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形似叶子……这就是河北省承德围场县银窝沟乡银里村。因自然条件恶劣、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缺少产业支撑,银里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燕山大学精准扶贫工作小组从2016年3月1日起就进驻到村。燕山大学艺術学院教授姚远是工作小组成员之一,按照规定扶贫时间为一年,但他已经在银里村“驻扎”了两年。如今,银里村已经大变样。
2018年1月24日,承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建宇到银里村走访慰问。他感慨,一个曾经的贫困村正在逐渐变成美丽山村。
银里村海拔1000米,全村201户,常住人口701人,人均年收入2612元,属无工业和服务业、无致富带头人、无大学生村官、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四无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就是“土豆”,种土豆、卖土豆、吃土豆。
姚远说:“入村的前半个月,我什么都没做,就思考这个扶贫怎么扶。上不了山就家访,但村民们不太相信我们,很少说话。”驻村伊始,扶贫小组反复向村民宣传要脱贫致富,但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能给多少钱啊?”扶贫小组教给大家要善用脑、多动手,要勤劳致富,村民就抱怨村里什么都缺。第一轮走访回来,大家发现扶贫的确要先扶志,改变不了村民就先改自己。
姚远谢绝了村里安排好的厨师,和组员一起买菜做饭倒污水,砸煤烧炕生炉子。他们决定带头改造厨房和卫生间,从基本生活上的细节上引导村民。渐渐地,有村民找上门来问,“我们村真能致富吗?”
因为从事艺术专业,姚远身边永远少不了一部相机,他习惯把他看到的任何事情用拍摄的方式记录下来。
姚远刚到村里的时候还很冷,山上有冰雪,没办法上山,于是姚远就把镜头都放在记录村民生活的角度上。姚远坚持每天在村子里拍照、写生。冬日的萧条给姚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生灵感,他发现在这乡村的枯枝败叶里似乎可以找到城市中稀缺的事物,这些肯定会吸引一些艺术家的光顾,于是就萌生了建设“艺术村”的念头。
只看到冬日、看到山下的一面还不够,只有考察了山村周边的自然环境才能知道如何下手操作。冰雪一化,姚远就上了山。此后没有特殊情况,姚远每天都会爬山,两年的时间他爬过了近万里山路,数次走完整座大山,拍摄了约8万张图片。
爬山的途中,始料未及的自然之美给了姚远更大的自信。他一边寻找在这大山之中适合摄影、写生、旅游的路线和站点,一边开始着手建设“银里艺术村”这个项目。
2016年6月1日,工作组筹划的第一个项目“艺术酒店”破土开工。姚远带头修盖错综的墙体,工作组从山上找来许多旧木桩,又捡来许多破门窗、推磨的碾子,在院子里摆上几个桌椅。一个月的时间,小博物馆一样的“艺术酒店”矗立在村民面前。
筹资30多万元建成的艺术酒店为村集体所有,其客源主要是高校美术学生、专业画家和艺术爱好者,所有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是本村人,米面油、肉蛋菜等全部在本村采购。截至目前,银里艺术酒店已接待游客1500多人次、收入20多万元。
翻山越岭带给姚远的感受,不只是景色的美妙。银里村附近山上多名贵蘑菇,姚远取了一些土壤样本交给学校环化学院的学生进行化验,结果显示这里的土壤和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蘑菇生长。而姚远和村民沟通后了解到,这里蘑菇虽多,但保质期短,所以村民平时都只是以0.8~1元/斤的价格将鲜蘑菇贱卖给小贩。
于是,工作组委托燕山大学,研制成功了日处理5000斤鲜蘑菇的电加热食品烘干机,首先供村集体使用。2017年,银里村又兴建厂房,吸收燕山大学科技人员入股,培训本村村民,成立了村集体所有的银里机械加工厂。
此外,电商也被工作组利用起来。目前,已注册三大类银里村商标,30种小商标,包括蘑菇、鸡蛋、鹅蛋、茶叶、工艺品等。2017年,银里村通过电商外销农副产品41.6万元,盈利5.8万元。
姚远说:“要是真想扶好贫,你就得把村子当家,吃住行深入进去。踏踏实实地走访研究,带着村民参与进来,见着盈利。这才是真扶贫。”
据2018年1月统计,银里村贫困户从2016年初的46户、110人减至19户、5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初的2612元增加到3900多元,村集体账户结余从零增加到5万多元。互助型的银里康养中心实现了对村里老弱病残的免费集中供养。
起初做艺术酒店,村民们也怀疑这城里人到底是不是在瞎折腾。村民看见工作室的墙故意掏出洞,就会问:“这能干啥?”看见姚远捡回旧木桩和碾子,也会问:“这能干啥?”看见他坐在那里画画,还是会问:“这能干啥?”直到院子落成了,画也展示了,村民们才明白,这是让他们对美有更多的追求,进而对生活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每当其他村的亲戚上门,银里村的村民们都会带着来艺术酒店参观、拍照。
2016年,银里村只有两个扶贫项目,扶贫资金22.6万元。2017年获批6个项目,扶贫资金687.6万元。银里村被特批提前三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改宅六大工程,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018年获奖励150万元。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燕山大学第二届扶贫工作组将于3月中旬进驻银里村,帮扶工作为期3年。第一年的目标是实现旅游收入50万元,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600亩,生产电热自动烘干机100台,产值110万元,产业扶贫覆盖率达到100%,确保所有贫困户彻底脱贫。
如今的银里村,各家门前的柴草垛更加整洁,河沟里的垃圾也不见踪影,房前屋后的空地,栽树种花。有绿荫,有花香,曾经脏乱差的银里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山村,并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
燕山大学精准扶贫工作小组从2016年3月1日起就进驻到村。燕山大学艺術学院教授姚远是工作小组成员之一,按照规定扶贫时间为一年,但他已经在银里村“驻扎”了两年。如今,银里村已经大变样。
2018年1月24日,承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建宇到银里村走访慰问。他感慨,一个曾经的贫困村正在逐渐变成美丽山村。
破旧村落发现“美”
银里村海拔1000米,全村201户,常住人口701人,人均年收入2612元,属无工业和服务业、无致富带头人、无大学生村官、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四无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就是“土豆”,种土豆、卖土豆、吃土豆。
姚远说:“入村的前半个月,我什么都没做,就思考这个扶贫怎么扶。上不了山就家访,但村民们不太相信我们,很少说话。”驻村伊始,扶贫小组反复向村民宣传要脱贫致富,但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能给多少钱啊?”扶贫小组教给大家要善用脑、多动手,要勤劳致富,村民就抱怨村里什么都缺。第一轮走访回来,大家发现扶贫的确要先扶志,改变不了村民就先改自己。
姚远谢绝了村里安排好的厨师,和组员一起买菜做饭倒污水,砸煤烧炕生炉子。他们决定带头改造厨房和卫生间,从基本生活上的细节上引导村民。渐渐地,有村民找上门来问,“我们村真能致富吗?”
