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选取了三所台湾高校,分析了生态校园规划的设计实践,从中得出对大陆生态校园规划的借鉴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生态校园;规划;设计
1.东海大学生态校园规划实践
1.1依山就势组织道路和建筑
文理大道作为校园中最主要的步行道,中央为草地台阶,两侧为缓坡步道,大道两侧种满了榕树,再往后是合院式建筑群。文理大道的设计理念借鉴了美国大学校园的草陌形式,在塑造轴线式庄严气氛的同时,注重保留与远山连通的景观视廊,同时,利用建筑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营造出若虚若实的空间特质,在大道两侧的建筑群布局中再现中国园林空间的情趣。
1.2配置多样化植物群落
东海大学的植物栽种主要分为树木和草地兩类。其中树木又可分为树列和树丛,树列主要安排在道路两侧,选用枝叶繁茂的凤凰木;树丛主要安排在建筑物四周,选用树形优美、枝叶扶疏的相思树,人们穿行其间,可以感受到树林、建筑物和草地之间的层次和虚实变化。校园内的草地景观受到了西方景观和庭院布置的影响,其中建筑物旁的草地配合四周的树列成为建筑物自然朴实的背景。
1.3建筑设计与校园环境共生
校园内的建筑风格极简,建筑材料使用不加修饰的颜色,与校园内的各种树木构成一个自然简洁的校园景观。路思义教堂作为东海大学的校园象征,其色彩、形态都与周边的开阔缓坡草地、密植行道树相互呼应,是建筑与校园环境共生的典型代表。
1.4将校园生物栖息地与校园景观相结合
借鉴生态学“能量金字塔”概念,在基地内预留高密度的小生物栖息空间,利用植被覆盖地表减少泥土裸露,达到保护地表土及美化功能,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再结合景观手法转变为阶段式滞洪池及覆层植栽,通过景观设计方法形成囊状、流动观赏、凹状等多种形态的休憩空间,从而将生态栖息地的营造融入校园环境的景观塑造中。
2.国立台湾大学生态校园规划实践
2.1广泛引入各地植物提高多样性
早在台北帝国大学时期的台大校园,就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场地的植被生物,兼备教学、研究与观赏功能。同时,还从世界各地引入植栽,不仅成为台湾地区许多中小学生自然课程户外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对调节校园内微气候、美化校园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生态修复水系护岸
早年台大校园内外有许多农田灌溉水圳与水池,为了获得建设用地,将原先的许多水圳、水路、水沟等用土建工程盖顶封平。但是经历了经济发展后的反思,在台大后期规划中,针对校园水系制定了改善计划,将琉公圳渠道重新打开,并以生态工程方法处理水系护岸,让自然生物回归校园,同时也为校园增添滨水景观的多样性。
2.3设置生态池调蓄水源
在台大农场设置生态池,水源主要来自附近位于地下水层较高的生命科学馆,另外的水源是台大农场的地下水井与收集经净化处理后的农田灌溉水。生态池内的水途经调节河道,受到动植物净化处理,形成了多种小尺度滨水空间。大雨时,多余水量可排放至公共下水道,当生态池水量不足时,也可从景观滞洪池抽水补注。
2.4生态调节水塘融入校园景观
台大校园内的醉月湖原是一片稻田,早年作为琉公圳的调节水塘,湖岸栖地的形态多变,生物种类繁多,醉月湖四周有一条以生态驳岸接驳的石板步道,通过生态处理的方式生成校园景观的游赏路径。
3.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生态校园规划实践
3.1打造生态绿色公共界面
台北科大在校园西南角道路界面上,将运用新技术建造的生态绿墙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形成“绿色大门”。“绿色大门”以树脂纤维复合材料为构件,纤维板内植入无纺布包覆的沃土以及爬藤类种子,并依附校园雨水回收及洗手台用水的过滤、净化浇灌系统,将水资源的再利用与竖向绿化的生态意向相结合,通过绿色缓冲界面构建人与校园及城市的共生关系。
3.2自主研发进行生态转化
台北科大校园地面铺砌台北科大自行研发的新型渗水砖,它由废弃的煤矸石、建筑废料以及玻璃瓶等固体压制而成,带有大量空隙又兼具一定的抗压性,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台北多雨天气下的行走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使雨水迅速透过地表,及时补充地下水资源,同时,它极强的透气透水性,将发挥土壤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优势,维护地表生态平衡。它的构成材料也以废弃材料为主,本身就是能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实践。
3.3建设生态绿色示范建筑
选取校园内配电室上方的空间“死角”,利用其植物生长不受干扰而形成的特殊微气候环境,以及城市风廊形成的微气候循环,设计一座整合采光系统、墙壁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零能耗实验性生态绿建筑。
3.4外联水景延伸生态界面
