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型媒体技术的不断增多,高职校园也逐渐重视起校园媒体的融合。校园媒体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加强文化宣传,做好思想解放工作,让校园媒体成为传达校园声音的途径,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壮大校园新思想的传播力度,帮助学校进行有效招生宣传,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选择本校,除此之外,高职校园媒体融合还有利于构建学习、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校园媒体;策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大学校园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和发展,为校园媒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国家也支持各高校使用一定的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的宣传和文化的传承,推动校园媒体做好思想传播工作,逐渐出现了例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台、各高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形式,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让青年学生拥有了思想传播的途径[1]。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职院校校园媒体融合还停留在无意识的状态。
一、校园媒体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教育功能
由于校园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对信息的掌握不再仅仅来源于课堂、电视或图书,而是更多的转向各种媒体平台,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学生在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使用这些媒体途径了解外部世界,接触新鲜事物[2]。然而,尽管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有利于学生拓展眼界,但同时学生也需要有分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读,避免自己被有害信息迷惑。然而,当今学生也存在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的情况,因此需要学校来进行引导和教育,校园媒体的主流性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正确信息引导,强化学生的信息鉴别技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获取途径,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舆论引导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想很有可能受到网络上各种信息来源的影响,因此,校园媒体就起到了传播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在校园媒体能够将学生舆论的视角转向正确、正面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关注到完整、准确、有效的信息,使学生关注学校的大政方针,关注社会主义发展,关注思想水平的提高,加强校园媒体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净化校园思想言论,保证大学生思想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三)信息沟通作用
随着校园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信息传达成为了师生之间、学校和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3],例如,高校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通过留言功能,收集学生对学校活动、规则、学风等方面的意见和问题。通过校园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校风校训、名人事迹等信息,使学生更加了解学校,对学校产生深厚的感情,除此之外,还能呼吁学生积极关注、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
(四)道德引导功能
大学的思想引导的是大学生道德和精神的摇篮,学校正确的使用各种校园媒体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树立以学习为本的观念,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强化学生政治,文化方面的道德理念,当学生出现极端错误思潮时能够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敦清事实,鞭策学生改进个人思想,提高学生抵御思想腐蚀的能力和判断信息正误的能力,要求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标准约束个人言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4]。
(五)知识传播功能。
校园媒体是传播先进校园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发社会对于校园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和相关科学技术、理论知识进行关注,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群体对新型科学技术的了解水平,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局面。校园媒体能够借助其自身的优势,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教育观,在针对学生的教育中,校园媒体能够利用其高速的传播能力,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科普。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前沿科技普及,帮助学生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拓展科学思维,丰富学科知识、文化和理论,为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
(六)校园各项事务平台
目前的校园媒体已经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平台而成为了以丰富的活动展示,项目开展等平台,例如学校能够通过校园媒体进行校园活动科普和报名,推动校园活动的有效进行,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就业指导服务,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5]。接受学生对学校或学校举办的某个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的意见,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校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的程度。
(七)娱乐功能
学生对于校园里面多数是出于关对其娱乐功能的关注,校园媒体应当注重以良好的娱乐方式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寓教于乐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行为习惯,将学生引导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引导学,有助于学生良好美德和情操的养成,帮助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之余,找到娱乐、放松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取悦能力,使得学生成为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目前高职校园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題
尽管校园媒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高职学校对校园媒体的关注却不足,在人员配备和信息收集以及媒体宣传技巧上都存在值得提升的部分[6]。对于高职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和舆论宣传,没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媒体宣传的不到位,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发展,因此,我们对高职校园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收集和分析。具体而言,
(一)缺乏专门的宣传机构,人员专业化程度有限
高职校园由于人手短缺,资金不足等原因,缺乏专门的媒体宣传机构,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使用本校教师或学生干部来管理学校的宣传工作,然而由于学生和教师都没有掌握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技巧,人员专业化程度非常有限,以至于学校不能得到良好的宣传,不能充分利用好校园媒体的作用,使得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流于形式,没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用户粘性也不强。 (二)新闻信息管理分散,难以有效整合资源
因为缺乏专业的新闻媒体管理人员,高职院校的校园电视、校园广播及新媒体宣传平台等官方媒体都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没有注意将学校的重要信息进行多平台的统一发布,将信息的溪流汇聚成河,共同表达学校的声音。由于分部门管理,使得学校在不同的媒体上使用了不同的管理技巧,平台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信息互通的能力不强,不能够保证学校的官方媒体所使用的新闻资源相统一,使得整体校园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校园信息的传播能力不强,造成学生对于正确的信息的迷茫
(三)传统媒体自身缺陷,需要新兴媒体优势互补
