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链条锅炉在运行中随着负荷和煤种的变化情况,需要进行适当地调节。能否使运行适应这种变化,决定于对煤层的厚度、炉排速度、炉膛风压的调节。调节的正确与否,又决定于司炉操作人员的技术熟悉程度。
【关键词】链条锅炉;运行调节
1.煤层厚度
为了适应负荷的变化,煤层厚度也随之改变。调节煤层厚度要注意煤的特性。对于灰分大、水分多、颗粒大、灰分熔点高的煤,在一般情况下,煤层需要调厚,相反,煤层则要调薄些。因为灰分大、水分多的煤,进煤量要多,才能适应锅炉负荷的增加。而颗粒小的煤,煤层空隙小,阻力大,空气不易透过,采用薄煤层有利于通风。粉煤多及灰分熔点低的煤也采用薄煤层。链条炉燃料层一般在100-160mm左右,对于粘结强的煤,煤层厚度可调至60-120mm,非粘结性的煤,其厚度可调至80-140mm;无烟煤和贫烟煤可调至100-160mm 。无烟煤着火温度高达700-800℃,且难于着火燃烧,因此,炉排速度相应减慢,为了适应负荷的变化,只有适当地调整煤层厚度。然而,无烟煤受热后,在一般情况下,它要产生自裂,由大块的煤变成细粒的煤,增加了通风的阻力,从而限制了煤层的厚度,司炉操作人员在调节煤层的厚度时,一定要做到因炉、因煤制宜,综合分析,权衡利弊,然后确定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适当,且燃烧正常,新煤离开煤闸板后100-150mm就应开始燃烧,在距挡渣板(俗称老鹰铁)前300~400mm处燃尽。
当锅炉负荷变化时,给煤量应相应地变化,但在一定范围内,或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调节为层厚度的办法。因为煤层厚度的变化,对调节负荷不能立即见效,只有当新调节的煤层移动到炉排中部(即燃烧中心区域)时,才开始对负荷有影响。因此,对于少量负荷的调节,一般仅通过加快炉排速度来增加给煤量。如果负荷变化较大,而且锅炉将在新负荷下长期稳定运行时,则应考虑煤层厚度,使其煤量与蒸发量适应。
2.炉排速度
链条炉排速度的可调范围一般在2-25米时。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炉排速度必须与负荷变化相适应,在调节炉排速度时,要注意煤的特性。挥发分少的煤,不容易着火,如果炉排速度过快,容易出现断头,困此速度应慢些。挥发分多的煤,容易着火,如果炉排速度过慢,会把煤闸板烧坏,这时,需要调快炉排速度。炉排速度应经试验确定。正常的炉排速度,应保持整个炉排面上都有燃烧火床,而在接近挡渣板(老鹰铁)处没正在燃烧的焦炭。
3.对风压和风量的调节
根据链条炉燃烧过程的分区域和分阶段进行的特点,在炉排下部都设置了风室,一般为5~10个。风室多有利于调节送风量,但风室的结构复杂。链条炉有采用一侧送风的,当炉排较宽时,则采用两侧送风。
链条炉运行时,风压的大小应该根据煤层厚度而定。煤层厚,颗粒又小的煤(即粉煤多)要求风压高一些,否则,就会影响燃烧。当煤层调薄时,风压相应调低,否则,炉排上的粉煤会被扬起,随着烟气一起逸出烟囱。另外,由于炉排上的粉煤被扬起,会使炉排燃烧上局部出现火口(即炉排上燃烧层局部穿孔)。当炉排上的燃烧层出现火口时,在火口周围,燃料炽烈地燃烧,而炉排其它部分则缺乏空气,燃烧不旺,使炉排上整个火床燃烧不均匀,燃烧层表面呈暗灰色,从而增加了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同时也影响锅炉的出力。在正常运行时,炉排下面各风室的小风门开度应根据燃烧情况及时调节。例如:在炉排前后两端,新煤刚刚进入和焦炭接近燃尽,都不需要过多空气。因此,这两个风室的小风门一般只开一点,如果风室串风,有时甚至不开。在炉排中部,即燃烧中心区,焦炭迅速燃烧,需要大量空气,在炉排中部的小风门要全开。在调整各风室小风门的开度时,调整的幅度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燃烧的不均匀性。在调节燃烧时,要维持炉排上火床的长度。在正常燃烧时,火床的长度约占炉膛有效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对于在满负荷运行分五段送风的锅炉,一般第一、第五风室的风压为10-20H20mm;第二、第四风室的风压为40-6mmH20;第三风室压为60-80mmH20。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说明,对炉排速度、煤厚度、风压的调节,不仅决定锅炉负荷的变化,还决定于煤的质量。上述三者的配合是:厚为层、高风压、跑慢车,薄煤层、低风压、跑快车,中等厚度的煤层,取中等的风压和中等的炉排速度。