台北科大拆除了学校南侧面临忠孝东路的围墙,并建构一条生态河流,提供多样化的水生植物栖息地,并在通风井和其他设备设施的出口进行生态化的遮蔽处理,通过温和自然的元素替代原先围墙一类的生硬界面。
4.启示
4.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生态校园的规划,应该从场地设计开始对地形、水系、农田、植被的尊重,到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景观视线的交汇融合,都以因地制宜为核心,致力实现人工建设与自然资源的协同发展。
4.2明确目标,坚定不移
许多高校在快速扩张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与水争地、与田争地的发展阶段,及时地反思并重新明确目标,进而修正之前的做法,逐步恢复自然,将获得校园整体环境更加持续的发展。
4.3注重细节,见缝插针
从细节出发,见缝插针地高效利用校园内的一些消极空间,不仅能够提高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也能够在集约型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探索更精细的生态校园设计方法和实践。
4.4开放包容,合作共建
生态校园的建设与推广除了依托高校的前沿科技力量,更需要借助社区、学生、行政部门、甚至社会组织的力量进行精细化经营。另一方面,高校突破传统校园的封闭环境,与社区展开良好互动,带动社区共同意识、发动社区力量放大生态理念的辐射影响,更有利于整合社会公众的力量,共同促进生态校园的改造与更新。
参考文献
[1]熊启明.生态校园实证研究——以武汉市高效生态校园规划为例[J].中华建设,2012(8):76-77.
[2]施兰.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4,02:87.
[3]陈佳佳.浅谈生态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建筑,2016(23):220-220.
[4]马皓伟.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267-267.
[5]陈承振,代朋,赵帅.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生态校园规划方法探索[J].城市建筑,2015(14):63.
[6]苗传军.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模式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05.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生态校园;规划;设计
1.东海大学生态校园规划实践
1.1依山就势组织道路和建筑
文理大道作为校园中最主要的步行道,中央为草地台阶,两侧为缓坡步道,大道两侧种满了榕树,再往后是合院式建筑群。文理大道的设计理念借鉴了美国大学校园的草陌形式,在塑造轴线式庄严气氛的同时,注重保留与远山连通的景观视廊,同时,利用建筑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营造出若虚若实的空间特质,在大道两侧的建筑群布局中再现中国园林空间的情趣。
1.2配置多样化植物群落
东海大学的植物栽种主要分为树木和草地兩类。其中树木又可分为树列和树丛,树列主要安排在道路两侧,选用枝叶繁茂的凤凰木;树丛主要安排在建筑物四周,选用树形优美、枝叶扶疏的相思树,人们穿行其间,可以感受到树林、建筑物和草地之间的层次和虚实变化。校园内的草地景观受到了西方景观和庭院布置的影响,其中建筑物旁的草地配合四周的树列成为建筑物自然朴实的背景。
1.3建筑设计与校园环境共生
校园内的建筑风格极简,建筑材料使用不加修饰的颜色,与校园内的各种树木构成一个自然简洁的校园景观。路思义教堂作为东海大学的校园象征,其色彩、形态都与周边的开阔缓坡草地、密植行道树相互呼应,是建筑与校园环境共生的典型代表。
1.4将校园生物栖息地与校园景观相结合
借鉴生态学“能量金字塔”概念,在基地内预留高密度的小生物栖息空间,利用植被覆盖地表减少泥土裸露,达到保护地表土及美化功能,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再结合景观手法转变为阶段式滞洪池及覆层植栽,通过景观设计方法形成囊状、流动观赏、凹状等多种形态的休憩空间,从而将生态栖息地的营造融入校园环境的景观塑造中。
2.国立台湾大学生态校园规划实践
2.1广泛引入各地植物提高多样性
早在台北帝国大学时期的台大校园,就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场地的植被生物,兼备教学、研究与观赏功能。同时,还从世界各地引入植栽,不仅成为台湾地区许多中小学生自然课程户外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对调节校园内微气候、美化校园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生态修复水系护岸
早年台大校园内外有许多农田灌溉水圳与水池,为了获得建设用地,将原先的许多水圳、水路、水沟等用土建工程盖顶封平。但是经历了经济发展后的反思,在台大后期规划中,针对校园水系制定了改善计划,将琉公圳渠道重新打开,并以生态工程方法处理水系护岸,让自然生物回归校园,同时也为校园增添滨水景观的多样性。
