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底,中国掀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口号。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其中一个热点就是关于“新自由主义”,各方围绕政府与市场、私有制与公有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简要分析评价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具体实践以及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启发。
关键词:新由自由主义;发展历程;启发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如何促进经济活动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如何科学规范经济活动、协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一直是人类面临的现实难题。2013年,中国掀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口号。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其中一个热点就是关于“新自由主义”,各方围绕政府与市场、私有制与公有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简要分析评价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具体实践以及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启发。
一、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新自由主义,也称新保守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后在反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主要包括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产权经济学派等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现代货币学派,观点最彻底的是伦敦学派,各派观点虽有不同,但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
一是追求市场化,否定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认为,经济活动有其自身规律,国家的宏观调控与任何干预都将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政府应该干预得越少越好。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曾说:“人类的主要问题是,这些有限的关心(事实上它的确决定了人们的行动)是怎样能够产生有效的刺激以使他们自愿尽其所能为那些他们不了解的需要作出贡献。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完善的市场是一种使得人们加入比他们所理解的更为广泛深入的一种过程的有效方式,正是通过市场才使得他们能够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目标贡献力量。”[2]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经济、自由市场的基础是个人自由主义,要实现自由市场的高效率,就要充分尊重个人自由。
二是追求私有化,否定公有制。新自由主义推崇私有化,认为私有制经济相对于公有制经济更有优势,能够最大化地保证个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由择业、自由发展,可以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的均衡,因此更具稳定性。哈耶克曾说:“正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这个唯一的缘故,才没有人来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在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或是属于独裁者,谁操有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管制我们。”[3]
三是追求全球一体化,反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新自由主义的绝对纲领是相信“市场万能”,没有可以离开市场的经济,而且自由市场经济是完善的,不需要其他任何人为的干预。弗里德曼指出:“市场的实际运行和它的理想运行之间的差异——虽然无疑是很大的——与政府干预的实际效果和它的意图中的效果之间的差异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4]新自由主义希望在全球实行自由经济,所有国家取消贸易保护。但现实是,全世界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经济基础的不一致必然要求各国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站在发达国家立场,无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和基础,反对发展中国家重新建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四是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政策。新自由主义认为,基于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国家”的基础必须是高税收,而过高的税收将影响经济效率,削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将导致人们产生依赖国家的惯性和惰性。在哈耶克看来,福利国家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不是单纯的人类行动,完全忽视了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中建立“自发秩序”的必要条件。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践及简评
新自由主义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三点:一是保证市场作用的最大化,排除政府干预;二是国民经济必须坚持私有化,排除公有制经济;三是取消贸易保护,实行全球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在不同国家,这三点的具体措施及其侧重点会有不同。在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一直推动着经济的私有化、自由化,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发达国家,主要是压缩通货膨胀、削减福利支出、减税刺激投资等;在国际贸易中,主要是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全球贸易和金融自由。新自由主义的系列政策在许多国家得到推行,而事实证明,只要实行了这些措施的国家,基本都发生了经济下滑,严重的甚至经济衰退。以最为推崇新自由主义的美国为例,近几十年里,其人均GDP年增长率远未达到新自由主义宣传的经济发展水平。新自由主义也未能促进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均采取了诸如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私有化、减少政府宏观调控等新自由主义宣传的政策,但经济并未得到显著发展,各项举措均告失败,并陆续爆发金融危机。而社会主义阵营中,失败的典型就是苏联。
新自由主义在部分地方确有其合理因素,但总体而言,新自由主义是落后的、保守的。西方的许多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都是持批判的态度,西方近年来持续爆发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游行示威活动,就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有力反击。“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西方激进的经济学家正在联合,将逐渐整合成强有力的理论力量。在他们那里,理论批评与理论创新并重并举,必将全面超越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5]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发
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许多新决策,学界主要讨论了两个焦点问题。
一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对此,报告进行了科学的定位,那就是“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和地位,一方面明确地指出了政府的责任。许多学者对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展开了激辩,很多人主张回到新自由主义中,这些人都忽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问题,不是诞生在两百多年前的学者思想所能解决的。针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格局,面对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法治政府”,一方面将法治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器,打造廉洁政府;一方面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是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有部分学者认为国企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必须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这种完全否定公有制经济、盲目推崇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思想不在少数,必须极为警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任何改革都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必须坚持全民所有和全民共享的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许多基本规范值得我们学习,但诞生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其萌芽、发展的土壤一直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其本质特征和运用方法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克服新自由主义的思想障碍,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荣有.经济公正论[M].人民出版社,2010(1).
[2] (美)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5).
[3] (美)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
[4]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2).
