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是退了,孩子怎么虚脱了……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o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居老李5岁的孙儿感冒发烧后,他自己购买退烧药给孙儿服用。谁知连服了两天也不见退烧,他便加倍让孙儿服退烧药,结果孙儿大汗淋漓,体温骤降,进而虚脱昏睡。老李慌忙不已,急送医院抢救,孙儿才转危为安。
  生活中,常有病人因发热长时间不退,于是一天几次跑医院,要求打退热针;也有的家长给患儿服药后未见其体温下降,便追加服药。由此发生药物中毒或发汗过多、体温骤降乃至虚脱等意外屡见不鲜。
  感染是发烧的最常见原因。正常人的体温为37℃,这是许多微生物最好的生存和繁殖的环境,而发热正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是人体抗病的一种平衡手段,用来抵御微生物的入侵。
  感染性发热以感冒,流感最常见,如果用退热药,通过出汗降温,病人短时间内症状可能减轻些,但对于缩短病程丝毫无用。所以热度不太高(不超过38℃)时最好不用退热药。如超过38℃时可酌情服些退热药或用物理降温。
  6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现高热,可能引起惊厥,对此可服退热片及镇静剂预防。小儿容易发热,也容易退热,一般小儿发热时,可不急于用退热药。家长应带患儿到医院诊治,查明发热的原因后按医嘱服药,最好不要贸然打退热针。
  打退热针后出一身大汗,热度骤降,至少有以下几个坏处:一是影响了疾病的早期诊断。如流脑并发华一佛氏综合征,起初时症状不典型,打退热针后热退,家长误以为病儿已好转,放松了警惕,几小时后患儿可因病情突重,来不及抢救而死亡;又如中毒性菌痢患者往往先发高热,后有腹泻,若过早打退热针,可能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治疗。二是老年人用退热针可导致大量出汗,造成虚脱,加重病情。三是细菌性痢疾或食物中毒等腹泻病人,原来已脱水,再打退热针,因大量出汗,可加重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可见,生病发热,不一定必用或马上用退热药,滥打退热针是弊多利少的,良方妙策是弄清发热原因,以便正确诊治。
其他文献
为了健康漂亮选择去美容院做美容或健身馆锻炼肌肉的人很多,但注意到骨骼的人就没那么多了吧?肌肉是沿着骨骼生长的,而包裹在肌肉上的才是皮肤。    没有漂亮的骨骼就没有漂亮的肌肤  我们在检查模特儿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的骨骼时,会发现他们的骨骼很少弯曲,并出奇的漂亮。脊柱里有控制人身体的骨髓,骨髓的神经束从骨头和骨头之间向左右延伸出来,并分布到各个内脏。而神经控制着整个身体的运转。如果神经能百分
曾经,一则名为《所有医院都正在残害产妇,你和你的家人“被‘侧切’”了》的帖子在各网站间疯传。帖子除了“控诉”侧切带来的诸多危害,还把矛头直指医生,认为是医生为了牟利和节省时间而导致“侧切”率高居不下。这则帖子已经让不少“准妈妈”感到恐慌,甚至有人准备放弃顺产计划转而选择剖腹产。  “侧切”万不得已才使用  自然分娩中,产妇的会阴可能出现5种情况:会阴完好或1~4度撕裂。1度或2度撕裂是比较轻的撕裂
堵车时间多动动  □文/郭险峰(北京积水潭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主任)  很多有车族,每天不是在办公室里就是在汽车里,起车的时候,堵车的时候,停车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些时候放松一下筋骨呢?   大城市里堵车的时候很多,可以在车内放一些健身用品,偶尔运动几下,或者在车里准备一个电动按摩垫,趁这个时间放松一下颈椎。也可轻柔、缓慢地向左右、前后弯曲颈部,及左右转动颈部数次。运动时下颌几乎不动,通过颈部的
有些老人不愿意出门,看电视就成为他们生活娱乐的主要内容。不少人为了舒服,还喜欢倚着沙发或靠在床头长时间地欣赏节目,如果长期使用这些不正确的姿势,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腰痛。老年人的腰椎已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所以腰痛的表现尤为突出,这就是所谓的“电视性腰痛”。  医生建议,要避免“电视性腰痛”,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看的时候应该注意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时间较长时,最好起身进行一些腰部活动,及时缓解腰部
中国人1年里平均每人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被八瓶”,“被八瓶”的魔咒又该怎样打破呢?    专家简介  吴大真,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著名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大医堂”首席专家。  刘士敬,302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中医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委员会委员。    【患
以毒攻毒,生搬硬套  【主持人】 前不久,一个朋友被查出了肿瘤,等去医院开回药来一看,其中有蝎子、斑蝥、蛤蟆皮等等,几乎都是毒药。他和我抱怨,这些药太恶心了,不用说吃,看着都想吐,估计没病死,先被毒死了。但医生当时告诉他,这叫对症下药,“以毒攻毒”。何教授,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何教授】 我不知道您朋友去看的是什么层次的医院和什么资历的医生。这种治疗方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现在明确
非凡的“暴走”妈妈陈玉蓉,日行十公里,坚持了七个月,靠艰苦的“暴走”,硬是走掉了脂肪肝,割肝救子,感动了无数国人,也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阵“暴走”的浪潮。   大众健身的运动类型应以选择有氧运动为主。“暴走”的运动类型属于有氧运动,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暴走”的运动强度比较大,每次走的时间很长、距离很远,这对于某些人是不适宜的,比如痛风病人。  痛风是很复杂的疾病,导致痛风发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飞向癌细胞的“导弹”  【主持人】 当今医学界谈论肿瘤治疗时,“靶向治疗”是一个经常用到的专业词语。这是怎样一种疗法呢,请您谈一下。  【何教授】 靶向治疗,也叫分子靶向治疗,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全新的治疗方法。它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后,理论上说会特异性地选择致癌位点,与其相
【寿星档案】  沈阳的老寿星宋宝莲今年96岁,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她习惯每天喝粥。年轻时,每天早晨把五种颜色的米放在一起做粥,天天喝上一小碗粥。如今年龄大了,为了方便,就冲燕麦片来喝,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老人每天都要吃些青菜和一个鸡蛋。因为喜欢清淡,多半吃炖菜,鸡蛋也是煮着吃。两天吃一次豆腐。她最喜欢的青菜是大白菜,最喜欢的谷物是小米。老人也很讲究吃饭时的气氛,她说吃饭时心情一定要愉快,
娇娇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秋风刚刚刮起,娇娇就被妈妈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了。只是事与愿违,越是怕冻着,娇娇就越不禁冻,只要天气稍有变化,娇娇准会咳嗽、发烧。邻居跟娇娇妈妈念叨:“别给孩子捂太多!你看人家外国的孩子,冰天雪地里还穿裙子、单衣,这都是锻炼出来的!”娇娇妈妈疑惑了:穿得多孩子都冻病了,难道穿得少反而不得病?  耐寒锻炼,好处多多  春捂秋冻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秋凉时节,适度地让孩子少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