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是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近年来,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在长丰县教体局的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信息技术工作,充分发挥了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创建于1956年的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是全县唯一一所集教、科、研为一体的实验小学,现有学生2362人,学校以“还学生快乐童年,打人生坚实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特色立校、翰墨育人”为办学宗旨,先后获得“合肥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特色小学”“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长丰县教科研基地”等称号。
学校领导深知,要想进一步提高办学品质,促进学校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就必须依托教育信息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实效。
营造了数字化校园的育人环境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信息化应用实施小组和信息技术工作服务小组,科学管理,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同时做好经费保障工作,除了长丰县教体局的支持外,学校每年有专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中的10%用于教育信息技术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管理制度,同时做到制度完善,规划清晰,专人负责,层层推进。学校利用校园管理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发布、党建交流、师生互动、家校沟通等,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自2012年9月起,学校的校园网建成并投入使用。网络中心1000Mbps光纤到校内每栋大楼,大楼100Mbps到信息点,10Mbps专线与ISP互连,信息点布设到校内每位教师的办公桌上、教室和功能室。拥有6个静态IP,建立了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添置了大容量高速服务器及SCSI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所有教室和功能室配备有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活力;学校有4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精品录播教室、1个云机房和1个STEAM教室。
学校拥有数字校园平台,每个班级都有微信群、QQ群,并在合肥市校园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和移动“和教育”平台拥有自己的账号。每个班级在平台上都有自己的网页,也可以为学生开辟个人主页,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方便了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成果的空间,便于家长了解班级工作动态和孩子的情况。
几年来,学校通过自制、收集、购置、接受赠送、上级配置等形式,拥有近600G以上容量的教学网络资源。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长丰县“数字校园平台”,实现网上办公,并要求每位教师定期将个人收集整理的好课件、好教案、好文章、好的经验交流材料、重要信息(含文字、照片、音视频)上传至学校FTP校本资源库,以实现资源的及时备份和共享。
提升了校园信息化的运行水平
一是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队伍建设。为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优化。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系列活动,连续三年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为校本教研主题,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学校长期利用骨干教师观摩课、配套课件作品、合肥市南门小学优秀录像课、省部级优课、名校教案、课堂设计、教研论文以及电子图书馆等丰富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的讲备研课、教研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二是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信息教育培训等途径,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技能,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学校依托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实现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校本培训中信息技术培训是重点项目,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学校重组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四个层面开展教师培训,即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普及培训、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基于教学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力培训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学校教师连续几年参加安徽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学习,参学率98.65%,获得初、中、高级认定的人数比例为13%、56%和3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学校网络教研,基本上实现校本研修网络化。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主题班会中普遍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通过“感恩”“学雷锋”“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信息技术实踐活动。几年来,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率100%、学科覆盖率100%、课时覆盖率100%、教师和学生能运用信息工具学习率100%。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专门召开全体教师会,督办“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和“合肥市教育云平台”注册及参加晒课工作,注册及赛课教师占全校教师98.2%,报名参加晒课获得部级优课5节,省级优课11节,市级优课28节,县级优课78节。在省市县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评比中,参与率、获奖率位列全县之首。在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方面,学校结题国家级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子课题1项,在研国家级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1项,结题市、县级信息技术课题2项。
增强了校园信息化的运用实效
主要是实行“面线点”三维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在面上,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社团。如STEAM社团,STEAM教室有四大功能区:科技拼装区、数学现象与数学游戏区、授课区和创客区。电脑、投影、黑板、白板样样齐全。STEAM课程所带给学生们的神奇的学习方法和有趣的科学探索之路将一直指引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点上,重点培养个别特殊学生。学校多名学生凭借在信息技术比赛中获得的成绩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公益项目奖励、“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三等奖、“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多名同学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攀得半山休道远,还须健履上高峰。”对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学校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对新的挑战学校充满信心,力争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信息化校园,努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好每一堂课,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融合,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春风里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创建于1956年的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是全县唯一一所集教、科、研为一体的实验小学,现有学生2362人,学校以“还学生快乐童年,打人生坚实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特色立校、翰墨育人”为办学宗旨,先后获得“合肥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特色小学”“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长丰县教科研基地”等称号。
