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朋满座 观点交锋 思想碰撞 共谋发展
3月25日至2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传媒创新年会”论坛会场上,百余位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传媒界高端人士和千余人次与会者在这里济济一堂,共享创新思维带来的清新气息。
三场论坛,场场爆满,论坛嘉宾各种观点和思想激烈交锋、不断碰撞,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创新”思想贯穿始终:传统媒体如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等等,在媒体战国时代续写新的传媒神话;新兴媒体如何不断以创新理念推动自身走向成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如何在创新中相互融合……。各路传媒豪杰的新奇思想掷地有声,“剑”指创新。
业界高端人士创新思想和创新秘笈频频在三场论坛上“曝光”,这不仅让与会者收获颇丰,深信也会给实践中的传媒业界人士带来一次“洗脑”风暴。
创新是报业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报业的发展问题有外部的环境影响,也有我们自身的问题。创新通常划分为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技术创新我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要是在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下功夫。
技术创新方面:第一是新闻采编流程的技术创新,我们应该重视现场发稿、滚动发稿;第二是新闻信息整合和处理技术的创新,将报纸新闻内容延伸为多种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技术开发,构建统一的新闻信息数字化处理平台;第三是报纸生产和新闻印刷技术的创新,使我们的报刊在印刷方面提高质量、加快速度。产品创新方面我们有两个打算:一是和国内外一流的企业共同开发南方报业的新闻信息资源。二是跨媒体的合作,创新平面媒体内容的传播渠道。
同时,我们一直在探索最适合品牌媒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改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这是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过去我们是由南方日报来办的集团,所有的子报子刊都属南方日报管辖,现在我们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改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之后,它们在集团党委会、管委会的领导下,都要面向市场。
把党报作为一个竞争王牌
乔平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
作为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我们的结论是,报业集团要有竞争力,集团的党报就必须有竞争力,否则政治上党报会边缘化。我们把党报作为参加竞争的一个王牌,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开放性、多功能、两头满意为办报方针,以追求最新的新闻为理念,做深、做好新闻,在版面上做好新闻,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大版面。2005年《广州日报》发行量达到200万份,同时党报也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集团收入达到17亿元,连续12年在全国报业集团排名第一。
今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们仍然要在战略问题上把握关口,因此我们正在研究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就是以报业为基础,以内容为纽带,以相关产业为平台,不断探索报业和有关媒体的结合,尽快占领新媒介的市场,换句话说,我们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要向传统媒体要存量,向新媒体要增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传媒业的发展亟待体制改革
齐勇锋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文化产业中心主任
我国传媒业十几年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几点共性的东西。第一,传媒业对国家发展举足轻重,影响很大;第二,新技术革命是推动传媒业发展的动力,对我们现有的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传媒业总体来看是一个融合的趋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四,各种所有制的融合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我们的媒体不适应主要在于有一系列遗留下来的传统体制,这种制度安排不利于媒体的融资,不利于媒体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因此事业机制不是规范的体制。事业体制应和企业运行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在媒体创新方面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要对这种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行机制进行改造,使它能够过渡到现代企业制度,因此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整体的改制来完成。
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
