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别告诉我你懂PPT》是这两年受人关注的一本畅销书,自该书成为图书销售的一匹黑马后,在图书市场上掀起了一阵“别告诉我××××”的热潮。笔者专访了《别告诉我你懂PPT》的作者李治和编辑韩卫东,得到了这本畅销书幕后的出版故事。对这本书所做的个案研究,可以为出版人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畅销书;概念书;创新
2010年初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别告诉我你懂PPT》,在上市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蹿红,成为IT类畅销书中的一匹黑马。令人吃惊的是,这本畅销书的作者是一个在此之前毫无写书经验的人,并曾在寻求出版机会的路上四处碰壁,甚至考虑过自费出版。而在本书出版前后,出版社为之所做的营销宣传工作也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但就是这样一本并未被各方寄予厚望的书,居然成了畅销书!
是什么原因让这本书吸引了这么多读者?它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别专访了此书的作者李治和编辑韩卫东,相信这本书从写作到出版的故事会带给出版人以启发。
毫无写书经历的人写了一本书
用作者李治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的诞生是“蓄谋已久”却又“纯属巧合”。
李治和PPT的故事有很多也很美妙。人人都会做的PPT,到她手里却变成了神通广大的法宝,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凭借精心制作的PPT,她得到本科论文答辩全组最高分,赢得留美课堂上第一次发言的满分成绩,让最挑剔的教授在总分15分的测试中给了她16分,还直接受到百事全球研发中心高级副总裁的亲自面试……最精彩的故事还要属PPT助李治在2004年赢得美国一次全国性研究生演讲比赛的第二名。比赛结束后,她所在大学的教授请她在全系分享做PPT的经验,不过,这时候李治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五年后,李治回到北京,相继在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和北师大MBA的讲台上和大家分享了制作PPT的一些经历。这之后她有了更多PPT授课的机会。渐渐地,李治就有了出书的想法,希望系统地总结自己做PPT的心得并同更多人分享。
从大学开始,李治已经有10年的PPT制作经验,写作《别告诉我你懂PPT》的初稿花费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她翻看了不少同类的IT书,看完后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写书的方式同这些作者都不一样。她的写作理念是“告诉大家一种思路,而不是具体的操作”。
但是李治也觉得自己有薄弱的地方。同类PPT图书的作者无论是职业培训师,还是设计专业出身,都有过相关方面的教育或训练,所以其写作是从比一般读者更高、更专业的角度来入手的。李治没有接受过这些相对专业的训练,但是她却将这种劣势逆转成为写书的一个优势——即与读者更平等的地位。李治作为一位业余PPT制作者,在没有专业设计等知识的背景下,经过了一步步的摸索才得以将PPT做得更好。这种“菜鸟”变“达人”的经验对于读者来说往往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艰难出版路 精彩合作期
写书的过程很快,李治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本书的初稿,但是找到合适的出版社却没那么容易,她甚至萌生了自己出钱出书的想法。可是缘分往往是悄然而至的。经朋友介绍,李治认识了本书编辑韩卫东。
当时韩卫东也刚好想要做一本有关PPT的书。他的初衷是“想做出一本与市面上教程书不同类型的PPT指导书,这本书不应该仅仅是教读者‘摁’键,而是能让读者举一反三,但是找来找去都没有符合我想法的内容资源”。李治的想法和韩卫东的设想不谋而合,因此两人便展开了合作。