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发展相对成熟,在采访、编辑及出版等方面具有--定的规范性,是学校舆论宣传的重要平台,承担的宣传任务主要是党建工作、政治学习、专业建设、科研成果、招生就业等内容。虽然真实权威,但对于学生而言,通常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并不高,这就使得传统的校园媒体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其实际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学校需要引入新型媒体,完成对于傳统校园媒体的互补工作,形成良好、完整的媒体宣传结构,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校园媒体而言,许多学校依然延续着传统、低效的校园媒体的传播方式,而没有及时引入新兴媒体,使校园媒体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四)校园媒体的新型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关注,新功能利用率不高
在当今校园媒体的运作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形式上已经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还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对于校园媒体的新型功能的关注度不足,没有注意使用新功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素质教育,因此导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实践方面的指导不足。
三、高职院校校园媒体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以解放思想为目标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媒体建设和融合过程中,学校应当注意运用媒体传播工具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避免学生受到有害思潮的荼毒。在校园媒体传播的内容上,高职院校应当注意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整合各种时下较为热门的话题,为学生整理正确的思想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优质的原创信息为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解放学生的思想,帮助校园媒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二)加强互动性
随着新媒体的功能不断增加,校园媒体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一呼百应”的媒体效果,加强学校与学生的关联程度,帮助高职院校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服务。
(三)传播内容个性化
高职校园媒体融合应注意师生的不同个性,实现内容的多样化、个性化,将媒体内容进行良好的组织,为不同的角色设置不同的内容,帮助教师、学生、考生、家长或社会人员获取学校的新情况、新信息,了解学校的新政策、新活动,更好的起到宣传和服务作用。
(四)加强思想教育功能
校园媒体必须树立底线思维,以传播正确的思想为主要工作内容,将大学生可能受到的诱惑进行梳理,为学生解开迷惑,避免虚假信息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控制新思潮不走向错误的方向。同时,校园媒体还能加强对青年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校园媒体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青年学生建立自由思想、传播新思潮的机会,让全社会听到青年的声音。
(五)注重人才培养
尽管当前的高职院校逐渐重视起媒体融合工作,然而相关工作人员的媒体相关知识、技能却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定期举办相关技能培训和讲座,提高校园媒体管理人员的相关素质,进一步加强校园媒体的有效信息传播作用。
结论
高职校园对于校园媒体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区域,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了高职学校不能够良好的传播信息,媒体宣传方面不具有一定影响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高职院校逐渐开始着手运用起新媒体工具,建立专门的新闻、宣传管理部门,使用学生与工作人员共同管理的模式,将高职校园媒体带动起来,形成良好的传播形式,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育人模式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3(04):42-46.
[2]彭爱萍.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有效传播及育人作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46-49.
[3]李望.手机媒体冲击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3):24-25.
[4]黄晓龙.新媒体时代下高职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分析和对策[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01):40-43.
[5]孟洁.新媒体时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80-81.
[6]李秀珊,丁庆如,闫蕾.新媒体下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教育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222.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校园媒体;策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大学校园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和发展,为校园媒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国家也支持各高校使用一定的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的宣传和文化的传承,推动校园媒体做好思想传播工作,逐渐出现了例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台、各高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形式,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让青年学生拥有了思想传播的途径[1]。但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职院校校园媒体融合还停留在无意识的状态。
一、校园媒体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教育功能
由于校园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对信息的掌握不再仅仅来源于课堂、电视或图书,而是更多的转向各种媒体平台,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学生在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使用这些媒体途径了解外部世界,接触新鲜事物[2]。然而,尽管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有利于学生拓展眼界,但同时学生也需要有分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读,避免自己被有害信息迷惑。然而,当今学生也存在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的情况,因此需要学校来进行引导和教育,校园媒体的主流性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正确信息引导,强化学生的信息鉴别技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获取途径,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舆论引导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想很有可能受到网络上各种信息来源的影响,因此,校园媒体就起到了传播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在校园媒体能够将学生舆论的视角转向正确、正面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关注到完整、准确、有效的信息,使学生关注学校的大政方针,关注社会主义发展,关注思想水平的提高,加强校园媒体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净化校园思想言论,保证大学生思想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三)信息沟通作用
随着校园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信息传达成为了师生之间、学校和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3],例如,高校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通过留言功能,收集学生对学校活动、规则、学风等方面的意见和问题。通过校园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校风校训、名人事迹等信息,使学生更加了解学校,对学校产生深厚的感情,除此之外,还能呼吁学生积极关注、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
(四)道德引导功能
大学的思想引导的是大学生道德和精神的摇篮,学校正确的使用各种校园媒体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树立以学习为本的观念,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强化学生政治,文化方面的道德理念,当学生出现极端错误思潮时能够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敦清事实,鞭策学生改进个人思想,提高学生抵御思想腐蚀的能力和判断信息正误的能力,要求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标准约束个人言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4]。
(五)知识传播功能。
