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为何逃避恐惧
从根本上说,恐惧是一种能够感知威胁的早期预警系统,能够为人赢得逃跑时间。我们会把有些画面、声音甚至气味与危险关联起来,并储存在大脑的杏仁体中。杏仁体是位于大脑中心附近呈杏仁状的软体组织。如果杏仁体认为有危险,那么人的大脑就会启动“对抗或逃避”反应。
恐怖片是“安全的恐惧”
在常态下,人们一般愿意选择避免恐惧,但是,当人们进入戒备状态,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体验恐惧的同时也在体验快乐。科学家认为,有些人喜欢看恐怖片就是因为这能给他们以一个安全的环境去体验恐惧的刺激。
研究发现,寻求刺激者和回避刺激者的大脑对多巴胺的处理方式存在重大差异。多巴胺是大脑中产生的让人感受愉悦和成就感的化学物质。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34名志愿者回答一份问卷上的问题,对他们喜欢新鲜刺激的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结果表明,寻求刺激的人比回避刺激的人多巴胺的数量更多。恐怖画面出现时,他们会产生心跳加快、皮肤出汗等反应,如同自己正在经历恐惧一样。大脑想象出来的画面能够让身体觉得真实。大脑中杏仁体这样的区域对输入信息做出反应并释放激素,但脑前额皮质却会提供额外的保护结构。我们拥有足够的掌控,知道我们自己并未处于危险之中,并且能够平衡肾上腺素分泌。
怕并快乐着
科学家还发现,大脑中的杏仁体是恐惧或其他消极情绪的主要神经关联,而当快乐情绪产生时,额叶前部的大脑皮层会和其他一些部分共同参与这一过程。在特殊的环境中,杏仁体和额叶可以同时被激活,消极和积极的情绪就可以被同时激发。这种“共激活作用”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结构,恐怖片可以启动这种“共激活作用”,使人们在感到恐惧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快乐。
看恐怖电影的人,同时享受着快乐和不快乐两种情绪。看恐怖片的时候,我们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看过以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而正是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也就解释了人类为何会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心态,那就是寻求令自己害怕的东西。
(摘自《百科知识》)
从根本上说,恐惧是一种能够感知威胁的早期预警系统,能够为人赢得逃跑时间。我们会把有些画面、声音甚至气味与危险关联起来,并储存在大脑的杏仁体中。杏仁体是位于大脑中心附近呈杏仁状的软体组织。如果杏仁体认为有危险,那么人的大脑就会启动“对抗或逃避”反应。
恐怖片是“安全的恐惧”
在常态下,人们一般愿意选择避免恐惧,但是,当人们进入戒备状态,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体验恐惧的同时也在体验快乐。科学家认为,有些人喜欢看恐怖片就是因为这能给他们以一个安全的环境去体验恐惧的刺激。
研究发现,寻求刺激者和回避刺激者的大脑对多巴胺的处理方式存在重大差异。多巴胺是大脑中产生的让人感受愉悦和成就感的化学物质。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34名志愿者回答一份问卷上的问题,对他们喜欢新鲜刺激的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结果表明,寻求刺激的人比回避刺激的人多巴胺的数量更多。恐怖画面出现时,他们会产生心跳加快、皮肤出汗等反应,如同自己正在经历恐惧一样。大脑想象出来的画面能够让身体觉得真实。大脑中杏仁体这样的区域对输入信息做出反应并释放激素,但脑前额皮质却会提供额外的保护结构。我们拥有足够的掌控,知道我们自己并未处于危险之中,并且能够平衡肾上腺素分泌。
怕并快乐着
科学家还发现,大脑中的杏仁体是恐惧或其他消极情绪的主要神经关联,而当快乐情绪产生时,额叶前部的大脑皮层会和其他一些部分共同参与这一过程。在特殊的环境中,杏仁体和额叶可以同时被激活,消极和积极的情绪就可以被同时激发。这种“共激活作用”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结构,恐怖片可以启动这种“共激活作用”,使人们在感到恐惧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快乐。
看恐怖电影的人,同时享受着快乐和不快乐两种情绪。看恐怖片的时候,我们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看过以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而正是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也就解释了人类为何会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心态,那就是寻求令自己害怕的东西。
(摘自《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