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重要基础。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情境教学 创设方法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其目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根据情境的类型及情境创设基本原则,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主要是对教科书中情境的创造性使用和对现实生活的挖掘两个方面,但从展示情境的形式、侧重点、来源、目的等可大致归纳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的方式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来自问。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学生的主动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解决。这种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讲授《功》时,我通过实验首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请学生先用手指分别将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火柴盒和一个1千克的砝码推动,同样的距离,感觉是否相同?再将1千克的砝码分别推动1厘米与推动1米,感觉是否相同?展开问题研讨:你由看到的情景(或体验的情境)想到了什么?手指的感觉相同吗?为什么呢?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可以发现包含在物理过程中的两个独立的要素——力和距离,从而认识到为什么要引入“功”这一新的物理概念。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的重要方面,通过情境引入问题,刺激学生思考,使学生从熟悉或感兴趣的物理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途径。
  2.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是构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化学生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活情境包括日常生活现象,也包括日常生活经验。
  例如:在讲授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节时,有关“速度”概念的引入是很重要的,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着手,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讲新的概念前,先给学生看一段录像:奔跑的猎豹,爬行的蜗牛,正在行驶的汽车,跑道上的运动健将等。下面是课堂教学时师生对话实录: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录像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猎豹跑得快,蜗牛爬得慢,那么你们知道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吗?
  生: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比如100米赛跑,同时起跑,先到达的跑得快。
  生: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也是100米赛跑,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得最快。
  师:回答得非常好,如果这两个人跑的路程不一样,用的时间也不一样,那么怎么比较快慢呢?
  学生在思考、在讨论,老师引出比较方法,即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从而引出速度的概念。
  生活经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了一些来自于生活经验的对一般客观事物的直觉是认识,通常被称作前概念。有些前概念是正确的,它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如,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推、拉、提、压等概念有利于力的概念的学习。有些概念是错误的,这类概念也叫错误概念或相异构想。这一类概念对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有干扰的作用。又如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往往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等错误的前概念。有的可以设置成必然引发思想冲突或可笑结果的人为佯谬,有的可以是实际生活场景的逼真模拟。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剖析,纠正错误概念,深刻理解掌握相应知识。
  3.创设探究教学情境
  探究教学情境就是教师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有的要求将学生置于茫然无知的新知识背景下,像科学家或发明家那样面对问题的挑战。
  案例:《密度与浮力》的探究学习指导:
  上课了,我把一杯水放在桌子上,然后一脸神秘地说:“我这里有个瘪的牙膏皮(尾部剪掉一点),我把它放入水中它的状态会怎样呢?”
  学生说:“下沉。”
  放入水中,果然下沉。
  师:“不管怎样放,一定下沉吗?”
  学生思考。
  我把瘪的牙膏皮做成空心状,有盖的那端朝下,再放入水中,结果漂浮。
  学生疑惑。
  师:“那么,你能不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桌面上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钢珠,看谁的橡皮泥能浮起来,并且里面放的钢珠多?”
  老师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把橡皮泥做成锅型、船型,一会儿,各组就报出数目“48、42、35……”
  教师问:“橡皮泥为什么可以浮在水上?”学生回答:“水有浮力。”老师让学生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情绪高昂,这个说与重量有关,那个说与体积有关、与形状有关、与密度有关……老师说:“到底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你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学生分小组开始探究,在水中放入鸡蛋,鸡蛋沉下去,他们不停地往水中放盐,鸡蛋浮起来,学生又把铁块放入量筒、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在整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动、积极、兴奋的状态中,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种种猜想,有些猜想被否定,有些猜想被证实。最后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最后,这节课在学生的兴奋中结束。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探究,通过切身进行的情境体验,体会到科学探究活动的快乐,获得参与科学活动的美感,这也许使他们终身受益。
  总之,情境创设的形式和角度多种多样,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的情况、环境的条件等综合考虑,也可多种情境配合使用,其目的是使课堂教学具有活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及灵活的应用能力。只有努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参与竞争,主动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杜庆元.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3(09).
  [2]张效芹.试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J].成功(教育),2012(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系统,则极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碍,则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  新课改强调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和终身发展,并设置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期刊
在高中学习的各学科中,很多学生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各学科中物理科难学;物理科成绩较低,甚至有学生这样说:“就是因为物理课上听不懂,太抽象,我才改学文科的。”还有人说:“物理课上老师讲的能听懂,但是课后自己做题总是做不清楚,题没少做,但是成绩不高。”物理学科真得那么难学吗?对此笔者针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以便对学生今后物理学科的学习有所启迪和帮助。  学会记忆:许多人认为物理科是
期刊
摘 要: 政治课本身具有容易使学生厌学的客观特点,而教师缺乏创新精神,照本宣科是导致政治课堂死气沉沉的重要主观因素,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和技巧,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兴趣教学 思想政治课 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课作为对学生意识形态宣讲的主阵地,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势,总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枯燥的说教,教材内容空泛呆板,脱离鲜活的实际,认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下,要让学生拥有好的历史成绩,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努力,还在于教师的课堂。高效的历史教学,能够很好地利用短暂的几十分钟,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让初中历史课堂拭去原有的枯燥与乏味。历史课堂效率提高了,不仅仅可以减少学生课下的负担,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提高历史成绩。对于学习历史兴趣不够浓厚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历史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接触历史知识,所以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材的各章节中基本上都能看到物理学思维方法的“身影”,运用好思维方法,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其实质上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对于怎样判断素质教育成效是否符合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初中物理中存在很多极限性现象,教师应该主动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打破思维方式,利用极限性的方面求证物理问题,强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极限思维 具体应用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帮助学生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应该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愉快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愉快教学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实验教学  江苏省进行新课程改革已有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