2.3设置生态池调蓄水源
在台大农场设置生态池,水源主要来自附近位于地下水层较高的生命科学馆,另外的水源是台大农场的地下水井与收集经净化处理后的农田灌溉水。生态池内的水途经调节河道,受到动植物净化处理,形成了多种小尺度滨水空间。大雨时,多余水量可排放至公共下水道,当生态池水量不足时,也可从景观滞洪池抽水补注。
2.4生态调节水塘融入校园景观
台大校园内的醉月湖原是一片稻田,早年作为琉公圳的调节水塘,湖岸栖地的形态多变,生物种类繁多,醉月湖四周有一条以生态驳岸接驳的石板步道,通过生态处理的方式生成校园景观的游赏路径。
3.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生态校园规划实践
3.1打造生态绿色公共界面
台北科大在校园西南角道路界面上,将运用新技术建造的生态绿墙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形成“绿色大门”。“绿色大门”以树脂纤维复合材料为构件,纤维板内植入无纺布包覆的沃土以及爬藤类种子,并依附校园雨水回收及洗手台用水的过滤、净化浇灌系统,将水资源的再利用与竖向绿化的生态意向相结合,通过绿色缓冲界面构建人与校园及城市的共生关系。
3.2自主研发进行生态转化
台北科大校园地面铺砌台北科大自行研发的新型渗水砖,它由废弃的煤矸石、建筑废料以及玻璃瓶等固体压制而成,带有大量空隙又兼具一定的抗压性,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台北多雨天气下的行走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使雨水迅速透过地表,及时补充地下水资源,同时,它极强的透气透水性,将发挥土壤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优势,维护地表生态平衡。它的构成材料也以废弃材料为主,本身就是能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实践。
3.3建设生态绿色示范建筑
选取校园内配电室上方的空间“死角”,利用其植物生长不受干扰而形成的特殊微气候环境,以及城市风廊形成的微气候循环,设计一座整合采光系统、墙壁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零能耗实验性生态绿建筑。
3.4外联水景延伸生态界面
台北科大拆除了学校南侧面临忠孝东路的围墙,并建构一条生态河流,提供多样化的水生植物栖息地,并在通风井和其他设备设施的出口进行生态化的遮蔽处理,通过温和自然的元素替代原先围墙一类的生硬界面。
4.启示
4.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生态校园的规划,应该从场地设计开始对地形、水系、农田、植被的尊重,到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景观视线的交汇融合,都以因地制宜为核心,致力实现人工建设与自然资源的协同发展。
4.2明确目标,坚定不移
许多高校在快速扩张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与水争地、与田争地的发展阶段,及时地反思并重新明确目标,进而修正之前的做法,逐步恢复自然,将获得校园整体环境更加持续的发展。
4.3注重细节,见缝插针
从细节出发,见缝插针地高效利用校园内的一些消极空间,不仅能够提高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也能够在集约型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探索更精细的生态校园设计方法和实践。
4.4开放包容,合作共建
生态校园的建设与推广除了依托高校的前沿科技力量,更需要借助社区、学生、行政部门、甚至社会组织的力量进行精细化经营。另一方面,高校突破传统校园的封闭环境,与社区展开良好互动,带动社区共同意识、发动社区力量放大生态理念的辐射影响,更有利于整合社会公众的力量,共同促进生态校园的改造与更新。
参考文献
[1]熊启明.生态校园实证研究——以武汉市高效生态校园规划为例[J].中华建设,2012(8):76-77.
[2]施兰.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4,02:87.
[3]陈佳佳.浅谈生态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建筑,2016(23):220-220.
[4]马皓伟.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267-267.
[5]陈承振,代朋,赵帅.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生态校园规划方法探索[J].城市建筑,2015(14):63.
[6]苗传军.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模式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05.
(作者单位: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