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贵阳之后,杭州成为又一实施汽车限牌限购的城市。
2014年3月25日19时,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从次日零时起,在原有“错峰限行”基础上,对小客车采取控制总量措施。对于杭州的限牌,虽然风声由来已久,但真的开始限牌了,很多人还是觉得惊愕。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导潘海啸却认为:杭州早就应该限牌了。
作为国内知名交通专家,潘海啸还有两个身份:世界交通研究会学术委员、上海市政府规划咨询专家。他经常游走于国内各城市,为日益发展中的中国遇到的城市通病---交通拥堵把脉问诊,其中包括杭州。
他说,每次到杭州,都会感受到这座城市越来越堵。“好在后来开通了地铁,所以自地铁开通后,每当对方单位说要到车站来接我,我都让他们不要来,这一来一去堵在路上多费时间,还不如我自己坐地铁来得快。”
杭州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首
那么,杭州到底有多拥堵呢?
在3月25日的限牌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市全市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主城区面积为6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6万人、户籍人口700.5万人。全市和主城区驾驶人数分别达到283.7万和131.8万人。
全市和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达到259.8万辆和115.7万辆,年净增量分别达到27.6万辆和16.5万辆,均创历史新高。全市机动车增长量,相当于2003年底主城区的保有量,或2005年至2008年主城区机动车四年增长量之和。
此外,从全国来看,杭州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第七,但是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已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疯狂车市背后的强大经济
就在限牌前夜,杭州各大4S店涌入抢车人潮,车管所人满为患。据统计,3月25日当天杭州共开具约4万张购车发票,相当于卖出4万辆车。
另外,许多人在限牌消息传出后连夜“抢车”,但没有拿到购车发票,仅取得了定金交款凭证,消息人士称这类车主超过3万人。这样算来,限牌前一天,杭州卖出的新车预计超过7万辆。
杭州汽车行业一位资深人士表示,杭州2013年汽车销量为30万辆左右,3月25日当天卖出7万辆车,接近杭州车市年销售量的1/4。
如果不限牌,谁也不能保证这样的“疯狂”还要继续多久。因为在“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首”这个排名后面,是杭州强大的经济在做“后盾”。
2013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GDP)834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幅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
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94256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0%,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522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贫富程度标准,考虑近几年的价格、汇率变动因素,杭州市人均GDP大致处于世界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的临界水平。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陆献德在这次杭州限牌新闻发布会后,接受媒体专访时不止一次说到:“对于杭州来说,晚限不如早限!”
杭州老城区被夹在“蜂腰”内
除了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杭州市特有的城市形态也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影响。
杭州主城区市中心就有个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美丽的风景让世人为之倾慕。
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西湖在给杭州带来名声和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困扰着杭州的交通治理者们---因为西边有西湖,东面有钱塘江,杭州的老城区相当于被夹在一个“蜂腰”内。
“蜂腰” 东西向最多七八公里长,约20多平方公里。
杭州市建委总工程师陈茜说,就这点地方,不但要承担所有到达主城区的交通,还要承担穿越性交通,导致市中心几条路---秋涛路、艮山路、中河路压力特别大。“杭州的省市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风景旅游中心,也都在这2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其他城市很少有风景区在市中心的,这使得中心区的向心交通特别严重。”
杭州市河网密布,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其为“东方威尼斯”,但这些随处可见的河道,在给杭州市民提供着江南水韵的同时,也拦断了很多道路。比如杭州市有条支路,叫狮虎桥路,往东的路,就被中河、贴沙河隔断了。
这也使得杭州市区支路网不够完善,交通都拥堵在干道上。“我们80%的交通压力都在干道上,像伦敦、墨西哥,30%的交通压力由支路分担掉。”陈茜说。
2013年杭州严重拥堵天数有35天
上述种种原因,让最近一两年杭州市的交通拥堵已呈现常态趋势。
“杭州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空间分布更加复杂,但政治、经济、商贸、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仍过度聚集在老城区,导致人口、建筑与就业岗位无法疏散,带来了交通出行的高度集中,拥堵时间已由上下班高峰时段向平峰时段延伸,由工作日向双休日、节假日延伸,尤其是当前我市道路和地铁施工进入密集期,此消彼长,供需矛盾持续扩大。”此次限牌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政府对杭州市目前交通状况作了如此描述。
据《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实时监测平台》显示,2013年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为“8”以上(严重拥堵)的天数已达35天,老城区晚高峰主干道平均车速在20公里/小时上下,接近国际通行的拥堵警戒线。
对于杭州市民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路越来越堵。杭州市中心的唯一一条高架---中河高架,从早到晚都可见到大量的车“趴”在上面,被人戏称为“杭州最大的停车场”。
更糟糕的是,大量机动车带来的尾气,严重污染了杭州的天空。
