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新柳記》作者非“薛時雨”考——兼論晚清秦淮文化

来源 :古典文献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門新柳記》是一部記録南京秦淮歌妓在晚清太平天國動蕩後,重新繁盛的文言傳記小説,祖述明末清初余懷的《板橋雜記》,以秦淮歌妓之變化,寄托盛衰之感慨.此書最早的版本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金陵吴耀年刻本,作者一欄題作“海陽許豫養和編同里楊亨曉嵐校”.
其他文献
陳寅恪對宋代史學評價極高,曾云“中國史學,莫盛於宋”①,這是他基於對中國史學的整體把握做出的判斷,對後人認識宋代史學的成就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關於宋代史學的成就
期刊
《文選》卷一“班孟堅《兩都賦》二首”下,李善曰:自光武至和帝,都洛陽,西京父老有怨.班固恐帝去洛陽,故上此詞以諫,和帝大悦也.於《兩都賦序》之“班孟堅”下,李善與張銑分
期刊
《江蘇文庫?文獻編》已經出版38册,其中收録經部總類10部,《周易》類107部,合計117部.就《周易》類而言,收録的107部究竟包括哪些文獻?影印這些文獻時依據的版本如何?與《四
期刊
直到最近中古中國學者纔開始對那個時期的道經知識和語言提起嚴肅重視.不管怎樣,這些道教著作在很多中古作家、尤其是詩人的意象和詞彙養成上存在巨大影響.特别有趣的是,人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