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空心化探析及对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启示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自从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以来,沿海部分发达地区出现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所需生产要素急剧向以服务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流失,造成了实体经济发展受阻。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产业空心化危机的产生以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明确重点发展产业,培育与经济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以及建立双向循环机制等措施来防范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空心化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日本 产业空心化 产业转移
  一、引言
  产业空心化同时也可以称之为去工业化,主要是指发达地区制造业中心的产业资本大量向欠发达起区转移,从而导致发达地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产业空心化的定义一般包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强调功业企业地理位置上的转移;第二层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原有产业退出而新的产业尚未形成。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得制造业的成本的上升,人民币升值过快,日本、欧洲等地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制造业的投资减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就业岗位增速放缓。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的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因而应对产业空心化的措施不是避免产业空心化,而是如何减轻产业空心化对于我国地区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面对产业空心化所采取的措施,可以得出对于我国在面临产业空心化的政策建议。
  二、日本产业空心化的历程
  (一)、日本产业空心化的背景
  ①日元的不断升值
  1985年9月,“广场协议”达成后,日元开始升值,进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升值周期,导致工资、土地等劳动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引起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得许多企业的生产状况恶化,为了生存不得不讲生产转移至生产成本较低的海外进行。
  ②国际贸易摩擦激化
  二战之后,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并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日本的汽车和电器及其的出口迅速增加,致使日本与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欧美各国对日本实施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日本企业利用日元升值的优势,增加对于欧美的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和销售,以此绕过东道国的壁垒。
  ③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国内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日本政府先后于1986年和1987年发表了《前川报告》和《新前川报告》,提出日本经济有“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鼓励對外直接投资,继续淘汰和转移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赋值智能密集型产业;同时日本政府放松外汇管制,改革金融体制,扶持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
  ④东亚经济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东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获得进一步的经济发展,日本把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开始到东亚地区投资设厂,由于东亚地区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在东亚投资的日本企业获得了巨额的资本收益,加速了日本国内本土化制造业的迅速衰减,加快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的进程。
  (二)、日本产业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0-1985)
  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的一些企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为了确保已有市场,日本的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为了寻求低工资向亚洲转移,接着想化工、电机和机械产业领域蔓延,转出区域也从亚洲地区向欧洲和北美扩展。
  ②第二阶段(1985-1995)
  日本的机械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也开始大规模的向外转移,与第一阶段相比,以电机产业为中心迅速扩大,但是产业的助理部门仍然保留在日本本土。
  ③第三阶段(1996-21世纪初)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21世纪初,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各国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中,包括主力部门在内的日本企业也向海外进行转移,电机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设计和研发部门也开始向海外转移,出现了生产部门的全面转移。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产业海外转移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到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其“产业空心化”从低技术到高技术,从生产部门到开发部门的渗透扩散的过程,说明随着日本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输出水平的提高,“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在日本日益明显化。
  (三)、日本产业空心化的影响
  ①日本国内经济增速降低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空心化造成了日本经济增长速度趋于降低,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便是来源于实体经济对于财力、物力等有形要素以及人力、知识科技等无形要素的充分利用。日本制造业不断进行向外转移以及对外投资的增加,大大阻碍了技术进步、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得国内技术发展滞后,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速。
  ②日本企业海外生产的就业与贸易效应
  随着日本本土企业在海外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的空心化效应主要表现在国内就业机会的流失和贸易逆差扩大两个方面。从就业方面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中日益增长的离岸外包生产份额与国内失业率之间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从对外贸易方面来看,随着海外生产的比例的不断增加,许多工业产品开始有原先的自给自足逐步变成部分或者完全依靠进口,国内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和海外投资生产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本国际贸易逆差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
  三、日本产业空心化问题原因探析
  (一)、缺乏代替传统产业的新兴主导产业
  20世纪90年代之后,传统产业在带动日本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大大减弱,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并未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来代替日益落后的传统产业;同时日本长期以来重视技术改良而忽略技术创新的研发体制,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足,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未能填补传统产业转出后的产业空间,吸纳剩余的劳动力带动日本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日益严重的“产业空心化”。   (二)、“转出多,转入少”陷入投资陷阱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来投资极度不平衡,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出规模过大;同时,战后的日本政府定制的产业政策对位保护性的政策,在促进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和过多的限制,导致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极度不对称导致了日益严重的“产业空心化”。
  四、对于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的资本相对饱和,又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上升,致使东部地区将一些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其产业转移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释放空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产生由于制造业的大量外迁而产生了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可以通过借鉴上述日本的经验得失,寻找预防和解决之道。
  (一)明确重点发展产业,培育与经济相适应的主导产业
  明确和加速发展主导产业,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扶植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吸取日本的教训,防止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因为主导产业的缺位而引起的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关注主导产业所在产业年的培养和支持,以此来促进主导产业更好的发展,增强地区主导产业的生命力。
  (二)、大力发展生產性服务业,推动一、二产业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商务服务业,它要求有大量的人力和知识资本的投入,以此加强生产的知识密集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能够吸收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推动第一、二产业的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于实体经济中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建立双向循环机制,促进产业双向转移
  日本政府的过多管制,造成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来投资的极度不平衡,我国政府在积极倡导我国的实体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的多元发展的同时,应该积极引进外资,吸纳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劳动力,防止出现产业空间;同时我国的本土的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的时候,应该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垂直价值链,加强中国本土的地区的核心作用,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常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
  [2] 姜昊求.OFDI产业结构效应中的产业空心化探析——以美国、日本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6(11):39-41.