校园媒体是传播先进校园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发社会对于校园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和相关科学技术、理论知识进行关注,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群体对新型科学技术的了解水平,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局面。校园媒体能够借助其自身的优势,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教育观,在针对学生的教育中,校园媒体能够利用其高速的传播能力,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科普。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前沿科技普及,帮助学生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拓展科学思维,丰富学科知识、文化和理论,为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
(六)校园各项事务平台
目前的校园媒体已经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平台而成为了以丰富的活动展示,项目开展等平台,例如学校能够通过校园媒体进行校园活动科普和报名,推动校园活动的有效进行,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就业指导服务,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5]。接受学生对学校或学校举办的某个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的意见,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校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的程度。
(七)娱乐功能
学生对于校园里面多数是出于关对其娱乐功能的关注,校园媒体应当注重以良好的娱乐方式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寓教于乐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行为习惯,将学生引导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引导学,有助于学生良好美德和情操的养成,帮助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之余,找到娱乐、放松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取悦能力,使得学生成为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目前高职校园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題
尽管校园媒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高职学校对校园媒体的关注却不足,在人员配备和信息收集以及媒体宣传技巧上都存在值得提升的部分[6]。对于高职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和舆论宣传,没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媒体宣传的不到位,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发展,因此,我们对高职校园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收集和分析。具体而言,
(一)缺乏专门的宣传机构,人员专业化程度有限
高职校园由于人手短缺,资金不足等原因,缺乏专门的媒体宣传机构,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使用本校教师或学生干部来管理学校的宣传工作,然而由于学生和教师都没有掌握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技巧,人员专业化程度非常有限,以至于学校不能得到良好的宣传,不能充分利用好校园媒体的作用,使得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流于形式,没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用户粘性也不强。 (二)新闻信息管理分散,难以有效整合资源
因为缺乏专业的新闻媒体管理人员,高职院校的校园电视、校园广播及新媒体宣传平台等官方媒体都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没有注意将学校的重要信息进行多平台的统一发布,将信息的溪流汇聚成河,共同表达学校的声音。由于分部门管理,使得学校在不同的媒体上使用了不同的管理技巧,平台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信息互通的能力不强,不能够保证学校的官方媒体所使用的新闻资源相统一,使得整体校园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校园信息的传播能力不强,造成学生对于正确的信息的迷茫
(三)传统媒体自身缺陷,需要新兴媒体优势互补
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发展相对成熟,在采访、编辑及出版等方面具有--定的规范性,是学校舆论宣传的重要平台,承担的宣传任务主要是党建工作、政治学习、专业建设、科研成果、招生就业等内容。虽然真实权威,但对于学生而言,通常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并不高,这就使得传统的校园媒体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其实际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学校需要引入新型媒体,完成对于傳统校园媒体的互补工作,形成良好、完整的媒体宣传结构,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校园媒体而言,许多学校依然延续着传统、低效的校园媒体的传播方式,而没有及时引入新兴媒体,使校园媒体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四)校园媒体的新型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关注,新功能利用率不高
在当今校园媒体的运作过程中,媒体的作用形式上已经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还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对于校园媒体的新型功能的关注度不足,没有注意使用新功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素质教育,因此导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实践方面的指导不足。
三、高职院校校园媒体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以解放思想为目标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媒体建设和融合过程中,学校应当注意运用媒体传播工具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避免学生受到有害思潮的荼毒。在校园媒体传播的内容上,高职院校应当注意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整合各种时下较为热门的话题,为学生整理正确的思想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优质的原创信息为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解放学生的思想,帮助校园媒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二)加强互动性
随着新媒体的功能不断增加,校园媒体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一呼百应”的媒体效果,加强学校与学生的关联程度,帮助高职院校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服务。
(三)传播内容个性化
高职校园媒体融合应注意师生的不同个性,实现内容的多样化、个性化,将媒体内容进行良好的组织,为不同的角色设置不同的内容,帮助教师、学生、考生、家长或社会人员获取学校的新情况、新信息,了解学校的新政策、新活动,更好的起到宣传和服务作用。
(四)加强思想教育功能
校园媒体必须树立底线思维,以传播正确的思想为主要工作内容,将大学生可能受到的诱惑进行梳理,为学生解开迷惑,避免虚假信息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控制新思潮不走向错误的方向。同时,校园媒体还能加强对青年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校园媒体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青年学生建立自由思想、传播新思潮的机会,让全社会听到青年的声音。
(五)注重人才培养
尽管当前的高职院校逐渐重视起媒体融合工作,然而相关工作人员的媒体相关知识、技能却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定期举办相关技能培训和讲座,提高校园媒体管理人员的相关素质,进一步加强校园媒体的有效信息传播作用。
结论
高职校园对于校园媒体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区域,管理人员的配备和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了高职学校不能够良好的传播信息,媒体宣传方面不具有一定影响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高职院校逐渐开始着手运用起新媒体工具,建立专门的新闻、宣传管理部门,使用学生与工作人员共同管理的模式,将高职校园媒体带动起来,形成良好的传播形式,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育人模式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3(04):42-46.
[2]彭爱萍.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有效传播及育人作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46-49.
[3]李望.手机媒体冲击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3):24-25.
[4]黄晓龙.新媒体时代下高职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分析和对策[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01):40-43.
[5]孟洁.新媒体时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80-81.
[6]李秀珊,丁庆如,闫蕾.新媒体下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教育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