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a长江中下游地区积雪日数时空变化及其气候指示意义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ove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61-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27个气象站逐日积雪深度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估算了积雪日数的气候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近50 a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平均积雪日数为5.6 d,1968年最高,2006年最低;空间上,各站年平均积雪日数在0.9~11.3 d之间,亳州积雪日数最多,温州最少;(2)近50 a长江中下游地区积雪日数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0.50±0.77 d/10 a;东北地区积雪日数减少速率较快,中部地区减小幅度不大,西南地区甚至出现微弱增加趋势;(3)长江中下游地区积雪日数变化对冬季和次年1~3月平均气温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指示作用较强,东北部和北部地区较弱.
其他文献
基于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街道人口数据和医疗机构床位数据,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基尼系数等方法对南京市医疗资源空间分布均衡性及可达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南北新城区偏低,中部老城区偏高特征,且现有医疗资源难以完全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但可基本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步行可达性水平低,驾车可达性水平高,两种出行方式综合就医可达性呈现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外围圈层状递减的特征.研究认为应加大老城区和部分新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增加对北部市辖区医疗资源供给,解决医疗资源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