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据杭州市环保部门监测,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率高达39.5%,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杭州空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根据《201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良好水平的天数为29天,占监测总天数近8%。2013年先后有5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特别是2013年12月4日至9日,杭州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市气象台首次发布霾天气橙色预警。
交通拥堵和雾霾,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城市病”,成了每一杭州人的心头痛,也让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困于城内。
最终还得靠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公交
在发布“限牌令”的同时,杭州宣布“升级”现有车辆限行方案,即,一个礼拜每天有2个车牌尾号数在早晚高峰不能进入主城限行区,之前早高峰禁行时间为7:30—9:00,晚高峰为16:30—18:00,这次时间拉长,早晚高峰禁行时间改为:7:00—9:00和16:30—18:30,同时,外地车辆在工作日高峰时段禁止驶入主城限行区。
对于杭州限牌 限行,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说,从技术角度来讲,这样的双管齐下在短时间内是能起效的,因为限牌一定要与限行合起来用,否则光限牌不限行,车辆还是照样在增长,马路上仍旧堵得水泄不通;而如果光限行不限牌也没用,车辆数量一直在增长,会抵消限行的效果。
“但要说明的是,虽然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支持限牌和限行。我认为,杭州市的治堵不应该放在‘限’上,事实上,你看其他国内限牌的城市,其限后跟限前比,拥堵情况并没有想象中改善那么大,拥堵的照样拥堵。”
吴伟强认为,杭州市要治堵,最终还是要靠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其实,在杭州市的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面,杭州市已花了很大力气。
2012年11月24日,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夏宝龙在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之际,宣布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启动。2013年3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治堵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首,杭州市委市政府也把这项工作列入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九大行动之一,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治堵办,来牵头协调推进治堵的各项事宜。
2013年成了杭州交通治堵元年。自上而下,铁腕治堵。“治堵就是治民心。在交通治堵工作面前‘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一年多来,杭州市试图在道路建设整治、地铁建设、完善公交网络、加快停车场产业化、公共自行车、严管严抓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来推进杭州市的治堵工作。
比如,杭州市加快了“一环一绕三纵五横”快速路网的建设。杭州作为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800多万城市人口,快速路网还没形成系统,这是目前道路交通容量较低、速度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4年,杭州将大力推进秋石快速路四期和环北地下通道的建设,连接起秋石快速路和中河上塘高架,这样就可以和北面的德胜快速路在市中心构成第一个快速路“环”。加上北端文一路地下通道、德胜快速路西落地工程、德胜东路改造提升等,将形成主城区东西向第二条快速通道。
在城西,紫之隧道的建设架构起城西和城南的快速通道,将缓解城西南北向交通压力。
地铁线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在地铁建设方面,杭州市计划到2019年,地铁线网将达到190公里。目前,杭州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2013年10月1日更是超过60万人次。从2012年11月底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1月,累计运送乘客已突破1亿人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杭州市治堵办曾经作过一个比较:中河高架,双向四车道,单向仅2车道,高峰小时可以通过3700辆车;一条庆春路,单向三车道,每小时车流超过2200辆就很拥堵了。而地铁1小时高峰小时可以运送3万人,可见大运量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因此,杭州把加快地铁线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2014年,杭州要让地铁2号线东南段(萧山朝阳站-钱江路站)建成通车,同时全面开工建设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工程。
另外,谋划富阳线、临安线等周边城市轨道线路建设。
杭州计划到2015年,4号线首通段、下沙延伸段建成通车;2016年,4号线南段工程完成车站主体工程,区间隧道实现洞通、轨通;2017年,4号线南段工程建成通车,2号线西北段和2号线二期工程实现洞通、轨通;2018年,建成2号线、6号线一期,力争建成5号线一期。
起步于2013年的杭州治堵,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效果如何,杭州民间各有各说。有人说,“治堵治堵,不照样堵”,但也有不少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如果不治堵,杭州肯定堵得更加不得了”。
杭州市治堵办的立场是,“我们不奢望城市交通瞬间翻盘,但我们可以期待拥堵的局面日益得到缓解,每天都有一个进步。”
2014年3月25日19时,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从次日零时起,在原有“错峰限行”基础上,对小客车采取控制总量措施。对于杭州的限牌,虽然风声由来已久,但真的开始限牌了,很多人还是觉得惊愕。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导潘海啸却认为:杭州早就应该限牌了。
作为国内知名交通专家,潘海啸还有两个身份:世界交通研究会学术委员、上海市政府规划咨询专家。他经常游走于国内各城市,为日益发展中的中国遇到的城市通病---交通拥堵把脉问诊,其中包括杭州。
他说,每次到杭州,都会感受到这座城市越来越堵。“好在后来开通了地铁,所以自地铁开通后,每当对方单位说要到车站来接我,我都让他们不要来,这一来一去堵在路上多费时间,还不如我自己坐地铁来得快。”
杭州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首
那么,杭州到底有多拥堵呢?
