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研究脉络述评

来源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大学作为企业整合战略资源、提升人力资本的工具,其促进组织获得长效竞争优势的作用在快速、动荡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中日益凸显,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研究了企业大学的起源、崛起原因及运营。
  关键词:企业大学;公司大学;脉络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4-16-02
  
  近十几年来企业大学异军突起,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大都是基于国外企业大学的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由于具有地域性和研究者角度不一,内容琐碎。对现有研究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有助于国内企业沿着科学与合理的方向更好地实践企业大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者沿着前人所指引的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一、企业大学研究起源
  关于首家企业大学的来源,有人认为早在1927年通用汽车设计和管理学院、1950年迪斯尼大学、1955 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克劳顿威尔学院,是企业大学之先河,但是这时候的企业大学还停留在培训中心的形式。因此,也有人认为,麦当劳公司1961 年筹办的“汉堡大学”是第一所正式化运营的企业大学。我们引用Meister的观点[1],将“通用汽车”作为第一家在公司内开设大学的企业。引用袁锐锷等(2002)的观点将企业大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2]:1、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期),2、管理变革阶段(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3、创建学习型组织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
  企业大学的概念在组织内没有明确的边界,每个企业都是从自己企业的性质、人力资源的水平、智能特色,以及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大学概念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需要来发展和构建企业大学的。Dealtry (2001)认为“企业大学的创建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推进器,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文化、进取心进行仔细地规划、多领域地思考”[3]。Dealtry ( 2002)提出“企业大学是一种学习模式。企业大学的学习模式是管理的介入,这种管理介入把组织带入有力的、持续发展的阶段。”Allen(2002)认为“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实体,它作为一个策略性工具支持母公司实现其使命,即通过众多活动来推进个人和集体的学习,知识和智慧的发展”[4]。这些对企业大学的不同界定,反应了企业大学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内涵不断的丰富。对企业大学的讨论有益于企业大学的发展,特别是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和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上研究企业大学应具有的本质特征和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大学崛起原因研究概况
  企业大学崛起并迅速发展是各方面的因素综合的结果。郑宏伟等(2001)认为这是企业技术、人才跟进的迫切需要、传统大学对专业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低、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量大利厚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技术基础。王伟(2002)认为有五个原因,即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立足之本、购并风潮急需企业文化整合、知识经济呼唤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促使知识保质期缩短、企业大学是劳资双方的“双赢”。周江林(2007)对企业大学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更具有层次性:从高校角度来说,传统大学的三大职能日渐弱化;高等教育选择范围要求扩大,从全日制到多样化;高等教育的提供者发生质变:企业充当教育者。从社会角度来说,知识经济促使知识保质期缩短;终身教育观念得到广大企业员工的普遍接受;从等级制到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理论变革要求员工提升自身的能力。从企业角度来说有企业文化融合的需要、依靠人力资源来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以及共赢价值理念。员工角度主要是企业员工的终身任职能力方面的需要。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企业大学崛起的动因研究逐层深入,视角越来越宽阔,不仅局限于企业单方面的需求,也看到了知识经济、技术的客观推动作用;不仅看到企业大学的优点也认识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外部因素的推动与内部因素的内在诉求,共同促进了企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由此不断地推动企业向学习型组织演变。那么,为什么是企业大学而不是其他的方式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企业大学的独特优势1或者功能决定的。在调查企业大学的主要功能时,有87%的企业大学选择为企业培养人才,58%选择了企业文化传承,47%选择推动企业变革,13%选择了整合产业链,19%选择企业品牌营销,只有4%选择将企业大学作为集团利润来源之一[5]。
  由此可见,企业大学是企业培训员工的先进教育模式,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工具, 同时也是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选择。企业大学作为企业人才培育和成长的摇篮, 为企业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企业大学运营研究脉络
  (一)经营模式
  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是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需求与企业战略研究之后做出的选择。通过对一些成功的企业大学的研究,研究者认为企业大学的经营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汪江(2007)采用的是Walton(1999)提出的方法,将企业大学分为第一代(采用教室学习的实体模式)、第二代(多层次的联合模式)和第三代(虚拟模式)[6]。徐湄(2006)围绕企业运营的内核特点和教学的主导内容, 划分出企业大学的三种模式:生产技能型、服务沟通型、科技创新型三种[7]。官志华等(2007)对西方企业创办企业大学的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网上课程、以技术为背景的商业运作、混合式学习模式和配合知识管理的虚拟大学四种模式[8]。文献[5] 从四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以企业大学的服务范围为依据,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以培训对象为依据,可以分为中高阶型和低阶型;以企业形态为依据,可以分为实体化和虚拟化;以的创建方法为依据,可以分为自主创建型、校企合作型和IT导入型2。企业大学的运行模式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企业战略的改变而不断进行调整。并且每一种模式有其相应的适用条件。
