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逐渐形成了“四大板块”的总体格局。经过几年的努力,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划分的“四大板块”,伴随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持续增强已渐趋稳定。
在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且“四大板块”的定位也更为明确。全国政协委员缪合林强调,东部地区要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上下功夫,中部地区要在建设“三个基地、一项枢纽”上加力度,西部地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上有强度,东北地区要在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显成效。
可见,转型必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全新主题。面对区域产业模式的转变,面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信息化技术将大有可为。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服务制造
东北,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此首先建立起重工业体系,这块黑土地曾是新中国工业化之梦起航的地方。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与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的结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质的变化。
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已经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比如,一些由政府牵头建设的装备制造行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不仅整合了业内信息、资金、人力资源、创新技术、设备和产品等有形、无形的资源,还涉及采购、销售、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为推动东北三省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改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如今,哈尔滨市已启动实施城市战略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产业能级提升工程等六大创新工程,争取到2015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吉林省则谋划依托一汽、长客等重点企业,建设装备制造业集中区,在更高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基地建设。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姜作勇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转变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促进骨干企业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正如姜作勇所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很多骨干企业,正在着手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企业经营模式及经营思路的转换,让他们对信息化产生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管理、企业战略决策以及降低企业服务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工具,对企业的成功转型和未来的稳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十二五”规划将实施更为平衡的地区发展政策。今天,中西部地区生产成本的后发优势已经显现,而沿海地区的产业由于成本约束,正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不久前,《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根据这份文件,国家将在财税、金融、投资等多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促中西部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首先,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将会再度加速。“十二五”期间中央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上将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如果以目前年均20%的增长速度测算,五年就会翻一番,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在2020年有望达到3.6万亿元。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十二五”规划显示:今后十年,西部地区将被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我国将逐步形成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和内蒙古、新疆五个综合能源基地。预计到2030年,西部地区的五个综合能源基地一次能源的供应能力将占到新增能力的85%,构成中国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与格局,西部地区能源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在未来五年内必然将随之加速。
此外,伴随产业承接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中西部地区的贸易物流将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程度会不断提高,人均收入增长加快,消费服务行业将会出现巨大的发展空间,相关企业对信息化工具的引入需求也会比以往更为强烈。
未来十年,西部将被打造成装备制造业的基地。WIND资讯显示,西部地区机械设备类的上市公司超过30家,其中陕西省就有9家。装备制造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母机”,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是在全球经济的新布局中抢占先机。这意味着,企业在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科学管理及决策方面将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而西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将更深地影响到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舞台中的定位。
东部:从“制造”到“创造”
“光看GDP已经不能说明问题,创新才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竞争力的核心。从乡土中崛起的浙江‘制造’急需向浙江‘创造’转变,发展有质量的经济。”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在此前举行的浙江“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会上表示。
如今,如何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最为关注的转型话题。“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浙江经济拼资源、拼环境、拼价格的发展模式已經走到尽头。”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指出,浙江要进一步激励更多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昆山、张家港等经济发达地区,当前都在着手经济模式的转型,围绕创新探索各自经济转型的方向。而IT领域的工业设计、ICT、软件外包及服务等都成为东部发达地区所关注的产业转型方向。
南京也已经确立了将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为了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电子信息已经被列为南京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力自动化和智能电网、通信等被列入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软件研发与服务外包也被列为南京重点发展的八大服务业之一。南京旨在通过信息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贡献率。
在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且“四大板块”的定位也更为明确。全国政协委员缪合林强调,东部地区要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上下功夫,中部地区要在建设“三个基地、一项枢纽”上加力度,西部地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上有强度,东北地区要在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显成效。
可见,转型必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全新主题。面对区域产业模式的转变,面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信息化技术将大有可为。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服务制造
东北,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此首先建立起重工业体系,这块黑土地曾是新中国工业化之梦起航的地方。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与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的结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质的变化。
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已经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比如,一些由政府牵头建设的装备制造行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不仅整合了业内信息、资金、人力资源、创新技术、设备和产品等有形、无形的资源,还涉及采购、销售、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为推动东北三省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改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如今,哈尔滨市已启动实施城市战略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产业能级提升工程等六大创新工程,争取到2015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吉林省则谋划依托一汽、长客等重点企业,建设装备制造业集中区,在更高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基地建设。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姜作勇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转变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促进骨干企业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正如姜作勇所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很多骨干企业,正在着手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企业经营模式及经营思路的转换,让他们对信息化产生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管理、企业战略决策以及降低企业服务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工具,对企业的成功转型和未来的稳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十二五”规划将实施更为平衡的地区发展政策。今天,中西部地区生产成本的后发优势已经显现,而沿海地区的产业由于成本约束,正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不久前,《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根据这份文件,国家将在财税、金融、投资等多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促中西部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首先,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将会再度加速。“十二五”期间中央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上将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如果以目前年均20%的增长速度测算,五年就会翻一番,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在2020年有望达到3.6万亿元。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十二五”规划显示:今后十年,西部地区将被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我国将逐步形成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和内蒙古、新疆五个综合能源基地。预计到2030年,西部地区的五个综合能源基地一次能源的供应能力将占到新增能力的85%,构成中国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与格局,西部地区能源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在未来五年内必然将随之加速。
此外,伴随产业承接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中西部地区的贸易物流将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程度会不断提高,人均收入增长加快,消费服务行业将会出现巨大的发展空间,相关企业对信息化工具的引入需求也会比以往更为强烈。
未来十年,西部将被打造成装备制造业的基地。WIND资讯显示,西部地区机械设备类的上市公司超过30家,其中陕西省就有9家。装备制造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母机”,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是在全球经济的新布局中抢占先机。这意味着,企业在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科学管理及决策方面将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而西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将更深地影响到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舞台中的定位。
东部:从“制造”到“创造”
“光看GDP已经不能说明问题,创新才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竞争力的核心。从乡土中崛起的浙江‘制造’急需向浙江‘创造’转变,发展有质量的经济。”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在此前举行的浙江“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会上表示。
如今,如何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最为关注的转型话题。“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浙江经济拼资源、拼环境、拼价格的发展模式已經走到尽头。”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指出,浙江要进一步激励更多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昆山、张家港等经济发达地区,当前都在着手经济模式的转型,围绕创新探索各自经济转型的方向。而IT领域的工业设计、ICT、软件外包及服务等都成为东部发达地区所关注的产业转型方向。
南京也已经确立了将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为了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电子信息已经被列为南京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力自动化和智能电网、通信等被列入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软件研发与服务外包也被列为南京重点发展的八大服务业之一。南京旨在通过信息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