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美国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要我说印度人更会造梦。
好久没看过印度电影了,上一次还是在几年前看到一部反映板球和殖民地历史的《印度往事》,当时感到很震撼,没想到21世纪的印度电影竟然拍得如此精致、厚重和大气,一点不输好莱坞大片,难怪宝莱坞的名气那么响亮。今年的贺岁档,又看到了一部久违的印度电影,片名叫《三傻大闹宝莱坞》。单看名字以为又是傻唱傻跳的歌舞片,结果一看,内容和宝莱坞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一部反映出身穷苦的青年学子获得成功的青春励志片。
片中的“三傻”其实一点都不傻,不但不傻,反而都是极其聪明的青年人。他们都是印度排名第一的“帝国工程学院”(应指印度理工学院,地位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其中兰彻是一位拥有400项发明专利的创新天才,但却甘愿在边远山区当一名乡村小学的老师,法尔汗是一位著名的动物摄影师,而拉杜则是一位成功的电子工程师。影片的故事大多发生在IEC(帝国工程学院的缩写), 所谓“大闹宝莱坞”,其实应该是“大闹IEC”。大概是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偏好,竟搞出“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样娱乐致死的弱智片名。
影片虚构了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贫家子弟成长为发明大王的成功故事,在中国观众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美妙的印度梦。那位天才兰彻不仅从小就对学习有着超常的兴趣,而且方法不拘一格,不重成绩却始终排名列第一。他拥有400项发明专利,却安于在边远的山乡小学任教,宛如现代爱迪生与古代智者隐士的合体,而他所在的藏族小学也被描绘成充满科学氛围的启蒙创新的摇篮(实际上影片中提到的拉达克是藏族地区,历史上曾是西藏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从未承认印度对拉达克的管辖权)。
影片展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当代印度的形象,包括崭新的现代化机场、平整的山间公路、新德里大街上时髦的青年、整洁的大学校园、技术精英的高品质生活(以拥有豪车豪宅美女的反面人物查尔图为代表)、富裕阶层的奢华婚礼与葬礼、以及随时随地陶醉于载歌载舞的人们。总之,影片让人看到的是一个相当富足的、悠哉闲适的、充满创新活力和乐观自信的印度。
当然,影片也触及到了贫困、过度竞争、高自杀率、等级差异、僵化刻板的填鸭式教育、上层的奢靡与崇洋媚外等印度社会的苦难与阴暗面,但是往往是浅尝辄止,轻描淡写,要么就是轻易地被主人公的天纵奇才和高尚品质所化解,最终是一幅其乐融融、令人羡慕的印度式和谐社会的图景,对于许多没到印度的中国人来说,说不定还会产生想移民印度的冲动。
有人说美国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要我说印度人更会造梦。过去的印度人可以把痛苦当修行,把死亡当涅磐,把神话当历史,用宗教造极乐,都是在造梦。今天的印度电影、印度歌舞无一不依然热衷于造梦,印度人便生活在世界上最深重的梦境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人的收入只及中国人的几分之一,但是幸福感却可能是中国人的几倍。
好久没看过印度电影了,上一次还是在几年前看到一部反映板球和殖民地历史的《印度往事》,当时感到很震撼,没想到21世纪的印度电影竟然拍得如此精致、厚重和大气,一点不输好莱坞大片,难怪宝莱坞的名气那么响亮。今年的贺岁档,又看到了一部久违的印度电影,片名叫《三傻大闹宝莱坞》。单看名字以为又是傻唱傻跳的歌舞片,结果一看,内容和宝莱坞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一部反映出身穷苦的青年学子获得成功的青春励志片。
片中的“三傻”其实一点都不傻,不但不傻,反而都是极其聪明的青年人。他们都是印度排名第一的“帝国工程学院”(应指印度理工学院,地位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其中兰彻是一位拥有400项发明专利的创新天才,但却甘愿在边远山区当一名乡村小学的老师,法尔汗是一位著名的动物摄影师,而拉杜则是一位成功的电子工程师。影片的故事大多发生在IEC(帝国工程学院的缩写), 所谓“大闹宝莱坞”,其实应该是“大闹IEC”。大概是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偏好,竟搞出“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样娱乐致死的弱智片名。
影片虚构了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贫家子弟成长为发明大王的成功故事,在中国观众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美妙的印度梦。那位天才兰彻不仅从小就对学习有着超常的兴趣,而且方法不拘一格,不重成绩却始终排名列第一。他拥有400项发明专利,却安于在边远的山乡小学任教,宛如现代爱迪生与古代智者隐士的合体,而他所在的藏族小学也被描绘成充满科学氛围的启蒙创新的摇篮(实际上影片中提到的拉达克是藏族地区,历史上曾是西藏的一部分,中国政府从未承认印度对拉达克的管辖权)。
影片展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当代印度的形象,包括崭新的现代化机场、平整的山间公路、新德里大街上时髦的青年、整洁的大学校园、技术精英的高品质生活(以拥有豪车豪宅美女的反面人物查尔图为代表)、富裕阶层的奢华婚礼与葬礼、以及随时随地陶醉于载歌载舞的人们。总之,影片让人看到的是一个相当富足的、悠哉闲适的、充满创新活力和乐观自信的印度。
当然,影片也触及到了贫困、过度竞争、高自杀率、等级差异、僵化刻板的填鸭式教育、上层的奢靡与崇洋媚外等印度社会的苦难与阴暗面,但是往往是浅尝辄止,轻描淡写,要么就是轻易地被主人公的天纵奇才和高尚品质所化解,最终是一幅其乐融融、令人羡慕的印度式和谐社会的图景,对于许多没到印度的中国人来说,说不定还会产生想移民印度的冲动。
有人说美国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要我说印度人更会造梦。过去的印度人可以把痛苦当修行,把死亡当涅磐,把神话当历史,用宗教造极乐,都是在造梦。今天的印度电影、印度歌舞无一不依然热衷于造梦,印度人便生活在世界上最深重的梦境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人的收入只及中国人的几分之一,但是幸福感却可能是中国人的几倍。