崔保国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报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我提出一个“蓝海战略”的新概念,即把市场的天地比喻成红海和蓝海,红海就是显示存在和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当前还不存在的市场,是未知的产业。红海里面大家拼命地竞争,以攫取更大的份额,但是利润和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竞争也越来越惨淡。蓝海战略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加强创新”,蓝海代表创新和创造,代表新利润增长的机会。
那么报业的蓝海战略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数字化的平台,如果不迅速实现数字化的整合,可能只有走向消亡和消失。第二是媒体经营的方式,跨媒体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三是要创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要有新的业务,在市场上有自己的份额。同时不可忽视媒体的整合。
报业向互联网融合要知己知彼
郭凡生 慧聪国际总裁、慧聪网CEO
报人一定要了解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专家你才能真正办好未来的平面媒体。目前,报业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成功的不多。报刊自己办网站有几大问题:第一,内容怎么互动。如果一个报纸让自己的记者采访发到自己的网站就没有实际意义,今天区域性新闻网站完全可以取代你。你必须做到把这个城市报纸的内容和全国媒体关于这个城市的内容都拿到,让它不断在你的网站上更新,才可以跟互联网竞争。第二,传统媒体怎样做广告。平面媒体重要的一步是把自己的分类广告归类让别人来查,这需要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和分类的基础,很难做到。而在分类广告上,互联网的优势就很明显。第三就是技术。没有流量的时候你想要流量,流量一来就死机。真正好的网站一定有优秀的技术。第四就是制度,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制度支持的。不管是搜狐上市还是百度上市,都创造了几百个百万富翁,但互联网成功在于是一种投资者占小头、运营者占大头的机制,所以报社对自己的网络媒体应该变成一个风险投资者,在这里不但要创造一个新业务,还试图创造一个你们梦寐以求但不敢触摸的一个展示和制度,进而产生极大的效应。
手机搜索:真正的自主创新
朱 波Cgogo首席执行官
无线互联网是真正的自主创新,Cgogo在这个行业中是世界领先的。今后的无线互联网就是个性化服务加上个性化搜索,它的魅力在于提供贴身的、个性化、24小时的智能化信息。
目前中国移动手机有4亿多,而且目前几乎所有的手机都可以上网。无线互联网跟互联网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也非常多,已经达到7000多万,移动互联网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模式不断地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网的优点:可以通过一个系统分析到每一个数据用户;传播方便;信息功能非常全面,有视频、有短信;传播的范围更广泛;新闻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互联网;“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使信息更能有效传播;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避免互联网的同质化,查找信息时更速度化、人性化、个性化。
无线互联网带来的价值链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价值链,它整合了互联网、企业、无线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业务。
上海东方卫视的创新:打新闻牌
徐威上海东方卫视总经理、总编辑
目前面临挑战的不仅仅是纸媒体,电视媒体更是如此。创新就是差异特征,东方卫视打的是新闻牌。打造新闻台困难很大,除了央视以外,地方台没有这样做的,因为成本很大。这就给了我们机会,每天5个多小时的新闻播出量,树立了我们的品牌效应。做新闻台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我们跟兄弟台、新华社以及国际机构合作,有效获取新闻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品牌的生产,如推出一些大型活动。
电视市场特征是垄断竞争,又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竞争,现在的电视改革进程太厉害了,大家看到所谓的资源,必然是国外的复制品,有一些人把它国产化、地域化,因为原创的成本很高。
对于创新的挑战,我们传统电视就在家里,而现在有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等。传统电视生产的内容一开始就充分利用新媒体。我们是在一个垄断的行业里面,我们的水平还很低,所以很多工作要一步一步地做,创新要从小事做起。
见证媒体变局
吴海民京华时报社社长
报业的拐点和互联网的临界点是同时发生的,这就使整个中国媒体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报纸将处于弱势,报纸蛋糕还会减少。报业自身的改革、转型以及市场的洗牌都势在必然。
在未来十几年中,报业的洗牌有四大趋势:第一,报纸的规模会持续缩小,但是报纸的增长点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第二,报业的竞争度会大大提高,强势的报纸也会脱颖而出,区域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形成;第三,报业集中度不断加大,集团化建设不断加强,报纸并购时代必将到来;第四,这种集团化一定是向传媒集团的方向发展,而不单是一个报业集团。
