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装修作业过程中易接触多种职业危害因素,最常见的是生产性粉尘及有毒化学物,家庭装修作业工人因作业时间长,其职业安全防护尤其是呼吸安全防护应放在首位。
关键词:家庭装修;工人;呼吸防护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加之国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家庭装修需求大大增加,家装需求的井喷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进入该行业。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易接触粉尘、甲醛、苯等有害因素,作业工人的职业安全防护尤其是呼吸防护需引起重视。
一、家庭装修作业人群特点
装修作业工人以男性农民工居多,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统计局监测显示我国40岁以下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装修作业工人也随之出现年龄结构老化趋势明显的特点。多数装修作业工人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且因学历水平较低对装修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知之甚少,或者少数工人知晓部分内容,但因知易行难,施工过程中个人防护意识不高,很少按要求遵循职业防护要求。
二、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需呼吸防护的重点环节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生产性粉尘(industrial dust)分为无机粉尘,包括含矿物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包括含动物性粉尘、植物学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常见的家装施工包括敲墙、家具加工、隔断、吊顶,打洞等较易产生粉尘,比如木质家具加工过程中易产生木屑尘,陶瓷或石质材料打磨过程产生的陶瓷尘及矽尘,其他常见粉尘如水泥尘、砂轮磨塵、有机粉尘等,长期接触和吸入粉尘可致过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职业性哮喘、肺炎甚至更严重者尘肺病[1],职业性肿瘤等。
除粉尘外,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和用具中多含有化学有害物质,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制成的装饰物件在较长时间内会持续释放甲醛;溶剂型油漆、粘合剂、涂料及劣质家具中常含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有害物质;短期大量或长期接触此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危害较大,比如职业性急性甲醛或苯中毒,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如白血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过敏性哮喘等[2]。
三、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的呼吸防护策略
从行业规范化的角度出发,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粉尘主要产生于加工作业过程中,因此可考虑增加装修材料工厂化生产比例,现场装修工作以成品装配为主,可大大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此外,当前家装市场多以小型装修队承包的形式进行,出于减少成本的目的,该类装修单位往往倾向于忽略作业工人的职业安全防护,而装修材料工厂通常都是中到大型企业,具备较完善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可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装修作业人员的伤害。
施工前可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预估,确定防控的重点。针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工序,尽可能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施工工艺,安装除尘、吸尘的机械设施或局部密闭化操作,条件允许的宜采取湿法抑尘。装修作业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工作结束及时进行现场湿式清洁以减少扬尘。针对易产生挥发性有害化学物的施工环节,除门窗打开采取自然通风外,还应适当增加机械通风设备,如喷漆及涂胶等作业安装局部机械化排风装置;装修材料选择环保材料,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害材料,木质装修材料应符合GB 18580-2017的规定;尽可能配备洗眼装置,督促作业工人佩戴包括口罩、手套及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在作业结束后全身沐浴。
安全监察局等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培训及监管力度,定期对作业场所内粉尘浓度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督促装修施工单位加强作业工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配备适宜职业防护用品,如针对粉尘可选用颗粒物过滤效率≥95%的口罩,而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选用过滤式防毒面罩,呼吸防护用品的配备应符合GB/T 18664-2002的规定。作业工人严禁在装修场所就餐和留宿,及时清理装修废弃的装饰材料。因为挥发性有毒化合物如甲醛、苯等随温度的升高而释放量增加[3],装修施工单位应减少高温季节作业,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于装修作业工人而言,一级预防,即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非常重要;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二级预防,岗前、岗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性健康体检)、离岗体检,作业过程中如有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工人体检项目应包括血生化等,作业过程中如接触粉尘的工人应接受放射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如实告知作业工人。
综上所述,家庭装修作业工人应注重呼吸安全防护,避免或减少作业工程中的健康损害,此外,家庭装修行业协会和安全监察局等相关监管部门加强职业安全管理,维护装修作业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权益。
参考文献
[1]槐玺龙,党少农,路建超等.2017年宝鸡市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测定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9(04):549-551.
[2]郑华燕.甲醛作业工人神经系统症状及脑电图异常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03):458-459.
