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高职改革中面临着危机,高职语文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引领,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实现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扎实推进语文素养教育,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语文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1 高职语文学科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有些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大都采用的是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一年。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教学必然前移。因此,也只有从基础课开刀,尤其是语文课首当其冲,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甚至被取缔,这也就不难理解了。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高职语文是不是应该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出局?我们认为高职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从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看,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看,语文教学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全面素质得以提升。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制造机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也确实不是令人满意的。教材缺乏高职的针对性,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从严格意义上进,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为之努力并实现的目标,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通过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要达到贴近学生,学而能用的效果,要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良好效果。
高职语文课并不像现代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那样可以淘汰出局,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的链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高职院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应当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搭建起一个平台。同时,需要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机制,我们的设想和作法是:
2 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机制
2.1 确立高职语文课程指导思想
高职语文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引领,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实现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扎实推进语文素养教育,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2.2 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目标和任务
1)围绕国家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提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语文教学实验,形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2)探索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程管理,特别是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验,探索语文课程发展的机制,研究和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符合学校、学生实际与发展需要的应用语文课程。增强语文课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形成并完善的符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充分体现:明确的基本内容、革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及合理的学时学分分配;形成并完善一套先进科学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及网上课件等手段进行教学;形成并完善一套适用的高水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导材料、习题集等;形成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其内容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理解、认知、综合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多层次的考察。3)积极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特别要鼓励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形成与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相适应的语文教学体制;根据新语文课程重视实践与实践教学的要求,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语文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4)探索职业学院语文教学评估制度的改革,尝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语文评价内容和标准,试行语文评价的新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教师语文教学的评价改革。尝试建立以语文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互动评估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语文教师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语文教师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
2.3 高职语文课程实验内容
根据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国家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编写“新语文课程标准”,并探索出运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导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操作要领,在实验中改进、完善和发展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应用语文新教材。进行新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实验。进行语文新课程体系中的校本语文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实践。深入探索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技术与策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研究校本语文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发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进行符合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语文教学方式的研究。研究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育教学新途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学习和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进行新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并建立符合语文素质教育思想、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即:建立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促进语文教师语文素养不断提高、不断促进语文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2.4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宣传动员。提高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支持和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决策和相关工作。收集先行实验地区和学校的语文课改资料、光盘、总结材料、实验方案、评价材料等,较好地借鉴他们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展适合校情、学情的课改实验,做好语文课改实践经验的积累。根据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国家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在深入研究地基础上编写“新语文课程标准”。运用“新语文课程标准”编写《新语文教学大纲》,根据《新语文教学大纲》编写“语文新教材”。
(2)实施阶段:结合高职的特点,以实际应用“语文”相关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现在的语文课程体系。
课程开设方式灵活,“必修课、选修课两结合”。在课程的开设方式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对高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将“实用语文”课程开设为:必修课和任选课,以对应不同专业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课程内容强调“必需、够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均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并以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中心。针对各专业培养行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安排“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重点突出“必需、够用”的能力训练,提升学生就业的应岗、转岗、换岗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教材改革,“求优、求新、求适用”。选用教材方面,坚持“求优求新求适用” 的原则。
尽量采用优秀获奖教材、较近时期的新教材。尽量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专业教材的发展形势,结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经验水平,编写新教材及选修课讲义,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采用“理论知识+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力实践教学改革,强调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采用了“理论知识+实践训练”的课程模式,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入案例式、示范式、训练式、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落实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实行“课堂+准课堂”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体系,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准课堂”“准课程化”的早训、晚训能力训练模式,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课程考试形式,凸显能力本位。在考试方式上,为凸显能力本位,分别采用了卷面理论考核、实践运用考核、情景考核、写作学习论文、参加证书考级等多种形式,以强化学生的能力运用的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挥每位教师特长,优化组合任课教师。每位授课教师在遵守基本教学规则的前提下,对讲课次序或讲授方式,可自主把握,以尽量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展现个人魅力。
(3)总结阶段
