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层缆机基础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查水电站缆机基础为覆盖层,这在国内比较少见,如何降低覆盖层基础的沉降及不均匀变形,是加查水电站缆机基础处理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难题,最终通过研究,采用基础换填,缆机平台设置缝面键槽和过缝钢筋、固结灌浆、基础预压等措施,成功解决技术难题。
  [关键词]缆机平台,覆盖层基础,基础处理,回填碾压,固结灌浆,基础预压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106-02
  加查水电站为二等大(2)型工程,为混凝土重力坝,开发任务为发电,河床式厂房内安装3台120MW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6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7.045亿kW.h。大坝布置3台LQP20/25t型平移式高塔架缆索起重机(浇筑工况额定起重量20t,配6m?混凝土立罐,安装工况下额定起重量25t),3机共轨,两岸轨道轨距均为20m、轨道长度均为140m,缆机跨度785m,主、副塔主索绞点间水平距离为745m、高程3310m,缆机平台采用薄板梁的布置形式。大坝左岸挡水坝段、厂房坝段及20#、21#坝段采取以缆机为主,其它设备为辅的混凝土入仓手段。
  鉴于本工程缆机基础为覆盖层,地质条件相对较差,且缆机对于工程建设较为重要,缆机基础建筑物按2级建筑物进行设计。
  1 基础回填碾压
  1.1 基础回填碾压基本要求
  (1)缆机平台基础回填砂卵石,砂卵石上铺设20cm厚级配碎石并进行碾压,基礎面上浇筑混凝土结构,承载缆机。
  (2)砂卵砾石料
  ①砂卵砾石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卵砾石料,石质坚硬,不易软化破碎,石料饱和抗压强度≥40MPa。颗粒级配:小于5mm颗粒含量≤25%,最大粒径≤200mm,小于0.075mm颗粒含量≤5%,颗粒级配连续。
  ②砂卵砾石压实相对密度不小于0.80,承载能力≥0.45MPa。
  (3)级配碎石料
  ①级配碎石料用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40mm~20mm、20mm~10mm、10mm~5mm的碎石)及5mm以下的石屑拌合而成;缺乏石屑时,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砾或粗砂有较好级配。混合料拌合均匀,不允许出现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②级配碎石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满足表1要求,同时级配曲线为圆滑曲线;
  ③级配碎石压实度不小于98%。
  1.2 回填碾压施工方法
  ①场地平整:先推土机平整场地,场地的平整度控制在10cm以内,最大高低差小于30cm;再对整个场地基础进行静碾不少于4遍,直至场地的沉降接近0时为止;
  ②铺料平整:砂卵砾石或级配碎石采用装载机(石渣料采用自卸车)运料至施工场地规定点卸料,采用进占法铺料,推土机摊铺整平、洒水,同时用带有高度标记的竹竿控制铺料厚度,厚度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层厚±10%);
  ③碾压:动碾6遍,进退错距法碾压作业,两条碾压带之间搭接宽度1m,往返一个来回为碾压两遍。
  2 缆机平台施工
  左、右岸缆机平台均分为8块(8×18m(平台长度方向)×26m(平台宽度方向)),平台2m厚,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轨道二期混凝土为C35钢筋混凝土结构,从上游至下游编号为1#、2#……8#块。为保证缆机平台基础混凝土块与块之间良好连接,控制块与块之间的变形差,在缝面上设置键槽并进行凿毛处理,且1#与2#块、3#块与4#块、5#块与6#块、7#与8#块之间纵向结构钢筋过缝。凿毛深度控制在10mm左右,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松软层及松动的混凝土骨料全部剔除掉,粗骨料外露。混凝土跳仓浇筑,先浇块钢筋预留接头应按照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3 固结灌浆施工
  3.1 施工概况
  由于缆机平台建基于覆盖层上,为改善基础的整体性,降低覆盖层基础的沉降量及不均匀变形,缆机平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覆盖层基础进行固结灌浆。
  3.2 施工方法
  覆盖层固结灌浆在缆机平台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缆机平台盖重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灌浆,固结灌浆采用冲击回旋钻机成孔,自上而下逐段造孔逐段灌浆施工,“先周边排、后中间排”分序加密的原则分两序进行施工。
  (1)固结灌浆
  ①灌浆主要采用3SNS型高压灌浆泵,HR-II型灌浆自动记录仪采集数据,螺杆挤压胶球式机械灌浆塞,孔口封闭法灌浆,自上而下循环灌注。第一、二段段长为1m,以后各段为2m,如遇到特殊情况,段长可适当调整;
  ②第一段灌浆结束后待凝72h,再进行一下段钻孔灌浆工作。除第一段外,其余各段一般不待凝;
  ③覆盖层固结灌浆采用P.O42.5水泥浆液灌注;
  ④灌浆浆液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改变,普通水泥浆液水灰比(重量比)为1:1、0.8:1、0.6:1、0.5:1四个比级;
  ⑤灌浆压力一律以孔口回浆管压力表读数中值为准,为防止抬动,灌浆泵压力控制在1.5倍灌浆压力以内(表3);
  ⑥灌浆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当注入率大时,限流分级升压,在大注入率时应严格控制升高速度,灌浆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测抬动情况,灌浆压力的控制与该灌浆段注入率的关系,按表4控制:
  ⑦浆液水灰比的变换原则,逐级变换,不宜跳级变换,当某一级水灰比的浆液已灌入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改浓一级注浆;
  ⑧遇到大耗浆的孔段,当注入率大于30L/min而灌浆压力又低于设计压力,可越级变换浆液;