[3]张淑霞,于兴,马岚.2015年洛阳市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2):243-245.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关键词:家庭装修;工人;呼吸防护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加之国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家庭装修需求大大增加,家装需求的井喷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进入该行业。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易接触粉尘、甲醛、苯等有害因素,作业工人的职业安全防护尤其是呼吸防护需引起重视。
一、家庭装修作业人群特点
装修作业工人以男性农民工居多,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统计局监测显示我国40岁以下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装修作业工人也随之出现年龄结构老化趋势明显的特点。多数装修作业工人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且因学历水平较低对装修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知之甚少,或者少数工人知晓部分内容,但因知易行难,施工过程中个人防护意识不高,很少按要求遵循职业防护要求。
二、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需呼吸防护的重点环节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生产性粉尘(industrial dust)分为无机粉尘,包括含矿物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包括含动物性粉尘、植物学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常见的家装施工包括敲墙、家具加工、隔断、吊顶,打洞等较易产生粉尘,比如木质家具加工过程中易产生木屑尘,陶瓷或石质材料打磨过程产生的陶瓷尘及矽尘,其他常见粉尘如水泥尘、砂轮磨塵、有机粉尘等,长期接触和吸入粉尘可致过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职业性哮喘、肺炎甚至更严重者尘肺病[1],职业性肿瘤等。
除粉尘外,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和用具中多含有化学有害物质,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制成的装饰物件在较长时间内会持续释放甲醛;溶剂型油漆、粘合剂、涂料及劣质家具中常含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有害物质;短期大量或长期接触此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危害较大,比如职业性急性甲醛或苯中毒,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如白血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过敏性哮喘等[2]。
三、家庭装修作业过程中的呼吸防护策略
从行业规范化的角度出发,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粉尘主要产生于加工作业过程中,因此可考虑增加装修材料工厂化生产比例,现场装修工作以成品装配为主,可大大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此外,当前家装市场多以小型装修队承包的形式进行,出于减少成本的目的,该类装修单位往往倾向于忽略作业工人的职业安全防护,而装修材料工厂通常都是中到大型企业,具备较完善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可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装修作业人员的伤害。
施工前可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预估,确定防控的重点。针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工序,尽可能淘汰粉尘危害严重的施工工艺,安装除尘、吸尘的机械设施或局部密闭化操作,条件允许的宜采取湿法抑尘。装修作业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工作结束及时进行现场湿式清洁以减少扬尘。针对易产生挥发性有害化学物的施工环节,除门窗打开采取自然通风外,还应适当增加机械通风设备,如喷漆及涂胶等作业安装局部机械化排风装置;装修材料选择环保材料,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害材料,木质装修材料应符合GB 18580-2017的规定;尽可能配备洗眼装置,督促作业工人佩戴包括口罩、手套及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在作业结束后全身沐浴。
安全监察局等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培训及监管力度,定期对作业场所内粉尘浓度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督促装修施工单位加强作业工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配备适宜职业防护用品,如针对粉尘可选用颗粒物过滤效率≥95%的口罩,而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选用过滤式防毒面罩,呼吸防护用品的配备应符合GB/T 18664-2002的规定。作业工人严禁在装修场所就餐和留宿,及时清理装修废弃的装饰材料。因为挥发性有毒化合物如甲醛、苯等随温度的升高而释放量增加[3],装修施工单位应减少高温季节作业,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于装修作业工人而言,一级预防,即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非常重要;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二级预防,岗前、岗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性健康体检)、离岗体检,作业过程中如有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工人体检项目应包括血生化等,作业过程中如接触粉尘的工人应接受放射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如实告知作业工人。
综上所述,家庭装修作业工人应注重呼吸安全防护,避免或减少作业工程中的健康损害,此外,家庭装修行业协会和安全监察局等相关监管部门加强职业安全管理,维护装修作业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权益。
参考文献
[1]槐玺龙,党少农,路建超等.2017年宝鸡市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测定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9(04):549-551.
[2]郑华燕.甲醛作业工人神经系统症状及脑电图异常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03):458-459.
[3]张淑霞,于兴,马岚.2015年洛阳市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2):243-245.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