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18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支持实施“国培计划”,其中5000万元支持实施“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5亿元支持实施“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覆盖了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湖南省是其中之一。中央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是促进湖南省教师培训机制创新的重要机遇。
目前,湖南省“国培计划”(2010)——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已过大半,“国培计划”实施的效益已初步显现。反思湖南省实施“国培计划”的历程,笔者以为:“国培计划”不仅仅给湖南省带来了培训项目,让湖南省两万多名农村教师享受了高水平的国家级培训,更重要的是给湖南省教师培训工作很好的导向,对湖南省教师培训机制的创新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训重点的确立,培训责任的明确,坚持按需施训,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培训考评等方面。
确立培训重点
把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是“国培计划”的核心导向。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近69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基础教育的对象主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在农村。目前,我省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表现在学历水平整体偏低、专业对口率不高、年龄偏大、新教师补充难、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骨干教师严重缺乏等方面。从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出发,亟待建设一支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转向广大农村地区,转向农村骨干教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要紧紧围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 这个重点来规划和实施教师培训工作,着眼于建设面向农村、主要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师培训体系。
明确培训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 培训教师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斥资5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表明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湖南省要以“国培计划”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发挥各级政府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投入的力度,以“国培计划”拓展“省培计划”,带动“市培计划”、“县培计划”,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和水平。
同时,要完善校、县、市、省、国家五个层级培训体系,明确各自的培训目标、任务、职责和要求,着重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多年不训的问题。
坚持按需施训
按需施训是“国培计划”的重要理念。要牢固树立按需施训理念,把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准确把握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规划和方案,选取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
同时,教师培训工作必须考虑四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培训要引导教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基本的教师职业素养。三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应对独生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网瘾学生增多而必须具有的教育能力。四是要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设计更有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深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教师培训只有满足这四个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按需施训。
科学确定培训内容
“国培计划”坚持以“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为培训内容的导向。坚持这个导向,要杜绝用一种模式满足所有教师培训需求的“穿大鞋”的做法,要认真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师的素质能力模型,制定分类培训大纲,明确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岗位培训等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科学化水平。这样,不同类型、层次的教师都将在培训中得到自己想得到、应该得到的精神食粮。
科学的培训内容离不开严谨丰富、门类齐全的教师教育资源。湖南省要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标准,形成资源遴选、开发、评审、应用的机制,统筹区域资源,整合系统资源,引进社会资源,形成共享、动态的教师学习资源库,让全省各级教师培训都能共享教师教育资源。
要实施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主持培训课程设计、资源开发和培训教学,真正实现“专家设计培训、专家实施培训”,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培训内容呈现形式要科学,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课程标准、课程知识、课程方法为核心内容,注重教师参与,要避免“专题讲座一讲到底”和“满堂灌”式的培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观摩教学、互动研讨、教学实践。
强化培训管理
管理出效益。“国培计划”确定了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三个培训重点,对湖南省创新教师培训管理模式是一次强有力的推动。围绕这三个培训重点,湖南省进行了培训管理的创新。
针对短期培训的特点,我省提出了“前移后拓”的思路,以拓展培训时间和空间。“前移”要求培训院校一个月前向学员下达培训通知,同时提供初步的课程方案,要求学员根据课程方案学习、反思、调研,提出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同时准备一份论文撰写提纲,于培训前一个星期前利用E-mail提交培训院校。培训院校根据学员提供的问题进一步调整、修改课程方案。“后拓”要求培训院校在短期集中培训结束后根据情况推迟2-3个月发放结业证。期间,培训院校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继续指导学员交流、研讨和自主学习;学员作一次校级以上的培训汇报、上一堂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撰写一篇4000字以上的教学论文(交培训院校)。从今年短期培训项目实施效果来看,“前移后拓”的培训思路值得“省培”“市培”“县培”教师培训项目借鉴和发扬。远程培训是共享、生成、开放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湖南省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的培训管理模式,有效发挥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的管理优势和省内外各培训平台的资源优势。
