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有多少?(下)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思想上、经济上的一元化倾向
  束缚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仅仅是传统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实用理性和官本位价值观,还有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一元化”倾向。
  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上,儒家学说成了一统天下的唯一官方意识形态。训诂和解读儒家经典的“经学”,成为汉代以后历代的官学。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论他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方向怎样,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儒家经典。“经学”以它自成一套的体系,凌驾于一切知识之上,其他学说都变成“异端邪说”而受到排挤乃至迫害。然而,对于科学创新来说,唯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灵感的果实。如果只有一种思想、一种声音,科学创新就失去了源头活水。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形态中“一元化”实际上遏制了科学创新所需的多样化思想空间,在无形中排斥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除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封建中央集权制下的中国古代帝王,为了维持政权稳定,还规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只能围绕中央政府的需求展开。由此,在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唯统治者马首
  是瞻的一元化倾向下,以自由交换为特征的活跃市场机制就成了痴人妄想。而在没有产品更新换代观念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迫切需求下,中国科技创新和发展也就失去了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写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问,当今中国GDP已跃升为世界第二,近几年中国科技发展势头也相当迅猛,现在还来翻这些历史旧账,揭自己的短,有何意义呢?
  的确,2010年时,中国科学家发表的SCI即《科学英文索引》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们不要被这些表面现象冲昏了头脑。统计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还比较低,在已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35%以上是零被引论文(从未被引用过1次),而英国的零被引论文还不到25%。
  另一份由世界经济论坛编制的2006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科技创新力的匮乏更是显现无遗。在统计的125个国家里,在基础条件、效率提升和创新因素这三大类别指标中,中国基础条件排名第44位,效率提升排名第71位,创新因素排名第57位。在创新因素中,中国拖后腿的指标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得性”(第86位)、“科学与研究机构的质量”(第63位)。上述三类统计指标分别对应了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对此,中国还处于最原始的要素驱动阶段,不仅不是创新驱动阶段的国家(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属于此阶段),连效率驱动阶段国家(大多数拉美和中东欧国家都属于该阶段)都算不上。
  其实,即便没有这些统计数据,看看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多年空缺,本土科学家诺贝尔奖长期缺失,“钱学森之问”引发全社会共鸣,我们也应当明白:中国当前科技创新力还在低位徘徊是一个不争的尴尬现实。
  正是由于这个现实,中央才提出了“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对此,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封建帝国已成过往,但在今日的中国,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以及种种一元化的倾向依然甚嚣尘上。在申请各项科研基金时,“研究的现实意义”依然是审批者眼中重要的考量依据;在科研单位,不少做出了一些业绩的科学家常常身兼二职,既搞研究又从政,直至抛弃研究,专门从政;在大学校园,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畸形的学术竞争,已经让“科学家”不再是众多莘莘学子向往的职业;在学术圈中,各种“一言堂”扼杀了年轻人的探索求知欲,乃至抹杀掉一些真知灼见。
  虽然,五四时期的中国高调请来了“德先生”、“赛先生”,但平心而论,时至今日,这两位先生都还未真正地在中国落座。科学技术虽然已经被尊奉为“第一生产力”,但科学的精神还不曾受到应有的尊重,科学研究所需的冷静而执着的品格仍需培养,科学创新所需的多元而宽松的思想氛围、独立的社会空间尚待开拓。一言以蔽之,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传统,仍然给中华民族在科学前进道路上设置了种种磕绊。我们必须正视这些磕绊,找到快速前行的方向,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全球化浪潮中,续写中国人在世界创新长河中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林 京
其他文献