  ⑨灌浆结束标注:在规定的压力,如吸浆量不大于1L/min,再延续灌注30min,灌浆工作即可结束。在规定最大灌浆压力进行灌注时,若回浆变浓,应测定回浆比重,若达到比原灌入水泥浆的浓度高一级浆液的比重时,应立即加水,稀释为原浆液浓度继续灌注,并测定回浆比重,当回浆比重再次增大到前述比重时,再延续灌注30min,灌浆可结束;   ⑩全孔灌浆工作完成后,经测量孔深无误,封孔应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将全孔封填密实。
  缆机平台灌浆过程中全程监测抬动值变化,未见抬动。
  通过覆盖层固结灌浆数据分析,经过Ⅰ序孔的灌注密实后,Ⅱ序孔单耗减小明显。灌浆单耗随灌浆次序的逐次增加而成显著的逐次减少现象,符合灌浆一般规律,从数据上分析表明灌浆效果较好。
  3.3 质量检查
  灌浆检查孔数量不少于灌浆孔总数5%,在地质条件复杂和灌浆异常部位加密检查孔。
  覆盖层灌浆取芯采用干钻法进行取芯,从取芯效果上看第一段有部分水泥浆液渗透至检查孔位置,渗透系数均小于3×10-4cm/s,满足设计要求。
  灌浆施工质量检查采用注水试验,注水试验检查灌浆结束14d后进行,注水试验段长除第1段为1m外,其余段为3m,通过注水试验检查,渗透系数均小于3×10-4cm/s。
  通过重型动力触探检测,地基承载力均超过0.7MPa设计要求值。
  4 右岸缆机平台预压施工
  4.1 预压施工简介
  缆机平台基础混凝土及灌浆施工完成后,根据测量及监测结果显示,左岸缆机平台無沉降,右岸缆机平台因基础换填高度较大存在一定沉降现象,其中右岸缆机平台6#块沉降数据相对比较明显。为确定右岸缆机平台目前整体沉降是否均匀,利用缆机现有配重块对右岸缆机平台1#~5#块前、后轨部位均匀进行预加荷载,并观察、测量和分析右岸缆机平台1#~5#块基础的沉降情况,据此确定右岸缆机平台1#~4#块轨道理论安装控制高程。
  4.2 预压施工
  (1)配重块预压堆放点的准备
  先对基础块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对每个基础配重块预压堆放点位置(见图1)进行放线,做好配重块预压前的准备工作。
  (2)预压前水平高程及桩号的观测记录
  对每个基础的6个观测点进行放线标记,对1#~5#基础块各观测点的布置观测仪器、方法、观测频次、预压时间等现场进行确定,并在配重块运输预压前,对每个观测点的水平高程及桩号位置进行观测及记录,并做初始数据,以便进行后续对比分析。
  (3)配重块运输及称重
  利用3台25t载重汽车及25t汽车吊或80t汽车吊分别将96块配重块运至地磅进行称重,并做好重量标记,每块配重块约11.68t,通过载重汽车从缆机底部(限高3.4m)穿过运至右岸缆机1#~5#基础块平台相应需要的位置,再利用从1#缆机下部通过的预先停靠在1#~5#基础块平台的25t汽车吊按图纸要求进行吊装堆放。
  (4)配重块的预压与观测
  在右岸缆机平台1#~5#块基础中选定合适的位置,利用25t汽车吊将载重汽车陆续运至的96块配重块,并结合5#基础块已有相当于4个配重块的重量,按图纸设计的40个配重块预压堆放点及要求顺序依次对称堆放预压,配重块底部及层间采用枕木支垫,并做好配重块的防护,确保预压工作安全进行。
  在1#基础块第一层配重块堆放完成时,应对1#基础块观测点的水平高程及桩号进行测量和记录,并比较未压配重块之前的数据,若没有大的异常,按此方法完成2#-5#基础块第一层配重块的堆放,并记录对应观测点的水平高程及桩号,在第一层配重块堆放全部完成时,应及时对每个观测点的水平高程及桩号重新进行测量和记录,并观察记录数据的变化情况。按此方法进行第二层、第三层配重块的堆放及对观测点的水平高程及桩号的测量和记录,并观察记录数据的变化情况。三层配重块堆放完成后,按共同确认的持续堆放时间及观测记录频次进行预压、观测及记录。
  4.3 施工成果
  右岸缆机平台预压完成后,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沉降监测成果规律显著,符合规律性,1#~4#块预压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满足后期缆机运行需要,右岸缆机平台1#~3#块轨道安装基准下降5mm,取负误差进行安装控制;右岸缆机平台4#块轨道高程做为1#~3#块与5#~8#块轨道平顺连接过渡进行控制。
  5 结语
  缆机作为加查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的主要入仓手段之一,保证缆机的安全、高效运行是本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控制基础回填碾压参数及现场施工质量、合理选择固结灌浆施工方法、采取良好的施工缝处理工艺等措施,本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缆机平台在覆盖层建基这一技术难题,而预压施工的监测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同时3台缆机已投入运行,运行效果良好。
  作者简介
  曾铁钢、1984年7月出生、男、籍贯湖南、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本科学历、工程技术部主任、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李从壮、1994年4月出生、男、籍贯山东、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本科学历、工程技术部科员、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世界能源多数使用石油天然气此类化工能源,而现在原油内含硫、酸性值增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石油天然气等此类化工能源中的硫物质与酸性值,减少对石油化工设备的破坏,保证生产安全与设备能够长久运行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H2S对天然气处理设备的腐蚀,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天然处理设备;H2S;腐蚀;预防  中图分类号:TE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根据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循环水系统运行性能达不到设计值的现象,本文将对电厂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厂;循环水;优化;运行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102-01  一、循环水系统布置方式的优化  目前,單元制机组循环水系统布置方式主要有单元机组自循环供水系统和单元机组间联络管循环供回水系统2种。对于循