这四大趋势给报业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上都要跟上形势,以往过度依赖广告的单一经营和粗放管理是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对治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博客带来传播模式的改变
方兴东博客网董事长兼CEO
博客是Web2.0时代唯一的杀手级应用,它不仅仅是一个出版物,更是一场互联网的革命。每个人在网上有自己的家,并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抒发创造力,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主要是传播大量的信息,是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而博客传播与此相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
这两个模式之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思想模式,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它们会有冲突,但不是对立,而是相互的融合。很多人认为博客会影响新闻的传播,但我觉得博客最多能够成为大众传媒很好的一个新闻源,给每个人提供新闻,这个新闻源本身不可能有巨大的影响力,只有通过大众传播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大的社会力量。未来主流的传播模式会是两种模式的互补,这种传播模式的改变会影响互联网产业和传媒产业,甚至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各个方面。
报业竞争需要理性
黄芝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上海媒体的竞争是温和、理性和有序的竞争。一个是报纸和其他形态媒体的竞争,比如电视、广播、网络;一个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要是双方旗下各个相对应报纸的竞争;一个是上海的星期三、申江服务导报、青年报和一些都市报同类市场的竞争。
之所以理性,报业都是事业单位。在这么一种体制下,报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主体,它只是报社的经营者在现实的条件下,既要保证所有者的利益(主要是国家利益、政府利益和全局利益),但是也不能脱离媒体的经营者的物质利益。这就是媒体竞争当中的一个主体和社会其他企业竞争主体不同的地方。这样的特点,要求我们在竞争过程中必须坚持理性。
欧洲报业的创新:与手机联姻
郑伟民百讯达总裁
欧洲的报纸跟我国碰到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发行量下降了,年轻读者减少了,报纸的广告下跌了。面对这种情况,对于媒体来说,重要的是要知道你的读者需求是什么,否则你一定会被这个时代踢出去。
报纸和手机的结合是一条媒体创新之路。挪威的VG报纸利用不同的多媒体实现了比较成功的转型。VG报纸每天有一页是关于手机的内容,这个内容很实用,深受一些年轻读者的喜爱,报纸除了好看还要实用,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办报模式。此外,报纸利用手机进行抽奖、广告宣传等多项互动活动也成为报业新的盈利点。一些报纸还鼓励读者在第一时间把看到的东西马上转给报社,增加了报纸的信息源,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编辑方面的合作。
电子纸可能会代替目前的报纸
姚林 CTR资深媒介研究顾问
当前的报业发展进入一个“拐点”时期,但这个拐点并不意味着媒体要完全彻底的消亡。我们讲互联网也好,IP电视也好,其他的新型媒体也好,他们最根本的优势是先进的技术,所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技术的融合,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对新技术只能应用,不能抵抗。
我个人认为,电子纸可能在未来会代替目前的报纸,但它依然是报纸,发生变化的是我们的介质由纸变化为电子纸。电子纸的发展除了技术问题和材料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目前电子纸的成本是数万,请问哪一个老百姓会买一张电子纸来读报纸,只有降低到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才可以普及,到它普及的那一天,现在的纸质报纸真的可能就出现问题了。电子纸不会在三五年之内代替我们现在的报纸,研究机构预测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用创新摆脱报纸的生命周期率
郑志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总经理
我们如果理性地分析中国报业的话,还不能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威胁,因为2005年报业广告额是240亿,而整个互联网只有30多亿,仅仅是报业广告的一个零头,但网络媒体广告额的增长速度,的确应该引起报业的警醒。默多克说,传媒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数字时代生存,如何面临下降的周期率,使报纸重新走向平稳向上的发展轨道。
未来的数字化时代我们大可不必悲观,如果能够和数字化技术结合在一起,相互融合,应该说我们平面媒体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我们做内容的,质量是不用说的,肯定比其他媒体形式好,跟数字化结合后,内容的空间延展性、个性化、互动性都会得到优化,读者的把握度也解决了,每一个平面媒体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它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特质。
挖掘媒体市场潜力构建分众传播平台