在3月25日的限牌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市全市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主城区面积为6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6万人、户籍人口700.5万人。全市和主城区驾驶人数分别达到283.7万和131.8万人。
全市和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达到259.8万辆和115.7万辆,年净增量分别达到27.6万辆和16.5万辆,均创历史新高。全市机动车增长量,相当于2003年底主城区的保有量,或2005年至2008年主城区机动车四年增长量之和。
此外,从全国来看,杭州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第七,但是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已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疯狂车市背后的强大经济
就在限牌前夜,杭州各大4S店涌入抢车人潮,车管所人满为患。据统计,3月25日当天杭州共开具约4万张购车发票,相当于卖出4万辆车。
另外,许多人在限牌消息传出后连夜“抢车”,但没有拿到购车发票,仅取得了定金交款凭证,消息人士称这类车主超过3万人。这样算来,限牌前一天,杭州卖出的新车预计超过7万辆。
杭州汽车行业一位资深人士表示,杭州2013年汽车销量为30万辆左右,3月25日当天卖出7万辆车,接近杭州车市年销售量的1/4。
如果不限牌,谁也不能保证这样的“疯狂”还要继续多久。因为在“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首”这个排名后面,是杭州强大的经济在做“后盾”。
2013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GDP)834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增幅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
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94256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0%,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522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贫富程度标准,考虑近几年的价格、汇率变动因素,杭州市人均GDP大致处于世界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的临界水平。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陆献德在这次杭州限牌新闻发布会后,接受媒体专访时不止一次说到:“对于杭州来说,晚限不如早限!”
杭州老城区被夹在“蜂腰”内
除了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杭州市特有的城市形态也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影响。
杭州主城区市中心就有个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美丽的风景让世人为之倾慕。
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西湖在给杭州带来名声和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困扰着杭州的交通治理者们---因为西边有西湖,东面有钱塘江,杭州的老城区相当于被夹在一个“蜂腰”内。
“蜂腰” 东西向最多七八公里长,约20多平方公里。
杭州市建委总工程师陈茜说,就这点地方,不但要承担所有到达主城区的交通,还要承担穿越性交通,导致市中心几条路---秋涛路、艮山路、中河路压力特别大。“杭州的省市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风景旅游中心,也都在这2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其他城市很少有风景区在市中心的,这使得中心区的向心交通特别严重。”
杭州市河网密布,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其为“东方威尼斯”,但这些随处可见的河道,在给杭州市民提供着江南水韵的同时,也拦断了很多道路。比如杭州市有条支路,叫狮虎桥路,往东的路,就被中河、贴沙河隔断了。
这也使得杭州市区支路网不够完善,交通都拥堵在干道上。“我们80%的交通压力都在干道上,像伦敦、墨西哥,30%的交通压力由支路分担掉。”陈茜说。
2013年杭州严重拥堵天数有35天
上述种种原因,让最近一两年杭州市的交通拥堵已呈现常态趋势。
“杭州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空间分布更加复杂,但政治、经济、商贸、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仍过度聚集在老城区,导致人口、建筑与就业岗位无法疏散,带来了交通出行的高度集中,拥堵时间已由上下班高峰时段向平峰时段延伸,由工作日向双休日、节假日延伸,尤其是当前我市道路和地铁施工进入密集期,此消彼长,供需矛盾持续扩大。”此次限牌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政府对杭州市目前交通状况作了如此描述。
据《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实时监测平台》显示,2013年杭州市交通拥堵指数为“8”以上(严重拥堵)的天数已达35天,老城区晚高峰主干道平均车速在20公里/小时上下,接近国际通行的拥堵警戒线。
对于杭州市民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路越来越堵。杭州市中心的唯一一条高架---中河高架,从早到晚都可见到大量的车“趴”在上面,被人戏称为“杭州最大的停车场”。
更糟糕的是,大量机动车带来的尾气,严重污染了杭州的天空。