学校领导深知,要想进一步提高办学品质,促进学校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就必须依托教育信息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实效。
营造了数字化校园的育人环境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信息化应用实施小组和信息技术工作服务小组,科学管理,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同时做好经费保障工作,除了长丰县教体局的支持外,学校每年有专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中的10%用于教育信息技术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管理制度,同时做到制度完善,规划清晰,专人负责,层层推进。学校利用校园管理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发布、党建交流、师生互动、家校沟通等,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自2012年9月起,学校的校园网建成并投入使用。网络中心1000Mbps光纤到校内每栋大楼,大楼100Mbps到信息点,10Mbps专线与ISP互连,信息点布设到校内每位教师的办公桌上、教室和功能室。拥有6个静态IP,建立了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添置了大容量高速服务器及SCSI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所有教室和功能室配备有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活力;学校有4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精品录播教室、1个云机房和1个STEAM教室。
学校拥有数字校园平台,每个班级都有微信群、QQ群,并在合肥市校园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和移动“和教育”平台拥有自己的账号。每个班级在平台上都有自己的网页,也可以为学生开辟个人主页,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方便了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成果的空间,便于家长了解班级工作动态和孩子的情况。
几年来,学校通过自制、收集、购置、接受赠送、上级配置等形式,拥有近600G以上容量的教学网络资源。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长丰县“数字校园平台”,实现网上办公,并要求每位教师定期将个人收集整理的好课件、好教案、好文章、好的经验交流材料、重要信息(含文字、照片、音视频)上传至学校FTP校本资源库,以实现资源的及时备份和共享。
提升了校园信息化的运行水平
一是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队伍建设。为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优化。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系列活动,连续三年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为校本教研主题,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学校长期利用骨干教师观摩课、配套课件作品、合肥市南门小学优秀录像课、省部级优课、名校教案、课堂设计、教研论文以及电子图书馆等丰富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的讲备研课、教研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二是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信息教育培训等途径,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技能,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学校依托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实现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校本培训中信息技术培训是重点项目,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学校重组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四个层面开展教师培训,即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普及培训、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基于教学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力培训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学校教师连续几年参加安徽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学习,参学率98.65%,获得初、中、高级认定的人数比例为13%、56%和3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三是多措并举,加强学校网络教研,基本上实现校本研修网络化。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主题班会中普遍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教育”,通过“感恩”“学雷锋”“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信息技术实踐活动。几年来,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率100%、学科覆盖率100%、课时覆盖率100%、教师和学生能运用信息工具学习率100%。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专门召开全体教师会,督办“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和“合肥市教育云平台”注册及参加晒课工作,注册及赛课教师占全校教师98.2%,报名参加晒课获得部级优课5节,省级优课11节,市级优课28节,县级优课78节。在省市县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评比中,参与率、获奖率位列全县之首。在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方面,学校结题国家级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子课题1项,在研国家级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1项,结题市、县级信息技术课题2项。
增强了校园信息化的运用实效
主要是实行“面线点”三维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在面上,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社团。如STEAM社团,STEAM教室有四大功能区:科技拼装区、数学现象与数学游戏区、授课区和创客区。电脑、投影、黑板、白板样样齐全。STEAM课程所带给学生们的神奇的学习方法和有趣的科学探索之路将一直指引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点上,重点培养个别特殊学生。学校多名学生凭借在信息技术比赛中获得的成绩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公益项目奖励、“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三等奖、“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多名同学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攀得半山休道远,还须健履上高峰。”对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学校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对新的挑战学校充满信心,力争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信息化校园,努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好每一堂课,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融合,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春风里健康快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