锅炉运行时,负荷的变化系指负荷的增加或减少。当负荷增加时,若燃烧调节配合不当,汽压就下降;当负荷减少时,燃烧不减弱,汽压则上升,它的调节顺序如下:
(1)需要增加负荷时,先增加引风,再增大送风,然后增加炉排速度。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是先调风量,再调煤量。因为改变风量可以很快稳住汽压,所以大多司炉操作人员习惯于先调风。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链条炉炉排转速慢,增加进煤量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初见效果。但调风后一定要很快调节给煤量,不然,随着风量的增加,炉排上的燃料燃烧速度加快,可燃质越来越少,在火床上将出现不均匀现象,这样汽压虽然在短时间顶上去,但很快又会降下来,而且风量越大,炉膛温度下降越快,汽压下降更快。
(2)需要减少负荷时,先降低炉排转速,然后减少风量,先减送风,再减引风。上述调节步骤不是绝对不变的,能否做到灵活运用,这就决定于司炉操作的实际经验和运行技术熟练的程度。链条炉的运行较稳定,炉膛内负压可控制在1-3mmH20,为了不至于造成正压喷火伤人,炉膛的负压还可以适当高一点。
链条煤调节过热蒸气温度比较简单。经常用来调节气温的方法是调节二次风。链条炉的二次风一般装在前拱上部,喷射方向稍向下倾斜。所以,二次风开大,火焰中心向下,出口烟温降低,过热蒸汽温度相应下降;相反,二次风开小,火焰中心向上,过热蒸汽温度也相当上升。
【关键词】链条锅炉;运行调节
1.煤层厚度
为了适应负荷的变化,煤层厚度也随之改变。调节煤层厚度要注意煤的特性。对于灰分大、水分多、颗粒大、灰分熔点高的煤,在一般情况下,煤层需要调厚,相反,煤层则要调薄些。因为灰分大、水分多的煤,进煤量要多,才能适应锅炉负荷的增加。而颗粒小的煤,煤层空隙小,阻力大,空气不易透过,采用薄煤层有利于通风。粉煤多及灰分熔点低的煤也采用薄煤层。链条炉燃料层一般在100-160mm左右,对于粘结强的煤,煤层厚度可调至60-120mm,非粘结性的煤,其厚度可调至80-140mm;无烟煤和贫烟煤可调至100-160mm 。无烟煤着火温度高达700-800℃,且难于着火燃烧,因此,炉排速度相应减慢,为了适应负荷的变化,只有适当地调整煤层厚度。然而,无烟煤受热后,在一般情况下,它要产生自裂,由大块的煤变成细粒的煤,增加了通风的阻力,从而限制了煤层的厚度,司炉操作人员在调节煤层的厚度时,一定要做到因炉、因煤制宜,综合分析,权衡利弊,然后确定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适当,且燃烧正常,新煤离开煤闸板后100-150mm就应开始燃烧,在距挡渣板(俗称老鹰铁)前300~400mm处燃尽。
当锅炉负荷变化时,给煤量应相应地变化,但在一定范围内,或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调节为层厚度的办法。因为煤层厚度的变化,对调节负荷不能立即见效,只有当新调节的煤层移动到炉排中部(即燃烧中心区域)时,才开始对负荷有影响。因此,对于少量负荷的调节,一般仅通过加快炉排速度来增加给煤量。如果负荷变化较大,而且锅炉将在新负荷下长期稳定运行时,则应考虑煤层厚度,使其煤量与蒸发量适应。
2.炉排速度