陈岩分众传媒首席战略官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媒体行业是个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整个亚洲人均的媒体花费是21美金,而中国只有5美金,同时,中国的广告行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长速度大约为19%。然而,从2002年到2004年的数据来看,传统媒体的发展相对停滞,其广告增长额大幅下滑。只有创新才能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分众的创新在于使广告投放的目标受众更加精确,根据受众的出行地点、出行方式等来引导广告主投放广告,使广告的有效接触率提高,从而避免了传统广告模式中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楼宇广告对受众造成了一个强制的收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看广告好过无聊的等待。分众的创新还依赖于整个世界资本的支持,其实这不是分众传媒一家,整个中国广告行业都需要世界支持,分众创建了两年半左右,因为有资金的保障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今年又用3.24亿美元并购了我们第二大竞争对手聚众传媒,资本的保证是分众传媒成功的一个基点。
创业投资在媒体领域中的动向
毛丞宇IDG创业投资基金副总裁
创业投资通常偏好高科技传媒,如互联网或是一些新型的发展领域。这个投资跟银行贷款不一样,它是投资股权而不是债券。对传媒领域的投资可以细分为电视、广播、平面杂志、有线网络、内容制作、互联网等一些领域。其中因为像电视和广播等领域政府管制较严格,对国外一些媒体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往往在这些领域创业风险投资比较少,相反在户外广告和互联网政治限制较少的领域投资非常活跃,成功的案例就是新浪、百度,这些企业都不满十年,但是他们的股票市值都超过了10亿美金。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风险投资的支持,使自己成为一个强势媒体。
那么,作为投资机构会选择什么样的对象?第一,这个企业是能够在一个快速增长的潜力市场中,比如互联网、手机都是我们关注的热点;第二,它有独特的竞争力;第三,关注其团队的协调做战能力。
报业生产的产品是广告价值
崔斌 上海青年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我认为广告价值的高低是由影响力决定的,影响力是指媒体在社会当中的影响程度,包括广告客户是受众者,通过传媒的途径传递给其他的途径,或是通过其他的媒体扩展影响力。影响力的发展环节是报纸内容形成的影响力以及发行量形成的影响力。一般报纸的内容越完备越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社会影响力越大。那么报纸的发行量越大,发行结构越合理,锁定的人群越明确就越有影响力。传媒自身的宣传做的越好也越有影响力。而有效性是指广告推动的媒体和服务对公众的影响力,主要是有效发行,它是广告客户广告受众所决定的。一份报纸的影响力和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广告价值的高低。报纸不能单纯追求影响力或营销的有效性,只有两者结合才可以生产出很好的产品。至于发行量多少为宜,我认为经济学上“边际效应”的原理在报业同样适用。
报业发行的创新思路与策略
谭军波 上海证券报社副总编辑
中国报业自办发行20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追求绝对发行量的阶段;第二个是影响力发行(或有效发行)的阶段;第三个是精确发行或是数据库营销的阶段,更准确地捕捉读者,更讲究营销质量。
现在快到第三个阶段了,有一些报纸已经在尝试精确发行或是数据库营销阶段,比如《第一财经日报》,他们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有一些都市报也注重这些数据库,但是它只是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没有充分利用。《上海证券报》正在尝试数据库营销。我们捕捉“三高”读者,比如我们在江南投资30万办了一个写字楼的网络,这就是影响力发行所带来的一个新的渠道和手段。
纸媒应正确对待发行量数据核查
胡小惟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主任助理
我们提供给广告客户的发行量数据不是订阅多少、零售多少、在市场上能够到达哪些人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的发行量里面对广告客户的价值有哪些。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认识发行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未来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时代,我们在国内广泛地走访各个传统媒体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家现在已经开始普遍地关注如何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观念,我们作为发行量核查机构,要向大家表达的是,如果你希望对你未来的发展,对你的市场有更充分的研究、理解和信息的话,你一定要加入这样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应该靠大家共同建立的,不仅仅是靠一两个个体。我们传统媒体不是要对抗新媒体,而是要与其更好地融合和合作,我们这个发行量认证体系,正是顺应这一趋势,来搭建媒体和广告商之间的桥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萧思健副教授形象而风趣地评价这次传媒创新年会:“我们一起走进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了‘我与春天的约会’,这个约会肯定会载入史册的。”我们深信,“创新激活传媒”是一种与时代脉搏同步的理念。“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仅仅是奏响了业界创新的序曲,而激越华美的“创新”乐章有待于业界人士去谱写。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届传媒创新年会大幕开启之际,会涌现更多的创新传媒新秀,更多的传媒创新人物,更多的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 王利明
