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脂、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与骶髂关节CT分级相关性分析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chen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脂、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骶髂关节CT分级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中医院23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UA、ESR水平及骶髂关节CT影像学分级,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比例达25.53%,血脂异常以TG升高及HDL-C降低为特点;年龄、血脂、UA、ESR、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与骶髂关节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性别有关,男性患者骶髂关节CT表现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LA-B27阳性患者以中晚期表现为主,阴性患者以早中期表现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ESR高水平组、中水平组、低水平组TC、TG、HDL-C、LDL-C、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高尿酸患者中TG水平较UA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CT影像学表现与血脂、UA水平无明显相关,与性别有关,男性患者病情相对更重。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血脂;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骶髂关节分级;性别;回顾性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好发于青年人,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基本病理为附着点炎,可累及全身肌腱韧带附着点及其他组织。除了导致骨骼关节病变外,还常常累及多个脏器系统,最容易受累的包括胃肠道、眼部和心脏等。有研究发现,AS患者较正常人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高,且疾病活动度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1-2]。还有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和高体质量指数是AS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因素[3]。本文对235例AS患者的血脂、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骶髂关节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AS患者555例,其中数据缺失、不完整病例、重复住院病例及合并其他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患者共320例,最终纳入235例。
  1.2 诊断标准 按照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定的AS纽约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近期(至少3个月)未接受调脂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③近期(至少3个月)未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者;②服用影响血脂、尿酸代谢药物者;③数据缺失、不完整病例及重复住院患者。
  2 方 法
  2.1 收集一般资料 回顾性提取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饮酒情况、吸烟情况、个人史、家族史及其他病史等。
  2.2 收集检验检查结果 回顾性提取研究对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统一采集入院后初次检查结果,主要包括UA、ES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骶髂关节CT影像学资料,由1名影像科医师和1名风湿病科主治以上医师共同评估影像学分期。血脂异常定义参照文献[4],符合以下任意一项:TC > 5.7 mmol·L-1,TG > 1.83 mmol·L-1,LDL-C > 4.0 mmol·L-1,HDL-C < 0.9 mmol·L-1。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多因素方差分析;连续变量转化为分类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皮尔逊相关分析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AS患者一般情况 共纳入AS患者235例,其中男191例,女44例,男女比例4.3∶1。年龄≤20岁者6例(2.55%),21~30岁者43例(18.30%),31~40岁者118例(50.21%),41~50岁者56例(23.83%),51~70岁者12例(5.11%)。就诊患者平均年龄为(36.82±8.44)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6.08±7.93)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0.05±9.74)岁。
  3.2 AS患者血脂情况 TC升高19例(8.09%),TG升高35例(14.89%),LDL-C升高18例(7.66%),HDL-C降低41例(17.45%)。
  3.3 AS患者性別、年龄、血脂、UA、ESR与骶髂关节分级的相关性 骶髂关节分级与性别有关,与年龄、血脂、UA、ESR无关。见表1。
  3.4 不同性别AS患者骶髂关节CT分期比较 男性病程(5.64±2.46)年,女性病程(6.08±2.8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患者以中晚期表现为主,女性患者以早期表现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5 HLA-B27阳性、阴性组AS患者骶髂关节CT分级比较 对2组患者骶髂关节CT分级比较发现,HLA-B27阳性患者以中晚期表现为主,HLA-B27阴性患者以早中期表现为主,提示病情更轻,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5 > 0.05)。见表3。
  3.6 不同ESR水平组AS患者血脂、UA水平比较 根据AS患者ESR水平分为3组,ESR低水平组(ESR≤15 mm·h-1),ESR中水平组(15 mm·h-1< ESR≤45 mm·h-1),ESR高水平组(ESR > 45 mm·h-1),3组患者性别、年龄、TC、TG、HDL-C、LDL-C、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7 不同UA水平组AS患者血脂、ESR水平比较 高尿酸血症标准为男性UA > 420 μmol·L-1,女性UA > 357 μmol·L-1。UA升高组60例(25.53%),UA正常组175例(74.57%);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UA升高组中TG水平较UA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TC、HDL-C、LDL-C、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4 讨 论
   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累及多个系统,与血脂、UA代谢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国内外近年来开始关注AS血脂谱的特点。耿瑶等[4]发现,AS血脂异常相当常见,主要特征是TG升高,HDL-C降低,提示A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MATHIEU等[5]纳入15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发现,AS患者以TG升高及HDL-C下降为血脂异常的主要表现。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大致相同,AS患者血脂异常以低HDL-C和高TG比例最多,然而在本研究中排除不同组别年龄、性别差异,并未发现炎症指标与血脂的相关性。同时,本研究中高尿酸血症60例,占25.53%,约是中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8.4%)的3倍[6],且AS合并高尿酸患者TG水平更高。有研究发现,AS伴高尿酸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均小于不伴高尿酸患者,合并高尿酸可能影响AS的发病[7];但本研究中未发现UA对AS病情的影响。
   过去认为,AS多发于男性,但近年来女性患者有增多趋势,考虑与女性AS患者起病多隐匿,且病情较轻,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有关,医生警惕性增加,使更多女性确诊。对于男女AS患者病情差异原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始终没有确切的证据。本研究中,男女AS患者比例为4.3∶1,且整体病程无明显差异,只有性别与骶髂关节分期有关,女性患者病情较轻。郝萱语等[8]通过对比男性与女性AS患者临床特征,发现骶髂关节炎Ⅱ级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骶髂关节炎Ⅳ级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AS患者与女性相比,病情相对更重,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性别可能是决定骶髂关节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AS病因未明,但已证实其发病与HLA-B27密切相关。李诗亚等[9]发现,HLA-B27阳性和阴性AS患者骶髂关节CT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HLA-B27阳性患者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改变及骨性强直等方面更易出现相关影像学表现。本研究收集的235例AS患者中,HLA-B27阳性者189例(80.43%),HLA-B27阴性者46例(19.57%),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还有部分研究关注到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其他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如宋建玲[10]发现,HLA-B27阳性与阴性AS患者起始发病部位存在差异,阳性患者首发部位多为下腰部,也就是骶髂关节受累为主,而HLA-B27阴性患者首发部位为外周关节,这对临床辨识AS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也发现,HLA-B27阳性AS患者影像学分级更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通过对235例AS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发现,AS患者较正常人合并高血尿酸血症比例明显升高,血脂代谢异常以TG升高及HDL-C下降为主,因此,在临床诊治中要注意评估AS患者共患病及心血管风险。但本研究发现,UA及血脂水平与AS骶髂关节分级无明显相关性,仅与性别相关,男性患者骶髂关节分级提示病情相对更重,其他因素如炎症指标等均未见明显相关,与既往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且对病情评估指标有限,未结合年龄、病程、AS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等指标进一步评估;加之样本量不足可能对统计结果有影响。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相关分析,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VAN HALM VP,VAN DENDEREN JC,PETERS MJ,et al.Increased disease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deteriorated lipid profile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nn Rheum Dis,2006,65(11):1473-1477.