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据杭州市环保部门监测,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率高达39.5%,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杭州空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根据《201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良好水平的天数为29天,占监测总天数近8%。2013年先后有5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特别是2013年12月4日至9日,杭州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市气象台首次发布霾天气橙色预警。
交通拥堵和雾霾,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城市病”,成了每一杭州人的心头痛,也让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困于城内。
最终还得靠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公交
在发布“限牌令”的同时,杭州宣布“升级”现有车辆限行方案,即,一个礼拜每天有2个车牌尾号数在早晚高峰不能进入主城限行区,之前早高峰禁行时间为7:30—9:00,晚高峰为16:30—18:00,这次时间拉长,早晚高峰禁行时间改为:7:00—9:00和16:30—18:30,同时,外地车辆在工作日高峰时段禁止驶入主城限行区。
对于杭州限牌 限行,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说,从技术角度来讲,这样的双管齐下在短时间内是能起效的,因为限牌一定要与限行合起来用,否则光限牌不限行,车辆还是照样在增长,马路上仍旧堵得水泄不通;而如果光限行不限牌也没用,车辆数量一直在增长,会抵消限行的效果。
“但要说明的是,虽然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支持限牌和限行。我认为,杭州市的治堵不应该放在‘限’上,事实上,你看其他国内限牌的城市,其限后跟限前比,拥堵情况并没有想象中改善那么大,拥堵的照样拥堵。”
吴伟强认为,杭州市要治堵,最终还是要靠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其实,在杭州市的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面,杭州市已花了很大力气。
2012年11月24日,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夏宝龙在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之际,宣布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启动。2013年3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治堵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首,杭州市委市政府也把这项工作列入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九大行动之一,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治堵办,来牵头协调推进治堵的各项事宜。
2013年成了杭州交通治堵元年。自上而下,铁腕治堵。“治堵就是治民心。在交通治堵工作面前‘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一年多来,杭州市试图在道路建设整治、地铁建设、完善公交网络、加快停车场产业化、公共自行车、严管严抓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来推进杭州市的治堵工作。
比如,杭州市加快了“一环一绕三纵五横”快速路网的建设。杭州作为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800多万城市人口,快速路网还没形成系统,这是目前道路交通容量较低、速度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4年,杭州将大力推进秋石快速路四期和环北地下通道的建设,连接起秋石快速路和中河上塘高架,这样就可以和北面的德胜快速路在市中心构成第一个快速路“环”。加上北端文一路地下通道、德胜快速路西落地工程、德胜东路改造提升等,将形成主城区东西向第二条快速通道。
在城西,紫之隧道的建设架构起城西和城南的快速通道,将缓解城西南北向交通压力。
地铁线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在地铁建设方面,杭州市计划到2019年,地铁线网将达到190公里。目前,杭州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2013年10月1日更是超过60万人次。从2012年11月底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1月,累计运送乘客已突破1亿人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杭州市治堵办曾经作过一个比较:中河高架,双向四车道,单向仅2车道,高峰小时可以通过3700辆车;一条庆春路,单向三车道,每小时车流超过2200辆就很拥堵了。而地铁1小时高峰小时可以运送3万人,可见大运量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因此,杭州把加快地铁线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2014年,杭州要让地铁2号线东南段(萧山朝阳站-钱江路站)建成通车,同时全面开工建设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工程。
另外,谋划富阳线、临安线等周边城市轨道线路建设。
杭州计划到2015年,4号线首通段、下沙延伸段建成通车;2016年,4号线南段工程完成车站主体工程,区间隧道实现洞通、轨通;2017年,4号线南段工程建成通车,2号线西北段和2号线二期工程实现洞通、轨通;2018年,建成2号线、6号线一期,力争建成5号线一期。
起步于2013年的杭州治堵,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效果如何,杭州民间各有各说。有人说,“治堵治堵,不照样堵”,但也有不少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如果不治堵,杭州肯定堵得更加不得了”。
杭州市治堵办的立场是,“我们不奢望城市交通瞬间翻盘,但我们可以期待拥堵的局面日益得到缓解,每天都有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