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便秘气虚证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芪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便秘气虚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黄芪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并行耳穴贴压,每次单耳贴压,3 d换另一侧。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每次30 mL,每日1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停药4周进行随访。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复发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腹胀评分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为61.1%(22/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为14.7%(5/34),对照组为45.5%(10/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汤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慢性便秘气虚证患者主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并可降低复发率。
其他文献
"信、达、雅"是翻译的三个标准。由于中医语言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医英语翻译时难以兼顾"信"与"雅",译文往往是得"信"而忘"雅",得"雅"而忘"信"。通过语言国情学的理论特点,初步探讨中
<正>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审字[2011]61号文件批复,《甘肃中医》杂志拟作如下变更:一、刊名:由《甘肃中医》变更为《西部中医药》;二、主办单位:由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变更为
目的探讨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确诊的17例甲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