在出版业中,已有很多和编辑打过交道的作者,他们熟稔整个出书过程。由于李治是个写作新人,所以韩卫东只是把这次出书看作一次平常经历,用他的话说就是用“玩”的心态,因此并没有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但是两人合作起来却也经历了不少困难。
首先在初稿阶段,由于李治完全是一个新手,加之刚从国外回来,在话语逻辑上还保持着美式思维,因此初稿中很多语句都采用主谓颠倒的句式,行文断裂情况也很厉害。尽管作者或许觉得文章中间的跳跃顺理成章,但对于读者来说,还需要一些背景方面的补充,或者一些过渡段。所以韩卫东建议李治重新修改初稿,最终的成稿基本上等于重写了一遍。
定稿读起来让人感觉语言活泼,很口语化,书中的一些用词比如“骨灰级的PPT结构”,或者是一些李治自我调侃的俏皮话,如“毕业于一所盛产国家领导和恐龙的学校,无奈属于后者”等等,都属于一种“李治式幽默”。除了语言,在设计勒口处李治的漫画形象时,韩卫东也反其道而行了一把——将李治的形象夸张化。最让李治觉得精彩的应该是这本书的书名。“别告诉我你懂PPT”是韩卫东灵光一现的产物,但现在已经在市场上掀起了“别告诉我××××”的风潮。
稿子写好后,就是后期的编辑制作了。韩卫东考虑到这类型图书若是黑白印刷,效果会不大出彩,于是改用彩印。至于开本,则是依据当初的读者定位——职场人士而定。职场人士有自己的阅读特点,比如不喜欢看厚重的大部头书、学术书等,如果做成大开本图书,就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要是开本太小了,又不适合翻阅。最后经过讨论,该书被设计成24开的口袋书(195mm×180mm),总共215页,定价为38元。
回忆起搭档的这段日子,李治和韩卫东各有各的感受。李治表示,作者应该有自己的一些坚持,但是编辑的意见也是要听取的,毕竟编辑比写作新手的经验要多得多。而韩卫东则说,能够吸引两人继续合作的应该是性格。他很欣赏李治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比如聪明、实在。在合作过程中他们都能够给彼此一些空间,说出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尊重最好的意见,而不是固守作者就一定要听编辑的模式。可以说,编辑遇到合拍的作者也是一种缘分,能带来愉快的工作氛围和高效的工作成果。
平淡营销竟然登上畅销榜
从本书出版后,李治接受过一些采访,也做过一些讲座,但效果都不太好。韩卫东也说这本书并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和其他图书出版时的宣传力度相比,这本书的推广力度甚至可以说比较小:除了在新华书店这类主渠道进行宣传,以及在一些购物广场、机场、高铁车站等地进行新书上架外,没有什么宣传推广的特殊之处。
但是自从这本书在2010年1月上旬上市后,首印1.6万册,竟然热卖,让人看到了不俗的排名。在2010年春节期间卓越网库存已然断货,3月初本书在卓越网图书销量总排名就达到了第二位。在笔者完成本文的时候,经作者告知,这本书已再版(2010年7月出版了加强版,定价42元)。
韩卫东总结了这本书畅销的原因——胜在创新。李治一直想做一本实用、好读、个性鲜明的PPT图书,她把个人的工作经历浓缩成一种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这种理念体现在书里是一种创新。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内容排版、色彩搭配也处处体现出创新性。无论对于编辑还是作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小结:畅销不仅仅是个意外
毫无写书经历的作者,第一次涉猎IT类书的编辑,加上毫无特色的营销,却让这本书取得了年度畅销书的佳绩,不能不说让人很意外。但是,在偶然中,我们还是能找到这本书“意外”畅销的必然之处。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作者将劣势转换成了优势。虽然自己不是专业人员,但正是这样,让她和读者站在了同样的起点,平等的视角对读者来说更为有用。其次,作者的特殊经历为本书增添了传奇和励志的色彩:制作精美的PPT为作者赢得了那么多机会,对于读者来说不能不是莫大的激励。最后,是其轻松、自嘲的写作风格使本书个性鲜明——谁会拒绝一本快乐的书呢?