3月25日至2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传媒创新年会”论坛会场上,百余位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传媒界高端人士和千余人次与会者在这里济济一堂,共享创新思维带来的清新气息。
三场论坛,场场爆满,论坛嘉宾各种观点和思想激烈交锋、不断碰撞,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创新”思想贯穿始终:传统媒体如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等等,在媒体战国时代续写新的传媒神话;新兴媒体如何不断以创新理念推动自身走向成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如何在创新中相互融合……。各路传媒豪杰的新奇思想掷地有声,“剑”指创新。
业界高端人士创新思想和创新秘笈频频在三场论坛上“曝光”,这不仅让与会者收获颇丰,深信也会给实践中的传媒业界人士带来一次“洗脑”风暴。
创新是报业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
范以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报业的发展问题有外部的环境影响,也有我们自身的问题。创新通常划分为技术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技术创新我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要是在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下功夫。
技术创新方面:第一是新闻采编流程的技术创新,我们应该重视现场发稿、滚动发稿;第二是新闻信息整合和处理技术的创新,将报纸新闻内容延伸为多种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技术开发,构建统一的新闻信息数字化处理平台;第三是报纸生产和新闻印刷技术的创新,使我们的报刊在印刷方面提高质量、加快速度。产品创新方面我们有两个打算:一是和国内外一流的企业共同开发南方报业的新闻信息资源。二是跨媒体的合作,创新平面媒体内容的传播渠道。
同时,我们一直在探索最适合品牌媒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改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这是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过去我们是由南方日报来办的集团,所有的子报子刊都属南方日报管辖,现在我们将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改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之后,它们在集团党委会、管委会的领导下,都要面向市场。
把党报作为一个竞争王牌
乔平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
作为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我们的结论是,报业集团要有竞争力,集团的党报就必须有竞争力,否则政治上党报会边缘化。我们把党报作为参加竞争的一个王牌,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开放性、多功能、两头满意为办报方针,以追求最新的新闻为理念,做深、做好新闻,在版面上做好新闻,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大版面。2005年《广州日报》发行量达到200万份,同时党报也给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集团收入达到17亿元,连续12年在全国报业集团排名第一。
今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们仍然要在战略问题上把握关口,因此我们正在研究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就是以报业为基础,以内容为纽带,以相关产业为平台,不断探索报业和有关媒体的结合,尽快占领新媒介的市场,换句话说,我们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要向传统媒体要存量,向新媒体要增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传媒业的发展亟待体制改革
齐勇锋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文化产业中心主任
我国传媒业十几年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几点共性的东西。第一,传媒业对国家发展举足轻重,影响很大;第二,新技术革命是推动传媒业发展的动力,对我们现有的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传媒业总体来看是一个融合的趋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四,各种所有制的融合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我们的媒体不适应主要在于有一系列遗留下来的传统体制,这种制度安排不利于媒体的融资,不利于媒体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因此事业机制不是规范的体制。事业体制应和企业运行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在媒体创新方面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要对这种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行机制进行改造,使它能够过渡到现代企业制度,因此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整体的改制来完成。
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