今年“国培计划”首次实施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组织和管理难度相对大一些。置换教师所在学校分散,如果采取纯粹的点对点置换的方法无疑将带来置换师范生的管理和安全难题,承担培训项目的高校也会因派出的指导教师太多而无法承担。要实施好这个新的项目,创新管理办法是关键。“两次置换、统筹调配和管理”的办法既是创造性地实施点对点置换管理方法的体现,又能有效地引导地方教育部门推动师资的均衡配置。第一次置换以县为单位,按照专业对应的原则,在农村骨干教师和师范生之间进行,通过置换,选派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研修,选派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校顶岗实习,实习集中安排在县城中小学。第二次置换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脱产研修形成的岗位空缺,由接受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县城中小学校选派优秀教师以支教方式补充。考虑到目前各高校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在置换师范生的选择上坚持以承办项目高校师范生为主体、教育厅统筹各高校师范生资源进行集中调配的原则,确保置换师范生的数量和质量;在置换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和管理上,由教育厅组织选派师范生的高校按比例抽调指导教师成立跨校的指导教师管理团队,向每个县市区派出至少一名驻点指导教师,负责该县来自不同高校的顶岗实习师范生的管理和指导。从今年“两次置换”的实施效果来看,置换脱产项目培训管理的模式是科学的,但难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有待进一步细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益。
加强培训考评
目前,教师培训普遍存在“有培无评”、“培后不管”的问题。要以“国培计划”为导向,加强培训考评,构建和完善教师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
要加强学员学习评价制度,制定并完善学员学籍登记、考勤、学习纪律制度,目前省级学员学籍管理办法和系统已初步形成,各市州、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也要建立相应的学员学籍管理系统。要建立培训跟踪评价制度,对培训对象培训结束后在本地、本校研训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跟踪管理和指导,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要建立培训结果运用制度,建立培训档案,将学员的基本情况、入学情况、学习内容、学习表现、成绩考核等内容记入档案,并录入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送培学校三方信息共享,把教师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资格获取、职务聘任、职称评定、任职岗位的重要条件,调动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教师培训项目实施考评。通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进一步规划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参培率,促进项目承担单位提高培训的效益和质量。项目实施考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目前,省国培办已出台《湖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实施考评办法》,主要考评各市州教育局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的情况和各项目承担单位实施“国培计划”各子项目的绩效。市州教育局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的情况包括“国培计划”实施规划、学员送培和教师培训后管理等。各项目承担单位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绩效主要包括项目的设计、实施、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批准预算的执行情况。这一办法的出台为我省“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项目实施考评明确了目标、内容和方法。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也要尽快制定本地的项目实施考评办法,出台考评细则,科学考评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促进教师培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目前,湖南省“国培计划”(2010)——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已过大半,“国培计划”实施的效益已初步显现。反思湖南省实施“国培计划”的历程,笔者以为:“国培计划”不仅仅给湖南省带来了培训项目,让湖南省两万多名农村教师享受了高水平的国家级培训,更重要的是给湖南省教师培训工作很好的导向,对湖南省教师培训机制的创新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训重点的确立,培训责任的明确,坚持按需施训,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培训考评等方面。
确立培训重点
把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是“国培计划”的核心导向。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近69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基础教育的对象主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在农村。目前,我省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表现在学历水平整体偏低、专业对口率不高、年龄偏大、新教师补充难、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骨干教师严重缺乏等方面。从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出发,亟待建设一支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转向广大农村地区,转向农村骨干教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要紧紧围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 这个重点来规划和实施教师培训工作,着眼于建设面向农村、主要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师培训体系。
明确培训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 培训教师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斥资5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表明了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湖南省要以“国培计划”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发挥各级政府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投入的力度,以“国培计划”拓展“省培计划”,带动“市培计划”、“县培计划”,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和水平。
同时,要完善校、县、市、省、国家五个层级培训体系,明确各自的培训目标、任务、职责和要求,着重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多年不训的问题。
坚持按需施训
按需施训是“国培计划”的重要理念。要牢固树立按需施训理念,把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准确把握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规划和方案,选取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