因为从事艺术专业,姚远身边永远少不了一部相机,他习惯把他看到的任何事情用拍摄的方式记录下来。
姚远刚到村里的时候还很冷,山上有冰雪,没办法上山,于是姚远就把镜头都放在记录村民生活的角度上。姚远坚持每天在村子里拍照、写生。冬日的萧条给姚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生灵感,他发现在这乡村的枯枝败叶里似乎可以找到城市中稀缺的事物,这些肯定会吸引一些艺术家的光顾,于是就萌生了建设“艺术村”的念头。
只看到冬日、看到山下的一面还不够,只有考察了山村周边的自然环境才能知道如何下手操作。冰雪一化,姚远就上了山。此后没有特殊情况,姚远每天都会爬山,两年的时间他爬过了近万里山路,数次走完整座大山,拍摄了约8万张图片。
爬山的途中,始料未及的自然之美给了姚远更大的自信。他一边寻找在这大山之中适合摄影、写生、旅游的路线和站点,一边开始着手建设“银里艺术村”这个项目。
艺术酒店 冰山一角
2016年6月1日,工作组筹划的第一个项目“艺术酒店”破土开工。姚远带头修盖错综的墙体,工作组从山上找来许多旧木桩,又捡来许多破门窗、推磨的碾子,在院子里摆上几个桌椅。一个月的时间,小博物馆一样的“艺术酒店”矗立在村民面前。
筹资30多万元建成的艺术酒店为村集体所有,其客源主要是高校美术学生、专业画家和艺术爱好者,所有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是本村人,米面油、肉蛋菜等全部在本村采购。截至目前,银里艺术酒店已接待游客1500多人次、收入20多万元。
翻山越岭带给姚远的感受,不只是景色的美妙。银里村附近山上多名贵蘑菇,姚远取了一些土壤样本交给学校环化学院的学生进行化验,结果显示这里的土壤和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蘑菇生长。而姚远和村民沟通后了解到,这里蘑菇虽多,但保质期短,所以村民平时都只是以0.8~1元/斤的价格将鲜蘑菇贱卖给小贩。
于是,工作组委托燕山大学,研制成功了日处理5000斤鲜蘑菇的电加热食品烘干机,首先供村集体使用。2017年,银里村又兴建厂房,吸收燕山大学科技人员入股,培训本村村民,成立了村集体所有的银里机械加工厂。
此外,电商也被工作组利用起来。目前,已注册三大类银里村商标,30种小商标,包括蘑菇、鸡蛋、鹅蛋、茶叶、工艺品等。2017年,银里村通过电商外销农副产品41.6万元,盈利5.8万元。
实现“真”扶贫
姚远说:“要是真想扶好贫,你就得把村子当家,吃住行深入进去。踏踏实实地走访研究,带着村民参与进来,见着盈利。这才是真扶贫。”
据2018年1月统计,银里村贫困户从2016年初的46户、110人减至19户、50人。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初的2612元增加到3900多元,村集体账户结余从零增加到5万多元。互助型的银里康养中心实现了对村里老弱病残的免费集中供养。
起初做艺术酒店,村民们也怀疑这城里人到底是不是在瞎折腾。村民看见工作室的墙故意掏出洞,就会问:“这能干啥?”看见姚远捡回旧木桩和碾子,也会问:“这能干啥?”看见他坐在那里画画,还是会问:“这能干啥?”直到院子落成了,画也展示了,村民们才明白,这是让他们对美有更多的追求,进而对生活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每当其他村的亲戚上门,银里村的村民们都会带着来艺术酒店参观、拍照。
2016年,银里村只有两个扶贫项目,扶贫资金22.6万元。2017年获批6个项目,扶贫资金687.6万元。银里村被特批提前三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改宅六大工程,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018年获奖励150万元。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燕山大学第二届扶贫工作组将于3月中旬进驻银里村,帮扶工作为期3年。第一年的目标是实现旅游收入50万元,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600亩,生产电热自动烘干机100台,产值110万元,产业扶贫覆盖率达到100%,确保所有贫困户彻底脱贫。
如今的银里村,各家门前的柴草垛更加整洁,河沟里的垃圾也不见踪影,房前屋后的空地,栽树种花。有绿荫,有花香,曾经脏乱差的银里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山村,并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