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喜欢玩游戏,这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可避免的问题。完全禁止游戏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回避矛盾,抓住学生的游戏心理,投其所好,将游戏资源与恰当的教学内容融合,把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引入课堂,加以正确引导,营造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游戏教学的定义,并对学生的游戏心理进行分析,从游戏本身、学生和学科三个角度剖析了游戏教学的潜能,对游戏教学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结合的可行性、设计思路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游戏教学;中学信息技术;游戏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可见,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在于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和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跟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喜欢的游戏资源引入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正如石中英教授指出:“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就应该充分展现其游戏性,使教师和同学们的整个身心经常处于一种游戏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1]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投其所好,寓教于乐。
一、游戏教学的定义
关于游戏教学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唐文中、郭道明、李定仁主编的《小学游戏教学论》[2]中表述为:“游戏化教学是以教学为目的,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或选择游戏,并将它与教学过程整合,使学生在活泼愉快、兴趣盎然的情绪中开展游戏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它将教学因素和游戏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传统游戏化教学的延伸。”[3]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路敏认为:“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按照学习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或设计教育游戏,结合协作、探究、竞争、任务驱动等策略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它通过教育游戏创设一种激励的、情境的或是任务驱动的教学环境来达到教学目标。”[4]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可以描述为,根据中学生的游戏心理,教师挖掘教材的游戏内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青睐的具有趣味性、竞争性、互动性的游戏相结合,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设计游戏活动或制作游戏软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达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基本教学目标。
二、中学生游戏心理的分析
对于信息技术课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积极,究其根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机会玩游戏。游戏到底具有怎样的特质,竟能如此有力地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又是出于怎样的心理,着迷于游戏之中?笔者就中学生的游戏心理做如下几点思考:
1. 1.释放紧张的学习压力
长期以来,大部分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局限于在所谓的“主科科目”上取得良好成绩,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习题。面对沉重的作业负担、残酷的升学竞争,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信息技术课上趁老师不注意时偶尔玩一下游戏成了孩子们释放学习压力的一种途径。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为娱乐而设计研发的,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里身心愉悦、体验全神贯注的深入投入状态,让长期紧张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
2. 2.获得丰富的主体体验和乐趣
大多数游戏的设计以人为本,每一个玩家都可以在游戏中成为主体,他们通过游戏的布局、情节等,在斗智斗勇的互动中体验乐趣。而传统的课堂总是教师决定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学生找不到主体体验和乐趣。
3. 3.寻求独立平等感和成就感
游戏为学生创造了根据自己的喜好独立自由地选择角色的权利,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利用游戏中的因素形成对自己操作能力、受欢迎程度以及在游戏玩家中的地位等方面与他人比较之后而产生的自我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获得在实际学习中难以获得的短暂成功,收获成就感。
4. 4.推动强烈的互动合作,触发大胆的创造性思维
游戲的交互性良好,一般可以多人参与,玩家以团队的形式在游戏中通过相互沟通、协作来完成游戏任务,具有极强的合作精神。同时,游戏情节、关卡的设置激发学生开拓思维,敏捷地判断和解决问题,甚至站在游戏设计者的角度思考和探究,大胆的、创造性的设计自己想象中的游戏世界。
三、游戏教学的潜能
目前,普遍家长和老师对游戏存在某种偏见,认为玩游戏会“丧志”,会荒废学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游戏教学,到底有怎样的实质意义?笔者从游戏、学生、学科三个方面浅析游戏教学的潜能:
1. 1.“学技术”变“玩技术”
杜威认为:“一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要的动力在于儿童本能的、由冲动引起的兴趣上。”就游戏本身特点而言,一般具有互动性、竞争性、新鲜性、刺激性、娱乐性等,它能激发玩家兴趣,从本能上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之中。游戏教学以游戏为主线,游戏内容是知识的表现形式,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下学知识、练基础、促提高,在做中学,巧妙地将传统的、枯燥的“学技术”转变为“玩技术”。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2. 2.激发学习动机,感受快乐学习
将游戏的形式和资源有机地与教学内容融合,在学生看来,学习知识就像在玩游戏一样,他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的状态来自于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学生游戏心理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游戏化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心理条件。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产生了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质量,对于学习也逐渐呈现积极乐观的态度。 3. 3.适当融入游戏资源,有助于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游戏教学将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相关的游戏引入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发展上看,游戏化教学的形式有助于学科教学的开展。
四、游戏教学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结合
游戏教学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游戏教学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否结合在一起?如果结合在一起又应该遵循怎样的设计思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游戏教学又有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1. 1.游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课标需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有特点的教学。”看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心理出发引申出的游戏教学法显然是不二选择。
(2)理论基础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5]游戏教学就是利用学生的游戏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相互竞争、合作、刺激获取知识和技能。
娱教理论:祝智庭教授指出:“娱教技术是以尊重学习者当前的生活价值为基础,通过创建、使用与管理恰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和乐趣与教育目的及手段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看来,游戏教学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生活中的游戏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符合娱教理论和寓教于乐的思想。
