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443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载体,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构建一种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具体方法为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首先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课题,以未知的问题为基础进行学习、探讨.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基础训练,使学生学习和了解了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在本科生阶段接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训练.RBL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有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及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素质,进而适应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其他文献
药理学是高等医药院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知识点分布较广、知识面宽、内容较多.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获取药理学知识是药理学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作者从事药理学教学工作的体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因材施教;②实行点面结合、共性与个性分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力度;③综合利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④加强实验能力培养,深入了解理论知识.
根据药理学教学的实践,本文从比较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实施方法及实施手段等方面,介绍了比较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临床医学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之一,递进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满足了这一需要.我院递进式PBL教学以教师培训为基础,问题的设置尽量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讨论中逐步推进、层层深入,使学生掌握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方法,受到广泛好评.这一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逻辑思
目的 观察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方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8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即PBL教学实验组(93名)和传统教学对照组(95名).按照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进行教学.PBL实验组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案例分析导入,然后逐渐展开的教学方法.用同一试卷测试和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课成绩、理论课成绩和总成绩.结果实验组
根据急诊整复外科学的专业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创立了分级教学法和分类教学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探讨了分级教学法和分类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和多种层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获得急诊整复外科学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本文介绍了2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在本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妇产科学见习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逐渐认知及教学信息的反馈,由此而得到的一些体会.实践证明,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中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