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设计日益成为美化人们服饰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技术。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开拓性的设计思维能力以及娴熟的服装工艺表现力,在服装企业、服装研究管理单位从事成衣设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01
一、引言
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实现持续良性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历史高位。
未来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两类人才,即开发类、营销类人才,具体来说是三种岗位:设计、制板、销售。且在人才需求的数量上有增无减。
随着服装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行业环境对我国的服装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强调本土化、品牌化的大格局下,进一步更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项服装设计,重应用、重实训、让学生在创作及表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设计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
全国服装专业高校200多所,每年服装专业毕业生大约2万多人;专业办学水平较好的高职院校有邢台职院、常州纺服职院、南通纺织职院、浙江轻纺职院、武汉职院、广东纺织职院、嘉兴职院、温州职院等十几所;对20多家企业及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历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基层从业人员学历偏低,服装企业对熟悉生产设备、工艺设计与实施、产品设计、服装营销、连锁店经营与管理、服装生产管理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中层管理和技术岗位、终端营销岗位,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制板与CAD操作、连锁店管理与营销等工作。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环境差
学校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制度环境差距大,学生希望增强实训、实习环节。教学基本实训基地应包括有服装展示厅、服装表演厅、设计工作室、服装工艺工作室、服装陈列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服装CAM实验室、服装制板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立体裁剪实验室等,大多数院校因为经费的问题,教学环境以及条件与企业相差甚远。
(二)专业设置内容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脱节,理论过多,应多开实践课程,掌握工作经验。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在多年的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本专业的设计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设计是准理念型的,思维无法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学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磨合。
(三)实验教学设备不先进
学校的实验设备在先进性方面与市场有差距。目前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主要有香港、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专业教材和最先进的电脑CAD辅助设计、打板放码,以及最新流行咨讯。
三、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内容
1、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每门专业课都是实训课
2、引入企业内容,课程项目化(虚做和实做)
3、虚做项目在校内进行多方评价,实做项目企业评价,使学生在校即可积累工作经验
由此看来,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结合的目的所在。与具体课题结合以后,市场的瞬息万变会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以防止空对空地教学理念。
(二)项目团队的教学方式
1、一门项目课程由2~3位专业教师组成团队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相互交叉衔接;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在做中教、做中学;3、淡化考核,注重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设计等多种形式,把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为主线。
(三)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
1、教学改革研究:教研项目、教学研讨会、专指委会议;2、管理制度:说课常态化(集体备课、议课),公开课制度,听课制度,师徒结对帮扶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找不足、高效化;3、培训:多送教师去国外交流,参加专家讲座以及企业锻炼。
四、结论
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是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
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的体系。也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应该探索与企业合作,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使教学内容适合于高职教育的需要,符合行业和岗位需求特点,融技术性、艺术性、综合性为一体,强调三者的完美结合。通过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东.服装毕业设计指导教程[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01).
[2]刘晓刚.基础服装设计[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03).
[3]北京师范大学教学部.中国高校教学模式全集[M].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01
一、引言
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实现持续良性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历史高位。
未来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两类人才,即开发类、营销类人才,具体来说是三种岗位:设计、制板、销售。且在人才需求的数量上有增无减。
随着服装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行业环境对我国的服装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强调本土化、品牌化的大格局下,进一步更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项服装设计,重应用、重实训、让学生在创作及表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设计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
全国服装专业高校200多所,每年服装专业毕业生大约2万多人;专业办学水平较好的高职院校有邢台职院、常州纺服职院、南通纺织职院、浙江轻纺职院、武汉职院、广东纺织职院、嘉兴职院、温州职院等十几所;对20多家企业及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历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基层从业人员学历偏低,服装企业对熟悉生产设备、工艺设计与实施、产品设计、服装营销、连锁店经营与管理、服装生产管理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中层管理和技术岗位、终端营销岗位,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制板与CAD操作、连锁店管理与营销等工作。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环境差
学校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制度环境差距大,学生希望增强实训、实习环节。教学基本实训基地应包括有服装展示厅、服装表演厅、设计工作室、服装工艺工作室、服装陈列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服装CAM实验室、服装制板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立体裁剪实验室等,大多数院校因为经费的问题,教学环境以及条件与企业相差甚远。
(二)专业设置内容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脱节,理论过多,应多开实践课程,掌握工作经验。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在多年的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本专业的设计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设计是准理念型的,思维无法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学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磨合。
(三)实验教学设备不先进
学校的实验设备在先进性方面与市场有差距。目前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主要有香港、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专业教材和最先进的电脑CAD辅助设计、打板放码,以及最新流行咨讯。
三、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内容
1、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每门专业课都是实训课
2、引入企业内容,课程项目化(虚做和实做)
3、虚做项目在校内进行多方评价,实做项目企业评价,使学生在校即可积累工作经验
由此看来,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结合的目的所在。与具体课题结合以后,市场的瞬息万变会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以防止空对空地教学理念。
(二)项目团队的教学方式
1、一门项目课程由2~3位专业教师组成团队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相互交叉衔接;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在做中教、做中学;3、淡化考核,注重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设计等多种形式,把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为主线。
(三)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
1、教学改革研究:教研项目、教学研讨会、专指委会议;2、管理制度:说课常态化(集体备课、议课),公开课制度,听课制度,师徒结对帮扶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找不足、高效化;3、培训:多送教师去国外交流,参加专家讲座以及企业锻炼。
四、结论
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是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
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的体系。也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应该探索与企业合作,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使教学内容适合于高职教育的需要,符合行业和岗位需求特点,融技术性、艺术性、综合性为一体,强调三者的完美结合。通过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东.服装毕业设计指导教程[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01).
[2]刘晓刚.基础服装设计[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03).
[3]北京师范大学教学部.中国高校教学模式全集[M].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