2. 2.游戏教学的设计思路
(1)选择和分析学习内容,找出教学与游戏的关联要素
笔者认为,游戏教学并非要求每堂课、整堂课都希望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或玩游戏软件,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游戏教学。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分析教材,找出教学与游戏的关联要素,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用游戏的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游戏时间,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2)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体验和乐趣为背景融入游戏元素
生活中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信息技术本质上是生活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前提的。因此,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应当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逻辑展开。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体验和乐趣为背景融入游戏元素,是游戏教学的设计思路,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3)游戏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
一切教学游戏的实施都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游戏只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不能盲目的为了游戏而设计游戏,导致信息技术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内容丰富、情节合理、环环相扣,实质上知识点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致使教学被游戏牵着走,失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陷入学生不知道在玩什么、老师不知道该玩什么的窘境。
3. 3.游戲教学模式
(1)知识类游戏教学模式
所谓知识类教学模式是根据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游戏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适合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于理解的抽象知识点,比如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以及网络知识等。用生动的游戏来呈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以网咯游戏“连连看”和“大家来找茬”为原型,设计Flash游戏讲解计算机系统和硬件知识就是该模式的成功应用。
(2)技能操作类游戏教学模式
技能操作类游戏模式是指为训练计算机操作能力而设置的游戏模式。对学生技能操作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占据了信息技术课程很大比例时间,可见对这种游戏模式的设置存在需求。游戏教学模式适用于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学习内容,如:文字输入、编辑、网页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对鼠标和键盘操作的训练引入“扫雷”和“金山打字通”游戏是该模式的应用实例。
(3)探究式游戏教学模式
探究式游戏教学模式是指将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隐藏在游戏中,让学生通过游戏,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游戏模式。教师通过游戏创设智力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模式不仅适合知识类学习内容的教学,也适合操作类学习内容的教学,是对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笔者认为的游戏教学是从学生游戏心理出发,尊重学生当前阶段的生活价值,投其所好,寓教于乐,将游戏资源与恰当的学习内容巧妙融合,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潜能,让学生在玩中激发学习动机、获得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教学并非要用游戏完全代替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而应该在引入游戏方面注意度的把握,决不能滥用,要讲究方法策略,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正确、合理的引导学生游戏,对遏制目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唐文中,郭道明,李定仁.小学游戏教学论.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1一12
[3] 洪文秋.我国教育游戏的发展现状及建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70
[4] 路敏.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5]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游戏教学;中学信息技术;游戏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可见,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在于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和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跟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喜欢的游戏资源引入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正如石中英教授指出:“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就应该充分展现其游戏性,使教师和同学们的整个身心经常处于一种游戏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1]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投其所好,寓教于乐。
一、游戏教学的定义
关于游戏教学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唐文中、郭道明、李定仁主编的《小学游戏教学论》[2]中表述为:“游戏化教学是以教学为目的,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或选择游戏,并将它与教学过程整合,使学生在活泼愉快、兴趣盎然的情绪中开展游戏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它将教学因素和游戏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传统游戏化教学的延伸。”[3]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路敏认为:“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按照学习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或设计教育游戏,结合协作、探究、竞争、任务驱动等策略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它通过教育游戏创设一种激励的、情境的或是任务驱动的教学环境来达到教学目标。”[4]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可以描述为,根据中学生的游戏心理,教师挖掘教材的游戏内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青睐的具有趣味性、竞争性、互动性的游戏相结合,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设计游戏活动或制作游戏软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达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基本教学目标。
二、中学生游戏心理的分析
对于信息技术课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积极,究其根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机会玩游戏。游戏到底具有怎样的特质,竟能如此有力地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又是出于怎样的心理,着迷于游戏之中?笔者就中学生的游戏心理做如下几点思考:
1. 1.释放紧张的学习压力
长期以来,大部分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局限于在所谓的“主科科目”上取得良好成绩,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习题。面对沉重的作业负担、残酷的升学竞争,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信息技术课上趁老师不注意时偶尔玩一下游戏成了孩子们释放学习压力的一种途径。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为娱乐而设计研发的,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里身心愉悦、体验全神贯注的深入投入状态,让长期紧张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
2. 2.获得丰富的主体体验和乐趣
大多数游戏的设计以人为本,每一个玩家都可以在游戏中成为主体,他们通过游戏的布局、情节等,在斗智斗勇的互动中体验乐趣。而传统的课堂总是教师决定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学生找不到主体体验和乐趣。