崔保国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报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我提出一个“蓝海战略”的新概念,即把市场的天地比喻成红海和蓝海,红海就是显示存在和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当前还不存在的市场,是未知的产业。红海里面大家拼命地竞争,以攫取更大的份额,但是利润和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竞争也越来越惨淡。蓝海战略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加强创新”,蓝海代表创新和创造,代表新利润增长的机会。
那么报业的蓝海战略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数字化的平台,如果不迅速实现数字化的整合,可能只有走向消亡和消失。第二是媒体经营的方式,跨媒体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三是要创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要有新的业务,在市场上有自己的份额。同时不可忽视媒体的整合。
报业向互联网融合要知己知彼
郭凡生 慧聪国际总裁、慧聪网CEO
报人一定要了解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专家你才能真正办好未来的平面媒体。目前,报业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成功的不多。报刊自己办网站有几大问题:第一,内容怎么互动。如果一个报纸让自己的记者采访发到自己的网站就没有实际意义,今天区域性新闻网站完全可以取代你。你必须做到把这个城市报纸的内容和全国媒体关于这个城市的内容都拿到,让它不断在你的网站上更新,才可以跟互联网竞争。第二,传统媒体怎样做广告。平面媒体重要的一步是把自己的分类广告归类让别人来查,这需要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和分类的基础,很难做到。而在分类广告上,互联网的优势就很明显。第三就是技术。没有流量的时候你想要流量,流量一来就死机。真正好的网站一定有优秀的技术。第四就是制度,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制度支持的。不管是搜狐上市还是百度上市,都创造了几百个百万富翁,但互联网成功在于是一种投资者占小头、运营者占大头的机制,所以报社对自己的网络媒体应该变成一个风险投资者,在这里不但要创造一个新业务,还试图创造一个你们梦寐以求但不敢触摸的一个展示和制度,进而产生极大的效应。
手机搜索:真正的自主创新
朱 波Cgogo首席执行官
无线互联网是真正的自主创新,Cgogo在这个行业中是世界领先的。今后的无线互联网就是个性化服务加上个性化搜索,它的魅力在于提供贴身的、个性化、24小时的智能化信息。
目前中国移动手机有4亿多,而且目前几乎所有的手机都可以上网。无线互联网跟互联网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也非常多,已经达到7000多万,移动互联网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模式不断地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网的优点:可以通过一个系统分析到每一个数据用户;传播方便;信息功能非常全面,有视频、有短信;传播的范围更广泛;新闻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互联网;“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使信息更能有效传播;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避免互联网的同质化,查找信息时更速度化、人性化、个性化。
无线互联网带来的价值链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价值链,它整合了互联网、企业、无线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业务。
上海东方卫视的创新:打新闻牌
徐威上海东方卫视总经理、总编辑
目前面临挑战的不仅仅是纸媒体,电视媒体更是如此。创新就是差异特征,东方卫视打的是新闻牌。打造新闻台困难很大,除了央视以外,地方台没有这样做的,因为成本很大。这就给了我们机会,每天5个多小时的新闻播出量,树立了我们的品牌效应。做新闻台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我们跟兄弟台、新华社以及国际机构合作,有效获取新闻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品牌的生产,如推出一些大型活动。
电视市场特征是垄断竞争,又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竞争,现在的电视改革进程太厉害了,大家看到所谓的资源,必然是国外的复制品,有一些人把它国产化、地域化,因为原创的成本很高。
对于创新的挑战,我们传统电视就在家里,而现在有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等。传统电视生产的内容一开始就充分利用新媒体。我们是在一个垄断的行业里面,我们的水平还很低,所以很多工作要一步一步地做,创新要从小事做起。
见证媒体变局
吴海民京华时报社社长
报业的拐点和互联网的临界点是同时发生的,这就使整个中国媒体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报纸将处于弱势,报纸蛋糕还会减少。报业自身的改革、转型以及市场的洗牌都势在必然。
在未来十几年中,报业的洗牌有四大趋势:第一,报纸的规模会持续缩小,但是报纸的增长点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第二,报业的竞争度会大大提高,强势的报纸也会脱颖而出,区域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形成;第三,报业集中度不断加大,集团化建设不断加强,报纸并购时代必将到来;第四,这种集团化一定是向传媒集团的方向发展,而不单是一个报业集团。