  (二)师资与课程
  师资与课程是企业大学的两大独特优势,也是企业大学成功运营的两大保障。关于师资,众多研究者和企业大学专家已达成共识:高层管理者亲身参与教学是企业大学成功的关键因素[1]。美国著名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大学中, 高层领导都积极地参与促进企业大学的发展。平均有45% 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企业大学学习计划的制定, 并扮演着学习倡导者的角色;一线业务经理平均有73%直接投入授课讲师的行列[9]。而课程体系的设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学习地图”,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学习需求,做好需求调研分析,然后基于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设计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核心课程,制定相应的进度安排和检验课程效能的标准,进行信息反馈并不断的改进和推广等,这是一套机制的运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或全球化经营的扩散,师资与课程要完美的融合就要求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整合混合式学习、嵌入式学习、导师制学习、行动学习、E- Learning 与课堂学习, 建构一个混合式的学习环境, 已经是全球各企业大学的重要发展策略。
  (三)投资回报与评估
  投资回报是企业大学存续的潜在评价准则,麦当劳认为,每投入1元的培训费会产生10 倍以上产值的回报,可见,企业大学的投资呈正效应。然而这并不表示就不用对企业大学做投资回报分析。陈粲(2005)等认为对企业大学不考虑投资回报与过分计较投资回报都是错误的[10]。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无形的,其投入的回报表现是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据CUX 的调查显示, 66%的企业大学负担着对学习进行衡量和评估的职责, 30%则与企业其他部门共同承担,90%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企业大学完全承担着这种职责[9]。乔学军(2007)认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应该包括两个层次:在微观层面上,评估每个培训项目的效果;在宏观层面上,评估企业大学对组织的贡献[11]。在宏观层面上,评估企业大学对组织的贡献方面,目前最主要问题是缺乏业内公认的、定量化的评估指标。无论评估哪个层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大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惟有如此,才能逐步寻找适用的评估指标。
  四、结语
  企业大学作为企业整合战略资源、提升人力资本的工具,其促进组织获得长效竞争优势的作用在快速、动荡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中日益凸显。企业大学的发展进程有待于实践的探索,在这种探索中,不断挖掘出企业大学的内涵,并赋予新的定义,至于动机问题,未来将侧重于推动企业大学发展变化的原因研究。企业大学的运营体系研究将是最具有实际意义也是最为困难的。具体内容有:利用现代化网络及数字工具,促进办学模式的转变3;专业的课程研发人员的培养;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建立与外界广泛的战略联盟关系4,如国家的教育部门、传统教育机构、知名的培训咨询公司、其他企业或企业大学之间、行业内建立产业大学以及企业大学协会等。中小企业实施企业大学战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Meister, J.C.Corporate Universities Lessons In Building A World-Class Work Force [M]. New York, McGral-Hill, 1998 a.
  [2] 袁锐锷,文金桃.美国企业大学现象透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3] Dealtry, R. How to configure the corporate university for success[J]. The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2001a ,13(02).
  [4] Allen, M. The Corporate University Handbook: Designing, Managing, and Growing a Successful Program[M]. AMACOM Div American Mgmt Assn,2002.
  [5] 凯洛格(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企业大学的定位与创建[J].北大商业评论,2007,(07).
  [6] 汪江.虚拟企业大学的基本特征与创建原则[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6).
  [7] 徐湄.刍议企业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其类型[J].集团经济研究,2006,(01).
  [8] 官志华,曾楚宏.西方企业创办企业大学的模式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3).
  [9] 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 INC.The Executive Summary of 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 Sixth Annual Benchmarking Report[R]. 2004.
  [10] 陈粲,胡宏峻,王寒.建立企业大学的十大问题(上)[J].企业研究,2005,(09).
  [11] 乔学军.课程与评估:中国企业大学的短板[J].北大商业评论,2007,(07).
  
  作者简介:
  李璐岚,女,福建厦门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
  陈燕惠,女,福建厦门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
其他文献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伴随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的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疏肝方治疗肝郁肾虚证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来自我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刑罚执行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应运而生。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于2002年8月在上海率先起步,2009年9
阐述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以及对班主任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论述班主任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江苏省30所农村初级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制约该市农村初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应
高职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更注重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然而,经过多年的“哑巴”英语学习,学生在提高听说能力时,往往有很强的焦虑心理。这种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理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