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的《孟子》一直是官方钦定的读物,孟子也得以排名“亚圣”,头一把交椅自然是孔子,孟子师从孔子的门徒子思,和孔子一样都是山东人。
《小人物评孟子》是山西省和顺县常务副县长杨治国的新作,杨治国无疑是热爱孟子的。我之所以特别提出杨治国的身份,是因为杨属于一县之管理者,站在一个基层施政者的角度对孟子的评价,自然和学者对孟子的评价意义不一样。杨在自序中交代自己只有高中文凭,高考名落孙山,但是,杨的祖上却是书香之家,自幼就读过《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家诗》、《朱子家训》、《五字鉴》、《小学章句》等,比他的同龄人多接触到了一些传统文化。
关于孟子性善说,杨治国在书中的点评中和我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孟老夫子一味认定人皆善性有不妥之处,他在书中感叹道:看世上多有恶行,少有善举,仁义难以推广,霸道反而易行。也许作者是县官的缘故,作者的点评都是有感而发。
比方在点评孟子为政一段,作者说:平政,天下之大要,有公平、公见、公理、公义、公法、公众、公正诸义在内。为政不平,则天下不可以平。不平则鸣,鸣即天下怨声。政生怨声,必难平天下。很显然,作为一县之长,杨治国很明白为政不平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贵州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为政不平的事例。作为一个地方官,如果多读一点典籍,多明白一些普世价值的道理,则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对于近代很多观点认为儒学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列强对中国的凌辱也是由于儒家思想造成的,杨治国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利用、所改造,那是统治阶层的事情。历代统治者也好、儒家也好,从各自的角度理解和创造孔子和孟子,不能和历史上的孔子、孟子等同起来。杨治国对孟子的评价在我看来很经典,很有传统文化素养,他甚至比很多深受西方语言污染的所谓的教授更有水平,一般的中文系教授说不出他那样有文化的语言。
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而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由士与民两种文化构成,无论什么时候,中国的民文化从来就没有断过根。自毛泽东时代以来,民文化甚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候的民文化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工农兵文化,所谓的传统文化的断层只是士文化。士文化从来就建立在民文化的基础之上,没有民文化就没有士文化,所以,后来没有士文化的中国,反而能吸收更多的外来的文化,照样能生机勃勃是有其道理的。只要那块土壤还在,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东西。历史总在道的层面运转,并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中国士文化的断层,在我看来,有它的功用。
中国的士文化大多以典籍的形式保存下来了,只要典籍还在,中国的士文化就不会消失。杨治国评点孟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本地人,只是因为从小阅读了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典籍,那典籍就如同在他心灵里种下的精神种子,到了成年就开了花,结了果,评价一个人不要只看他的职务,更不要只看他的文凭,要看他的思想、要看他的见地。大字不识的慧能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师,30岁以后我才明白,思想和文字与概念无关,文字与概念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字再漂亮再有气势,如果表达的不是真实就如同狗屁。
很难想象在中国一个可能比总理还忙的县长,能有这般工夫来写一本点评子的闲书。杨治国在后记里交代了本书的成因:2002年,杨治国身患疑难之症,濒临永去的绝境,在医院有机会再次静心阅读《孟子》,并一一点评,3个月一直呆在医院接受治疗,也正好完成了《孟子》的点评。难怪杨治国大病初愈,他心中最感谢的还是孟老夫子。尽管县长杨治国只有高中文凭,但他评点孟子事件还给我另一个启示:如果中国的县长都能像杨治国那样具有传统文化素养,在生死之际,还能“终日心淡淡,与圣贤对话,为百姓建言”,那么,中国还是大有前途和希望的。
《小人物评孟子》是山西省和顺县常务副县长杨治国的新作,杨治国无疑是热爱孟子的。我之所以特别提出杨治国的身份,是因为杨属于一县之管理者,站在一个基层施政者的角度对孟子的评价,自然和学者对孟子的评价意义不一样。杨在自序中交代自己只有高中文凭,高考名落孙山,但是,杨的祖上却是书香之家,自幼就读过《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家诗》、《朱子家训》、《五字鉴》、《小学章句》等,比他的同龄人多接触到了一些传统文化。
关于孟子性善说,杨治国在书中的点评中和我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孟老夫子一味认定人皆善性有不妥之处,他在书中感叹道:看世上多有恶行,少有善举,仁义难以推广,霸道反而易行。也许作者是县官的缘故,作者的点评都是有感而发。
比方在点评孟子为政一段,作者说:平政,天下之大要,有公平、公见、公理、公义、公法、公众、公正诸义在内。为政不平,则天下不可以平。不平则鸣,鸣即天下怨声。政生怨声,必难平天下。很显然,作为一县之长,杨治国很明白为政不平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贵州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为政不平的事例。作为一个地方官,如果多读一点典籍,多明白一些普世价值的道理,则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对于近代很多观点认为儒学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列强对中国的凌辱也是由于儒家思想造成的,杨治国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利用、所改造,那是统治阶层的事情。历代统治者也好、儒家也好,从各自的角度理解和创造孔子和孟子,不能和历史上的孔子、孟子等同起来。杨治国对孟子的评价在我看来很经典,很有传统文化素养,他甚至比很多深受西方语言污染的所谓的教授更有水平,一般的中文系教授说不出他那样有文化的语言。
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而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由士与民两种文化构成,无论什么时候,中国的民文化从来就没有断过根。自毛泽东时代以来,民文化甚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候的民文化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工农兵文化,所谓的传统文化的断层只是士文化。士文化从来就建立在民文化的基础之上,没有民文化就没有士文化,所以,后来没有士文化的中国,反而能吸收更多的外来的文化,照样能生机勃勃是有其道理的。只要那块土壤还在,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东西。历史总在道的层面运转,并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中国士文化的断层,在我看来,有它的功用。
中国的士文化大多以典籍的形式保存下来了,只要典籍还在,中国的士文化就不会消失。杨治国评点孟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本地人,只是因为从小阅读了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典籍,那典籍就如同在他心灵里种下的精神种子,到了成年就开了花,结了果,评价一个人不要只看他的职务,更不要只看他的文凭,要看他的思想、要看他的见地。大字不识的慧能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师,30岁以后我才明白,思想和文字与概念无关,文字与概念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字再漂亮再有气势,如果表达的不是真实就如同狗屁。
很难想象在中国一个可能比总理还忙的县长,能有这般工夫来写一本点评子的闲书。杨治国在后记里交代了本书的成因:2002年,杨治国身患疑难之症,濒临永去的绝境,在医院有机会再次静心阅读《孟子》,并一一点评,3个月一直呆在医院接受治疗,也正好完成了《孟子》的点评。难怪杨治国大病初愈,他心中最感谢的还是孟老夫子。尽管县长杨治国只有高中文凭,但他评点孟子事件还给我另一个启示:如果中国的县长都能像杨治国那样具有传统文化素养,在生死之际,还能“终日心淡淡,与圣贤对话,为百姓建言”,那么,中国还是大有前途和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