这四大趋势给报业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上都要跟上形势,以往过度依赖广告的单一经营和粗放管理是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对治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博客带来传播模式的改变
方兴东博客网董事长兼CEO
博客是Web2.0时代唯一的杀手级应用,它不仅仅是一个出版物,更是一场互联网的革命。每个人在网上有自己的家,并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抒发创造力,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主要是传播大量的信息,是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而博客传播与此相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
这两个模式之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思想模式,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它们会有冲突,但不是对立,而是相互的融合。很多人认为博客会影响新闻的传播,但我觉得博客最多能够成为大众传媒很好的一个新闻源,给每个人提供新闻,这个新闻源本身不可能有巨大的影响力,只有通过大众传播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大的社会力量。未来主流的传播模式会是两种模式的互补,这种传播模式的改变会影响互联网产业和传媒产业,甚至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各个方面。
报业竞争需要理性
黄芝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上海媒体的竞争是温和、理性和有序的竞争。一个是报纸和其他形态媒体的竞争,比如电视、广播、网络;一个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要是双方旗下各个相对应报纸的竞争;一个是上海的星期三、申江服务导报、青年报和一些都市报同类市场的竞争。
之所以理性,报业都是事业单位。在这么一种体制下,报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主体,它只是报社的经营者在现实的条件下,既要保证所有者的利益(主要是国家利益、政府利益和全局利益),但是也不能脱离媒体的经营者的物质利益。这就是媒体竞争当中的一个主体和社会其他企业竞争主体不同的地方。这样的特点,要求我们在竞争过程中必须坚持理性。
欧洲报业的创新:与手机联姻
郑伟民百讯达总裁
欧洲的报纸跟我国碰到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发行量下降了,年轻读者减少了,报纸的广告下跌了。面对这种情况,对于媒体来说,重要的是要知道你的读者需求是什么,否则你一定会被这个时代踢出去。
报纸和手机的结合是一条媒体创新之路。挪威的VG报纸利用不同的多媒体实现了比较成功的转型。VG报纸每天有一页是关于手机的内容,这个内容很实用,深受一些年轻读者的喜爱,报纸除了好看还要实用,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办报模式。此外,报纸利用手机进行抽奖、广告宣传等多项互动活动也成为报业新的盈利点。一些报纸还鼓励读者在第一时间把看到的东西马上转给报社,增加了报纸的信息源,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编辑方面的合作。
电子纸可能会代替目前的报纸
姚林 CTR资深媒介研究顾问
当前的报业发展进入一个“拐点”时期,但这个拐点并不意味着媒体要完全彻底的消亡。我们讲互联网也好,IP电视也好,其他的新型媒体也好,他们最根本的优势是先进的技术,所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技术的融合,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对新技术只能应用,不能抵抗。
我个人认为,电子纸可能在未来会代替目前的报纸,但它依然是报纸,发生变化的是我们的介质由纸变化为电子纸。电子纸的发展除了技术问题和材料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目前电子纸的成本是数万,请问哪一个老百姓会买一张电子纸来读报纸,只有降低到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才可以普及,到它普及的那一天,现在的纸质报纸真的可能就出现问题了。电子纸不会在三五年之内代替我们现在的报纸,研究机构预测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用创新摆脱报纸的生命周期率
郑志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总经理
我们如果理性地分析中国报业的话,还不能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威胁,因为2005年报业广告额是240亿,而整个互联网只有30多亿,仅仅是报业广告的一个零头,但网络媒体广告额的增长速度,的确应该引起报业的警醒。默多克说,传媒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数字时代生存,如何面临下降的周期率,使报纸重新走向平稳向上的发展轨道。
未来的数字化时代我们大可不必悲观,如果能够和数字化技术结合在一起,相互融合,应该说我们平面媒体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我们做内容的,质量是不用说的,肯定比其他媒体形式好,跟数字化结合后,内容的空间延展性、个性化、互动性都会得到优化,读者的把握度也解决了,每一个平面媒体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它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特质。
挖掘媒体市场潜力构建分众传播平台
