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与恳谈会:谁更接近协商民主的理想——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形态的比较分析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商民主承载了实现人民主权的理想。在当代中国,论坛与恳谈会是协商民主的典型实践形态。通过价值、效度、可持续性与可推广性三维度框架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在实现民主程度的价值层面,难分轩轾;恳谈会比论坛的效度要高;论坛的可持续性已得到历史检验,而恳谈民主则有待观察;论坛比恳谈会的推广度高。中国协商民主的未来走向是:协商民主的实践形态之间将相互融合,而非正式领域的协商民主会向正式领域的协商民主扩散,而这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转型与巩固。
其他文献
右丈说是有关声符表义的学说.本文回顾了前人对利用右文说理论系联同源词方面的观点,以王力先生编纂<同源词典>的得失为据,认为同源词典(或语源词典)编纂不应该忽视右文说理
目的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川崎病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结果①55例川崎病患儿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占81.8%.以春、夏季多见.不
目的从病因、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及诊疗等方面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7例T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