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成长。从古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到现在的“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可以看出,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心”教育则是一个小学班主任教书育人的基础。
那么,对小学生应该怎样进行爱心教育呢?这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应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小细节抓起,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爱与被爱的幸福。这样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的思想,“爱”的种子才会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下面,就根据笔者十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怎样从细节处培养孩子的爱心。
一、在家庭生活中寻找细节,培养孩子的孝心
孝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幸福。有人调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父母孝敬长辈,孩子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和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
作为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便和各位家长进行了沟通,请他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孩子效仿的榜样,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示对老人的孝敬。如吃饭时先叫老人吃,买东西时不要忘了家里的老人,老人生病了要关心,对老人说话要轻言细语……同时,让孩子帮着分担家里的一些家务,如拿碗筷、擦桌椅、倒垃圾等。如果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让孩子去问候安慰,主动给长辈拿药递水等等。久而久之,孝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在学校里,我们也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孝心。如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我为妈妈洗次脚”、“我为爸爸捶捶背”、“我为爷爷唱首歌”等活动,使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由衷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这样,强化了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行为,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风。
二、在生活中寻找细节,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事物,如需要喂养的小动物、需要爱护的花草树木、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等。
喜欢小动物,这似乎是小学生的天性,这正好可以培养孩子怜惜爱护小生命的意识。最初,我在教室里养了两条金鱼,孩子们很喜欢它们,下课后总爱跑到讲台前驻足观看,或是跟它讲悄悄话,或是给它喂食,那溢于言表的怜爱之情真让人动容。孩子和小动物朝夕相处培养起来的感情,会让他爱屋及乌地喜欢上其他动物,进而喜欢他身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在一个集体中,总会存在一些身体或智力上有不足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班上有没有尊严,这也是衡量一个班级有无爱心的标尺。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年龄才9岁,身体却有五十多公斤,智力也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对这样一个身心都有残疾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总是时时处处关心他、鼓励他,帮他脱穿衣服、整理书包,和他做游戏。一发现优点就表扬他,哪怕他回答问题是错的,我也能从他的声音洪亮、站得端正、敢于答问这些方面表扬他。虽然这个孩子成绩很差,但在老师的影响下,没有一个同学歧视他,他在班上过得很快乐。另外,从孩子们的日记和家长的口中,我也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公共汽车上能给他人让座,给残疾人拿钱、买东西,动员家长帮助有困难的人……不知不觉中,一个残疾同学教会了孩子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在成长中寻找细节,教育孩子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至于妈妈在怀孕、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困难和波折,他们很少去了解。对孩子进行关爱生命的教育,首先就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懂得生命的宝贵。可以请母亲配合学校的教育,向孩子讲述自己在怀孕中身体、心理的变化,让孩子明白为了自己的出生,妈妈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可以让孩子留意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了解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这种对比、寻访、回忆,能让孩子从一些平常的事件中,感悟出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
此外,还要教给孩子们一些安全自救的措施。在家里要正确使用水、电、气等,一旦发生危险,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理,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应该果断放弃。对小学生来讲,发生意外时,最大的任务就是保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教育孩子必须从小抓起,只有从周围的点滴小事做起,处处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关心爱护父母、他人、自己,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关心爱护周围一切的人。因此,培养孩子,只有我们去爱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别人、爱自己乃至爱周围的一切。那么,就从父母、老师、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年人做起,对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孩子们认识到真、善、美,这才能让爱心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那么,对小学生应该怎样进行爱心教育呢?这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教育应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小细节抓起,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爱与被爱的幸福。这样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的思想,“爱”的种子才会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下面,就根据笔者十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怎样从细节处培养孩子的爱心。
一、在家庭生活中寻找细节,培养孩子的孝心
孝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幸福。有人调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父母孝敬长辈,孩子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和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
作为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便和各位家长进行了沟通,请他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孩子效仿的榜样,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示对老人的孝敬。如吃饭时先叫老人吃,买东西时不要忘了家里的老人,老人生病了要关心,对老人说话要轻言细语……同时,让孩子帮着分担家里的一些家务,如拿碗筷、擦桌椅、倒垃圾等。如果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了病,让孩子去问候安慰,主动给长辈拿药递水等等。久而久之,孝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在学校里,我们也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孝心。如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我为妈妈洗次脚”、“我为爸爸捶捶背”、“我为爷爷唱首歌”等活动,使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由衷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这样,强化了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行为,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风。
二、在生活中寻找细节,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事物,如需要喂养的小动物、需要爱护的花草树木、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等。
喜欢小动物,这似乎是小学生的天性,这正好可以培养孩子怜惜爱护小生命的意识。最初,我在教室里养了两条金鱼,孩子们很喜欢它们,下课后总爱跑到讲台前驻足观看,或是跟它讲悄悄话,或是给它喂食,那溢于言表的怜爱之情真让人动容。孩子和小动物朝夕相处培养起来的感情,会让他爱屋及乌地喜欢上其他动物,进而喜欢他身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在一个集体中,总会存在一些身体或智力上有不足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班上有没有尊严,这也是衡量一个班级有无爱心的标尺。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年龄才9岁,身体却有五十多公斤,智力也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对这样一个身心都有残疾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总是时时处处关心他、鼓励他,帮他脱穿衣服、整理书包,和他做游戏。一发现优点就表扬他,哪怕他回答问题是错的,我也能从他的声音洪亮、站得端正、敢于答问这些方面表扬他。虽然这个孩子成绩很差,但在老师的影响下,没有一个同学歧视他,他在班上过得很快乐。另外,从孩子们的日记和家长的口中,我也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公共汽车上能给他人让座,给残疾人拿钱、买东西,动员家长帮助有困难的人……不知不觉中,一个残疾同学教会了孩子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在成长中寻找细节,教育孩子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至于妈妈在怀孕、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困难和波折,他们很少去了解。对孩子进行关爱生命的教育,首先就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懂得生命的宝贵。可以请母亲配合学校的教育,向孩子讲述自己在怀孕中身体、心理的变化,让孩子明白为了自己的出生,妈妈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可以让孩子留意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了解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这种对比、寻访、回忆,能让孩子从一些平常的事件中,感悟出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
此外,还要教给孩子们一些安全自救的措施。在家里要正确使用水、电、气等,一旦发生危险,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理,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应该果断放弃。对小学生来讲,发生意外时,最大的任务就是保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教育孩子必须从小抓起,只有从周围的点滴小事做起,处处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关心爱护父母、他人、自己,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关心爱护周围一切的人。因此,培养孩子,只有我们去爱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别人、爱自己乃至爱周围的一切。那么,就从父母、老师、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年人做起,对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孩子们认识到真、善、美,这才能让爱心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