[5] 程恩富.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J].求是杂志.2005.3.
关键词:新由自由主义;发展历程;启发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如何促进经济活动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如何科学规范经济活动、协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一直是人类面临的现实难题。2013年,中国掀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口号。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其中一个热点就是关于“新自由主义”,各方围绕政府与市场、私有制与公有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简要分析评价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具体实践以及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启发。
一、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新自由主义,也称新保守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后在反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主要包括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产权经济学派等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现代货币学派,观点最彻底的是伦敦学派,各派观点虽有不同,但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
一是追求市场化,否定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认为,经济活动有其自身规律,国家的宏观调控与任何干预都将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政府应该干预得越少越好。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曾说:“人类的主要问题是,这些有限的关心(事实上它的确决定了人们的行动)是怎样能够产生有效的刺激以使他们自愿尽其所能为那些他们不了解的需要作出贡献。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完善的市场是一种使得人们加入比他们所理解的更为广泛深入的一种过程的有效方式,正是通过市场才使得他们能够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目标贡献力量。”[2]新自由主义认为,自由经济、自由市场的基础是个人自由主义,要实现自由市场的高效率,就要充分尊重个人自由。
二是追求私有化,否定公有制。新自由主义推崇私有化,认为私有制经济相对于公有制经济更有优势,能够最大化地保证个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由择业、自由发展,可以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的均衡,因此更具稳定性。哈耶克曾说:“正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这个唯一的缘故,才没有人来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在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或是属于独裁者,谁操有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管制我们。”[3]
三是追求全球一体化,反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新自由主义的绝对纲领是相信“市场万能”,没有可以离开市场的经济,而且自由市场经济是完善的,不需要其他任何人为的干预。弗里德曼指出:“市场的实际运行和它的理想运行之间的差异——虽然无疑是很大的——与政府干预的实际效果和它的意图中的效果之间的差异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4]新自由主义希望在全球实行自由经济,所有国家取消贸易保护。但现实是,全世界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经济基础的不一致必然要求各国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站在发达国家立场,无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和基础,反对发展中国家重新建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四是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政策。新自由主义认为,基于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国家”的基础必须是高税收,而过高的税收将影响经济效率,削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将导致人们产生依赖国家的惯性和惰性。在哈耶克看来,福利国家是一种人为的设计而不是单纯的人类行动,完全忽视了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中建立“自发秩序”的必要条件。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践及简评
新自由主义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三点:一是保证市场作用的最大化,排除政府干预;二是国民经济必须坚持私有化,排除公有制经济;三是取消贸易保护,实行全球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在不同国家,这三点的具体措施及其侧重点会有不同。在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一直推动着经济的私有化、自由化,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发达国家,主要是压缩通货膨胀、削减福利支出、减税刺激投资等;在国际贸易中,主要是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全球贸易和金融自由。新自由主义的系列政策在许多国家得到推行,而事实证明,只要实行了这些措施的国家,基本都发生了经济下滑,严重的甚至经济衰退。以最为推崇新自由主义的美国为例,近几十年里,其人均GDP年增长率远未达到新自由主义宣传的经济发展水平。新自由主义也未能促进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国均采取了诸如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私有化、减少政府宏观调控等新自由主义宣传的政策,但经济并未得到显著发展,各项举措均告失败,并陆续爆发金融危机。而社会主义阵营中,失败的典型就是苏联。
新自由主义在部分地方确有其合理因素,但总体而言,新自由主义是落后的、保守的。西方的许多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都是持批判的态度,西方近年来持续爆发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游行示威活动,就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有力反击。“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西方激进的经济学家正在联合,将逐渐整合成强有力的理论力量。在他们那里,理论批评与理论创新并重并举,必将全面超越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5]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发
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许多新决策,学界主要讨论了两个焦点问题。
一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对此,报告进行了科学的定位,那就是“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和地位,一方面明确地指出了政府的责任。许多学者对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展开了激辩,很多人主张回到新自由主义中,这些人都忽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问题,不是诞生在两百多年前的学者思想所能解决的。针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格局,面对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法治政府”,一方面将法治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器,打造廉洁政府;一方面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是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有部分学者认为国企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必须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这种完全否定公有制经济、盲目推崇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思想不在少数,必须极为警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任何改革都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必须坚持全民所有和全民共享的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许多基本规范值得我们学习,但诞生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其萌芽、发展的土壤一直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其本质特征和运用方法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克服新自由主义的思想障碍,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荣有.经济公正论[M].人民出版社,2010(1).
[2] (美)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15).
[3] (美)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
[4]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2).
[5] 程恩富.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J].求是杂志.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