期刊
[摘 要]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成为了贯穿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项目,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对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展开深度整合和统筹管控,确保技术管理和相关应用措施之间形成合力,助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进行了集中分析,并对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展开了讨论,以期为煤矿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关系
期刊
[摘 要]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电梯综合测试系统,在简单介绍系统基本功能的采集上,对以ARM为核心的系统架构设计和实现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降低系统应用技术门槛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综合测试系统;系统功能;总体架构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126-01  如今,电梯作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特种设备,其正不断向集成化与一体化等方向发展,这对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车辆保有率大幅提升,导致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道路拥堵,降低了道路通行率。面对错综复杂的道路环境,扩建高速公路受地理位置空间及建设费用的的制约,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当代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随着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跃,给交通流量控制带来了曙光,人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监控限速功能的优势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着船舶空调系统方案进行分析,主要针对船舶空调系统方案的节能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节能设计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方法,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船舶,空调系统,节能  中图分类号:TU8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123-01  前言  在船舶空调系统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寻找更好的设计思路,探寻更好的设计对策,保证设计可以更好的提升方
期刊
[摘 要]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实现代化农机维修管理,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是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当前整个农机维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速度缓慢、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等等,导致农机维修质量和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如何增强各个农机维修网点技术水平、服务意识和能力,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快速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与农业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创新发展,变电站技术也逐渐由传统的变电站,向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升级转变。本文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进行阐述,探讨如何安全运行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以期为供电安全和规范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9-0128-01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建立在站内信息数据数字化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渗透在各个行业。当然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本文将首先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接下来再对其进行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思考 
期刊
[摘 要]电网信息化系统多、网络分布广、系统架构多样,参建厂商多、业务应用部门多,跨部门业务融合与数据共享需求显著。为了实现各业务部门共享分散的各类业务数据,通过异构系统数据集成至关重要,本文从异构系统数据集成的安全性、可靠性、系统耦合度等方面评估适合的系统数据集成技术,并结合系统集成模式,推荐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异构系统数据集成工具。  [关键词]异构系统;数据集成;中介者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