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和认知水平,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让学习者通过以个人或团体的参与方式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构建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关键词:体验教学;品德与社会;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Abstract: the experience in the teaching mode is to point to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and real life students together, the teacher for learners to offer true or analog situations and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of learners and cognitive leve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plore ways of using cooperation in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thinking of the collision of experience, comprehension, and gradually influence, and let learners through individual or group to the participation way to learn knowled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bility, thus constructing healthy emotion, attitudes, values, and promote students form good moral character quality of a kind of teaching model. It requires teachers to tea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tent, design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 situation, to guide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situation to internalize the knowledge, sublimation emotional, accumulate experience, improve ability.
  Keywords: experience teaching; Personal character and the society; explore
  体验教学模式也是在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在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内心体验、角色体验、生活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确认、反思,正如20世纪80年代初,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活动(体验)——发表——反思——应用——活动(体验),使之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动力,促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更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
  体验与感悟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两种生活形式。就学习而言,体验和感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童年生活是伴随认知的动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对可能生活的感悟。可见,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是现代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改之前,单一的品德课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德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小学品德课“体验----感悟”教学方法。
  对于体验、感悟教学感悟研究,主要从品德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和探索:
  1.课前生活体验(即为活动体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课前生活体验活动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增加体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下基础。课前体验活动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1)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活动已经成为不少品德与社会课前必不可少的活动,不仅如此,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面、以及参与这项活动的效果都会影响一堂课的实效。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个话题《家庭小账本》就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向家长调查“家里的钱从那里来”“家庭一周的开支”两个课前调查活动,当然课前调查不仅仅是要告诉学生搜集资料,调查现象的方法,而是注意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办法。实践证明:把所有搜集,调查任务交给每个学生完成是很难有实效的,因此,我们进行布置任务时,就应该注意分工,比如:分小组调查不同的内容、几个要好的伙伴专门负责调查一个主题的,让学生在合作中、调查中快乐地搜集!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个话题《我国的国宝》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2)参观
  通过选择典型的现场,组织学生亲自参观,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从行为上讲,它要求体验主体亲历亲为地参与体验活动,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一种情感上的触动、心灵上的共鸣,只有体验是主体的亲临其境、亲身感受才能获取。
  (3)访问
  访问是教师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学习先进典型、崇高榜样的一种生活体验活动。访问的人物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社会上的英模人物、先进工作者,让他们对学生现身说教;可以是老红军、老党员、老干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
  在课前参与生活体验活动,学生有了从生活中得来的生活体验,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度讲得少,让学生多交流。学生之间交流多必然会提升参与的积极性,使主体得到充分发挥。他们会无拘无束地谈认识、说感想,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优良品德的形成。
  2.课中生活体验(即为发表、反思、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中生活体验活动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学对象的互动,以达到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理念上的升华,并由此来影响和衡量学生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教学对象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教材----学生----环境”互动这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双向、交互的影响。
  教师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更要让他们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爱我的家》一课,开始时,老师可先亲切、幽默地向学生介绍起自己的家,然后启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但是有些胆怯的学生可能只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当听众,为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在课堂中走动,找同学、老师介绍自己的家。整个课堂成为同学和老师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场所,使师生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品德在体验中生成。
  (2)“生----生”互动
  相对与师生互动来说,生生互动在小学品德课----品德养成中更具有广泛性和即时性。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交换能使他们在相互生活中,活动中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课中的许多内容教师都可以安排生生互动:四个同学一组,互相学习交流,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位同学汇报,在生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讨论中每个同学都学到了知识,各有收获。
  (3)“教师----教材----学生----环境”互动
  “教师----教材----学生----环境”互动指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双双有较强的互动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教师在教材、学生之间应充当中介的角色,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形成品德。如在教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一课时,老师根据教材的活动目标:1.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适应现实生活所作出的努力。2.尊重、理解并关心残疾人。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三个活动情境,使教师、教材、学生、环境有机的结合。
  体验一:“模仿盲人走路”
  两名同学从自己的座位出发,摸索到老师讲桌拿上品德书,,其余同学是观察者,要求要不動声色,仔仔细细地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然后一起交流发现和感受。
  体验二:单手佩戴红领巾
  让学生先双手佩戴红领巾,老师记时,再让学生用单手佩戴红领巾,老师记时。让学生谈两次佩戴红领巾的感受。
  3.课后生活体验(即为活动体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往往重视了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而把课后的生活体验给忽视了。实际上,在学生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深化、体验,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一发挥整体功能,促进知行的和谐发展。
  ①延伸到家庭中
  家庭是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所以结合品德课教学内容,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如教学小学品德三四年级上册三单元《家庭小账本》,第四单元《让爷爷奶奶高兴》等都可以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通过家庭成员合作完成,
  ③延伸到社会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上,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割裂的。这样的教学是死的,它无法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品德课必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们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检测他们的道德行为,培养实践能力,也是促进学生知行进一步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品德课教学中需要各种生活体验,人生就是一种体验历程。要想让学生通过品德课的学习,通过亲身经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就获得生命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很难一下子就能达到的。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做到的:一是通过课程渗透的方式传达生活体验理念,通过学习方式改变的方式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二是更需要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中感悟体会整个人生,从每天的生活小节入手,从每段日常对话中体味。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做起,把握自己的每一天,既具体、现实,又对口、适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每一天生活进行回味、反思与总结,体验圆满的人生历程,感悟有意义的人生。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学对象的互动功能,也为了能提升小学品德课的实效性,我们应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实际,努力创设丰富的情境,采用多种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活体验。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中圖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阅读变量主要有三:1)读者变量(reader variables);2)语篇变量(text variables); 3)作者变量(writer variables)。   本文将从语篇变量的角度进行思考.  语篇变量:语篇变量是指句子的结构、长度、词汇密度(vocabularyintensity),新概念的多寡、文章主题的难度和新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要把班级管好、教好、培养好,要组织好、引导好、協调好同学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把一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合作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它促进教育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能力。现就小学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作一些探讨。  一、合理考虑编组分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    有人說:“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的确,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现在,我们的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工作成效的优劣,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当今社会上教师正面临着素质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利用信息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两大挑战。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道德品质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社会形态之一,作为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时时处处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公路建设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是一项兼有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工程,同时又一种具有很强社会性的公用设施,文章分析了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质量控制对策。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highwa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unds,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is a with technol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近代教育家,他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曾说过:“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这对我触动很大,启发更大。是的,每
期刊
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外墙干挂花岗岩石材幕墙指由天然花岗石板做面板的幕墙。面板石材可根据建筑总体效果要求采用合适的颜色、质地和厚度的石材成品,易于与玻璃和其他装饰协调,外墙整体效果美观、颜色均匀一致并耐久,目前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高级宾馆、饭店、商业写字楼、办公楼等外墙面的装饰工程。  一、外墙干挂石材幕墙结构的稳定性  干挂石材幕墙本身的强度,涉及到石材的厚度长宽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