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深藏功与名 淡泊见初心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戎:尖刀突击,屡立战功
  1948年,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同年3月,农民出身、当过长工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4岁的张富清,光荣入伍。“打了多少仗,我也说不清了。不分白天黑夜,每天都有战斗,只是大与小的区别。”95岁的张富清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永丰城那一仗。
  张富清带领一个三人突击组,翻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进城内,与外围敌人近战。当时已经顾不得许多,他端起冲锋枪猛扫,打死了七八个敌人,接着又匍匐前进到敌人的碉堡脚下,用炸药包和手榴弹连续炸毁了2个碉堡,打退了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亮后,大军进城和敌人激战了一个多小时,解放了永丰城。
  张富清因为作战英勇,荣立二军一等功,并赢得“战斗英雄”称号。1948年12月,一封落款是西北野战军兼政委彭德怀的报功书被送到张富清的家里。报功书上说,“贵府张富清同志为民族与人民解放事业,光荣参加我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任副排长。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特此驰报鸿禧。”
  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制定公布了《解放大西北人民功臣奖章条例》,张富清因为功勋卓著,被授予“人民功臣”奖章。
  “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1955年,组织号召支援地方建设。就这样,张富清脱下戎装,包好勋章,锁在皮箱,封存了这戎马倥偬的岁月。
  转业: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支援地方建设的号召一出,离家征战已经7年的张富清,本可以选择回原籍工作。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张富清当即决定要到艰苦、困难的地区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
  在恩施,来凤最艰苦。于是,张富清带着妻子孙玉兰到了武陵山区中的来凤。从1955年担任来凤城关粮油所主任,到1985年从来凤县建设银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30年间,张富清先后在来凤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十分困难,开始精简人员。当时,张富清正担任三胡区领导,而妻子孙玉兰也在三胡供销社上班。于是张富清毫不犹豫动员妻子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因为没有土地,一家六口的生计全靠张富清一人的微薄工资。
  退伍不褪色。无论在什么岗位,张富清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担急难险重任务。
  修身: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1948年9月,张富清光榮地入了党。作为革命军人、共产党员,张富清在战斗中、行军中、生产中、工作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1985年从来凤建行离休的张富清,现在仍旧和老伴孙玉兰住在建行一栋20世纪80年代的房改房里。张富清说:“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好很多倍了,我有什么资格居功自傲,给党找麻烦、提要求呢?”
  说起张富清不向组织提要求,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敬佩得无以复加。2018年11月,李甘霖得知张富清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结果在报账的时候,李甘霖发现张老只选了价值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体。“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冲锋在前,他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他将荣誉悄然封存,扎根山区为民造福。张富清心里始终装着党和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立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来源:《光明日报》、新华网)
  相关阅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日前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其他文献
6月7日,河南滑县枣村乡70岁农民柳玉春第4次参加高考。为了以示重视,考试之前,他买了一套全灰色的新衣服,寓意今年的高考成绩必定“輝煌”。每一年的准考证,柳玉春都会精心收藏,这里面除了一次次宝贵经历,还包含着他40多年的大学梦。(来源:视觉中国)
期刊
自屠呦呦1972年成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至今,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然而,疟疾仍是当前世界第一大虫媒传染病,目前每年因疟疾死亡人数高达40余万人。  人类和疟原虫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屠呦呦及其团队心怀济世之志,将全球顶尖科研方法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攻坚“抗药性”难题,实现继承中创新。  如今,青蒿素漂洋过海,在东南亚邻邦、在遥远的90e非洲大陆传播中国智慧、传递医者仁心。 
期刊
6月8日下午5时许,高考最后一场英语考试结束后,在合肥十中考点大门外,一位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小伙面露微笑径直走向人群,“妈,我有话和您讲。”这位母亲还没来得及反应,儿子突然跪下了,大声地对母亲说道:“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母亲见状,不由得抱着儿子哭了起来。  据了解,这位考生是合肥市一六八中學的高三(16)班毕业生王恒杰。他告诉记者,“跪母感恩”这一想法不是临时之意,自己早就想好了,去考试
期刊
今年82岁高龄的空军原飞行员苗晓红,最近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再次驾机飞上蓝天。作为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苗晓红告别飞行30年,但她始终眷恋着蓝天。她决定用这次挑战自我的飞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在平谷石佛寺機场,82岁的苗晓红驾驶飞机在跑道上缓缓滑行、加速,冲上蓝天。飞行过程中,同为女飞行员的姐妹们在地面控制室与苗晓红通话,时刻关注飞机上的动态。长达40多分钟的飞行后
期刊
在中国科研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包括屠呦呦、张弥曼在内的数以千万计的女科学家活跃在中国各个科研领域。据统计,女科学家占到中国科研人员总数的30%,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期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杰出的女科学家都有谁。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全球5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这是唯一在全球范围
期刊
近期,屠呦呦及团队经过多年攻坚,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这是继屠呦呦2015年获诺贝尔奖后时隔4年再次掀起公众的科技热潮。  近年来,随着中国创新创业环境的持续改善,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尤其是“嫦娥”探月、5G商用、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科技创新
期刊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宣布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不仅解决了人与人的通信问题,由于它的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成为承载万物互联的网络平台,带来无限的应用想象空间和商机,而5G也将开启万物智能互联时代。  5G商用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5G将与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广泛深度的融合,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必
期刊
70岁的李丙味是江西省上栗县彭高镇东山村的一位普通老人。2009年开始,李丙味在穿村而過的319国道边护送孩子过马路上下学,10年里从未间断,护送学生超过40万人次。他说,虽然老了,但会一直在这里守护孩子们的安全。(来源:新华社记者 周密/摄)
期刊
贵州省关工委到普定县调研  近日,贵州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唐世礼、副主任王惠业、李桂莲一行到普定县开展调研,安顺市、普定县关工委主要负责人,市委老干部局、普定县委组织部相关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深入普定县猫洞乡亲民生态茶园、化处镇化新村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穿洞街道办事处秀水村实地调研,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对基地建设、运行模式、发展前景、助力脱贫攻坚作用发挥等情况
期刊
不同的英雄,相同的初心。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不变的是共同的赤子之心,是共同的为民情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纪念建党98周年之际,让我们向千千万万忠诚奉献、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人致敬!他们用一辈子践行着对党的誓言,用一辈子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本色。  24岁,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战斗英雄。31岁,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異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