  [2] HAROON NN,PATERSON JM,LI P,et al.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have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mortality: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nn Intern Med,2015,163(6):409-416.
  [3] LIU M,HUANG YK,HUANG Q,et al.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2019,11(12):477-484.
  [4] 耿瑶,汪汉,尹志良,等.强直性脊柱炎血脂谱特征及相关因素[J].华西医学,2017,32(9):1379-1382.
  [5] MATHIEU S,GOSSEC L,DOUGADOS M,et al.Cardiovascular profil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1,63(4):557-563.
  [6] LIU H,ZHANG XM,WANG YL,et al.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mong Chinese adults: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 using multistage,stratified sampling[J].J Nephrol,2014,27(6):653-658.
  [7] 李冬霞,胡琪,陳光耀,等.强直性脊柱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1):1485-1488.
  [8] 郝萱语,张宁.男女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特征比较[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7,11(1):21-25.
  [9] 李诗亚,舒荣宝,王秋珏,等.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与阴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CT图像的对比分析[J].安徽医学,2019,40(5):547-549.
  [10] 宋建玲.HLA-B27阴性与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132-133.
  收稿日期:2021-04-21;修回日期:2021-06-02
其他文献
厌食症是指病人缺乏进食欲望,食之无味,营养摄入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机体需求。老年群体、肿瘤病人、年轻女性等都有可能因病理或心理因素罹患厌食症,其中多达80%的晚期癌症病人经历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对其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治疗失败、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的风险,加速病情恶化。一旦厌食症引起体质量下降、骨骼肌减少,常规的营养支持难以完全缓解,疾病相关死亡率将显著升高。早期发现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对于防治厌食、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厌食症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对策予以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
【摘 要】 硬皮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中药复方(包括经方、中成药、自拟方)在硬皮病治疗上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有血管异常、胶原异常和自身免疫异常3种假说,在硬皮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硬皮病;中药复方;临床疗效;机制研究;综述   硬皮病(scleroderma)的临床特点是皮肤和(或)脏器发生进行性纤维化和明显的血管改变[1]。本病
【摘 要】 通过整理诸多医家对痛风中医证型的研究后得出结论:痛风临床中医证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湿热蕴结证,其次为痰瘀痹阻证,而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等虚证出现的频率较低。痛风的中医证型分布受到年龄、病程、体质量、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等的影响。   【关键词】 痛风;中医证型;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以局部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代
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是一种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是引起儿童肾功能不全以及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临床表型多样,常常是由于胚胎时期肾发育异常或发育缺陷引起的,因而,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也成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中常有的类型。泌尿系统异常的预后差异较大,胎儿出生后可能致命也可能轻度影响功能,需要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适当的干预。因此,胎儿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研究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随着多普勒超声等影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结构异常的漏诊率,本文综述了常见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
【摘 要】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胞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胞痹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5型:邪实候(膀胱湿热证、肺热壅盛证),正虚候(脾气不升证、肾阳虚衰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证),临床应用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胞痹;赖特综合征;六腑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胞痹,又稱膀胱痹,多由脏腑失调,外邪侵袭,膀胱气化失司所致;是以小腹胀满,
【摘 要】目的:通过对骶髂关节错缝症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为常见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被误诊、漏诊的31例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误治情况及原因。结果: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1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2例、骨盆前倾症3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例。误诊原因为对病因掌握不够、临床医生缺
【摘 要】目的:觀察复方土茯苓颗粒降低痰瘀痹阻型痛风患者血尿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痰瘀痹阻型痛风间歇期血尿酸升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苯溴马隆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中西医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完成试验。治疗4周后,2组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 < 0.05);治疗8周后,2组血尿酸水平
【摘 要】 张梦侬临床上将痹病辨证分为痛痹、行痹、热痹、热痹化燥、痹证肝肾亏虚、痹证化热伤阴等证型进行论治;其中痛痹又分为漏肩风、半身冷痛、痛痹化燥等。其治痹特点:其一治痹首先明于辨证,首辨病位,次辨病机;其二治痹重在祛邪,祛邪重在通滞,临证重视通络止痛,临床可用散寒以通、活血以通、化痰以通、行气以通等;其三治痹用药立足扶正,扶正重在调补气血,既可达到祛邪之效,又可达到补虚复荣之功;其四治痹善于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