从编辑方面分析,也有三个原因:首先,书名响亮、易记。书本畅销后还引来了系列模仿书。其次,本书定位准确,能迅速占领职场人士这个市场。最后是书本的设计形式,合适的开本大小、版式设计、定价和图文搭配等,都针对读者设计了易于其接受的方式。
当然还有编辑与作者的完美配合。如果更多一些这样的合作,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李治”出现,他们虽然没有写书经历,但是有奇妙的想法。如果有优秀的编辑像本书编辑一样去磨合、提升这些潜在作者,相信,中国作者的创作力会有更好的迸发。笔者相信本书的经历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传奇,也会带给IT类图书和其他各类图书编辑以启发。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2008级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畅销书;概念书;创新
2010年初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别告诉我你懂PPT》,在上市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蹿红,成为IT类畅销书中的一匹黑马。令人吃惊的是,这本畅销书的作者是一个在此之前毫无写书经验的人,并曾在寻求出版机会的路上四处碰壁,甚至考虑过自费出版。而在本书出版前后,出版社为之所做的营销宣传工作也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但就是这样一本并未被各方寄予厚望的书,居然成了畅销书!
是什么原因让这本书吸引了这么多读者?它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别专访了此书的作者李治和编辑韩卫东,相信这本书从写作到出版的故事会带给出版人以启发。
毫无写书经历的人写了一本书
用作者李治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的诞生是“蓄谋已久”却又“纯属巧合”。
李治和PPT的故事有很多也很美妙。人人都会做的PPT,到她手里却变成了神通广大的法宝,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凭借精心制作的PPT,她得到本科论文答辩全组最高分,赢得留美课堂上第一次发言的满分成绩,让最挑剔的教授在总分15分的测试中给了她16分,还直接受到百事全球研发中心高级副总裁的亲自面试……最精彩的故事还要属PPT助李治在2004年赢得美国一次全国性研究生演讲比赛的第二名。比赛结束后,她所在大学的教授请她在全系分享做PPT的经验,不过,这时候李治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五年后,李治回到北京,相继在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和北师大MBA的讲台上和大家分享了制作PPT的一些经历。这之后她有了更多PPT授课的机会。渐渐地,李治就有了出书的想法,希望系统地总结自己做PPT的心得并同更多人分享。
从大学开始,李治已经有10年的PPT制作经验,写作《别告诉我你懂PPT》的初稿花费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她翻看了不少同类的IT书,看完后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写书的方式同这些作者都不一样。她的写作理念是“告诉大家一种思路,而不是具体的操作”。
但是李治也觉得自己有薄弱的地方。同类PPT图书的作者无论是职业培训师,还是设计专业出身,都有过相关方面的教育或训练,所以其写作是从比一般读者更高、更专业的角度来入手的。李治没有接受过这些相对专业的训练,但是她却将这种劣势逆转成为写书的一个优势——即与读者更平等的地位。李治作为一位业余PPT制作者,在没有专业设计等知识的背景下,经过了一步步的摸索才得以将PPT做得更好。这种“菜鸟”变“达人”的经验对于读者来说往往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艰难出版路 精彩合作期
写书的过程很快,李治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本书的初稿,但是找到合适的出版社却没那么容易,她甚至萌生了自己出钱出书的想法。可是缘分往往是悄然而至的。经朋友介绍,李治认识了本书编辑韩卫东。
当时韩卫东也刚好想要做一本有关PPT的书。他的初衷是“想做出一本与市面上教程书不同类型的PPT指导书,这本书不应该仅仅是教读者‘摁’键,而是能让读者举一反三,但是找来找去都没有符合我想法的内容资源”。李治的想法和韩卫东的设想不谋而合,因此两人便展开了合作。
在出版业中,已有很多和编辑打过交道的作者,他们熟稔整个出书过程。由于李治是个写作新人,所以韩卫东只是把这次出书看作一次平常经历,用他的话说就是用“玩”的心态,因此并没有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但是两人合作起来却也经历了不少困难。