  [3] 周帅.美国和日本的产业空心化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4] 颜紫雁.我国制造业ODI与产业空心化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 徐微.对外直接投资对日本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及其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6] 苏华,钱宁君.日本产业空心化问题对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警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2,34(06):94-97.
  [7] 褚良子.产业空心化趋势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8] 王瑞静.日本“产业空心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9] 程涛.日本产业空心化的启示[N].中国经营报,2008-04-14(A10).
  [10] 江瑞平.日本产业空心化的实态、症结及其“中国因素”[J].日本学刊,2003(03):6-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民是我国社会人口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立国之本,发展农业经济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生存和发展更是当下社会关于民生问题和“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逐渐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国家政策也逐年在像农村方向倾斜。现如今农村的结构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在此影响下我国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以
期刊
【摘 要】 劳务派遣用工作为物流企业常用的一种用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大的用工问题和成本问题,但同时也为物流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本文从分析物流行业用工特性入手,指出物流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物流企业 劳务派遣 法律风险  引 言  劳务派遣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最初是为了解决生产用工不足问题。在国内,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大量的下岗职工,
期刊
【摘 要】 随着劳动法的正式实施企业的争议不断,从“华为的裁员”事件到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的“无原则解雇事件”等等,无不在扰动着劳动者日益紧张的神经,然而华为与沃尔玛事件尚未平息,又出现企业为避免《劳动合同法》赋予更多的责任而将目光投向退休老人,除了退休老人在技术上的优势和用工上的灵活,企业还不需要支付“五险一金”的保险费用,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用工成本来看,选择退休人员返聘无不为企业节约了较大的用工
期刊
【摘 要】 民族习惯是在民族漫长的历史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为维护本民族内部秩序、维护本民族共同利益、促进社会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民族地区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民族习惯对农民的法律认同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为提高农民法认同,可以合理发挥民族习惯的作用:实现民族习惯与民族法规的良性互动、执法司法实践中适当参照民族习惯、发挥乡村法律人作用,加强普法宣传。  【关键词】 民族习惯 法律认同 农民  
期刊
【摘 要】 单位赔偿责任限制是海上货物运输法中所特有的制度,其计算直接影响船方和货方的利益。单位赔偿责任限制的计算实行按件数单位计算和按毛重计算,二者取其较高者的“双轨制”,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此外,只有在实际的损失金额高于单位赔偿责任限制额时才适用,所以,对于实际损失金额的计算也是比较重要的,实践中存在“直接相减法”和“贬值率”法的区别。  【关键词】 单位赔偿责任限制计算  一 关于件数及单位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微信及微信品牌推广的概念,并说明了基于微信推广品牌的基本模式:漂流瓶的品牌活动方式、二维码扫描的折扣方式、朋友圈中分享式的社交方式、在公众平台中的互动营销”;并且阐述了企业运作基于微信品牌推广存在着用户隐私安全、用户参与体验、微信品牌推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开展微信品牌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微信品牌推广 移动互联网 传播  引 言  随着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销售也在网上开展了业务,但是连锁书店和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数据却没有实现在网络上的交互,我们这次做的系统是连锁店图书销售系统中的数据收集系统,他能从供应商的服务器中得到图书的信息,这样连锁店可以在网上直接导入图书信息,采购图书或者是实现对账,从而使图书销售的功能更加方便和完善。  【关键词】 C# WPF WCF VS2015 ORACLE  前 言  本系統是采用WC
期刊
【摘 要】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在农村的逐步推广,农村社会的结构较之以前发生了许多变化,之前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农村的纠纷解决机制收到冲击,它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巨大变化对于多元化解决农村纠纷机制的需求,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社会的现状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审判和准审判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纠纷解决 多元纠纷解决  一、土地流转前农村社会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期刊
【摘 要】 新《公司法》承认了债权出资的合法性;债权出资以债的意定抵销理论、债权让与理论、资产信用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国外债权出资的实践广泛存在,国内政策性“债转股”和上市公司“债转股”为债权出资提供经验借鉴;债权出资有弱点缺陷,通过建立债权出资评判制度,完善出资法律程序,建立严格审查、债权人出资担保、债权公证制度来防范风险。  【关键词】 债权 债权出资 资产信用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竞
期刊
【摘 要】 本文试图运用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的相关知识,从“双创”大背景的阐述、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励政策的展示与分析、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调查三方面入手,通过文本分析和案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励政策在内容、宣传和执行方面的得与失,并探求完善相关政策的方法,提供改良相关政策的建议,以达到反哺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双创”热潮的目的。  【关键词】 双创 自主创业 政策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