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邓小平虽然不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确立者,但是他的经济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进行了理论探索、提供了实践前提。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思想 渊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重大飞跃。科学发展观确立之时,邓小平同志已经逝世六、七年了,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虽然不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确立者,但他仍然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做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卓越的贡献。
一、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扬弃。“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支点。早在1979年,他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他又多次对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他认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尤其是物质资料的发展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要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发展经济。为此,他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及“台阶式”和“梯度式”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2.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走协调发展之路
邓小平认为,在我国发展道路上,有许多复杂的矛盾需要统筹协调。这些矛盾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发展与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协调。要真正协调好三者关系,重点在于辩证地把握好加快发展的速度、坚持深化改革的力度、维护社会稳定的程度问题,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求改革的良性循环局面。第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他认为,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也要牢牢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保证社会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发展。他提出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共同进行。第三,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他指出,改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是要关注发展过程中速度与效益之间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邓小平强调一定要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第五,是注重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邓小平指出,人口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要很好的控制;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提高人口质量;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他还认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联系的,我们的发展必须始终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程度,要重新确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下一代的需要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
3.坚持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非常强调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同时,他又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性。强调在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和人才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他还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原则。
总之,邓小平同志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了艰辛而卓越的理论探索。他所取得的成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他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实践基础
1.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提供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感贫穷和落后是影响旧中国发展的致命因素,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源;新中国刚一成立,他们便致力于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但是,由于缺乏在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新中国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走了不少的弯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的提出了要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还在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我们党的社会发展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这次变革使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入了真正实践阶段。这为科学发展观能够在今天得以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没有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基础
社会发展理念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逐步深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就深化了我们党的社会发展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利用计划经济迅速增强了国家实力,保证了卫国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也使我们对计划经济深信不疑。应该说在一段时间内,计划经济在我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一种“统得过多过死和集中度过高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因而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邓小平破除了传统的观念,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的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我们党社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它不仅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而且也使我们走上了与世界接轨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许多科学的、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得以传入中国。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搞市场经济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实践土壤。设想我们今天还在实行僵化封闭的计划经济,我们党就不可能确立科学的、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总之,邓小平通过两次带根本性的发展理念的变革把中国引向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些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的积淀,它既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思想结晶,也是我们党利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便利条件,积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社会发展理念产生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陈其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
[3]侯远长: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一脉相承[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思想 渊源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重大飞跃。科学发展观确立之时,邓小平同志已经逝世六、七年了,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虽然不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确立者,但他仍然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做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卓越的贡献。
一、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扬弃。“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支点。早在1979年,他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他又多次对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他认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尤其是物质资料的发展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要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发展经济。为此,他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及“台阶式”和“梯度式”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2.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走协调发展之路
邓小平认为,在我国发展道路上,有许多复杂的矛盾需要统筹协调。这些矛盾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发展与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协调。要真正协调好三者关系,重点在于辩证地把握好加快发展的速度、坚持深化改革的力度、维护社会稳定的程度问题,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求改革的良性循环局面。第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他认为,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也要牢牢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保证社会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发展。他提出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共同进行。第三,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他指出,改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是要关注发展过程中速度与效益之间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邓小平强调一定要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第五,是注重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邓小平指出,人口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要很好的控制;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提高人口质量;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他还认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联系的,我们的发展必须始终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程度,要重新确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下一代的需要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
3.坚持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非常强调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同时,他又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性。强调在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和人才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他还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原则。
总之,邓小平同志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了艰辛而卓越的理论探索。他所取得的成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他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实践基础
1.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提供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感贫穷和落后是影响旧中国发展的致命因素,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源;新中国刚一成立,他们便致力于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但是,由于缺乏在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新中国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走了不少的弯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的提出了要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还在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我们党的社会发展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这次变革使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入了真正实践阶段。这为科学发展观能够在今天得以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没有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基础
社会发展理念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逐步深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就深化了我们党的社会发展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利用计划经济迅速增强了国家实力,保证了卫国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也使我们对计划经济深信不疑。应该说在一段时间内,计划经济在我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一种“统得过多过死和集中度过高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因而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邓小平破除了传统的观念,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的发展。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我们党社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它不仅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而且也使我们走上了与世界接轨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许多科学的、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得以传入中国。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搞市场经济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实践土壤。设想我们今天还在实行僵化封闭的计划经济,我们党就不可能确立科学的、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总之,邓小平通过两次带根本性的发展理念的变革把中国引向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些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的积淀,它既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思想结晶,也是我们党利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便利条件,积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社会发展理念产生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陈其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
[3]侯远长: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一脉相承[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