看过电影《导盲犬小Q》的人,无不为拉布拉多犬小Q与主人们相依相伴的一生而感动。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导盲犬是如何成长、如何工作的呢?  工作犬是经过人们严格训练的犬,包括护卫犬、警犬、缉毒犬、救生犬、排雷犬、治疗犬等等,导盲犬也是工作犬中的一个品种。它在工作时身上佩戴特制的鞍具,以便主人牵领。它与主人行走时,紧贴着主人的左边,从不远离主人,并注意来往车辆及障碍物,待安全时才带领主人前行。  不是所有
莫斯纳幻方  根据前文所述,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杨辉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幻方进行详尽数学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在杨辉所著的《续古摘奇算法》两卷中,除了呈现3阶幻方的研究成果之外,还构造出4阶至10阶幻方。书中,杨辉称4阶幻方为“花十六图”或“四四图”,并给出了两个实例(阴、阳两图)及阴图(图1)的具体构造法,令人叹为观止。    后人经过研究发现,杨辉构作的4阶幻方中,数字分布的对称性和均匀性不仅表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了一场全民公决,选票上只有一个问题:“苏格兰是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问题之下只有两个选项:“Yes or No!”  人们突然间意识到,英国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世界强国,将有可能面临本土的分裂。媒体所做的前期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和反对的比例不相上下。这更给本次公投增添了很多悬念,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英伦三岛,静候结果的揭晓。  尽管本次公投反对独立者以55%对4
眼下,大学生的空余时间有多少?课后,大学生们又是如何打发时间的?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大一、大二4000多名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手机、电脑等网络产品占据大学生大半空余时间。调查显示,在空余时间中,82%的学生选择了网络休闲。
无论春夏秋冬,人们总会感到自己周身的皮肤时有瘙痒。解释瘙痒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外界的刺激,如昆虫的叮咬,细菌、尘埃的刺激和皮肤局部病变,如疮疡、外伤等;二是内部的原因,即外周神经和大脑的感知,先是由外周神经感知这些刺激,然后传递到大脑,引起人产生瘙痒,并忍不住要抓挠止痒。  但是,这样的解释太宽泛,所以可以用蚊子叮咬引起的瘙痒来解释。蚊子叮咬人后,其唾液中含有多种酶,包括阻止被叮咬的人或动物的
1.树袋熊  树袋熊又名“考拉”,是一种树栖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动物。这种动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主要栖息在桉树上,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22个小时左右。清醒的时候,它们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吃东西,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懒虫”。  虽然很多动物每天的睡眠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非常懒惰。实际上,它们在清醒时非常活跃。睡眠时,一些动物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还有一些动物在休息时也时刻保
2014年7月24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世超提出,建议对室外排队等候队伍实行禁烟,因为室外排队等车、购物等各种排队等候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吸烟者在排队时吸烟,会给周围人群带来更大的烟草烟雾侵害。  如果北京的控烟措施能够从室内延伸到室外,这既是一种进步,又为全国开了一个好头,值得全国各地效仿。  烟草之害已经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予以证明,但是,明知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的控烟
丝绸之路出中国新疆之后进入中亚,在中亚这段丝路上形成一个个商业城镇,就像一颗颗珍珠,其中最大最亮的一颗就是撒马尔罕。这座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在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它曾是帖木儿帝国的首都,享有“东方罗马”的美誉。2001年,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丝路要冲 帝国之都  撒马尔罕地处中亚绿洲泽拉夫尚河谷地,“撒马尔”意为“肥沃”,“罕”意为“土地”,合起来即是“肥沃
如果说,石头是上帝随手捏就的,那么,矿物晶体就是上帝用尺子丈量、精心设计出来的。作为矿物中极少数的宝石,更是难得的精品,它们历经亿万年水与火的洗礼,以最美丽的姿态展现在人类面前。宝石之美,不仅在于材质之美、颜色之美、工艺之美;而且有些宝石具有特殊的光学效果,称得上是美中之美。  总的说来,宝石中的光学效应主要包括火彩效应、变彩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荧光效应和磷光效应等。下面,让我们一一欣赏。 
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有的家园,是宇宙中一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星球。  为了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地球46亿年的演化历史,法国科学家里夫把46亿年压缩成了一天:这一天的前1/4时间,地球上一片死寂;清早6点钟,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直到晚上8点钟,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晚上11点半,恐龙出现,但仅仅“露脸”10分钟便匆匆离去;最后20分钟里,哺乳动物出现,并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