同时,教师培训工作必须考虑四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培训要引导教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基本的教师职业素养。三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应对独生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网瘾学生增多而必须具有的教育能力。四是要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设计更有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深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教师培训只有满足这四个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按需施训。
科学确定培训内容
“国培计划”坚持以“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为培训内容的导向。坚持这个导向,要杜绝用一种模式满足所有教师培训需求的“穿大鞋”的做法,要认真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师的素质能力模型,制定分类培训大纲,明确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岗位培训等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科学化水平。这样,不同类型、层次的教师都将在培训中得到自己想得到、应该得到的精神食粮。
科学的培训内容离不开严谨丰富、门类齐全的教师教育资源。湖南省要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标准,形成资源遴选、开发、评审、应用的机制,统筹区域资源,整合系统资源,引进社会资源,形成共享、动态的教师学习资源库,让全省各级教师培训都能共享教师教育资源。
要实施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主持培训课程设计、资源开发和培训教学,真正实现“专家设计培训、专家实施培训”,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培训内容呈现形式要科学,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课程标准、课程知识、课程方法为核心内容,注重教师参与,要避免“专题讲座一讲到底”和“满堂灌”式的培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观摩教学、互动研讨、教学实践。
强化培训管理
管理出效益。“国培计划”确定了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三个培训重点,对湖南省创新教师培训管理模式是一次强有力的推动。围绕这三个培训重点,湖南省进行了培训管理的创新。
针对短期培训的特点,我省提出了“前移后拓”的思路,以拓展培训时间和空间。“前移”要求培训院校一个月前向学员下达培训通知,同时提供初步的课程方案,要求学员根据课程方案学习、反思、调研,提出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同时准备一份论文撰写提纲,于培训前一个星期前利用E-mail提交培训院校。培训院校根据学员提供的问题进一步调整、修改课程方案。“后拓”要求培训院校在短期集中培训结束后根据情况推迟2-3个月发放结业证。期间,培训院校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继续指导学员交流、研讨和自主学习;学员作一次校级以上的培训汇报、上一堂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撰写一篇4000字以上的教学论文(交培训院校)。从今年短期培训项目实施效果来看,“前移后拓”的培训思路值得“省培”“市培”“县培”教师培训项目借鉴和发扬。远程培训是共享、生成、开放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湖南省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的培训管理模式,有效发挥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的管理优势和省内外各培训平台的资源优势。
今年“国培计划”首次实施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组织和管理难度相对大一些。置换教师所在学校分散,如果采取纯粹的点对点置换的方法无疑将带来置换师范生的管理和安全难题,承担培训项目的高校也会因派出的指导教师太多而无法承担。要实施好这个新的项目,创新管理办法是关键。“两次置换、统筹调配和管理”的办法既是创造性地实施点对点置换管理方法的体现,又能有效地引导地方教育部门推动师资的均衡配置。第一次置换以县为单位,按照专业对应的原则,在农村骨干教师和师范生之间进行,通过置换,选派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研修,选派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校顶岗实习,实习集中安排在县城中小学。第二次置换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脱产研修形成的岗位空缺,由接受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县城中小学校选派优秀教师以支教方式补充。考虑到目前各高校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在置换师范生的选择上坚持以承办项目高校师范生为主体、教育厅统筹各高校师范生资源进行集中调配的原则,确保置换师范生的数量和质量;在置换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和管理上,由教育厅组织选派师范生的高校按比例抽调指导教师成立跨校的指导教师管理团队,向每个县市区派出至少一名驻点指导教师,负责该县来自不同高校的顶岗实习师范生的管理和指导。从今年“两次置换”的实施效果来看,置换脱产项目培训管理的模式是科学的,但难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有待进一步细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益。
加强培训考评
目前,教师培训普遍存在“有培无评”、“培后不管”的问题。要以“国培计划”为导向,加强培训考评,构建和完善教师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
要加强学员学习评价制度,制定并完善学员学籍登记、考勤、学习纪律制度,目前省级学员学籍管理办法和系统已初步形成,各市州、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也要建立相应的学员学籍管理系统。要建立培训跟踪评价制度,对培训对象培训结束后在本地、本校研训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跟踪管理和指导,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要建立培训结果运用制度,建立培训档案,将学员的基本情况、入学情况、学习内容、学习表现、成绩考核等内容记入档案,并录入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送培学校三方信息共享,把教师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资格获取、职务聘任、职称评定、任职岗位的重要条件,调动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教师培训项目实施考评。通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进一步规划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参培率,促进项目承担单位提高培训的效益和质量。项目实施考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目前,省国培办已出台《湖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实施考评办法》,主要考评各市州教育局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的情况和各项目承担单位实施“国培计划”各子项目的绩效。市州教育局组织实施“国培计划”的情况包括“国培计划”实施规划、学员送培和教师培训后管理等。各项目承担单位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绩效主要包括项目的设计、实施、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批准预算的执行情况。这一办法的出台为我省“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项目实施考评明确了目标、内容和方法。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也要尽快制定本地的项目实施考评办法,出台考评细则,科学考评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促进教师培训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