首先在初稿阶段,由于李治完全是一个新手,加之刚从国外回来,在话语逻辑上还保持着美式思维,因此初稿中很多语句都采用主谓颠倒的句式,行文断裂情况也很厉害。尽管作者或许觉得文章中间的跳跃顺理成章,但对于读者来说,还需要一些背景方面的补充,或者一些过渡段。所以韩卫东建议李治重新修改初稿,最终的成稿基本上等于重写了一遍。
定稿读起来让人感觉语言活泼,很口语化,书中的一些用词比如“骨灰级的PPT结构”,或者是一些李治自我调侃的俏皮话,如“毕业于一所盛产国家领导和恐龙的学校,无奈属于后者”等等,都属于一种“李治式幽默”。除了语言,在设计勒口处李治的漫画形象时,韩卫东也反其道而行了一把——将李治的形象夸张化。最让李治觉得精彩的应该是这本书的书名。“别告诉我你懂PPT”是韩卫东灵光一现的产物,但现在已经在市场上掀起了“别告诉我××××”的风潮。
稿子写好后,就是后期的编辑制作了。韩卫东考虑到这类型图书若是黑白印刷,效果会不大出彩,于是改用彩印。至于开本,则是依据当初的读者定位——职场人士而定。职场人士有自己的阅读特点,比如不喜欢看厚重的大部头书、学术书等,如果做成大开本图书,就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要是开本太小了,又不适合翻阅。最后经过讨论,该书被设计成24开的口袋书(195mm×180mm),总共215页,定价为38元。
回忆起搭档的这段日子,李治和韩卫东各有各的感受。李治表示,作者应该有自己的一些坚持,但是编辑的意见也是要听取的,毕竟编辑比写作新手的经验要多得多。而韩卫东则说,能够吸引两人继续合作的应该是性格。他很欣赏李治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比如聪明、实在。在合作过程中他们都能够给彼此一些空间,说出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尊重最好的意见,而不是固守作者就一定要听编辑的模式。可以说,编辑遇到合拍的作者也是一种缘分,能带来愉快的工作氛围和高效的工作成果。
平淡营销竟然登上畅销榜
从本书出版后,李治接受过一些采访,也做过一些讲座,但效果都不太好。韩卫东也说这本书并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和其他图书出版时的宣传力度相比,这本书的推广力度甚至可以说比较小:除了在新华书店这类主渠道进行宣传,以及在一些购物广场、机场、高铁车站等地进行新书上架外,没有什么宣传推广的特殊之处。
但是自从这本书在2010年1月上旬上市后,首印1.6万册,竟然热卖,让人看到了不俗的排名。在2010年春节期间卓越网库存已然断货,3月初本书在卓越网图书销量总排名就达到了第二位。在笔者完成本文的时候,经作者告知,这本书已再版(2010年7月出版了加强版,定价42元)。
韩卫东总结了这本书畅销的原因——胜在创新。李治一直想做一本实用、好读、个性鲜明的PPT图书,她把个人的工作经历浓缩成一种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这种理念体现在书里是一种创新。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内容排版、色彩搭配也处处体现出创新性。无论对于编辑还是作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小结:畅销不仅仅是个意外
毫无写书经历的作者,第一次涉猎IT类书的编辑,加上毫无特色的营销,却让这本书取得了年度畅销书的佳绩,不能不说让人很意外。但是,在偶然中,我们还是能找到这本书“意外”畅销的必然之处。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作者将劣势转换成了优势。虽然自己不是专业人员,但正是这样,让她和读者站在了同样的起点,平等的视角对读者来说更为有用。其次,作者的特殊经历为本书增添了传奇和励志的色彩:制作精美的PPT为作者赢得了那么多机会,对于读者来说不能不是莫大的激励。最后,是其轻松、自嘲的写作风格使本书个性鲜明——谁会拒绝一本快乐的书呢?
从编辑方面分析,也有三个原因:首先,书名响亮、易记。书本畅销后还引来了系列模仿书。其次,本书定位准确,能迅速占领职场人士这个市场。最后是书本的设计形式,合适的开本大小、版式设计、定价和图文搭配等,都针对读者设计了易于其接受的方式。
当然还有编辑与作者的完美配合。如果更多一些这样的合作,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李治”出现,他们虽然没有写书经历,但是有奇妙的想法。如果有优秀的编辑像本书编辑一样去磨合、提升这些潜在作者,相信,中国作者的创作力会有更好的迸发。笔者相信本书的经历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传奇,也会带给IT类图书和其他各类图书编辑以启发。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2008级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