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紫外线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受调控效应。

方法

1.5、4.5、7.5、10、20、30、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8 h,对照组细胞除不进行UVB照射外,其他处理同各剂量UVB组,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照射后2、4、8、12 h 4个时间点,细胞ERK1/2、JNK和p38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使用Quantity One软件计算目的条带吸光度,以相应蛋白条带的吸光度值与GAPDH蛋白内参条带吸光度值的比值表示相对蛋白含量。

结果

7.5、10、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JNK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 0.05),20、30、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p38磷酸化水平上调显著(P< 0.05),且都在50 mJ/cm2照射后效应最为显著(P< 0.05)。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8 h,ERK1/2磷酸化产物水平出现上调,在处理后的12 h,与对照组(10.277±0.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844±2.023,P< 0.05),而p38和JNK磷酸化产物水平在照射后2 h即开始上调(P< 0.05),4、8、12 h,p38和JNK与对照相比,UVB照射后虽存在着显著地磷酸化水平差异(P< 0.05),但随时间推移JNK磷酸化产物水平这种上调的趋势逐渐弱化(P< 0.05)。

结论

在5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HaCaT细胞中,ERK1/2、p38、JNK这3种MAPK信号通路产生了活化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肢端血管皮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肢端血管皮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肢端血管皮炎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的棕色至紫红色的斑片、斑块、结节及溃疡形成。皮损均位于下肢,双侧及单侧受累者各6例。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上中部小叶状或团块状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增生,管腔圆形,规则,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可见程度不等的红细胞外溢、含铁血黄素沉积、真皮纤维化及稀疏炎细胞浸润。病变累及真皮浅层者3
期刊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单独或联合干扰素治疗覃样肉芽肿(MF)的疗效,探讨外周血调节性T(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3例ⅠA期-ⅡA期M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应用NB-UVB单独照射(照射组)和NB-UVB照射联合重组人干扰素(INF )-α-2b肌内注射(联合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后分别采集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r
期刊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临床特点,检测c-kit基因突变,探讨与黏膜黑素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31例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及DNA直接测序法进行c-kit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男女性别比为1∶1.2,平均年龄61.35岁。60~ 70岁为高发年龄段,51~ 59岁为次高发年龄段。头颈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中以鼻腔黏膜居多;其次为泌尿生殖道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小鼠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5组:抗二硝基苯酚IgE单克隆抗体(抗DNP IgE)+二硝基氟苯(DNFB)组和抗DNP IgE+偏苯三酸酐(TM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抗DNP IgE,24 h后分别在小鼠耳部涂DNFB和TMA;DNFB组、TMA组、生理氯化钠液(NS)组小鼠尾静脉注射NS, 24 h后分别在小鼠双耳涂DNFB、TMA、NS,观察小鼠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