统计》的教学为例,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播放技术,以统计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统计形式。由于统计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使用统计的方式来简化过程,提高办事效率,如周末父母从超市购回许多商品,给你物品单你可以将所有物品与价格统计出来吗?那么学生就可以将课本中学到的统计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生活中学会运用与验证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结语
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并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影响学生,耐心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路径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个体在现在及其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等,它并不是单纯地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者特定人群,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与人群的普遍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的集合体。在数学学科方面,核心素养是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的把握和运用、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第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学为主,再辅以教师的教,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缓和气氛,创建良好的、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那么,教师该如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但预习的过程不能给学生提出太高的要求,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对于陌生的知识与内容,接受起来需要时间,一来就给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式,还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学生的预习结果,不能只为布置任务而布置任务,若是只布置任务却不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任务完成结果,容易给学生一种错觉:原来我不认真完成任务也没有关系,教师根本不重视!那么布置预习任务的方式也就不能奏效了。因此,教师需重视学生的预习结果,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初步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一遍课本教材内容即可,没必要要求学生预习一遍就掌握全部的知识,学生此时处于对新知识较为模糊的状态,又如何能够掌握全部的知识呢?在课堂中,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时,对于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馈自己问题的学生应当给予嘉獎,称赞他们能够在课前认真地阅读教材内容,并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做笔记,这样学生的预习结果和学习状态都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将十分有益于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
第二,注意知识点的结合,建立知识体系。数学知识与内容有着明显的特征,即前后知识相继、联系紧密,有着明显的规律与体系。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网络体系,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益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首先是注重建立外显的知识体系,这包括了数学课本知识与教师的教案知识;其次是内显知识,这是隐藏在外显知识之内的文化知识内部的联系和逻辑发展过程等。将外显知识与内显知识相结合,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体系。
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之前的知识点,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产生熟悉感觉,将学生引到本节课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新课的学习提供知识的铺垫,引申思考:以往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和菱形等规则的多边形的内角和都为360度,那么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是否也是360度?如何验证?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测量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但这种测量的方法误差较大,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验证这样的结论?此时学生的思维就相对地被打开,学会应用之前学过的多边形知识来探索相关问题,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形成前后想联系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点,还能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举一反三,更牢固把握知识与技能。
第三,加强教学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领域普遍要求培养的意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需要从教师做起,创新教学形式。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不敢主动发言,这不仅与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一旦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多样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与技能,那么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如采取情境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问题情景,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从生活实际中获取相关例子为学生创设创新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统计》的教学为例,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播放技术,以统计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统计形式。由于统计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使用统计的方式来简化过程,提高办事效率,如周末父母从超市购回许多商品,给你物品单你可以将所有物品与价格统计出来吗?那么学生就可以将课本中学到的统计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生活中学会运用与验证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结语
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并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影响学生,耐心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