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均为呼吸道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两者往往并存且相互影响。除了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外, 两病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等方面均极为相似,所以两者可能存在着相关性。近年来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本文主要在流行病学、机制和治疗等方面阐述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关系
过敏性鼻炎是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患。哮喘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1]。
1.流行病学证据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哮喘和鼻炎经常共存于同一患者[2]。近20年来的国际研究显示, 过敏性鼻炎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90%的哮喘患者至少存在1种鼻炎症状, 约85%的哮喘患者至少存在4种鼻炎症状;研究还调查了345例哮喘患者, 其中81%患者在哮喘發病前或哮喘发作过程中有上呼吸道疾病。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比例高达80%以上,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即5%~20% , 这进一步证实了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儿童呼吸研究项目显示,经医生诊断的过敏性鼻炎的婴儿于11岁发生哮喘的危险性增长了2倍[3]。国内的研究分析了北京、重庆和广州三地24290例14岁以下儿童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流行状况, 其结果显示这3个地区儿童的哮喘患病率分别为3.51%、7.45%和2.55%,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的比率分别为14.46%、20.42%和7.22%。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比例分别为49.54%、50.14%和34.83%和,这些调查数据不仅显示了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在儿童中的患病率很高, 也提示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1,4,5]。国外研究证实, 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若不进行正确的治疗,大多数可发展成哮喘或隐匿性哮喘。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证实了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吸入过敏原后支气管阻力可以增加, 提示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吸入过敏原后可以诱发气道阻塞,尽管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过敏原后引起的气道阻塞程度通常低于哮喘患者, 但是明显高于正常人。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过敏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 为其易发哮喘提供了重要依据[6,7]。
2.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机制
最近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制定的《过敏性鼻炎诊断和管理指南》以及《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 (ARIA) 的报告中更为详细地讨论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关系, 强调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一致性, 提出两者是“一个呼吸道, 一种疾病”的新概念。由于上、下呼吸道黏膜在解剖上存在连续性, 所以过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炎症极易向下蔓延, 从而导致过敏性支气管炎症和哮喘。另外过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和哮喘的下呼吸道有着相同的免疫功能缺陷和相似的发病机制, 因此从病理生理上来说过敏性鼻炎也很容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内的炎性分泌物可以经鼻后孔流入咽部或吸入支气管内,特别是在仰卧位睡眠时更加明显, 极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特别是夜间哮喘) 的重要原因[8,9]。此外,从生理和解剖的角度来说,过敏性鼻炎可导致患者经鼻呼吸不畅,改用口呼吸,过敏原直接进入支气管从而引起哮喘。
3.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关系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常同时发生,对其中一个疾病的治疗可能会缓解并存的另一个疾病。若积极预防、措施得当,过敏性鼻炎可避免发展成哮喘,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过敏性鼻炎患儿, 及时治疗并预防,完全可以在青春期前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避免发生哮喘或腺样体肥大[10]。这些措施包括特异性免疫治疗、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其中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认为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预防哮喘的最有效药物和最佳给药方式。因此,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避免发展为哮喘,而对于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该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控制鼻炎,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颖慧,付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联合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刊,2008,43(4):12-14.
[2] Sears MR,Burrows B,Herbison GP. Atopy in childhood:Ⅱ. Relationship to airway responsiveness,hay fever and asthma [J]. Clin Exp Allergy,1993,23(11):949-956.
[3] Wright AL,Holberg CJ,Martinez FD,etal.Epidemiology of physician-dianosed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hood[J].Pediatrics, 1994,94(6 Pt l):895-901.
[4] 张田, 陈剑秋, 朱春生, 等.济南市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s Ig E检测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 (10) ∶55-56.
[5] 李明华, 殷凯生, 蔡映云, 等.哮喘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0.
[6] Bousquet J, Van Cauwenberge P, Khaltaev N.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 108 (Suppl5) ∶147-334.
[7] Tobin MJ.Asthma, Airway Biology, and Allergic Rhinitis in AJRCCM 2000[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4)∶1559-1580.
[8] Custovic A, Simpson BM, Simpson A, et al.Manchester asthma and allergy study:low-allergen environment can be achieved and maintained during pregnancy and in early life[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0 (105) ∶252-258.
[9] Maas T, Dompeling E, Muris JW, et al.Prevention of asthma in genetically susceptible children:a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trial focussed on feasibility in general practice[J].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11, 22 (8) ∶794-802.