陈岩分众传媒首席战略官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媒体行业是个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整个亚洲人均的媒体花费是21美金,而中国只有5美金,同时,中国的广告行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长速度大约为19%。然而,从2002年到2004年的数据来看,传统媒体的发展相对停滞,其广告增长额大幅下滑。只有创新才能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分众的创新在于使广告投放的目标受众更加精确,根据受众的出行地点、出行方式等来引导广告主投放广告,使广告的有效接触率提高,从而避免了传统广告模式中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楼宇广告对受众造成了一个强制的收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看广告好过无聊的等待。分众的创新还依赖于整个世界资本的支持,其实这不是分众传媒一家,整个中国广告行业都需要世界支持,分众创建了两年半左右,因为有资金的保障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今年又用3.24亿美元并购了我们第二大竞争对手聚众传媒,资本的保证是分众传媒成功的一个基点。
创业投资在媒体领域中的动向
毛丞宇IDG创业投资基金副总裁
创业投资通常偏好高科技传媒,如互联网或是一些新型的发展领域。这个投资跟银行贷款不一样,它是投资股权而不是债券。对传媒领域的投资可以细分为电视、广播、平面杂志、有线网络、内容制作、互联网等一些领域。其中因为像电视和广播等领域政府管制较严格,对国外一些媒体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往往在这些领域创业风险投资比较少,相反在户外广告和互联网政治限制较少的领域投资非常活跃,成功的案例就是新浪、百度,这些企业都不满十年,但是他们的股票市值都超过了10亿美金。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风险投资的支持,使自己成为一个强势媒体。
那么,作为投资机构会选择什么样的对象?第一,这个企业是能够在一个快速增长的潜力市场中,比如互联网、手机都是我们关注的热点;第二,它有独特的竞争力;第三,关注其团队的协调做战能力。
报业生产的产品是广告价值
崔斌 上海青年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我认为广告价值的高低是由影响力决定的,影响力是指媒体在社会当中的影响程度,包括广告客户是受众者,通过传媒的途径传递给其他的途径,或是通过其他的媒体扩展影响力。影响力的发展环节是报纸内容形成的影响力以及发行量形成的影响力。一般报纸的内容越完备越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社会影响力越大。那么报纸的发行量越大,发行结构越合理,锁定的人群越明确就越有影响力。传媒自身的宣传做的越好也越有影响力。而有效性是指广告推动的媒体和服务对公众的影响力,主要是有效发行,它是广告客户广告受众所决定的。一份报纸的影响力和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广告价值的高低。报纸不能单纯追求影响力或营销的有效性,只有两者结合才可以生产出很好的产品。至于发行量多少为宜,我认为经济学上“边际效应”的原理在报业同样适用。
报业发行的创新思路与策略
谭军波 上海证券报社副总编辑
中国报业自办发行20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追求绝对发行量的阶段;第二个是影响力发行(或有效发行)的阶段;第三个是精确发行或是数据库营销的阶段,更准确地捕捉读者,更讲究营销质量。
现在快到第三个阶段了,有一些报纸已经在尝试精确发行或是数据库营销阶段,比如《第一财经日报》,他们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有一些都市报也注重这些数据库,但是它只是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没有充分利用。《上海证券报》正在尝试数据库营销。我们捕捉“三高”读者,比如我们在江南投资30万办了一个写字楼的网络,这就是影响力发行所带来的一个新的渠道和手段。
纸媒应正确对待发行量数据核查
胡小惟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主任助理
我们提供给广告客户的发行量数据不是订阅多少、零售多少、在市场上能够到达哪些人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的发行量里面对广告客户的价值有哪些。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认识发行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未来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时代,我们在国内广泛地走访各个传统媒体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家现在已经开始普遍地关注如何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观念,我们作为发行量核查机构,要向大家表达的是,如果你希望对你未来的发展,对你的市场有更充分的研究、理解和信息的话,你一定要加入这样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应该靠大家共同建立的,不仅仅是靠一两个个体。我们传统媒体不是要对抗新媒体,而是要与其更好地融合和合作,我们这个发行量认证体系,正是顺应这一趋势,来搭建媒体和广告商之间的桥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萧思健副教授形象而风趣地评价这次传媒创新年会:“我们一起走进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了‘我与春天的约会’,这个约会肯定会载入史册的。”我们深信,“创新激活传媒”是一种与时代脉搏同步的理念。“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仅仅是奏响了业界创新的序曲,而激越华美的“创新”乐章有待于业界人士去谱写。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届传媒创新年会大幕开启之际,会涌现更多的创新传媒新秀,更多的传媒创新人物,更多的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 王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