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碳氢键活化构建轴手性联芳基骨架

来源 :有机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手性骨架,特别是联芳基轴手性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和手性配体中,在有机合成及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因此,其合成受到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在过去十多年里,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碳氢键活化反应在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轴手性骨架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策略[2-3].然而其中大部分的工作都基于消旋联芳基骨架的动态动力学修饰实现轴手性的构建.发展芳基骨架碳氢键的对映选择性芳基化反应,在构建芳基-芳基连接的同时直接实现手性控制,是构建联芳基轴手性骨架更加直接的策略.在此方面,利用两分子芳基乙炔作为偶联试剂现场生成萘骨架,无疑将进一步增强此策略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银离子可以高效地催化硅烷氧基炔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之间的[2+2]环加成反应,在银离子催化下硅烷氧基炔可以与甲醛的羰基发生[2+2]环加成后开环生成不饱和酯.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发现,在这两个反应中银离子与硅烷氧基炔之间相互作用,将硅烷氧基炔激活成为硅正离子和银烯酮,硅正离子进一步催化羰基化合物(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或者醛)和银烯酮之间的[2+2]环加成反应.“,”Mechanism of silver-catalyzed[2 + 2]cycloaddition between sil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许多疾病中过表达,是治疗肿瘤的重要靶点.合成了2个系列3-取代-5-(5-(6-甲基吡啶-2-酰基)-4-(喹啉-6-基)-1氢-咪唑-2-基)亚甲基)-2-噁唑烷-4-酮化合物(12、13a~13e和14a~14h),并对其进行了活性受体样激酶5 (ALK5)抑制活性评价.其中(Z)-6-(5-((5-(6-甲基吡啶-2-基)-4-(喹喔啉-6-基)-1H-咪唑-2-基)亚甲基)-4-羰基-2-硫代羰基噻唑-3-基)己酸(13e)对ALK5激酶的活性最高(ICs0=0.4
通过三氟甲磺酸钪催化,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邻羟基苄醇与嘌呤的烷基化反应.该C—N键形成的过程可能是通过邻亚甲基苯醌中间体进行的.以优秀的产率(最高可达96%)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非环核苷类似物,底物范围广.反应规模放大后,产率保持不变.
镰刀菌素是由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一类聚酮-非核糖体肽真菌毒素.其核心骨架的构筑依赖于一个不寻常的聚酮-非核糖体肽杂合酶.报道了禾谷镰刀菌中两个不同类型的新镰刀菌素,镰刀菌素X1(1)和镰刀菌素Y(2).其中,化合物1为聚酮-非核糖体肽杂合化合物,化合物2属于聚酮类化合物.通过基因敲除、高分辨质谱分析证实它们是由同一个生物合成基因簇产生的主线产物和旁支产物.该结果为后期进一步研究镰刀菌素生物合成提供了研究基础,也进一步为该病原真菌侵染禾谷类作物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化学多样性.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PPAPs)类天然产物大叶藤黄醇(xanthochymol)具有良好的抗癌和抗菌活性,目前没有任何关于其全合成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3,3-二甲基戊二酸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步骤制备线性链状底物,再应用串联Dieckmann缩合反应构建双环[3.3.1]壬烷-2,4,9-三酮核心骨架.此方法成功地以11步反应实现了消旋体大叶藤黄醇的全合成,以10%的总收率得到了目标产物.通过本研究得到大叶藤黄醇侧链的一对非对映异构体,在1H NMR、13C NMR谱图上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对未来
对蜜环菌YUD17010发酵提取物进行化学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三个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包括一个新化合物armilaroma (1)以及两个已知化合物4-dehydrodihydromelleolide(2)和armillarivin (3).通过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相对立体构型,并借助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电子圆二色性(ECD)谱确定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Armilaroma(1)表现出中等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IC50值为9.03 μmol/L.此外,还评估了化合物1对人类癌症细
磷酰胺是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常见结构,也是合成化学中重要的中间体.报道了一种直接、简单、高效且相对绿色的过渡金属铱催化的C—H键胺基化反应,以弱配位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和磷酰叠氮化合物分别为反应底物和胺基化试剂,在离子液体中实现了目标转化,得到中等到优良的分离产率,表现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并提出了反应的可能机理.该催化体系的建立丰富了磷酰胺的合成途径,拓展了离子液体类绿色介质在C—H键官能化中的应用.
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脱氮环加成反应是构建手性氮杂环化合物的有力工具[1].Fokin课题组[2]率先发展了手性Rh催化的1,2,3-三氮唑与各种不饱和化合物的不对称脱氮环加成反应.Murakami课题组系统性地研究了手性Rh或Ni催化的1,2,3-三氮唑[3]、1,2,3,4-四氮唑[4]、1,2,3-苯并三氮酮[5]与各种不饱和化合物的不对称脱氮环加成反应.而关于1,2,3-苯并三氮唑的不对称脱氮环加成反应研究至今鲜有报道.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1,2,3-苯并三氮唑脱氮气偶联和环化反应取得了重要进展[
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与无机发光材料相比具有更大的分子设计灵活性和溶解性及颜色可调等优点.由于有机RTP材料具有长的发射寿命和大的斯托克斯(Stokes)位移等特点,因此有机RTP材料在信息加密、生物成像[1]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rn从金属到配体之间的电荷跃迁能极大提高系间窜越的速率,因此金属有机化合物为主要的早期磷光体系.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高毒性与高制备成本限制了其发展,所以近期磷光领域主要集中于利用纯有机分子实现RTP发射.磷光由三线态的辐射跃迁产生,在传统认知中纯
碳-杂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有机分子的功能来源于其含有的杂原子[1-2].随着自由基化学和过渡金属催化的快速发展,自由基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为构建各种碳-杂键提供了非常高效的途径[3-5].近年来,有机化学家基于此开发了一系列实用的合成方法来进行不对称C—N键的构建[6],然而有关自由基参与的不对称C—O键交叉偶联反应的报道则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