对新语文课程标准、新教材实验结果进行终结性测评,写出验证性实验研究报告,提出修改、完善和发展新语文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新语文课改实验成功经验,形成发展性新语文课改实验研究报告。制定深化新语文课改的经验推广计划。根据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完成精品课建设。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思考、敢于实践,那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语文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1 高职语文学科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有些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大都采用的是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一年。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教学必然前移。因此,也只有从基础课开刀,尤其是语文课首当其冲,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甚至被取缔,这也就不难理解了。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高职语文是不是应该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出局?我们认为高职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从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看,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看,语文教学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全面素质得以提升。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制造机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也确实不是令人满意的。教材缺乏高职的针对性,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从严格意义上进,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有课程为之努力并实现的目标,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通过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要达到贴近学生,学而能用的效果,要达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良好效果。
高职语文课并不像现代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那样可以淘汰出局,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的链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高职院校的决策者、管理者应当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搭建起一个平台。同时,需要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机制,我们的设想和作法是:
2 构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机制
2.1 确立高职语文课程指导思想
高职语文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引领,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实现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扎实推进语文素养教育,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2.2 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目标和任务
1)围绕国家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提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语文教学实验,形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2)探索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程管理,特别是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验,探索语文课程发展的机制,研究和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符合学校、学生实际与发展需要的应用语文课程。增强语文课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形成并完善的符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充分体现:明确的基本内容、革新的学科发展方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及合理的学时学分分配;形成并完善一套先进科学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及网上课件等手段进行教学;形成并完善一套适用的高水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导材料、习题集等;形成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其内容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理解、认知、综合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多层次的考察。3)积极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特别要鼓励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形成与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相适应的语文教学体制;根据新语文课程重视实践与实践教学的要求,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语文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4)探索职业学院语文教学评估制度的改革,尝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语文评价内容和标准,试行语文评价的新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教师语文教学的评价改革。尝试建立以语文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互动评估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语文教师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语文教师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
2.3 高职语文课程实验内容
根据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国家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编写“新语文课程标准”,并探索出运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导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操作要领,在实验中改进、完善和发展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应用语文新教材。进行新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实验。进行语文新课程体系中的校本语文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实践。深入探索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技术与策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研究校本语文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发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进行符合新语文课程理念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语文教学方式的研究。研究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育教学新途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学习和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进行新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并建立符合语文素质教育思想、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即:建立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促进语文教师语文素养不断提高、不断促进语文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2.4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宣传动员。提高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支持和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决策和相关工作。收集先行实验地区和学校的语文课改资料、光盘、总结材料、实验方案、评价材料等,较好地借鉴他们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展适合校情、学情的课改实验,做好语文课改实践经验的积累。根据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国家职业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在深入研究地基础上编写“新语文课程标准”。运用“新语文课程标准”编写《新语文教学大纲》,根据《新语文教学大纲》编写“语文新教材”。
(2)实施阶段:结合高职的特点,以实际应用“语文”相关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现在的语文课程体系。
课程开设方式灵活,“必修课、选修课两结合”。在课程的开设方式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对高职人才规格的要求,将“实用语文”课程开设为:必修课和任选课,以对应不同专业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课程内容强调“必需、够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均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并以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中心。针对各专业培养行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安排“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重点突出“必需、够用”的能力训练,提升学生就业的应岗、转岗、换岗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教材改革,“求优、求新、求适用”。选用教材方面,坚持“求优求新求适用” 的原则。
尽量采用优秀获奖教材、较近时期的新教材。尽量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专业教材的发展形势,结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经验水平,编写新教材及选修课讲义,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采用“理论知识+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力实践教学改革,强调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采用了“理论知识+实践训练”的课程模式,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入案例式、示范式、训练式、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落实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实行“课堂+准课堂”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体系,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准课堂”“准课程化”的早训、晚训能力训练模式,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课程考试形式,凸显能力本位。在考试方式上,为凸显能力本位,分别采用了卷面理论考核、实践运用考核、情景考核、写作学习论文、参加证书考级等多种形式,以强化学生的能力运用的重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挥每位教师特长,优化组合任课教师。每位授课教师在遵守基本教学规则的前提下,对讲课次序或讲授方式,可自主把握,以尽量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展现个人魅力。
(3)总结阶段
对新语文课程标准、新教材实验结果进行终结性测评,写出验证性实验研究报告,提出修改、完善和发展新语文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新语文课改实验成功经验,形成发展性新语文课改实验研究报告。制定深化新语文课改的经验推广计划。根据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完成精品课建设。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只要我们勇于思考、敢于实践,那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将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