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1.没有阅读时间。课程安排紧,学生在校时间几乎没有自习课,成天不是老师讲,就是无休止的作业,一些课外时间也被占用去上补习班、特长班,难得周末,星期天也很少进行课外阅读。
2.没有好书可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家长给孩子买的尽是些应试方面的书,比如《小学生作文大全》《尖子生题库》等。
3.没有人指导读书。家长能力有限,或者家长也沉溺于赌博、游戏、玩耍等,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指导,导致孩子阅读的盲目性和无效性。
4.没有阅读兴趣。网络的迅猛发展,学生成天沉溺于游戏或看动画片,学生没有兴趣读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信息量,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把课内外、校内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机会和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视和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二、如何对课外书进行选择
1.根据教材和课堂教学需要。首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向学生提出要求,推荐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课外读物。
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等文章,在教学结束后,为了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更多趣事,就可以让学生阅读《森林报》,书中采用轻快的笔调,分十二个月报道了森林中各种有趣的事情,同学们读了之后,对阅读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教学第七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之后,让学生大量收集、阅读关于屈辱的历史、辉煌的今天的文章,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感。
2.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因此,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短篇小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散文、知识论文等。
3.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小学高段学生已逐渐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教师不但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感受美与丑、善与恶,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
比如加拿大作家蒙格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天真热情;美国作家怀特写的《夏洛的网》,在E·B怀特的笔下,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学生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4.阅读与习作的整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习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应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角度出发,推荐学生阅读与习作要求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把课外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之中,完成读写的完美结合。
比如,在写作《二十年后回家乡》时,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家乡有些什么变化,想象与亲人和同学见面的情景,再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作者运用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物抒情等表达情感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书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习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阅读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进行消化。
3.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四、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
学生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1.读写结合;2.手抄报展示;3.摘抄本的评比;4.课外交流。
没有比行动更美的语言,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让学生伴着书香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一、课外阅读的现状
1.没有阅读时间。课程安排紧,学生在校时间几乎没有自习课,成天不是老师讲,就是无休止的作业,一些课外时间也被占用去上补习班、特长班,难得周末,星期天也很少进行课外阅读。
2.没有好书可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家长给孩子买的尽是些应试方面的书,比如《小学生作文大全》《尖子生题库》等。
3.没有人指导读书。家长能力有限,或者家长也沉溺于赌博、游戏、玩耍等,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指导,导致孩子阅读的盲目性和无效性。
4.没有阅读兴趣。网络的迅猛发展,学生成天沉溺于游戏或看动画片,学生没有兴趣读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信息量,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把课内外、校内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机会和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视和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二、如何对课外书进行选择
1.根据教材和课堂教学需要。首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向学生提出要求,推荐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课外读物。
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等文章,在教学结束后,为了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更多趣事,就可以让学生阅读《森林报》,书中采用轻快的笔调,分十二个月报道了森林中各种有趣的事情,同学们读了之后,对阅读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教学第七单元的《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之后,让学生大量收集、阅读关于屈辱的历史、辉煌的今天的文章,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感。
2.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因此,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短篇小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散文、知识论文等。
3.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小学高段学生已逐渐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教师不但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感受美与丑、善与恶,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
比如加拿大作家蒙格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天真热情;美国作家怀特写的《夏洛的网》,在E·B怀特的笔下,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学生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4.阅读与习作的整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习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应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角度出发,推荐学生阅读与习作要求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把课外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之中,完成读写的完美结合。
比如,在写作《二十年后回家乡》时,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家乡有些什么变化,想象与亲人和同学见面的情景,再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作者运用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物抒情等表达情感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书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习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阅读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进行消化。
3.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四、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
学生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1.读写结合;2.手抄报展示;3.摘抄本的评比;4.课外交流。
没有比行动更美的语言,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让学生伴着书香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