[10] Bateman B, Matthews SM.Primary prevention of asthma and atopy during childhood by allergen avoidance in infanc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Thorax, 2003 (58):489-493.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关系
过敏性鼻炎是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患。哮喘是由多种细胞 (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 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1]。
1.流行病学证据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哮喘和鼻炎经常共存于同一患者[2]。近20年来的国际研究显示, 过敏性鼻炎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90%的哮喘患者至少存在1种鼻炎症状, 约85%的哮喘患者至少存在4种鼻炎症状;研究还调查了345例哮喘患者, 其中81%患者在哮喘發病前或哮喘发作过程中有上呼吸道疾病。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儿比例高达80%以上,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即5%~20% , 这进一步证实了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儿童呼吸研究项目显示,经医生诊断的过敏性鼻炎的婴儿于11岁发生哮喘的危险性增长了2倍[3]。国内的研究分析了北京、重庆和广州三地24290例14岁以下儿童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流行状况, 其结果显示这3个地区儿童的哮喘患病率分别为3.51%、7.45%和2.55%,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的比率分别为14.46%、20.42%和7.22%。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比例分别为49.54%、50.14%和34.83%和,这些调查数据不仅显示了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在儿童中的患病率很高, 也提示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1,4,5]。国外研究证实, 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若不进行正确的治疗,大多数可发展成哮喘或隐匿性哮喘。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证实了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吸入过敏原后支气管阻力可以增加, 提示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吸入过敏原后可以诱发气道阻塞,尽管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过敏原后引起的气道阻塞程度通常低于哮喘患者, 但是明显高于正常人。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过敏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 为其易发哮喘提供了重要依据[6,7]。
2.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机制
最近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制定的《过敏性鼻炎诊断和管理指南》以及《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 (ARIA) 的报告中更为详细地讨论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关系, 强调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一致性, 提出两者是“一个呼吸道, 一种疾病”的新概念。由于上、下呼吸道黏膜在解剖上存在连续性, 所以过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炎症极易向下蔓延, 从而导致过敏性支气管炎症和哮喘。另外过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和哮喘的下呼吸道有着相同的免疫功能缺陷和相似的发病机制, 因此从病理生理上来说过敏性鼻炎也很容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内的炎性分泌物可以经鼻后孔流入咽部或吸入支气管内,特别是在仰卧位睡眠时更加明显, 极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特别是夜间哮喘) 的重要原因[8,9]。此外,从生理和解剖的角度来说,过敏性鼻炎可导致患者经鼻呼吸不畅,改用口呼吸,过敏原直接进入支气管从而引起哮喘。
3.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关系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常同时发生,对其中一个疾病的治疗可能会缓解并存的另一个疾病。若积极预防、措施得当,过敏性鼻炎可避免发展成哮喘,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过敏性鼻炎患儿, 及时治疗并预防,完全可以在青春期前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避免发生哮喘或腺样体肥大[10]。这些措施包括特异性免疫治疗、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其中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认为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预防哮喘的最有效药物和最佳给药方式。因此,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避免发展为哮喘,而对于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该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控制鼻炎,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颖慧,付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联合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刊,2008,43(4):12-14.
[2] Sears MR,Burrows B,Herbison GP. Atopy in childhood:Ⅱ. Relationship to airway responsiveness,hay fever and asthma [J]. Clin Exp Allergy,1993,23(11):949-956.
[3] Wright AL,Holberg CJ,Martinez FD,etal.Epidemiology of physician-dianosed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hood[J].Pediatrics, 1994,94(6 Pt l):895-901.
[4] 张田, 陈剑秋, 朱春生, 等.济南市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s Ig E检测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 2013, 41 (10) ∶55-56.
[5] 李明华, 殷凯生, 蔡映云, 等.哮喘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0.
[6] Bousquet J, Van Cauwenberge P, Khaltaev N.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 108 (Suppl5) ∶147-334.
[7] Tobin MJ.Asthma, Airway Biology, and Allergic Rhinitis in AJRCCM 2000[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4)∶1559-1580.
[8] Custovic A, Simpson BM, Simpson A, et al.Manchester asthma and allergy study:low-allergen environment can be achieved and maintained during pregnancy and in early life[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0 (105) ∶252-258.
[9] Maas T, Dompeling E, Muris JW, et al.Prevention of asthma in genetically susceptible children:a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trial focussed on feasibility in general practice[J].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11, 22 (8) ∶794-802.
[10] Bateman B, Matthews SM.Primary prevention of asthma and atopy during childhood by allergen avoidance in infanc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Thorax, 2003 (58):489-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