链条炉排速度的可调范围一般在2-25米时。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炉排速度必须与负荷变化相适应,在调节炉排速度时,要注意煤的特性。挥发分少的煤,不容易着火,如果炉排速度过快,容易出现断头,困此速度应慢些。挥发分多的煤,容易着火,如果炉排速度过慢,会把煤闸板烧坏,这时,需要调快炉排速度。炉排速度应经试验确定。正常的炉排速度,应保持整个炉排面上都有燃烧火床,而在接近挡渣板(老鹰铁)处没正在燃烧的焦炭。
3.对风压和风量的调节
根据链条炉燃烧过程的分区域和分阶段进行的特点,在炉排下部都设置了风室,一般为5~10个。风室多有利于调节送风量,但风室的结构复杂。链条炉有采用一侧送风的,当炉排较宽时,则采用两侧送风。
链条炉运行时,风压的大小应该根据煤层厚度而定。煤层厚,颗粒又小的煤(即粉煤多)要求风压高一些,否则,就会影响燃烧。当煤层调薄时,风压相应调低,否则,炉排上的粉煤会被扬起,随着烟气一起逸出烟囱。另外,由于炉排上的粉煤被扬起,会使炉排燃烧上局部出现火口(即炉排上燃烧层局部穿孔)。当炉排上的燃烧层出现火口时,在火口周围,燃料炽烈地燃烧,而炉排其它部分则缺乏空气,燃烧不旺,使炉排上整个火床燃烧不均匀,燃烧层表面呈暗灰色,从而增加了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同时也影响锅炉的出力。在正常运行时,炉排下面各风室的小风门开度应根据燃烧情况及时调节。例如:在炉排前后两端,新煤刚刚进入和焦炭接近燃尽,都不需要过多空气。因此,这两个风室的小风门一般只开一点,如果风室串风,有时甚至不开。在炉排中部,即燃烧中心区,焦炭迅速燃烧,需要大量空气,在炉排中部的小风门要全开。在调整各风室小风门的开度时,调整的幅度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燃烧的不均匀性。在调节燃烧时,要维持炉排上火床的长度。在正常燃烧时,火床的长度约占炉膛有效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对于在满负荷运行分五段送风的锅炉,一般第一、第五风室的风压为10-20H20mm;第二、第四风室的风压为40-6mmH20;第三风室压为60-80mmH20。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说明,对炉排速度、煤厚度、风压的调节,不仅决定锅炉负荷的变化,还决定于煤的质量。上述三者的配合是:厚为层、高风压、跑慢车,薄煤层、低风压、跑快车,中等厚度的煤层,取中等的风压和中等的炉排速度。
锅炉运行时,负荷的变化系指负荷的增加或减少。当负荷增加时,若燃烧调节配合不当,汽压就下降;当负荷减少时,燃烧不减弱,汽压则上升,它的调节顺序如下:
(1)需要增加负荷时,先增加引风,再增大送风,然后增加炉排速度。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是先调风量,再调煤量。因为改变风量可以很快稳住汽压,所以大多司炉操作人员习惯于先调风。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链条炉炉排转速慢,增加进煤量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初见效果。但调风后一定要很快调节给煤量,不然,随着风量的增加,炉排上的燃料燃烧速度加快,可燃质越来越少,在火床上将出现不均匀现象,这样汽压虽然在短时间顶上去,但很快又会降下来,而且风量越大,炉膛温度下降越快,汽压下降更快。
(2)需要减少负荷时,先降低炉排转速,然后减少风量,先减送风,再减引风。上述调节步骤不是绝对不变的,能否做到灵活运用,这就决定于司炉操作的实际经验和运行技术熟练的程度。链条炉的运行较稳定,炉膛内负压可控制在1-3mmH20,为了不至于造成正压喷火伤人,炉膛的负压还可以适当高一点。
链条煤调节过热蒸气温度比较简单。经常用来调节气温的方法是调节二次风。链条炉的二次风一般装在前拱上部,喷射方向稍向下倾斜。所以,二次风开大,火焰中心向下,出口烟温降低,过热蒸汽温度相应下降;相反,二次风开小,火焰中心向上,过热蒸汽温度也相当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