3. 3.寻求独立平等感和成就感
游戏为学生创造了根据自己的喜好独立自由地选择角色的权利,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利用游戏中的因素形成对自己操作能力、受欢迎程度以及在游戏玩家中的地位等方面与他人比较之后而产生的自我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获得在实际学习中难以获得的短暂成功,收获成就感。
4. 4.推动强烈的互动合作,触发大胆的创造性思维
游戲的交互性良好,一般可以多人参与,玩家以团队的形式在游戏中通过相互沟通、协作来完成游戏任务,具有极强的合作精神。同时,游戏情节、关卡的设置激发学生开拓思维,敏捷地判断和解决问题,甚至站在游戏设计者的角度思考和探究,大胆的、创造性的设计自己想象中的游戏世界。
三、游戏教学的潜能
目前,普遍家长和老师对游戏存在某种偏见,认为玩游戏会“丧志”,会荒废学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游戏教学,到底有怎样的实质意义?笔者从游戏、学生、学科三个方面浅析游戏教学的潜能:
1. 1.“学技术”变“玩技术”
杜威认为:“一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要的动力在于儿童本能的、由冲动引起的兴趣上。”就游戏本身特点而言,一般具有互动性、竞争性、新鲜性、刺激性、娱乐性等,它能激发玩家兴趣,从本能上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之中。游戏教学以游戏为主线,游戏内容是知识的表现形式,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下学知识、练基础、促提高,在做中学,巧妙地将传统的、枯燥的“学技术”转变为“玩技术”。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2. 2.激发学习动机,感受快乐学习
将游戏的形式和资源有机地与教学内容融合,在学生看来,学习知识就像在玩游戏一样,他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的状态来自于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学生游戏心理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游戏化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心理条件。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产生了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质量,对于学习也逐渐呈现积极乐观的态度。 3. 3.适当融入游戏资源,有助于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游戏教学将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相关的游戏引入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发展上看,游戏化教学的形式有助于学科教学的开展。
四、游戏教学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结合
游戏教学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游戏教学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否结合在一起?如果结合在一起又应该遵循怎样的设计思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游戏教学又有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1. 1.游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课标需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有特点的教学。”看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心理出发引申出的游戏教学法显然是不二选择。
(2)理论基础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5]游戏教学就是利用学生的游戏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相互竞争、合作、刺激获取知识和技能。
娱教理论:祝智庭教授指出:“娱教技术是以尊重学习者当前的生活价值为基础,通过创建、使用与管理恰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和乐趣与教育目的及手段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看来,游戏教学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生活中的游戏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符合娱教理论和寓教于乐的思想。
2. 2.游戏教学的设计思路
(1)选择和分析学习内容,找出教学与游戏的关联要素
笔者认为,游戏教学并非要求每堂课、整堂课都希望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或玩游戏软件,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游戏教学。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分析教材,找出教学与游戏的关联要素,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用游戏的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游戏时间,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2)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体验和乐趣为背景融入游戏元素
生活中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信息技术本质上是生活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前提的。因此,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应当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逻辑展开。以学生当前的生活体验和乐趣为背景融入游戏元素,是游戏教学的设计思路,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3)游戏是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
一切教学游戏的实施都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游戏只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不能盲目的为了游戏而设计游戏,导致信息技术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内容丰富、情节合理、环环相扣,实质上知识点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致使教学被游戏牵着走,失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陷入学生不知道在玩什么、老师不知道该玩什么的窘境。
3. 3.游戲教学模式
(1)知识类游戏教学模式
所谓知识类教学模式是根据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游戏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适合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于理解的抽象知识点,比如计算机系统、组装、维护以及网络知识等。用生动的游戏来呈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以网咯游戏“连连看”和“大家来找茬”为原型,设计Flash游戏讲解计算机系统和硬件知识就是该模式的成功应用。
(2)技能操作类游戏教学模式
技能操作类游戏模式是指为训练计算机操作能力而设置的游戏模式。对学生技能操作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占据了信息技术课程很大比例时间,可见对这种游戏模式的设置存在需求。游戏教学模式适用于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学习内容,如:文字输入、编辑、网页制作、演示文稿制作等。对鼠标和键盘操作的训练引入“扫雷”和“金山打字通”游戏是该模式的应用实例。
(3)探究式游戏教学模式
探究式游戏教学模式是指将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隐藏在游戏中,让学生通过游戏,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游戏模式。教师通过游戏创设智力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模式不仅适合知识类学习内容的教学,也适合操作类学习内容的教学,是对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笔者认为的游戏教学是从学生游戏心理出发,尊重学生当前阶段的生活价值,投其所好,寓教于乐,将游戏资源与恰当的学习内容巧妙融合,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潜能,让学生在玩中激发学习动机、获得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教学并非要用游戏完全代替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而应该在引入游戏方面注意度的把握,决不能滥用,要讲究方法策略,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正确、合理的引导学生游戏,对遏制目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唐文中,郭道明,李定仁.小学游戏教学论.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1一12
[3] 洪文秋.我国教育游戏的发展现状及建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2:70
[4] 路敏.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5]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